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先进校经验材料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59205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先进校经验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改先进校经验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改先进校经验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课改先进校经验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课改先进校经验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改先进校经验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先进校经验材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观念,书写传奇新模式,成就卓越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三中学新课程改革纪实文/李秀芬 音德尔第三中学,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完成了从薄弱校到大校、乃至强校的蜕变:学生人数由原来的600余人发展到如今的1800多人;教学班由原来的18个发展到如今的36个;各类竞赛逢杯必捧、逢奖必拿尤其是2011年的中考,在初一入学时有136名优秀学苗没有报到的情况下,巩固率、毕业率、报考率、重点高中及普通高中升学率“五率”全旗第一;数学、语文、政史、理化四科平均分全旗第一,英语平均分全旗第二;重点校升学人数由原来多年的零人发展到如今的28人。可以说,缔造了扎旗教育历史新的神话,书写了音镇三中发展新的传奇。是什么让曾

2、陷入绝境的音三中破茧成蝶?追本溯源,不难发现,三中的发展得益于新课程改革下确立的“人文三中,适合教育”的办学理念;得益于新课程需求下培养出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得益于新课程理念下对高效课堂的孜孜以求归根结底,就在于三中人踏踏实实的课改精神、扎实有效的课改举措举措一、双向培训,激发热情,树立教育新观念。没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就没有一流的学校。没有一支掌握现代教育理念、理解新课改精神和要求、具有新的知识能力结构、富有实施新课改热情的优秀教师队伍,新课改的实施就没有根本保证。因此,我校十分重视教师的新课改培训。一方面,我校对教师进行“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双向”培训。“走出去”就是到全国课改名校汲取精华

3、。两年来,我校以报销外出学习费用的办法奖励“优秀教师”,支出经费二十多万元,先后外派领导、教师“二次学洋思”、“三次学杜郎口”,又远赴衡水、昌乐、上海、大连、北京等地学习,共计200余人次,带回了先进地区前沿的教育理念,开阔了大家的视野,增强了教师的本领。“请进来”就是邀请专家到我校进行“驻校式”听评课、做讲座。为我校课改工作把脉,进行过程性诊断。而且,我校还与内蒙古课改名校乌丹五中结成了“联谊”对子,并于今年12月中旬开展了课改交流活动,令我们获益匪浅。另一方面,我们加大校本培训力度。几年来,我校始终坚持开展“适合教育大讲堂”的校本培训活动。做到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

4、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相结合。每学期初,根据培训内容进行一次理论及文化知识水平测试,成绩计入教师个人考核。同时,我校还开展了领导、教师双向“六个一”活动(即:领导包好一个组、精读一本课改论著、做好一次校本教研方面的报告或讲座、上好一节示范或研究性展示课、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课改论文、设立一个针对性强的课改实验课题;教师每课一反思、每周一篇教学叙事、每月一篇精品教学设计、每学期一次课改展示课、每年精读一本课改专著、撰写一篇课改优秀教学论文)。此外,我校还开展了“青蓝工程”、阶梯“六课”(入职教师过关课、调入教师亮相课、青年教师展示课、骨干教师示范课、课改先锋引路课、学生家长开放课)、教师论坛、小课

5、题研究、同课异构、教学设计大赛、教学反思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参与率100%。激发了教师的课改热情,树立了教师的“生本”观念,引领了教师的精神成长,积淀出全新的学校文化。我校还借助校报晨曦报这个平台,把教师抒发课改感悟、畅谈课改收获、反思课改经验的文章发表出来,以供大家参考。举措二、改革体制,完善制度,管理资源更优化。高效的管理,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有力保障。为了顺利推进课改工作,我校对学校领导机构的职能结合实际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并健全了相关制度。1、推行分年级(学部)管理及“捆绑式”评价的体制,年级主任负责本年级的课改及其教育教学工作。在相关领导的统筹下,各年级确定了不同的发展目标,形成了不同的

