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种姓制度对经济的影响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61708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度种姓制度对经济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印度种姓制度对经济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印度种姓制度对经济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印度种姓制度对经济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印度种姓制度对经济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印度种姓制度对经济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度种姓制度对经济的影响(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印度种姓制度对经济的影响篇一:种姓制度对当时社会有什么影响种姓制度对现代印度社会的影响摘要:种姓制度作为一个古老的社会制度在世界上其它许多地区古代历史上都曾经存在过,却只有印度近乎完美的将其保留下来。直到现代,种姓制度任深深的影响着印度社会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无不充斥着种姓的气息。虽然种姓制度在现代印度有所衰弱,但这种衰弱不可能导致种姓制的灭亡,种姓制也将继续不断地左右印度社会。关键字:种姓制度 ;现代印度; 影响一、种姓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种姓制度是中国古代文献对古印度等级制度的泛称。种姓这一词来自于拉丁文,意为纯粹、不杂,与它相对的是印度文中的瓦尔那,指的是社会地位和权力的等级划分。

2、因此,种姓制度在古印度又称瓦尔那制。种姓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的历史时期,它最早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是吠陀时代部落的组织形式。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姿态一文中形象地指出:“部落之最极端的、最严格的组织形式是种姓制度。”1根据印度相关文献可知,瓦尔那一词在梵文中原意为“色”,指的是与居民的肤色区别有关。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文中说:“种姓是从雅利安人与非2 雅利安人的严格界限中开始的。”公元20XX多年前居住在欧洲和中亚的雅利安人从阿富汗高原南下入侵印度河上游的“五河流域”。当雅利安人在用暴力征服当地居民时力图把他们纳入到雅利安人社会中来,但又想保持雅利安人自己民族的一致性。因此,雅利

3、安人与被征服的非雅利安人根据肤色和文化上的差异被分为两类:一类是雅利安瓦尔那;另一类是达萨瓦尔那。dd高善必认为:“在梨俱吠陀时代,唯一的区别是肤色淡的雅利安人与肤色较黑的达萨之间的不3 同。”而在此阶段,由于雅利安人部落与当地土著居民部落内部阶级分化尚处于初级阶段,社会劳动分工也尚未发展,因此在雅利安人部落内部并没有种姓的区分,四个瓦尔那的划分也尚未出现,瓦尔那制尚处于萌芽状态。到梨俱吠陀时代末期,随着雅利安人的不断扩张与社会劳动分工的发展,初步有了四个瓦尔那阶级的划分。第一个瓦尔那是婆罗门。他们主要掌管祭祀职能,同时垄断了文化教育。第二个瓦尔那是刹帝利。一开始又称“罗阇尼亚”主要是由掌握军

4、政权利的世俗贵族集团构成。第三个瓦尔那是吠舍。他们大多是雅利安的平民,在政治上没有特权,主要从事工、农、商等职业。第四个瓦尔那是首陀罗。他们大多是那些失去土地的吠舍和那些在战争中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他们是社会的主要劳动生产者,从事各种低贱的职业。形象的说就是古代印度社会的奴隶阶层。“在印度古代文献中最早提到四个瓦尔那等级划分的是梨俱吠陀中的普鲁沙赞歌。它说四个瓦尔那是由吠陀诸神分割一个原始巨人时,由其身体的不同部分产生的。其中他的嘴变成了婆罗门,双臂变成罗阇尼亚,双脚变成吠舍,双脚生出首陀罗。这是四个瓦尔那的原型。但多数学者认为那是婆罗门僧侣集4 团为了巩固他们自己及刹帝利军事贵族特权而编造出

5、来的。”除了以上四大种姓之外,还有一种人被排除在种姓之外即 “贱民” 。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他们从事的职业大多为屠夫、抬尸、清扫等被印度教认为是“肮脏”的职业。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各个不同种姓又派生出许多亚种姓和次种姓,各个不同的亚、次种姓各自形成一个独立的团体,按照各自内部的道德风俗生产生活。到了近代,随着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种姓制度也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级种姓的司法权、行政权、教育权、豁免权等权利正在一点一点的被剥夺。低级种姓的参政权和经济地位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独立后,印度政府也不断地探索如何进一步削弱种姓观念。例如:“呼吁尊重贱民”、“制定列表种姓”、“加大对低级种姓

