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必强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现代物流的支持要点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62939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必强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现代物流的支持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李必强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现代物流的支持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李必强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现代物流的支持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李必强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现代物流的支持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李必强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现代物流的支持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必强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现代物流的支持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必强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现代物流的支持要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必强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现代物流的支持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世界各国都将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参与世界分工。世界制造业也正在全球化趋势下进行战略性重组。由于中国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市场巨大,现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规模转移的基地。国际上普遍认为,以加入WTO为契机,中国将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伴随着世界制造业的转移,发达国家的企业界已习惯本国高效和低价的现代物流系统,同时为了将有限的企业资源集中于自己有核心竞争优势的领域,一般不愿意投巨资来建立自己专用的物流系统,因此在其选取投资区域时,会考虑该地区的物流条件,希望通过外包来解决企业物流。方便经济的物流服务是

2、吸引外资的重要条件。要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我们必须拥有符合国际水准的现代物流体系。一、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中心”1.制造业生产及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因为其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稳定的政治局势、积极对外开放的政策环境、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潜力巨大的市场等因素,成为全球投资的焦点,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制造业从计划经济快速走进市场经济,按照先进的制造理念和制造技术,在国内外市场上逐渐取得了优势。据有关部门统计,2003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约为4.2万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1%,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88%;制造业就业人

3、员8000多万人,职工人数3000多万人,分别约占全国就业人员的11%,全国职工人数的28%;制造业企业缴纳税金4960亿元,占国家税收总额的30%;制造业工业制成品出口2930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90%。制造业以高于GDP的速度增长。担当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的我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在国家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定的货币政策作用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得到加速发展,使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运行保持平稳增长。中国海关统计表明,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纺织品、服装、鞋、钟表、自行车、缝纫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第一大出口国。近年来,机电产品中的移动电话、激光唱机、显示

4、器、空调机、集装箱、光学元件、电动工具、小家电等出口也升至世界首位。2.中国市场正吸引众多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中国的市场空间以及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成本,吸引跨国公司开始将核心部分向中国转移。由联合国贸发会开展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财富500强企业中,已有400家在中国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世界上最主要的计算机、电子产品、电信设备石油化工等制造商,已将其生产网络扩展至整个中国。出现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一体化新趋势。中国已成为不少跨国公司最重要的战略市场和生产基地。就轻工纺织产业看,以家电为例,2003年全国微波炉共计出口2700万台,占当年全国生产量的69%;2003年全国电饭锅共计出口1

5、300万台,占当年全国生产量的57%。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多数家电产品世界最大制造基地。再以鞋业为例,目前,全球鞋类年产量约100多亿双,中国就占有60亿双,占全球产量的50%以上,温州市鞋类年产量10亿多双,占世界产量的1/10,堪称世界最大的成品鞋生产基地。自2002年起,资本品制造业、重型制造业或装备制造业成为跨国公司新一轮向中国的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受“广本汽车”示范引导,2002年,本田、丰田、尼桑都陆续将不少生产搬到中国,由此很快形成了一个上千亿元产值的汽车产业。同时,一些跨国公司已开始把集成电路、计算机和通信等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基地逐步转移到中国。例如,菲利浦投资15亿美元建立了芯片

6、生产厂,由几家大公司联合投资62亿美元设立的芯片生产基地中芯国际,首批芯片已于2002年底下线。此外,新惠普、东芝、夏普、三星等国外主要计算机生产商也先后在中国建立了大规模的整机生产基地。近年来,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采购中心,有的是全球采购中心,有的是地区采购中心,有的是中国采购中心。目前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深圳、青岛等城市。仅上海就有200多家跨国公司的采购机构。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的全面实施,研发本土化成为必然选择。一些跨国公司不仅充分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工,而且大量雇佣中国的高级智力,一批原创型技术研发基地投向了中国。近年来,已有通用、大众、IBM、微软、

7、杜邦、拜耳、爱立信、摩托罗拉、朗迅、惠普等一大批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据初步统计,目前这类研发中心已近400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西安等知识密集型城市,都已成为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集聚地区。这一切都在向世人证明,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二、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业的支持1.现代物流业是世界制造中心的加速器对制造业来说,20世纪80年代制胜的武器是品质管理,20世纪90年代制胜的武器是企业流程再造,到了21世纪的新经济时代,制胜的武器是速度。企业需要最快地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中国要成为世界的制造基地,不仅要制造产品,而且要以最快的速度满足顾客的需求。现代制造业

8、由于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过程已经大大缩短,而影响速度的就是产品的流通和存储,也就是物流。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后WTO时代,国际分工超细化,产业链延伸扩展,资金周转加快,利润生成趋满并分散。这种情况下光靠工业时代的区位比较优势、劳动力比较优势、资源比较优势等显然不能完成利润的扩大化。而且现在的统计数据说明,大量发展中国家也具有与中国相似的优势条件,出口结构具有一定的趋同性。在这种情况下,要形成区域优势必须在其他现代化方面寻求发展。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理论中,经济学家

