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57776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度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制度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制度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制度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制度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度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度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度学篇一:派产生的历史背景派产生的历史背景派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首先在美国产生,到30年代,在美国得到广泛传播。这个学派分为早期派和新派。早期派是从历史学派的一些观点演变而来的。派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诞生在美国的一个经济学派别,是当时资本主义处于较高发展水平的美国环境中的产物。19世纪末,美国成为垄断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成为贫富两极分化最突出的国家,阶级矛盾日益加深。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矛盾,尤其是大垄断组织同中小企业之间的矛盾,在美国要比在德国表现得更加突出。大垄断企业在社会经济各方面所造成的弊病,在美国的暴露也更加明显。因此,派从一开始起就强调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缺陷和局限性

2、,强调有必要调整资本主义的各种经济关系,对之进行改良,并预言美国资本主义的唯一出路在于社会改良。凡勃伦1899年发表有闲阶级论,1904年发表企业论,创立派。他采用历史方法、社会达尔文主义和职能主义心理学,批评传统经济学的方法论,承认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各种弊端和缺陷,强调对资本主义各种经济关系的改良,形成派的传统。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还有康蒙斯和米切尔等。派的经济学家,尤其是凡勃伦和康蒙斯,他们在理论中批评当时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处于正统地位的马歇尔理论,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并非是完美无缺的,凡勃伦甚至还提出了改革美国资本主义的设想,即由技术人员来执掌工业大权,以替代金融家的位置。19

3、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以后,其经济思想开始在欧美流行,以凡勃伦为代表的美国早期派逐渐趋于衰落。新派是早期派在战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进一步延续和发展。二战后,凯恩斯的追随者补充和发展起来的凯恩斯主义,在西方国家20世纪40至60年代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但是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又出现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凯恩斯经济学无法解释这些国家存在的种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新制度经济学为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它继承了早期派的传统,并在制度研究方面有新的发展。所以,这套理论和主张被称为“新派”。新派与早期派的区别,只是时代的差别。早期派处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他们根据当时

4、比较低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研究企业的权力结构来为垄断资本服务。新派则是处在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出现了混合经济,他们根据新的情况,着重研究社会的权力结构,更加强调国家调节经济,突出科学技术革命,提出更加具体的措施来为垄断资本服务。篇二:公司习心得20XX版习心得最近,项目公司组织全体员工参加20XX版集团制度的培训,通过本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使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学习公司的制度、遵守公司的各项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定好之后,关键在于执行。以下是我本次制度培训学习的一点心得。一、思想上本次20

5、XX版习,我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学习规章制度并做好笔记。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加强规章制度的执行,是自己与公司快速成长的保证,了解到严格执行公司各项制度是我们每一位员工的重大责任。通过本次制度培训学习,我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遵守公司制度的自觉性。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各项业务应当遵循的标准和程序的总和,也是检查和纠正一切违规问题的依据。公司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规章制度,否则不可能达到预定的目标。所以我们每个员工都要自觉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一切以规章制度为标准来要求自己。二、工作中通过本次制度培训学习,让我意识到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应严格要求自己,把学习规章制度深入到自己的

6、工作中,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实际工作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各项规规章制度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公司制度是我们工作的依据,绩效考核制度是改善和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通过习的有效开展,增强了我遵守制度的自觉性,显示了遵守公司制度的必要性,激发了学习制度的热情,提高了工作中的自律意识。还有就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方面的控制,如材料控制要选用合供应商品牌库的,建立材料样板的封样制度,做好材料的合同交底,做好材料的进场验收关。样板先行制度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控制措施,首先就是交楼标准间,解决设计缺陷和功能问题。施工样板间解决过程质量控制的问题,主要是检验总包单位质量管理水平怎样,发现图

7、纸设计、安装方面的问题。工艺样板间确定工序质量标准,控制大面积施工。如窗、门、防水、保温等。通过详细学习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暂行规定,其作用主要在于:公司所建设的住宅小区,在过程施工质量控制中,应该主要围绕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施工,但是从使用功能的角度来讲,必须达到各省市关于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的规定,只有达到此规定的相关标准,项目才能进行竣工验收,才能缩短建设工期,减少工程纠纷和工程索赔。通过本次公司习培训,让我学习了许多,也收货了许多。公司应该多组织员工培训学习,建议紧紧围绕公司建设范围所涉及的各类专业知识进行由浅到深的培训,首先进行各专业的常识培训学习,其次有计划的加深各专业

8、知识的培训,分阶段进行学习。这次的学习真可谓受益匪浅,让我懂得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管理知识,也让我把以前许多不太熟悉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管理,在此次学习中大多数都已经解决。同时,需要我们每位员工以热情服务的工作态度,踏实勤奋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尽职尽责,恪守职业道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多出成效,多创佳绩。篇三:习心得管理就是走流程制度才是真正的老板-读后感关于制度,流程相关的书籍,我之前也读过,对公司的制度流程也比较正面的看法;借助这次机会拿到了管理就是走流程和制度才是真正的老板更期待书中类容;这俩本书的书名告诉我们一个简单又准确的道理,流程就是管理,管理就是制度。管理就是走流程一书通过援引大量

