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科举有哪些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61605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代科举有哪些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唐代科举有哪些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唐代科举有哪些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唐代科举有哪些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唐代科举有哪些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代科举有哪些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科举有哪些制度(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代科举有哪些制度篇一:浅论唐代科举制度浅论唐代科举制度姓名:谭兴班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二班学号:20XX0505329科举制度是先秦诸子选贤举能思想的社会产物,是儒家“学而优则仕”思想的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论语卫灵公记有孔子关于读书做官的名言:“学也,禄在其中矣。”在孔子之后,孟子、荀子等人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倡导以贤任官的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王霸“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仪,则归为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仪,则归之卿相士大夫”,明确的倡导政权开放,社会阶层上下流动,这在当时社会环境下无疑是进步的,科举制度正是将“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政治付诸实践的结果。科举,一直是

2、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途径。在唐代以前也出现了许多选举制度。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和奴隶社会的世卿制,战国实行的是军功爵制,汉武帝时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依据门第声望更是出现了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初创于隋,到了唐代,这种政治制度已经日趋完善,成了一种为封建社会选取人才的手段,并且封建社会的教育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制度的一块坚实的基石。唐代的科举,自唐初经百年演变,至开元年间已日臻完善,唐代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官吏选任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以考试为主的科举制度,与唐朝以前实施过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更能体现任人唯贤。见人为才的相对公平的选士精神,并对唐朝的社会政治

3、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还绵延着整个封建社会。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秦汉以来经济和阶级关系变动的结果,其次就是世家大族垄断仕途且具有很强的割据一方的政治经济实力,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封建国家的巩固稳定。而唐代国运较长,政局相对稳定,这就为科举制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唐王朝一方面要求地方官员向朝廷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另一方面积极推行科举制度,逐步扩大考试科目,增加考试内容,完善考试程序,从而使科举考试制度取代了以荐举为主的选士制度,成为当时领先于世界各国的用人取士制度。唐代科举制度是在魏晋九品中正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它打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第观念

4、,采取公平竞争和择优录取的公开考试方式,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首先,唐代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阶级,加强了中央集权。它取代了汉魏以来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更有效的由地方士族和长官手里集中到中央,官吏选用大权由中央朝廷来行使,这就加强了全国政权的集中和统一。其次,它以考试为统一标准,全国想要参政的人都要去遵从这种标准,这就刺激了社会的中下阶层,为不为贵族的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同时这种公开公平的方式也同时调和了阶级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唐代的科举制度向各个地方的庶族地主、平民打开了门路,刺激、网罗了一批中下层知识分子,使他们有了参与政权的机会,这就满足了庶族地主参与政权的

5、强烈愿望,从而调和了阶级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最后,科举制度比较详明严密地开创了考试取士的规模,具有一定的客观标准,看起来好像是最公平不过的,任何人只要读好书,就有资格应考做官,这样不仅掩饰了官僚政治的阶级实质,还可吸引全社会的知识分子,使他们埋头读书,养成极其驯服的性格,不易发生不满封建统治的不稳思想。从文化教育上来看,科举制度实施以后,促进了唐代文学的发展与繁荣,推动了唐代文化教育的重大发展。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虽然说唐代科举制度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但是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是有双面性的,就像一块硬币,它总有正反两面。所以,唐代科举制也有一定程度的弊端。第一,

6、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明太祖将源于元朝的八股文正式定为科举考试文体。这种文体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段落组成,后四个段落中均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合共八股,所以叫做八股文。八股文的主题须代圣人立言,即以孔子的思想去指导写文章。清朝将圣人扩大到孔门弟子及朱熹等理学家在内的圣贤,并要求以朱熹行文的语气为样式。乾隆以后,试帖诗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项目。试帖诗与八股文一样,有固定的程式,也是八联十六句,不过八股变为六股。首联如破题,次联如承题,如起讲,四五联如中股,六七联如后股,八联如束股。而且必须发扬孔孟和朱熹思想,不可任意抒发自己的感想。定八股

7、的原来用意我想可能是,用固定的格式写,便于考官评分,以示“公平”。否则,各人有各人的写作风格,必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分高下的情形。但是后来却成了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由于考八股文,压抑了那些本来不擅长科举科目的人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甚至产生像孔乙己那样的科举牺牲者。第二,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由于科举制度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的荣誉,而且科举也是普通人出头的重要途径,因此经常会有贫士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发生,相信陈世美的丑名是无人不知晓了。这虽然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事人的思想价值观和责任感。 最后

8、,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清朝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借着乾隆皇帝对他的宠爱而一手遮天,收受贿赂,富可敌国,而且就多次利用科举考试的题目为饵收取考生贿赂的钱财。这就不利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总之,尽管唐代科举制度有利也有弊,但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的。它通过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

9、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人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的繁荣等。篇二:唐朝的科举考试是如何运作的唐代科举制的运作唐朝继承和完善了科举制度。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得人数还创立了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漫谈唐朝的科举取士的运作方式考试科目的设置唐朝的科举制度是隋朝制度的完备化“考试的科目设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书、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