9、研究的比较多的是比较优势,无论是绝对比较优势或相对比较优势,分析都属静态方面。但是到现在,在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传统的国际间产业转移正相应地演进为产业链条、产品分解与全球化配置。上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波特提出国家竞争优势这一动态分析理论。以竞争环境的差异来说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产业竞争能力的差距。其理论依据是,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产生于四个方面的基本因素(资源和人的要素、国内需求条件、相关的和支撑的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和两个方面的辅助因素(政府的作用和机遇),这些构成了该国家企业的竞争环境。其作用图就是著名的“钻石模型”。很显然,中国具有的比较优势是静态的,如何让静态的优势动起

10、来,整合资源,提高配置效率,无疑发展现代物流业是很好的方法。物流配送的动态仓储、信息整合、统一配送可以让整个比较优势动起来了。在制造业比较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让资源和仓储动起来,把静态时所耗费的成本节约并根据规模效应创造价值。现代物流业的建立与发展,能够大大提高中国制造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对外贸易的增值率,吸引外资,扩大制造业的再生产,为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创造条件。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差别表明,虽然中国目前有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但不意味着中国的国际贸易的竞争优势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其实中国制造业目前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存在着一个矛盾:单纯从产业自身的发展前景看,资本技术密集产业较劳动密

11、集产业具有竞争优势,单纯从产业发展的背景看,在劳动密集产业领域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确定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时也面对着一对矛盾:一方面根据资源禀赋,中国目前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但是这些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不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根据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这些优势还必须利用。现在需要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劳动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如何在现有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换句话说就是,如何把中国的比较优势转换成竞争优势是当务之急。今后一段时间,制造业之间竞争的焦点将不仅仅是价格的竞争,而是适应市场需求、客户快速反应、准时供货等方面的竞争,传统生产销售领域的竞

12、争优势已不复存在,现代物流理念和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将成为现代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克林斯“产业集群”的理论,将产业集群视作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载体,其中形成完备的相关产业和支撑配套产业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由于我国缺乏配套的服务体系,缺乏适应国际贸易的物流服务体系,这样不仅影响了外商投资中国应获得的效益,更重要的是影响投资环境。只有具备完备的相关产业和支撑配套产业,外商投资才能扎下根来,进行系统地、战略性投资。也只有这样的投资,才能尽快带动我国产业的提升和竞争力的提高。2.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与不足目前,物流的落后已经成为许多跨国公司把制造业转移到中国来的制约因素。不少跨国公司把制造基地建

13、在中国,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中国人力、物力低廉的成本,可现在他们发现,高昂的物流成本却几乎抵消了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以上海为例,物流占到整个成本的20%,是发达国家的2至3倍,甚至也远远高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其他亚洲国家,跨国公司都能使商品花在物流上的时间缩短2个星期以上,而在中国却根本无法做到。在市场瞬息万变的现在,有的产品晚到1个月或者2个星期可能就成了废品。其实,“中国高昂的物流成本”也并非指向“单个的仓储、运输”的价格,所指的是:由于没有信息化的调度,造成物流时间过长,致使物流成本陡增。比如100万台冰箱放在仓库里,它的库存成本并不高,但它的隐性成本却是100万台冰箱的资金被无收益地占用,

14、这一成本是相当高的。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中心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体现在:(1)产业缺乏整体规划,项目重复建设。现代物流的发展涉及到物流基础建设、物流运输装备、物流资源整合、土地使用、服务及运输资格准入等问题。而在我国,这些问题分散在众多的职能部门,相关部门分别从各自角度认识和理解物流,缺乏一个部门对物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协调。由于多头管理造成项目重复建设。制造业总体布局一般没有进行物流的规划设计,现有的总体或局部的物流格局不清晰,因而造成:物料流混乱,物料除了停滞外,经常是处于交叉、迂回、倒流、跳跃和拥挤状念;重复搬运多,无效搬运占70%左右;生产流程不合理造成物料流动路径长

15、。时间占用多,产品交(供)货时间长。如制造业中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转换过程中,95%为物料的停顿或等待时间,其余5%中的70%为工装及其前后时间,真正创造产品价值的时间仅占到整个周期的1.5%,空间浪费大。机械制造业企业的各种仓库与存储区的面积占到全厂生产面积的40%50%,冶金制造业约为30%40%。(2)业态发展不平衡,专业化程度不高。目前,构成我国物流产业链中物流运输、仓储的现代化的水平较低,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建设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还比较缓慢,物流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较普遍,专业化操作程度较低。国外较普遍采用EDI(电子数据交换),GIS(地理信息系统)和GPS(全球卫星定

16、位系统)技术集成信息平台,而我国由于缺乏技术支撑,使我国物流专业化程度不高,导致了物流行业的效率低下、成本较高。(3)物流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不统一,市场分割严重。我国物流部门条块分割现象比较严重,各个部门自成体系,使得物流环节的运输工具、承载设备等标准规范不统一。在物流领域中,有物流模数、存储规格、容器标准、包装标准等,我国还没有统一这些标准,并与国际标准接轨,很难实现系统的效益整合,导致物流无效环节增加,物流速度降低和物流成本的上升。(4)管理落后。中国的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国际物流企业、国有物资企业、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国有物资企业一直是物流行业的基础和主体,大多数拥有一定规模的土地、仓储设施、运输手段、物资加工和配送能力,具备开展现代化物流服务必不可少的物资条件。但由于企业体制落后、设备陈旧、服务功能单一、经营管理以及信息化水平较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