6、课改特色。这样的体制,也使政策的下达更直接、管理更科学、落实更快捷、反馈更及时了。2、实施了以校长为组长,非教学领导为成员的课堂调研组和以教学副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等为主要成员的课堂考评组的“双线听课制”。对各年级组的课改情况进行过程性诊断,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师在课堂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同时,出台了系列管理制度,主要有:课堂督察制度、反馈会议制度、课堂教学评价细则、小组竞评制度、新课改奖励实施办法等。学校实行年级组、备课组、班组考核“捆绑制”及优秀年级组、备课组、标兵班周评选制度。考评组成员每周至少随机推门听各年级的课一节,现场打分计入量化,并且年终汇总,学校根据年级成绩分配绩效工资及评优

7、晋级的名额。就这样,校长主抓,分工明确,层层落实,全程监管,形成了对课改工作强有力的领导,保证了课改的有序开展。举措三、行政推进,榜样引领,刚柔相济促发展。教学方式的改变让许多教师无所适从,讲台变“展台”,教学变“学教”,这个转变过程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老师面临着教学理念、思维、方式、习惯的转变,特别是曾经优秀的教师,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考验。面对种种困难,我们并没有退缩,制度约束与表彰激励并举,行政推进与榜样引领并用。一方面运用行政手段强行推进,落实各项考核制度,加大检查反馈力度,一天一公示,一周一汇总。通过采取对表现消极的教师单独谈话或点名批评等手段,“刚”性执行。另一方面,对表现优异的教

8、师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表彰奖励。用学校优秀教师的敬业、创新精神及课改成果作为学校发展中方向性的引领。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树立典型。让他们成为学校教改的核心、支柱,极大的促进了我校教师敬业、乐业精神及浓厚教改氛围的形成。举措四、立足课改,常年赛课,教研活动成常态。新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搞下去。鉴于此,我们持之以恒的开展了“赛课”、“评课”活动,及时发现、纠正课改中存在的问题。每学期初,我们统筹兼顾,安排赛课计划,制定赛课制度,严明赛课纪律,加强检查考核。每位年级主任任所在年级的赛课组长,每月各年级按计划独立搞一轮开放式的赛课活动,成绩计入教师个人量化。每天老师参加赛、

9、评课,发现、研究、解决问题,并及时汇总反馈(每周五第八节)。同时,我们把赛课活动和教研活动、基本功培训结合起来,定期组织上得好的教师为全校教师上观摩课,做经验报告。就这样反复比、评、奖、带,使我校的课改工作一步一个台阶,而且产生了多位名师。王东升、卢佳明分别荣获国家级“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二等奖;何俊峰荣获自治区级“历史学科基本功比赛”特等奖。其他的如周彩环、姜帆、姚国等20多人也都曾在区、盟级基本功、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奖。举措五、备研合一,名师辐射,团队和谐共提升。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不但要备教材、教法、学法、学情,还要设计好学生自学的导学案、谋划好引导学生自学的策略。因此,我校把集体

10、备课和校本教研有效的结合起来,狠抓“三轮”备课制(即一人主备、其它人辅备、问题再备),具体做法是:主备教师提前一周将初备教案下发到备课组;其他教师在初稿上根据自己的见解删改后,在集体备课日前一天交到年级主任处审核,然后在集体备课日大家针对问题再备并形成完整的学案;最后总结实际操作中的问题,研究相应措施,以为借鉴。这样备课的过程就是提升教师个人素质的过程,就是骨干教师指点帮助年轻教师的过程。备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我们把它当成研究的“课题”,积极谋划解决方案,培养课堂反思与研究的习惯与能力,逐渐形成了学校可持续的自主研究发展的能力。经我校教师申报并先后确立的音乐组国家级教研课题传唱蒙古族民歌,传承蒙