10、、道举、童子等,虽然设置的众多的科举考试的专业,但是真正推行下去的是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六科。当时秀才科的出题最难,实行不久后就停止了。明经、明书、明算则是专门性的科目,参加者即使考中也不易做上高官,这样使得常设的科目仅为明经、进士两科,进士科的考试内容是试策、诗赋,最对士子的心思。而“进士科始设于隋朝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为不美。”参加考试的意义科举制度对于唐代人们的吸引在于以仕途为诱饵,煽动起人们改变身份与地位的欲望,皇帝特别下诏:“名登科第,即免征役”。就是说一个xx,只要经过礼部考试及第,即使还没有通过吏部的复试授予官职,便和一般的百姓

11、不同,可以享受免除差役征徭的特权。学校设置科举考试对平民有这样的重要意义,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自然很多,为了适应科举考试而发展起来的学校,就在唐朝的城市中大量出现。唐朝中央一级的学校集中于长安与洛阳,由国子监进行管理,下面具体的设有六类学校: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国子学须文武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弟才能进入,太学、四门学须五品以上的官员子弟才能进入。而律学、书学、算学则是八品以下官员子弟以及具有专门爱好的平民子弟进入的。唐玄宗时又增加了招收平民子弟的广文馆。(广文馆实际是进士考试的补习班,在馆内学习者大都是科举不第的平民子弟)在地方上,府有府学,州有州学,府州之下有县学,各县之

12、下又设了乡校、村学。县学、乡校村学学生应试合格后可以进入府州学学习,府州学的学生学成后可以应乡试,合格后才能作为举子推荐参加科举考试。可见平民子弟若想走上科举仕途,大多要从村学、乡校,县学读书做起在人人想做官的时代,学校显得十分拥挤。“贞观五年国学之内八千余人,国学之盛,近古未有”。到唐玄宗时,州县学生人数达到60710人。学生的年龄生徒入学的年龄,中央的学校有比较明确的规定,除律学为18岁以上外,25岁以下外,其他的各校平均为14岁以上,19岁以下。由于在中央官学学习的是高官后代贵族子弟,大多依仗后台的支持学习肯定不认真,为此,国子监制定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学习不努力滩涂玩乐,品行不端者一律开

13、除。此外对于学习成绩太差9年应试落第,也要退出国子监。科举考试的进行唐朝的科举考试大多在都城长安举行但武则天当政时则是在长安于洛阳两地同时举行唐朝的科举考试每年一次,具体时间一般在春二月举行,偶尔也有提前到十二月举行的。这样全国各地的举子从秋冬之际,便开始从原籍出发陆续集中到京城。举子们到京都后首先要到尚书省去报到,尚书省的户部负责对举子们进行考核检查。考核检查的依据是各州府或国子监所进呈的文解、家状。所谓的文解,相当于各州府或国子监开出来的介绍信,简单介绍了考生的籍贯、身份、学习情况。“家状”则是举子自己填写的本人的履历表,其中最主要的是籍贯和三代名讳。举子们缴纳文解、家状后,要结款具保(目

14、的在于防止举子们在京城有不轨的行为),并且注明在京城的具体住址。 考前准备举子们在参加考试前,一边准备考试,一边参加考前的一系列仪式,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元日在宫门外等候接受皇帝的检阅。以示皇帝君王对天下举子的关爱和皇恩浩荡。考场的设置考场设在尚书省的礼部贡院,院内分为东西两廊考试的时间比较长,一般是经过帖经、杂文、策文三场。但是进士科的考试诗赋为首场考试,说明举子的文才决定了他能否进入仕途的命运。考试结束举子考试后,便是阅卷录取工作一般说来发榜的时间大约在考试后的10天左右由于进士可是国家机构官吏的重要,所以进士科的发榜成为国家大事,发榜的地点在礼部的东墙,榜文用黄纸写在黄纸上,所以后来的金榜题

15、名说的就是如此。但是进士高中的也就是20-30人,对于拥有千余人的天下举子来说,可谓是凤毛麟角。通过科举考试高中进士的人接下来还有一系列得受恩仪式。其中包括向主考官登科拜谢,参谒宰相,及第得举子们在谢恩和过堂后,还有多次得宴会和应酬,如打下大相识,闻喜、看佛牙等名目,其中曲江宴国模最大。此后还有“雁塔题名”活动,新科进士一同到慈恩寺大雁塔前,选出同年中的书法高手,把同榜进士得姓名、籍贯一一刻在碑石上,并且留于寺中。雁塔题名既是举子登科后仪式的高潮,也是仪式的最后程序。接下来新考中的进士们经过礼部考试,只要是及格就能授予不同的官职了。篇三:唐朝科举制度的影响唐朝科举制度的影响摘要: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初创于隋,而完善于唐,它是适应庶族地主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政治制度,唐代的科举对唐朝的政治有着积极的影响,为其培养和选拔大批有用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巩固了唐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同时,由于唐朝科举的不完善,又对唐朝的社会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唐朝科举制度影响科举制度是先秦诸子选贤举能思想的社会产物,是儒家“学而优则仕”思想的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论语卫灵公记有孔子关于读书做官的名言:“学也,禄在其中矣。”在孔子之后,孟子、荀子等人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倡导以贤任官的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王霸“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仪,则归为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