比较优势理论等3大理论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66843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优势理论等3大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比较优势理论等3大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比较优势理论等3大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比较优势理论等3大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比较优势理论等3大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比较优势理论等3大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优势理论等3大理论(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较优势理论时间人物摘自理论内容解读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亚当斯密国富论绝对优势学说社会各微观经济主体按自己的特长实行分工, 进行专业化生产, 并通过市场进行交易, 最终可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当这种交易活动超出一个国家的范围时,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就产生了, 这一理论被称之为“绝对成本”或“绝对优势”理论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 其生产成本更低, 然后彼此交换, 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因此, 亚当斯密的这一理论被称为绝对优势理论。按照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既可以是自然形成的优势, 也可以是后天获得的优势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他认为

2、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 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产品, 然后通过国际贸易, 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 生产总量将增加, 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20 世纪30 年代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学说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相对差异是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必要条件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则认为相互依赖的多种生产要素的差异是比较优势的源泉, 因此要素禀赋学说是对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相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和补充。比较优势理论在基于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的一般均衡基本框架中得到系统的表达, 此后的半个世纪一直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占绝对统治地位, 被称为HO 定理现代比较优

3、势理论过萨缪尔森现代比较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Internalization Theory)又称市场内部化理论,是西方跨国公司研究者为了建立跨国公司理论时提出和形成的理论观点,是当前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比较流行的理论。参考文献跨国公司的未来1什么是内部化理论2内部化理论的观点与内容 内部化理论的核心思想 内部化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 内部化过程的决定要素 实现条件 动因 3内部化理论的现实意义1什么是内部化理论自1970年代中期,以英国里丁大学学者巴克利(Peter.J.Buckley)、卡森(Mark Casson)与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M.Rugman)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西方学者,以

4、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含日本)为研究对象,沿用了美国学者科斯(R.H.Coase)的新厂商理论和市场不完全的基本假定,于1976年在跨国公司的未来(The Future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一书中提出的,建立了跨国公司的一般理论内部化理论。主要回答了为什么和在怎样的情况下,到国外投资是一种比出口产品和转让许可证更为有利的经营方式。后来,经济学家罗格曼、吉狄、杨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该理论。内部化理论强调企业通过内部组织体系以较低成本,在内部转移该优势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当作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真正动因。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企业为了谋求整体利润的最大化,倾向于将中

5、间产品、特别是知识产品在企业内部转让,以内部市场来代替外部市场。2内部化理论的观点与内容内部化理论的核心思想内部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可概括如下:由于市场的不完全,若将企业所拥有的科技和营销知识等中间产品通过外部市场来组织交易,则难以保证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若企业建立内部市场,可利用企业管理手段协调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避免市场不完全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质是基于所有权之上的企业管理与控制权的扩张,而不在于资本的转移。其结果是用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代替外部市场机制,以便降低交易成本,拥有跨国经营的内部化优势。内部化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1、企业在不完全市场竞争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

6、是追求利润最大化。2、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使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组织内部创造市场,以克服外部市场的缺陷。3、跨国公司是跨越国界的市场内部化过程的产物。内部化过程的决定要素1、行业特定因素,主要是指产品性质、外部市场结构以及规模经济;2、地区特定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文化差别以及社会心理等引起的交易成本;3、国别特定因素,包括东道国政府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政策对跨国公司的影响;4、企业特定因素,主要是指企业组织结构、协调功能、管理能力等因素对市场交易的影响。实现条件只有当内部交易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市场内部化才是确实可行的。知识产品市场机制是失效的且交易对价格不易确定,知识产品易被模

7、仿。知识产品特点:1 、知识产品的形成耗时长,费用大。2 、 知识产品可以给拥有者提供垄断优势。3 、知识产品很难通过市场来定价。4 、知识产品可以导致额外的交易成本。动因1、防止技术优势的流失2、特种产品交易的需要3、规模经济的经济追求4、转移定价内部化理论认为,上述四组因素中,行业特定因素对市场内部化的影响最重要。当一个行业的产品具有多阶段生产特点时,如果中间产品的供需通过外部市场进行,则供需双方关系既不稳定,也难以协调,企业有必要通过建立内部市场保证中间产品的供需。企业特定因素中的组织管理能力也直接影响市场内部化的效率,因为市场交易内部化也是需要成本的。只有组织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企业才

