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企业发展战略定位研究区域定位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61725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色金属企业发展战略定位研究区域定位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有色金属企业发展战略定位研究区域定位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有色金属企业发展战略定位研究区域定位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有色金属企业发展战略定位研究区域定位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有色金属企业发展战略定位研究区域定位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色金属企业发展战略定位研究区域定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色金属企业发展战略定位研究区域定位(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色金属企业发展战略定位研究。第三部分 区域定位第五章 “总部基地”区域定位研究5.1企业区位选择与企业竞争力提升5.1.1区位选择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对西方经济学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经济学产生于对稀缺性的研究。稀缺性意味着人的欲望无限性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引起了利用有限的资源去尽量满足无限欲望的经济活动,并因此而产生了经济学。与人们的经济活动有关的资源应该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但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由于受研究方法的限制,不可能在建立的分析模型中将众多种类的资源一并考虑进去。例如,在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和模型中,纳入分析范畴的资源(即生产要素)一般只包括土地、资本和劳动三项,这样就忽略了很

2、多对经济活动有重大影响的资源或要素,其中对空间资源的忽视就是其中之一。在不同的研究者眼里空间有不同的意义,在经济学家眼里空间是一项经济资源,美国区域经济学家E胡佛(EMHoover)曾说空间是“事物存在的一种形式和一种重要的资源”。空间作为一项稀缺的经济资源,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能用于经济活动的空间地域范围是经济品,二是适宜于进行某项经济活动的空间地点是经济品。在人类经济史上,经济活动空间范围与经济发展呈现出互为函数的关系,即: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大小,一方面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水平,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水平又受经济活动空间范围大小的制约。经济空间范围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影响经济

3、活动的规模,二是影响分工和专业化的程度。现代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就是市场范围,在人口密度和人均收入不变的假设前提下,经济活动空间范围的大小反映了市场规模的大小。显然,对商品生产者而言,生产规模与其拥有的市场规模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而按经济学中规模经济理论,生产者的收益是其生产规模的函数。因此我们可以说,空间范围的大小通过规模经济这一方式直接影响着经济活动的效益和水平。另外,更为重要的是,空间范围的大小还直接决定着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国富论的第三章就是以“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为主题。斯密的这一观点被后人称之为“斯密定理”。根据斯密的观点,市场范围的扩展是分工和

4、专业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当市场范围扩张到一定程度时,专业化的生产者才能出现和存在,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分工和专业化的程度不断提高。由于分工和专业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所以我们也可以说,空间范围的大小通过对分工和专业化发展的影响而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从经济发展的需求来说,作为经济活动空间范围的空间资源越多越好,但地球上可以用于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是有限的。所以说,作为经济活动空间范围的空间是稀缺的资源,人类社会面临着如何将有限的空间范围分配给不同的生产活动和企业的选择。如果说空间范围反映的是空间资源的数量的话,空间位置反映的则是空间资源的质量特征。空间位置是包括空间点、线、面三种空间形式相互关系的概

5、念,在区位论中被称为“区位”。“区位”一词来源于德语的standort,原意为“站立位置、站立场所”。英文译为location,即“位置、场所”,日语译为“立地”。可见经济区位就是人类经济活动所选择的地区或地点,它既具有空间位置的含义,也具有在人的主观行为因素作用下为特定目的而标定的意思,这是一个与一般所说的位置既相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一个概念。经济区位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形态,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点区位,具有确定的地理位置,可以用地理坐标度量,如企业分布点、交通枢纽、居民点、市场分布点、矿产资源蕴藏点等;线区位,具有确定的走向和长度,如交通线、海岸线、河流等;面区位,具有确定的范围、形状和面积

6、,如城市腹地、产业密集带、作物分布带、畜牧业区、工矿区等。由于生产要素或资源的非完全流动性以及产品及服务的非完全流动性,使空间在经济上具有非均质性,空间的非均质性使人类同样的经济活动在不同的区位具有不同的效益。优越的区位能为企业和消费者带来额外的收益,这就是区位利益。区位利益的存在使区位成为一项重要的空间资源。生产者都希望依据自己的经济目标获得能达到最佳经济活动效果的最优区位,而区位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区位作为一种空间资源是稀缺的。显然,作为以研究稀缺性为己任的经济学应该将空间资源之一的区位资源及其区位选择列入自己研究视野之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曾指出:虽

7、然西方学者早已关注与研究经济空间问题,但主流经济学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忽视空间经济学、经济活动发生场所及原因的传统丝毫没有改变,没有一本畅销的经济学入门教材包含有“区位”、“空间”、“区域”等词条的索引。因此,克鲁格曼将对空间经济问题的研究称为经济学研究的“最后的前沿”。5.1.2企业区位选择的区位因子分析对企业的动态认识,我们可以从产品、空间、时间三个维度对其进行立体描述。如果企业的产品层次分为行业销售、公司销售、产品类别、产品品目4个层次,企业的空间层次分为世界、全国、区域、地区、顾客5个层次,企业的时间层次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3个层次,则企业由各个不同维度层次选择,可构成60种不

8、同的企业发展类型。单就企业空间维度进行分析,企业就会涉及到多个区位的选择问题。图5-1 基于产品、空间、时间维度的企业立体描述示意图企业区位选择受到多种因子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子概括起来有7个方面:自然因子、市场因子、运输因子、劳动力因子、集聚因子、社会因子和行为因子。企业区位选择中的区位因子,实际上也就是影响企业区位选择活动的空间因素,现将其主要区位因子作一个简单介绍。(1)自然因子自然因子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具体说来主要有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原料、燃料、动力、森林和水力等等。自然因子对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起着初始界定的作用。人类经济活动特别是社会物质生产离不开自然条件

