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铁路隧道风险评估报告secret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65882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铁路隧道风险评估报告secre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某铁路隧道风险评估报告secre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某铁路隧道风险评估报告secre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某铁路隧道风险评估报告secre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某铁路隧道风险评估报告secre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铁路隧道风险评估报告secre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铁路隧道风险评估报告secret(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 建 铁 路 *线*段 *隧道风险评估报告隧道风险评估报告 *集团有限公司*铁路工程项目部 2009 年 9 月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隧道概况 .1 (一)地层岩性 .2 (二)地质构造 .4 (三)水文地质特征 .5 (四)不良地质、特殊岩土条件 .9 三、评估对象范围及目标 17 四、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 17 (一)评估程序 17 (二)评估方法 18 五、风险评估内容 24 (一)风险指标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风险清单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风险分级及接受准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初始风险评定

2、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初始风险处理措施 .1 (五)残余风险等级评定 .1 六、风险评估结果 .6 第 1 页 共 22 页 *隧道风险评估报告隧道风险评估报告 一一、编编制制依依据据 7 7 1、业主制定的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 (1) 新建*铁路下官营(不含)至广元(不含)段土建工程(LYS-1 标 段)施工总价承包合同 (2) 关于组织隧道风险评估的通知 2、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规定 (1)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 (TZ214-2005) (2)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 (TZ214-2005) (3) 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 (4) 隧道施工安全作

3、业手册 (5) 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6)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7)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401) (8)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9) 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 (铁办2007186 号) (10) 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程 (11)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12) 关于印发加强铁路隧道工程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铁建 设【2007】102 号) (13)铁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安全工作的通知 (铁建设 【2007】1007 号) 。 二二、* * *隧隧道道工工程程概概况况 *隧道工程位于甘肃省境内*县与*市,进口位于*县*乡

4、下*村,出 第 2 页 共 22 页 口位于*县*左岸,主要穿行于黄土高原的黄土梁、峁区。地面高程一般为 21052430m。梁、峁顶部多为耕地,隧道顶部的黄土冲沟均有季节性流水。 山间冲沟发育,下切较深,沟深一般为 1520m,冲沟沟壁陡峭,垂直山脊 多呈树杈状分布,交通较为不便。 *隧道起讫里程为 DK68+626DK82+234,全长 13608m,设计为一座双线 隧道,最大埋深 295m。除隧道进口 936.95m 位于半径为 6000m 的曲线上、洞 身 2106.05m 位于半径为 5000 的曲线上及出口 724.9m 位于半径为 5000m 的 曲线上外,其余地段均位于直线上。

5、洞内线路为 8.0(7974m)、 12.8(2500m)、13(2390m)及 12.8(744m)的单面上坡。 1 1、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一)地层岩性(一)地层岩性 工程涉及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质黄土、细圆砾土;第四系 上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冲积粉质黏土、砂质黄土、黏质黄土、细砂、细圆 砾土,中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及湖积粉质黏土;第三系泥岩、砂岩、砾岩; 白垩系砾岩。其特征详述如下: (1) 、第四系全新统 砂质黄土(Q4al3): 主要分布于隧道顶部冲沟中。浅黄-褐黄色,厚 13m,土质不均,含砾石颗粒及砂透镜体,土体松散,潮湿,级普通土, 0 =120kPa。 细圆砾土(Q

6、4al6): 主要分布于隧道顶部冲沟中。青灰色,厚 0.53m,砾石成分以砂岩、花岗岩为主,磨圆度好,粒径 220mm 约占 40%,2040mm 约占 20%,4060mm 约占 10%,60mm 约占 15%, 余 为砂土充填,潮湿,稍密,级普通土,0 =400kPa。 (2) 、第四系上更新统 粉质黏土(Q3al2):褐黄色为主,厚度 17.5m,土质均匀,黏性较 强,硬塑,级普通土,0 =150kPa。 第 3 页 共 22 页 砂质黄土(Q3al3): 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出口河谷阶地及顶部沟谷两岸 阶地上。浅黄-褐黄色,厚 520m 不等,土质不均,局部夹圆砾薄层,稍湿, 稍密,级普通