9、现实案例,论述执管理流程的重要意义及影响其实现的各种因素。在作者论及的因素中,有两点感触最为深刻:其一是标准化的管理制度,其二是职业化的心态。标准流程的客观约束加上职业心态的主观动能共同推动卓越执行力的实现。先谈流程。按流程是管理得到基本体现的保证。书中的一大观点是:“流程是用来执行的,不是用来抱怨的”。这是站在整体效率的角度说,或者说是在实现团队目标的高度上提出的。流程标准化的好处就在于降低了整体风险、提高了效率,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尊重流程、理解流程、执行流程实际是在享用团队的资源和经验,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节约很多学习成本,让个人的执行水平在相对短时间内得到提升。即使单个个体在流程之下

10、会做一些看似“无用功”的劳动,但对于团队整体而言,却是安全并且效率最优化的。另一方面,既然流程是应该被严格遵照执行的,但是也要有管理依据。管理学领域有一条重要的格言,当看上去只有一条路可走时,这条路往往是错误的,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从事贩马生意,他大肆宣称,你们买我的马、租我的马,随你们的便,价格都便宜,然而虽然霍布森拥有很大的马圈,里面满是肥美的马匹,但他只是在马圈出口出开了一个小门,卖马的人选择权只是局限在小门出去的马,因此,买马的人左挑右选,他们自以为,自己完成了满意的选择,其实所选择的只是一些瘦马,小马,这些买主沦为低级组织决策结果的牺牲品,其实质是,小选择、假选择、形式主义

11、的选择。后来,管理学家西蒙把这些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讥讽为霍布森选择再谈职业化心态。职业化是一种着眼于团队整体效能的主动性,它不简简单单是一种“服从”的文化。诚如作者在书中所说“拥有职业化心态的人之所以容易成功,是因为无论公司环境如何,他们总能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去融入企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快乐工作”。 德尼摩定律,美国管理学家德尼摩认为,凡事应有一个可安置的所在,一切都应在他该在的地方,这便是德尼摩定律,启示管理者在进行职务设计和职权划分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员工的能力喜好和气质特点尽量使得工作和员工的能力与性格特点实现最佳匹配。制度才是真正的老板书中也介绍了很多企业,虽然人员不断的壮大,但效

12、益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尤其是老板辛辛苦苦地把公司建立起来后,最希望的是公司稳步发展,逐步壮大。可往往事与愿违:很多公司在经历了发展初期的短暂繁荣后,常会面临发展“瓶颈”发展没后劲,原地踏步,甚至衰败、破产。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员工执行力低下工作拖拉处于养病状态?为什么总有下属在“坐、等、靠、要”不能自动自发完成工作?为什么老板总处于“急、忙、累”的糟糕状态?答案就只有一个,糟糕的企业制度,糟糕的制度执行。因为公司制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正所谓,“老板打天下,制度定江山”,企业发展不能没有制度。制度管理是企业通过制定并落实制度来管理企业方法和手段。制度管人比人管人更能体现出公平,效率,威严,所以

13、好的制度管理就要科学,明确,实用。制度的执行,制度的管理一定要注意制度的建立一定要接地气,严抓制度的制定流程是不可取的,要结合员工意见看法。比如,制定制度的时候,没有进行客观的调查,没有经过充分的讨论,没有征求过员工的意见和看法,导致制度存在不周到的地方,难以服众。这就会影响制度执行的效果。制度要做到职能具体化,工作流程规范化,责任人明确化,奖罚标准化。单纯地强调执行力的重要性和单纯地认可执行力的重要性都没有实际意义,没有训练有素的行动,一切都是空谈。要想提升员工的执行力,真正有效果的执行力提升方法,是让员工在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的管理下工作。在工作流程科学、合理的情况下,员工只要能够按照流

14、程执行,其执行力自然而然就有了保证。毫无疑问,现实中有许多员工在某些公司可能毫无建树,平淡无奇,可换到另一家公司,却能做出优秀的成绩。同样,有许多在某些公司曾做出优秀成绩的员工,到了另外一些公司后却变成了“庸人”。 员工的执行力总是表现出不稳定状态,原因只有一个,这就是他们的执行过程是随意的、变通的、不可复制的,所以表现出了时好时坏的现象。如果能够把成功的执行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并把它变成一套工作时的标准化行为,那么因为变通而导致的执行力不稳定现象就会消失,员工的执行力就能得到稳定的提升。掩卷思索,更能明白公司推荐本书的用意。九好集团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企业层面讲,在变幻莫测的经济背景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的生存,不单靠正确的战略,同样倚赖良好的管理流程。从作者个体看,恪守原则,遵循流程,是保障工作受控运行的必须,能以经营职业生涯的心态对待工作,则会将这种受控运行保持在良性的轨道上,去追求“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工作境界。正是在这样优秀的管理制度在良性发展中带给团队更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