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供给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58110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度的供给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制度的供给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制度的供给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制度的供给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制度的供给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度的供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度的供给(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度的供给篇一:中央和地方的制度供给中央和地方作为两个不同的制度供给主体,也有着不同的制度供给地位和特征。首先二者所能供给的制度层次不同,中央提供适用全国的制度,包括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其制度效力高于地方供给的制度。由中央供给制度的优点是有利于保持制度的统一,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给市场带来的壁垒,但其弊端则是易忽视地方的差异性,并易压抑地方的制度变迁需求。而地方仅能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其效力低于中央制定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并且在地方制定地方规章和地方法规的时候还必须符合中央相应的法规和规章的要求,不能与其相抵触,否则就会被取消。其次,中央和地方供给制度的灵活性不同,中央供给制度是根据全国

2、的社会总体情况进行的一般性规范,而这种一般性规范往往和地方的具体实际情况存在许多的偏差,从而影响制度实施效果,所以相对而言,中央供给制度的灵活性不高。而地方供给制度却有因地制宜的优势,可以根据地方社会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合理制度,从而有利于地方社会问题的解决和地方秩序的维护。并且,“地方政府是诱致性变迁与中央强制性变迁相转化的中介”,“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具有试验性、局部性、示范性,因而具有成本小、风险小、阻力小的优点。”王玉明:论政府制度创新,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XX年第2期。政府制度变迁的有效性受多种多样因素的制约,其中主要有:统治者的偏好和有限理性、意识形态刚性、官僚政治、集

3、团利益冲突和社会科学的局限性、国家的生存危机等。戴维菲尼在他的制度供求分析模型中提出了制度供给外生变量,主要包括宪法秩序、现存制度安排、制度设计成本、现有知识积累、实施新安排的预期成本、规范性行为规则、公众态度、上层决策的预期净收益等在任何一个政治系统内,中央是支配各种政治资源,维系政治系统稳定的主要力量,它在制度资源的提供方面承担主要功能,宪法秩序、基本法律、主流意识形态等主要由中央提供。但地方政府也是制度创新的推动者和实施者。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同样具有推动制度创新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地方政府作为一级行政单元,具有推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和权力,相对于其他微观主体有更

4、强的组织集体行动和制度创新的能力。并且地方政府具有在制度创新方面的优势:一是地方政府更能了解制度创新的需求和预期收益。二是地方政府是 诱致性制度变迁与中央强制性制度变迁相转化的中介。三是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具有试验性、局部性、示范性,因而具有成本小、风险小、阻力小的优点 12。当 然,由于地方政府有不同层次,它们在制度创新中具有不同作用。同时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中会出现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中央政府要正确引导和规范。篇二:论制度供给的滞后性与能动性论制度供给的滞后性与能动性贾康,冯俏彬已有的关于制度变迁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制度变迁是一种均衡不均衡均衡的动态反复过程;制度变迁的因素分析;制度变迁的方式

5、分析等。在大多数讨论制度变迁的文献中,都使用了供求理论和成本收益模型的分析工具。其中,在使用供求理论进行制度分析时,一般的做法是将和需求两方面分开进行讨论,但将双方联结到一起作时间维度的探讨还不充分。诺斯在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增长第三章中论及制度创新时说“我们所使用的模型是非常传统的经济学家常用的,即?滞后供给?模式的一个变形。在这个模式中,某一段时间的需求变化所产生的供给反应是在较后的时间区段里作出的。”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书店,20XX:296-279.但对这一思想的进一步的阐发还不多见。少数新制度经济学家在有针对性的分析中运用了诺斯的制度供给滞后的观念,

6、如舒尔茨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一文中说:“人的经济价值的提高产生了对制度新的需求,一些政治和法律制度就是用来满足这些需求的,它们是为适应新的需求所进行的滞后调整”。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书店,20XX:251.我们认为制度供给滞后在理论上很有意义,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制度的演进过程和人类理性在其中的作用,本文拟对此进行一些探讨,并进而简要考察制度供给一旦形成便会产生的能动性。一、制度供给滞后模型这里我们讨论的前提有两个:一是范围为一个确定的社会,二是就本文中所考察到的正式制度而言,国家或政治决策者(集团)是唯一的制度供给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简化。其实,

7、后面的讨论也适用于非正式制度。第一,制度结构制度安排之和。本式的意义是:在一个特定时期内,一个社会完整的制度结构是由系统内全部的制度安排所组成。第二,制度供给函数: St+1=f(Dt),其中,S为制度供给,D为制度需求,t代表制度需求产生的时间。本式可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是在整个制度结构上看,本期的制度供给是上一期制度需求的函数,二是从一个个具体的制度安排上看,某一个制度是上一期相应的制度需求的函数。换一种说法,即一个制度安排是对上一个时期中某一种制度需求所作出的供给回应,该社会某一时期的整个制度结构可视为一个由方方面面的、相互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的需求体系所引致的制度供给回应。第三,制度需求是

8、自然条件、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技术状况、已有的知识存量、市场规模、与其他经济体的相互往来等等因素的函数。不同的需求引致不同的制度安排。这些因素既可能对制度变迁提供一种机会,也可能产生制约,从而内在地决定着制度变迁的走向。第四,制度供给的过程。在静止的状态中,制度的供求状况均为零。假定第1个时期产生了对制度1的需求,根据前述公式,国家在第2个时期供给了制度1;第2个时期产生了对制度2的需求,国家在第3期供给了制度2以此类推,一直到第n期,国家共供给了n-1个制度,供求滞后地达到均衡。第五,下一轮的制度需求将产生于前述3中任一个因素的变化,这种变化往往被谋求效用最大化的个人(熊彼特意义上的“企业家