7、土,0 =150kPa。 黏质黄土(Q3al3): 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出口河谷阶地。浅黄-褐黄色, 厚 0.83m,土质均匀,具孔隙,硬塑,级普通土,0 =150kPa。 砂质黄土(Q3eol3):主要主要分布于黄土梁、峁顶部。浅黄色,厚 1030m,土质较均一,含较多虫孔及针状孔隙,垂直节理和裂隙发育,稍 湿,稍密,级普通土,0 =150kPa。 细砂(Q3al4):分布于隧道出口端。棕红色,厚度 110.10m,颗粒成 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砂质不纯,含砾石及砂质黄土,局部泥质胶结成块状, 稍湿,中密,级普通土,0 =150kPa。 细圆砾土(Q3al6): 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口端。青灰色,厚

8、0.514m 不 等,砾石成分以砂岩、花岗岩为主,磨圆度好,粒径 220mm 约占 45%,2040mm 约占 10%,4060mm 约占 10%,60mm 约占 5%, 余为 砂土充填,潮湿,中密,级普通土,0 =450kPa。 (3) 、第四系中更新统 砂质黄土(Q2eol3):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口段。浅黄色、浅棕红色,厚 50170m,土质较均,含古土壤层,偶见蜗牛壳,潮湿,密实,级硬土, 0 =180kPa。 粉质黏土(Q2l1):分布于隧道进口段下部,灰黄色、褐黄色,结构 较紧密,坚硬,级硬土,0 =200kPa。 (4) 、上第三系 砂岩夹泥岩(NMs+Ss):砂岩:棕红色,成分以石

9、英、长石为主,粉细 粒结构,泥质胶结,局部夹有砾岩薄层,成岩作用差;泥岩:棕红色为主, 泥质结构,泥质胶结,节理裂隙发育,成岩作用差,属极软岩,具膨胀性。 第 4 页 共 22 页 砂岩夹泥岩,属软质岩,岩层产状近似水平。风化层厚 1215m,强风化, 级硬土,0=300kPa,弱风化, 级软石,0=400kPa。 (5) 、下第三系 砂岩夹砾岩(ESs+Cg):砂岩:棕红色,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粉细 粒结构,泥质胶结,局部夹有泥岩薄层,成岩作用差;砾岩:暗红色,砾 状结构,砾石成分主要砂岩、石英岩及姜石等,颗粒呈圆次圆状,砾 石以直径为 240mm 为主,最大达 100 mm,泥质胶结,成

10、岩作用差, 岩层产状为 N73W/64S,风化层厚 1215m,强风化,级硬土, 0=350kPa,弱风化,级软石,0=450kPa。 (6) 、白垩系 砾岩(KCg):暗红色,中厚层状,砾石成分主要砂岩、石英岩等, 磨圆度差,分选差,颗粒多呈棱角状,砾石以直径为 240mm 为主, 最大达 100 mm,泥质胶结,成岩作用差,岩层产状为N7E/24 N,风化层厚 1215m,强风化,级硬土,0=400kPa,弱风化,级软石, 0=600kPa。 (二)地质构造(二)地质构造 工程通过区域就大的构造而言,位于祁连褶皱系构造单元的祁连中间隆 起带之东南端,属于多旋迴构造运动表现明显的地区,前震旦

11、纪、阿森特 加里东旋迴的构造运动表现甚为剧烈,使前震旦纪、震旦纪及前寒武纪地层 褶皱成山,奠定了本区构造轮廓,褶皱紧闭,具地槽型特点。 工点区表层大部分为风积黄土覆盖,下伏第三系和白垩系泥岩、砂岩及砾岩, 构造相对简单,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物探成果报告及调查,隧道通过区内构 造形态主要有不整合接触带及小型褶皱。 第 5 页 共 22 页 (1) 、不整合接触带: 里程小里程方向岩性大里程方向岩性 DK75+170 白垩系砾岩下第三系砂岩夹砾岩 DK78+150 下第三系砂岩夹砾岩上第三系砂岩夹泥岩 (2)、隧道通过区褶皱形态表现很不明显,仅能通过砂岩夹砾岩产状 的分析看出,在石门水库附近显示为一