6、的经济支持”等。这些措施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这仅仅只局限于部分城市,而且只是部分城市中的某一些方面。而在印度广大农村里,种姓观念仍然根深蒂固,种姓观念在农村还是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因此种姓制定仍然深深地影响着当今印度的发展。二、种姓制度对现代印度社会的影响(一)种姓制度对现代印度政治的影响历史上婆罗门与刹帝利长期把持着印度的政权,是印度社会的领导者。到了近代,由于受到英国殖民者的侵略及受到其政权体制和思想的影响,印度也开始逐步走向西方议会民主制。但崇尚权力平等的民主制与维护不平等权力的种姓制是不相等。尽管印度法律明确禁止歧视低种姓与压迫低级种姓,并赋予了不同种姓平等的权力,但在许多地方还是充满

7、着浓厚的种姓色彩。种姓依然是决定印度政治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印度的政治也避不开种姓制度。因此,种姓制度对当今印度政治最显著的影响就是使印度的政治走向种姓化或者说是种姓的政治化。从积极方面来看,政治的种姓化推动印度议会民主制,使印度由一党独大转向多党并存发展。印度独立后,国大党一直把持着印度的政权。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种姓主义”的不断发展、“印度教认同”以及印度局势的不稳,一批代表中低种姓阶层利益的地方性政党孕育而生,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日益壮大。它们开始在印度政治中崭露头角,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纳拉扬这位印度著名的政治领袖曾说过,“印度最大的政党是种姓。”比如:1944年成立的

8、以高级种姓韦拉拉和穆达里亚尔为基础的德拉维达联盟。1982年成立的以安得拉帮喀玛种姓为基础的泰卢固之乡党。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政党数量的急剧增多和力量的不断增大,极大的改变了印度政治的版图。在印度政坛上由原来国大党一党独大转向国大党、人民党及其其它政党组成的第三股势力的三足鼎立。而此时印度政治民主的思想也在不断地渗透着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多的低级种姓为了反对压迫以及维护自身利益,而组建自己的政党,以寻求自身的合法权力。可以说印度政治的种姓化对于促进印度政治民主的发展有着积极地作用。但从消极的一方面来看,政治的种姓化又成为印度政坛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利于印度政治的稳定发展。当今印度在

9、政治上所采取的是西方民主议会制,因此任何一个政党想要登上执政者的宝座都必须争取到尽可能多的议会席位,而议会席位的选举最根本的就是各地选民的选票,而各地选民则主要受到被选人种姓背景的影响。在竞选中联合其它政党和拉拢地方政党就成为一个的重要竞争手段。因此,印度许多的政党为了争取更多的选票不得不将一些重要的职位让给以些地方的种姓头目,以保证绝对的选票。一个印度政治家感慨地说:“随着时间的流逝,从争取自由运动中产生的具有远见和代表广大群众利益的领袖正让位于那些具有狭隘地方主义、种姓主义的政治上的新人。”5 这无形中给政党冲突、地区冲突、种姓冲突,埋下深深伏笔。“20XX年7月25日,出生于低级种姓的印

10、度人民院知名女议员普兰戴维在回家途中惨遭三名蒙面枪手杀害。”6此事件正是由于政党争夺和极端的狭隘的种姓主义冲突带来的恶果。“而在1997年4月,成立不到一年的高达政府由于国大党以限制教派主义势力不力为由撤销对其支持被迫辞职,联合阵线只好换马,推举古杰拉尔维组织新内阁,勉强保持其执政地位。到同年11月底国大党又以联合阵线政府中的德拉维达进步联盟与谋杀拉甘地的斯里兰卡泰米尔猛虎组织有牵连要求其部长辞职遭到拒绝为由再次撤销对联合阵线的支持,迫使总统宣布提前举行大选。”7 可以看出政党斗争、种姓较量已成为印度政府动荡的一个重要因素。种姓制度在促进印度政党由一极走向多极,使民主由少数的贵族扩大到普通大众

