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人制度利弊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58307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片人制度利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制片人制度利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制片人制度利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制片人制度利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制片人制度利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片人制度利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片人制度利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片人制度利弊篇一:制片人制制片人制是什么我国目前各电视台主要是指栏目制片人制,即由制片人管理栏目,对栏目的节目制作、财务管理、人员使用、报酬分配实施全权负责。制片人制的弊端1.制片人的产生没有引入竞争机制电视的产业功能对制片人有着区别于其他职业的要求,制片人必须具备四个意识和四种能力。四个意识是指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法制意识、风险意识。四种能力是指研究观众、了解观众需求的能力;吸纳优秀人才的能力;开拓节目市场、占领节目市场的能力;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能力。然而,目前绝大多数电视台对制片人的选拔还是沿用过去行政管理体制的做法,习惯于行政任命、指派,没有引入竞争机制,更没有引入市场机制,使制片人制

2、一开始就带着旧体制的痕迹进入运行。2.制片人制缺乏科学的培训考核管理机制现有的制片人许多是由编导、剧务、技术人员、行政人员转行而来的,对制片人的工作要求缺乏必要的了解,由台里主管部门对制片人制定出相应的培训计划、培训大纲,使得制片人得不到定期培训,知识得不到更新,业务素质得不到提高,从而缺乏适应电视事业发展的能力。同时,制片人的考核缺乏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3.制片人制没有引入风险机制就电视的产业功能而言,制片人实际上是国有资产的经营者,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如何实现国有资产的良性循环,是他们要面对的问题,因此制片人必须有风险意识。而我们现行的制片人制,栏目的运作方式大都是拨款式,即制

3、片人作预算,台里拨经费,然后制作节目使用经费。经费如果不够,要么追加预算,要么由栏目广告补偿。当盈亏与制片人的利益毫无关系时,制片人必然缺乏危机感和责任感。4.制片人制没有引入成本管理电视节目成本的发生从价值形态来看,表现为一定量的资金耗费;从实物形态来看,表现为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耗费。价值形态的成本管理表现为:通过科学的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确定目标成本,严格准确地核算成本,客观公正地分析与评价成本,以寻求各种降低成本的途径;而实物形态的成本管理表现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各种财产物资的充分有效利用,节目流程的科学设计,节目的规模化生产等等。但是,由于电视台对栏目大都没有真正的成本核算

4、,因此栏目的管理水平很难科学地评价。5.制片人制没有引入动力机制与制片人制缺乏风险机制相对应的是没有动力机制。首先,制片人没有根据观众需求和市场需求调整栏目的权力。同时,因部门条块分割的限制,再好的创意如不属本部门节目范畴就不可能被批准,使得制片人的职能失效。其二,制片人没有经营权。电视台现行的节目管理方式使得节目资源的再开发无从实现。长期下去,必然造成这样一种局面:制片人缺乏经营意识和市场观念、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其三,对于经营效果好的栏目,台里并不允许制片人将部分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以发挥优秀栏目的市场优势;而限制了竞争,保护了落后。其结果是,好的栏目得不到发展,差的栏目照样生存;不利于节目

5、结构的调整、不适应观众收视需求的节目结构得不到改善。 如何有效解决制片人制完善制片人制的关键所在1.转变观念是完善制片人制的前提目前,电视系统内的制片人制基本上都是重管理轻经营,有的根本就不涉及经营。这与电视的产业地位不够明确有直接关系。可以肯定地说,电视首先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重要的舆论宣传工具。其首要作务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当好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但这并不等于说,电视因此就不能走产业发展的道路。原因有二:1985年国家在统计分类上,第一次把广播电视列入第三产业。1992年国家又把广播电视列入需要加快发展的第三产业行列。199

6、6年江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时指出:“过去我们的传媒只讲宣传。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既要宣传,又要经营。”因此,电视的产业地位是明确的。电视事业发展到今天,完全靠政府拨款已不现实,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努力提高电视产业的经营水平。产业发展了,电视的喉舌功能就有了保证。相反,如果电视台经营不善,就会影响喉舌功能的发挥。电视事业的相当一部分作为产业来经营也是确保喉舌功能更好发挥的需要。所以,只有转变观念,才能按产业发展的要求完善制片人制,才能克服现有制片人制缺乏竞争、远离市场、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弊端。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完善制片人制的保障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对国有企业建立

7、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综合地解决制片人制在走向市场时所遇到的一系列体制性矛盾3.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完善制片人制的关键由于各电视台的体制改革还远未到位,因此制片人制受现行管理体制的制约难以完善。制片人制的改革不可能先于管理体制的改革单独进行,不改革管理体制就不可能完善制片人制,就不可能消除现行制片人制的种种不足;相反,电视台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节目运行机制的变革,必然带来制片人制的变革;管理体制的完善必然带来制片人制的完善这是“因”和“果”的关系。措施要实行

8、真正意义的制片人制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在宣传管理方面,应实行放权与制约相结合的方式,在电视台领导和相关部门的监督下,制片人应对节目选题、节目形式、节目风格享有相对的支配权,集相对较大的责、权、利于一身,这样才能够真正调动制片人及其聘用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集中精力办出好的电视节目,从而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力。在人员管理方面,制片人由电视台各级部门聘任或聘用,而对栏目组的人员,制片人应具有聘用和解聘的决定权,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电视节目集体生产中存在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弊端,有利于解放电视队伍中的生产力。在经费管理方面,电视节目制片人制应实行自收自支的财务政策,可在栏目中划拨一定的广告时间为实现栏目自负盈亏创造条件,有条件的栏目制片人,还可以向台里交一定的创收款。这样做可以激励制片人在激烈的同行竞争中制作出高质量的节目来。篇二:电视栏目制片人制度现状观察电视栏目制片人制度现状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