8、有能力使内部化的成本低于外部市场交易的成本,也只有这样,市场内部化才有意义。3内部化理论的现实意义内部化理论是西方学者跨国公司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以前的理论主要研究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动机与决定因素,而内部化理论则研究各国(主要是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的产品交换形式与企业国际分工与生产的组织形式,认为跨国公司正是企业国际分工的组织形式。与其他理论相比,内部化理论属于一般理论,能解释大部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而其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仅从产品或生产要素等某个侧面来分析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因此内部化理论不同程度地包含了其他理论。因而有助于对跨国公司的成因及其对外投资行为的进一步

9、深入理解。利益相关者理论1984年,弗里曼出版了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与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相比较,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目录 1理论 2定义 3划分 多锥细分法 米切尔评分法 1理论 2定义 3划分 3.1多锥细分法 3.2米切尔评分法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理论 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也包括政府部门、本地居民、本地社

10、区、媒体、环保主义等的压力集团,甚至包括自然环境、人类后代等受到企业经营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客体。这些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他们有的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有的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有的对企业进行监督和制约,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或接受他们的约束。从这个意义讲,企业是一种智力和管理专业化投资的制度安排,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回应的质量,而不仅仅取决于股东。这一企业管理思想从理论上阐述了企业绩效评价和管理的中心,为其后的绩效评价理论奠定了基础。 利益相关者理论 - 定义 “利益相关者”这一词最早被提出可以追溯到1929年,通用电气公司一

11、位经理的就职演说(刘俊海,1999)。此后的数十年,对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Penrose在1959年出版的企业成长理论中提出了“企业是人力资产和人际关系的集合”的观念,从而为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奠定了基石。直到1963年,斯坦福大学研究所才明确地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利益相关者是这样一些团体,没有其支持,组织就不可能生存。”这个定义在今天看来,是不全面的,它只考虑到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单方面的影响,并且利益相关者的范围仅限于影响企业生存的一小部分。但是,它让人们认识到,除了股东以外,企业周围还存在其他的一些影响其生存的群体。随后,瑞安曼(EricRhenman)提出了比较全面

12、的定义:“利益相关者依靠企业来实现其个人目标,而企业也依靠他们来维持生存。”这一定义使得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理论分支。 在此后的30年间,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达三十多种,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定义。其中,以弗里曼(Freeman)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在战略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的方法一书中提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Freeman的定义,大大丰富了利益相关者的内容,使其更加的完善。显然,Freeman界定的是广义上的利益相关者,他笼统地将所有利益相关者放在同一层面进行整体研究,给后来的实证研究和实践操作

13、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 克拉克森认为:“利益相关者以及在企业中投入了一些实物资本、人力资本、财务资本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并由此而承担了某些形式的风险;或者说,他们因企业活动而承受风险。”克拉克森的定义引入了专用性投资的概念,使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更加具体。国内学者综合了上述的几种观点,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进行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了一定风险的个体和群体,其活动能够影响或者改变企业的目标,或者受到企业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响”。这一定义既强调了投资的专用性,又将企业与利益相关的相互影响包括进来,应该说是比较全面和具有代表性的。 利益相关者理论 - 划分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

14、企业员工、债权人、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竞争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社会活动团体、媒体,等等。“简单地将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看成一个整体来进行实证研究与应用推广,几乎无法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陈宏辉,2003)。那么,如何对这些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呢?目前,国际比较通用的是多锥细分法和米切尔平分法。 多锥细分法“企业的生存和繁荣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但利益相关者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细分,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影响以及被企业活动影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陈宏辉,2002)。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外很多专家和学者采用多锥细分法对利益相关者从不同角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划分。 Free

15、man(1984)认为,利益相关者由于所拥有的资源不同,对企业产生不同影响。他从三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细分:(1)持有公司股票的一类人,如董事会成员、经理人员等,称为所有权利益相关者;(2)与公司有经济往来的相关群体,如员工、债权人、内部服务机构、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竞争者、地方社区、管理结构等称为经济依赖性利益相关者;(3)与公司在社会利益上有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如政府机关、媒体以及特殊群体,称为社会利益相关者。 Frederick(1988)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产生影响的方式来划分,将其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利益相关者。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就是直接与企业发生市场交易关系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企业员工、债权人、供应商、零售商、消费商、竞争者等;间接的利益相关者是与企业发生非市场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如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外国政府、社会活动团体、媒体、一般公众等。Charkham(1992)按照相关群体是否与企业存在合同关系,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契约型和公众型利益相关者两种。 Wheeler(1998)从相关群体是否具备社会性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