11、。然而随着民主的扩大也预示着将有更多的政党参与印度政治的争夺。这必然会促使印度政党间、种姓间冲突的扩大,如不加以控制甚至会演变为社会冲突。“可以肯定,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种姓制度仍将是严重困扰印度的以个重要因8 素。”(二)种姓制度对现代印度经济的影响印度教把职业分为“洁净的职业”和“不净的职业”,并规定属于某个种姓的人只能从事与其地位相符的工作。例如,婆罗门从事教育,司法等好的职业,而贱民则从事清扫、抬尸等不净的职业。倘若高级种姓从事低级种姓的职业,则可能降低或丧失其原有的种姓自身份。而低级种姓则是绝对不允许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倘若从事了则是被认为对神灵的冒犯,将要受到最严厉的惩罚。印度教在

12、规定每个种姓职业的同时还规定了严格的职业世袭制度。每个人的职业生来就已经决定,一代传一代不论适合与否都只能被迫的去做。这种职业的分工一直伴随着印度历史的发展。即使到了现代印度,一个人的职业仍然与其种姓地位息息相关。高级种姓通常从事医师、律师、教育工作者等社会中较好的职业。低级种姓则从事社会最低级的最底层的工作。即使有一些十分有才能的低级种姓人才进入到管理层或国家公务系统中,但权利的把持和决策依旧是高级种姓。在一个现代社会里,职业间的改变不仅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还往往会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如教育业、服务业等。而种姓制度将人们的才能和职业分割,同时规定职业世袭制。这无形中阻碍了职业间的转换,从事低等工

13、作的人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自身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而高级种姓的人则永久地把持社会中较好的职位。这不仅影响了市场对劳动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还扩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印度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方式主要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而资本主义是一种社会大生产,以追求剩余价值为最终目的。但在印度,由于受到种姓制度职业划分和等级划分的影响,人们被分成各个不同的职业集团和种姓集团,他们处事多从各自集团利益出发,缺乏合作精神,很少考虑全局,这极大的妨碍了印度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人们寻求职业时,种姓等级成为其关键。高级种姓总是能寻求到较好的职业且待遇高,低级种姓则相反。vm西尔卡尔教授认为:“在一个属于一

14、个种姓集团的工业领域内,其它种姓想要进入决策层几乎是不可能的。” 9在印度,从垄断集团代一般中小企业,一般都是分属与不同种姓集团。因此,企业很难讲不同种姓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劳动人员融为一体,这不仅不利于企业的生产效率还大大的影响了印度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种姓制是造成印度经济分工、发展的不合理和贫富分化的主要原因。而经济的不合理、贫富的分化又成为进一步制约印度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自1991年实行经济改革开始,印度国力不断增强,截至20XX年gdp已近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达3110亿美元。”10但印度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并未涉及到广大农村贫困人口。他们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15、没有足够的购买力。这意味着占据印度2/3人口否认巨大消费市场将无法被打开。印度国内经济的发展将受到巨大的牵制。“当今印度的现实是:一方面号称it大国,另一方面是10亿多人口中有1/3仍然居住在缺电少水的闭塞的农村;拥有世界上3/5的软件工程师,同时也拥有世界1/4贫困人口;每年有200多万大学毕业生,同时全国妇女中有一半是文盲。”11究其根源就是受到种姓制度及其观念的影响。若不解决这种现象,印度的经济增长必定会受到长期的严重的制约。(三)种姓制度对现代印度思想文化的影响印度的种姓观念是印度人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而种姓又将印度人划分为不同的种姓集团,而相同种姓在不同地区有不尽相同。因此,印度便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多层次、多地区的各个民族文化体。al巴沙姆主编的印度文化史中提到:“这些集团在地里、经济和政治意义上相互依附,而在社会关系、思维方式,甚至在语言上却从未彼此同化。”12 这就意味着相似印度这么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里从古至今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认同和统一的文化。究其根源,就在于印度种姓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分裂性。种姓与种姓间的对立、人与人之间的排斥等等。他们自成一派,遵守各自的规定,不会容纳其它种姓的文化,也决不接受其它种姓的思想。因此,印度人在种姓的影响下培养起来的是具有分离性、排斥性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不仅影响了印度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还进一步诱发了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