12、向斜形态,轴向近东西。 (三)工程水文地质特征(三)工程水文地质特征 (1)、地下水分布特征及类型 地下水的分布、埋深与含水层(体)的富水性受控于地形地貌、地层岩 性、地质构造和气候条件。隧道通过地区属黄土高原区,地表覆盖有厚度较 大的第四系砂质黄土,基岩仅在冲沟陡坎处出露。下伏基岩为第三系砂岩夹 泥岩、砂岩夹砾岩和白垩系的泥岩夹砂岩,支沟内有冲、洪积物堆积。根据 隧道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等条件,隧道区地下水类型可分为第 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为节理裂隙水。 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内孔隙潜水属季节性或间歇性的暂时性潜水,分布于 第四系地层的孔隙中,与大气降水关系密切,区内

13、降水量小,多集中在 7、8、9 三个月,分布极不均匀,造成了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过程的间歇性, 其相对于雨期较为滞后。浅层地下水主要沿基岩垂向裂隙渗入补给深层基岩 裂隙水或沿基岩面径流,如此浅层地下水在其介质中的赋存时间相应较短, 不会形成稳定的地下潜水含水体,故为季节性或间歇性的暂时性潜水;季节 性潜水接受大气降水的直接补给,在补给过程中,由于地面坡度大,降雨量 少且大气降水多以面流形式沿地面顺斜坡汇聚于冲沟内形成地表径流,地表 砂质黄土亦阻碍对地下水的补给,一般含水量甚微。 第 6 页 共 22 页 节理裂隙水:分布较普遍,由于各种岩层风化带厚度不一,节理裂隙发 育程度等因素,变幅较大,地下

14、水储存和补给条件差,水量较贫乏。 (2)、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隧道区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受控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 造和气候条件。 隧道区地下水以潜水为主,受地形、地貌及岩性控制,地下水运移条件 十分复杂。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主要受裂隙通道控制,无统一的地下水面。 地下水以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为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主要以补给地表沟水 和泉水形式进行天然排泄。泉水流量均小于 1m3/d,且在冬季时均有冻结现 象。 (3)、水化学测试 通过对隧道区地表水、泉水、钻孔水取水样化验可知,共取水样 7 余组, 分别做了全分析、简分析及侵蚀性 CO2分析,化验结果,地下水水化学类型 为 HCO3

15、SO4Na、SO4ClNaCa、SO4-NaCa 型水,PH 值 6.997.05, 矿化度一般 1.122.28g/l,硫酸根离子含量 960.6mg/l,氯根离子含量 347.4mg/l,根据环境水对混凝土侵蚀判定标准属硫酸盐侵蚀及氯盐侵蚀, 环境作用等级 H2,L1。 (4)、隧道涌水量预测计算 根据两种方法计算的涌水量,考虑隧道涌水的不可预见性,在设计中以 计算结果较大的降水入渗法作为本次设计涌水量,即预测隧道正常涌水量为 3250m3/d、最大总涌水量为 9750m3/d。 (5)、地下水富水性分区 根据水文地质调查、隧道洞身位于含水层的状况及水文地质计算分析, 第 7 页 共 22

16、 页 隧道地下水富水性为弱富水区,其主要特征: 隧道通过地段因受构造活动影响小,地下水的赋存主要受延伸长大的构 造节理及风化裂隙、节理密集带控制,具较好的储水条件,但富水性较差, 单位正常涌水量为 234.1m3/dkm。 本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以泉水或区域径流方式排泄为主, 径流排泄条件一般,动态变化大,季节性降水及地表水体对地下水有一定影 响。 (6)、隧道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根据水文地质调查及涌水量计算并依据隧道水文地质特征所划分的弱富 水段,对隧道工程水文地质进行分段评述。 DK68+626 DK69+450 隧道进口段为黄土梁斜坡,该段地层岩性主要为 第四系砂质黄土,砂质黄土大孔隙发育。但其处于黄土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