9、”)首先识别到,进而扩散至有共同利益的团体,团体通过成本收益的计算后,如果潜在收益将大于为此所付出的成本,就会采取行动,并最终通过政治行动将这种制度需求转为现实的制度供给。制度结构在从不均衡到均衡、再到不均衡的循环往复中实现制度变迁。第六,总之,基于某种因素的激发,一个社会将产生对某种特定制度的需求,个人、集体、国家将通过三轮重点不同的成本收益计算渐次作出回应,如果可行,将最终由国家供给这种制度。二、对制度供给滞后模型的检验假想与经验所谓制度无非是一组行为规则,它们的功用是提供某种约束和服务。舒尔茨曾据此种认识将制度分为四大类,一是用于交易费用的制度(如关于货币、期货市场),二是用于影响要素所

10、有者之间配置风险的制度(如关于合约、分成制、公司、保险等),三是用于提供职能组织与个人收入流联系的制度(如关于产权、资历等),四是用于确立公共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框架的制度(如关于学校、农业试验站等)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书店,20XX:253.,每一类的制度都是应经济增长中的某种需求而产生。在此,舒尔茨的分析视野仅限于经济制度,实际上,如此逻辑广泛适用于人类社会的一切制度,不仅适用于经济制度,也适用于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不仅适用于整个的制度结构,也适用于某一具体的制度安排;不仅适用?法律、规定等正式制度,也适用于习惯法、传统、风俗等非正式制度。实际上所有的规

11、则都是对某种需求的响应,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在制度演进中可观察到和表现为从反应自然条件,到反应不同时期相对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再到反应人的权利与尊严的路径。1.制度起源中的供给滞后从假想的状态开始分析。正如经济学家们为了讨论的便利,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一个人的经济”和“两个以上人的经济”一样,我们也可以设想出“有制度的状态”与“没有制度的状态”两种情境,后一种情境类似于卢梭之“自然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依据本能而行动,或游荡于原野之上,或觅食于山河丛林之中,或栖息于洞穴之内,行之所致,发乎自然,绝无约束,这是真正的纯粹意义上“自由”的人。不过,“自由人”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个体力量太小、食物

12、不足、猛兽飞禽随时威胁着生命。到一定的时候,他可能会发现,如果与别的自由人一起较容易找到更多的食物,获得更大的生存可能性,于是合作的“人群”出现了。一旦实现从“人”到“人群”的跨越,制度状态就发生了从“没有”到“有”的飞越,因为根本上来说,制度是人类分工与合作的润滑剂和必要条件,只要在存在合作的人的社会中,制度便成为必须。在这里,正是“人群”内分工、合作的需要,促使了制度的产生。因此,从逻辑的起点上讲,规则的产生滞后于需求。当然,这时的制度形态还比较松散随意,主要是一些习惯、风俗或禁忌等。2.我国封建集权制度的产生巨大环境压力下人类生存需要反应的一个案例。我国自秦以后,就走上了高度中央集权的道

13、路。后世对此多有批评和遗憾之意。为什么划土分疆的春秋战国不能长期存续?为什么中央集权能存在20XX多年?我们可以从制度需求与供给的角度对此作出解释。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中下游地区,地理位置大约处于东经100度,北纬35度的区域。每年春夏之交,来自于南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气流在此与来自西北的低压气流交汇,后者若在时间与强度上战胜前者,则长时间干旱无雨,反之,则洪涝遍地;黄河本身挟带大量泥沙,河床经常淤塞,引起堤防决溃,造成大量生命和财产损失;此外,北方游牧民族的长期袭扰也需要国家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在这种巨大的环境压力下,分散的小国既不能在上下游之间有力协调,兴建庞大的水利设施,在灾害发生以后也不

14、能在大范围内调集救灾资源,更无力抵抗外来侵略。只有一个高度集权的、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有效动员资源的中央政府,才能应对这种巨大的、分散形态下不可抗拒的环境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长期的集权政治制度,是严酷环境给人类生存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在制度上作出的带有一定滞后性的回应,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和必然性。3.各类产权制度是对要素相对价格变化的滞后反应。从中西方的历史上看,产权制度的演进有一定的共同性,都先后经历一个由“物权”到“人权”的过程,即先界定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物质财富的权利归属,进而发展到近、现代在“自由、平等、博爱”的大旗下争取因国因时而重点不同的公民权利。这一过程是与不同历史时期要素相对价格

15、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或者说,产权制度是应要素相对价格变化而产生和发展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人少地多,各部落与各国之间主要的争夺对象是劳动力。与这种要求相适应,早期的产权制度界定的主要对象是劳动力,奴隶国家(包括西欧中世纪封建国家)都通过法律明确奴隶主或封建主对奴隶和农奴的人身所有权,奴隶成了“会说话的工具”。随着人类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增加了,人口出生率提高了,中西方历史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口增长。人口压力改变了劳动力与土地的相对价格,土地变得稀缺起来,与此需求相适应的产权制度便主要在于界定土地所有权,如我国在公元前356年以秦国“商鞅变法”为标志,土地的私人所有制代

16、替了从前的土地国有制这时,完全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被法律上自由的农民所代替。进入18世纪以后,西欧国家大都走上了为交换而生产的道路,货币资本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土地,一系列保护私有财产、组织与运用资本的制度渐次发展起来,典型的如股份公司制、银行制及各类合同法最早的商业法形成于罗马,这是与其时罗马帝国发达的商品交换需求相适应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人的经济价值的提高已产生了新的制度需求,一系列满足这类需求的制度已经或正在形成,如对从法律上保护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已形成共识。4.非正式制度如传统、风俗的产生,也源于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不同需要的回应。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是由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部分共同组成的。总的来说,非正式制度如风俗、传统、禁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