9、和自然资源,进行农业生产离不开农业自然资源。没有适宜的自然条件,尤其是没有相关的自然资源,任何社会物质生产就成为“无米之炊”,一切经济活动就成为“无本之木”,经济活动区位就无从谈起。事实上,自然因子本身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系统,要素浩繁,且各要素在地表的分布状况和组合特征差异显著。我们不宜笼统地说明自然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有何制约作用,要作具体分析。区位论将资源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遍在性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如大气、水分、土地、一般建筑材料等,这些条件和资源在陆地表面上广泛存在,只在个别地段出现短缺,或个别产业部门对其有特殊要求而出现质量性短缺。一般而言,它们对经济区位没有影响或影响甚小。二是区域性

10、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由于太阳能在地表的纬度性分异,以及海陆分布格局和陆地表面的垂直高度差异,造成了地表自然资源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的特点,形成了诸如地貌区、气候带、植被带、土壤区、水力资源富集区等自然地域。它们的分布格局划定了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的大致范围,对经济活动区位有显著的影响。三是局限性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特殊的自然条件的组合,如适宜于橡胶生产的环境,在世界上只限于一些特定地区;矿产资源,如煤、石油、铁矿、有色金属矿等都是地质历史时期在内外营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它们在地表的分布很不平衡,并且同一种矿产资源在不同的产地,其储量、质量等也差异很大。因此,它们的分布对经济活动区位有决定性影响。

11、由此可见,自然因子是经济区位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区域性、局限性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它们显著地或决定性地影响着经济活动区位的选择和转移,把经济活动区位的指向约束在一定的范围内,界定了经济活动区位的宏观趋向。(2)市场因子市场因子泛指商品的交易环境,既指有形的市场(交易场所),也指无形的市场。不仅包括最终产品的消费地,也包括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深加工地。市场因子是经济活动区位的决定力量。人类经济活动以生产为起点,消费为终点,分配和交换为中间环节。一切物质生产的产品只有在市场上通过交换实现商品的价值才有意义。可见根据市场导向来组织生产和配置资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的规模、市场的

12、结构、市场与企业的相对位置,是经济活动区位的重要空间引力,并通过经济杠杆作用对经济活动区位指向进行调节。市场因子对空间经济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市场规模即商品或服务的容量反映市场需求量,为经济活动区位的选择提供可行性。只有当一定范围市场区对产品的需求量高于“门槛”数量时,才有相应的空间经挤选择活动。否则,不研究市场需求量,盲目上马,只能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产品滞销、企业倒闭的恶果。其次,市场结构即商品或服务的种类反映市场的需求结构,它是商品生产的“指挥悸”,进一步引导经济活动区位指向最有利的地点。第三,市场与企业的相对位置,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促使经济活动选择能使产品以最短的路线、最少的时

13、间、最低的成本进入市场的合理区位。(3)运输因子主要指交通线路、港站和枢纽的设备状况,以及在运输过程中运输能力的大小、运费率的高低、送达速度的快慢、中转环节的多少等。它们综合地反映人员往来和货物运送的便利程度及成本高低。运输因子是决定着经济活动区位的空间引力。运输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中的延续,运费追加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价格和地区差价,进而影响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因而运输因子同经济活动区位的关系十分密切。显然,为了使追加的运费尽可能的少,经济活动区位在最初总是指向交通方便、运输速度快、中转环节少、运费率低的地点。运输因子对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制约作用尤为突出。运输因子深刻地影响着农矿资源开

14、发的次序、规模和速度。即使是农矿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没有相应的交通条件,也会大大地降低其经济开发价值。如我国克拉玛依油田与大港油田的原油储量和质量相近,但克拉玛依油田偏居新疆,远离市场,交通条件远不能和大港油田相比;而大港油田位于我国重要的经济发达地区,交通十分便利,这就决定了两个油田的开发次序。“要致富,先修路”已成为近年来经济滞后地区人们的共识。只有拥有丰富的农矿资源,又有桐应的交通条件相配合,才能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对加工工业而言,由于在产品的加工过程中燃料、原料的消耗特性以及产品本身的特点,使得区位选择指向不同的地点。能耗高的部门,如火电站、有色金属冶炼等,燃料动力的耗费在总生产

15、耗费中所占的比重较其他部门高得多,一般占到3560,它们的区位往往指向燃料地、动力地;物耗高的部门,如钢铁、建树、制糖等,它们不仅原料消耗比重大,而且对原料的质量也有严格要求,因而其区位往往指向原料地;对于产品易腐变质、不耐运、不易贮存的部门,其区位往往指向市场。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运费率越来越低,交通便利性在空间选择中的作用开始凸现出来,出现了一些加工工业区位指向交通枢纽的倾向。(4)劳动力因子劳动力是一个与人口概念密切相关的因子。劳动力数量、素质和劳动力价格构成劳动力因子的主要方面,其中劳动力素质是劳动力的科学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和体质等的综合反映。劳动力素质的标准是以生产

16、力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为依据的。在农业经济时代,一个手工种地能手和能工巧匠就是高素质的劳动力。在工业经济时代,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高素质的劳动力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又具有熟练的现代劳动技能或组织管理才能。一定的劳动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保证。劳动力数量、素质和劳动力价格的地理分布在空间上并不总是与资源、市场的地理分布相吻合。劳动力资源是否具有禀赋优势对区位选择产生重大影响。在劳动力充裕的地区布置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家用电器、服装等,能使劳动力得到较充分的就业,也不需要大量迁入劳动力而在住宅、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方面追加投资,显然在经济上更有利。在劳动力素质高的地区布置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能满足其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从而减少培训费用,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竞争能力。在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地区布局产业,使得劳动力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大大降低。尽管会产生运输成本的增加,但在劳动力成本的节约中能得到补偿。如70年代以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