11、元音乐文化和政治组国家级教研课题初中思想品德课三维教学目标整合与过程研究,均已通过课题组验收成功结题。同时,这种探究热情催生了我校“异课同构”、“同课异构”、“课例研究”等教研活动,极大的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增强了集体凝聚力、战斗力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举措六、模式创新,打破传统,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教学是新课改的核心环节。我们始终把追求“高效课堂”作为新课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课堂模式为切入点,以“课堂评价改革”来带动课堂改革的核心突破。大胆创新,以一往无前的魄力,实行了“四三”课堂教学模式(2412教学模式),即预习交流(10分钟)(情境导入、明确目标、成果展示)合作探究(20

12、分钟)(问题汇集、互助群学、精讲点拨)归纳提升(5分钟)(拓展延伸、规律总结、互动评价)巩固反馈(10分钟)(分层练习、堂清检测、纠错提高)。这一上课流程不是一成不变的,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及内容的深浅进行适当的调整。教师要以学定教,遵循“五讲”(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知识的内延外伸)、“五不讲”(不讲学生已经会的、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学生不思考之前的、学生能讲清的、有问题学生没讲清楚前的)原则,少讲、精讲(不能超过15分钟)。把学生从教师“填鸭式”的讲授中解放出来,让他们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变成学生健康成长的快乐家园。举措七、因材而教,自主选课,把主动交给学

13、生。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效实施“适合教育”。我校创造性的采取了“选课制”,即将学生学习科目分成必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每天的最后一节)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自主选择,来发展自已的爱好、特长。我们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共开设了书法(硬、软笔)、绘画(国画、素描、水粉)、写作、演讲、器乐(古筝、横笛、电子琴)、围棋、象棋、手工(十字绣等)、舞蹈、计算机、体育(篮球、排球)等20余个校本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愿报名,定时、定师、定点、定内容,有序的开展活动。同时组建了演讲社、书画社等多个学生社团和古筝、围棋、书法、绘画、手工等20个兴趣活动小组。在发展了学生特长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丰富了

14、学生的文化内涵,涌现出了一大批特色人才,并赢得了许多荣誉。在2011年全旗举行的音、体、美类的11个比赛项目中,我校获9项第一,两项第二的好成绩。我校还曾多次代表旗教育系统到旗内外参加展演,获得了广泛赞誉。举措八、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最大可能发展学生。课改不能搞“花拳绣腿”,学生自主学习,不是自由学习;小组合作不是为了图热闹。所以,我校对“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建立和发挥小组合作”这一课改环节进行了严格培训,从理论指导到具体操作,人人过关,单项验收,专项奖励,使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落到了实处。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的基础上,实现了每一名学生的健康、快速发展。举措九、尊重差异,分层教学,不放弃

15、每一个学生。我校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自特殊家庭(单亲家庭子女、低保户家庭子女、孤儿、弃儿、留守儿童达600多人),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升,都有发展,我校实施“师包生”、“生包生”的帮扶“导师制”,实施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辅导、分层抽测的策略。尤其是对前后20%的学生,更是给予特别的关注。对后20%的学生(即所谓的学困生),我们倡导老师和小组长拿出双倍的精力帮助他们,除了采取在课堂上 “三优先”(优先提问、优先板演、优先面批)、课后“三及时”(及时督促、及时辅导、及时表扬鼓励)外,更多的是给他们“三清”自主选择的机会,即根据他们自己的知识缺陷自主选择要辅导的科目和内容,由对应的任课教师给

16、他们免费辅导。这样的辅导,没有强迫、不留死角、不留盲点,让他们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与关爱。而对待前20%的学生,我们在“分层”的基础上,在班级建立“知识加油站”,让他们自主选做由资深望重的教师出的拔高题。同时开展“学科精英赛”、主题征文等活动。达到了“强优、提中、补差”的目的。举措十、多元评价,注重过程,参与就是好学生。没有公正、合理的评价机制,课改就不能持续、有效的开展。在学生评价中,我校勇于改革,由过去单一的分数评价向学生自我评价、生生互动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转变。课堂上重点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实行学业成绩和 “学生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式,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互评等系列方法,对学生进行发展性的评价。从赏识和激励的角度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成长历程。让学生在不断的肯定声中获得精神的愉悦,成为一个自爱、爱人的好孩子。回顾三中的课改路,一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