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历程中国计算机发展50年专栏-银行业计算机应用50年之四.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757471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辉历程中国计算机发展50年专栏-银行业计算机应用50年之四.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光辉历程中国计算机发展50年专栏-银行业计算机应用50年之四.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光辉历程中国计算机发展50年专栏-银行业计算机应用50年之四.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光辉历程中国计算机发展50年专栏-银行业计算机应用50年之四.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光辉历程中国计算机发展50年专栏-银行业计算机应用50年之四.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辉历程中国计算机发展50年专栏-银行业计算机应用50年之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辉历程中国计算机发展50年专栏-银行业计算机应用50年之四.(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五”成就一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支付体系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监督者,一直致力于推进我国支付体系的建设。如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支付清算网络体系基本形成。2005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完成在全国的推广运用,直接连接1500多家金融机构,涉及6万多个银行分支机构;系统日均处理跨行支付业务45万多笔,金额达7000亿元,每笔业务不到1分钟即可到账。同时,大额支付系统成功实现与中国外汇交易系统、中央债券综合业务系统、中国银联信息处理系统、城市商业银行汇票处理系统等多个支付结算系统的连接。大额支付系统主要为银行机构间和金融市场提供,大额支付服务或时间紧急的小额支付

2、服务,是现代化支付系统的重要应用系统。大额支付系统的建成运行,实现了我国跨行资金清算的零在途,完成了我国异地跨行支付清算从手工联行到电子联行,再到现代化支付系统的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飞跃。这不仅是我国支付体系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我国金融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与此同时,近年来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都相继建设运行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手段的行内系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数据集中。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以大额支付系统为核心、商业银行行内系统为基础、其他支付结算系统为补充的支付清算网络,支付清算体系的整体效率和安全程度大大提高。陈静回忆,现代支付系统的建设从“九五”就开始了,“十五”期间,中国人民银行进一

3、步加快了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建设,最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现代化支付体系的总体架构、网络体系和应用软件体系。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据统计,95%的金融创新的实现都是来自信息技术的推动。信息技术帮助分析复杂的金融产品的定价、统计和风险管理。在中国,几乎所有的金融创图为位于雪域高原的中国人民银行西藏阿里中心支行卫星电视会议专用小站。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组织工程技术人员从拉萨出发,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跋山涉水1700多公里建设而成。该电视会议小站的建成,改变了过去阿里中心支行冬季封山期无法参加上级行会议的历史,对改善阿里中心支行办公条件、提高办公效率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2月21日上午,原中国人

4、民银行科技司司长陈静在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一次会议间隙,接受了中国计算机用户记者的采访。(摄影/徐健淞(下转第57页光辉历程中国计算机发展50年专栏银行业计算机应用50年之四走向辉煌“十一五”文/本刊记者张杰2月21日上午,记者在银行重大信息化建设项目政策研究与评估专题研讨会的间隙,采访到原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陈静。任中国人民银行参事以后,他依然十分忙碌。春节前记者就在和他约此次采访报道的时间了。陈静告诉记者,国家发改委组织的这项研究召集了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及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联合参加,重点研究“十一五”期间一些重大的银行信息化建设项目。自己是以专家组成员的身份参与

5、其中的。这项研究将持续到今年4月底。记者请他描述一下“九五”、“十五”期间银行业信息化取得的成就,他感慨万千。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经过“六五”作准备、“七五”打基础、“八五”上规模,“九五”见成效的发展阶段。从银行的单项业务到综合业务,从单一网点到系统联网,基本形成了银行信息化框架,逐步形成了安全、高效、规范的银行电子化服务体系。“十五”期间,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以“发展、创新、安全”为原则,顺应了银行业的发展目标:以市场需求和社会服务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管理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传统银行向现代银行的转型,建立现代银行服务、经营、管理及监督的技术保障体系和决策支持系统。陈静

6、表示,金融是现代科技的核心,金融运行的效率与服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如今,金融创新正在成为 新都和信息技术息息相关。从国外金融业的发展历史来看,12世纪出现了银行业的雏形,16世纪中期出现了股票,标志着证券业的开始,保险业从18世纪开始。20世纪60年代以来,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纷纷开始用计算机代替手工作业。银行、保险、证券业信息化的历程起点不同,但大体经过了4个阶段:脱机业务的处理、联机业务的处理、经营决策的信息化、业务集成化和决策智能化。我国金融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也大致如此。从2000年开始,各个商业银行陆续开始了业务的集中处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环境,加快了金融创新,

7、逐步开通了网上金融服务,如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等。“十五”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在(本文部分图片选自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成就画册、难忘的岁月,美好的未来纪念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成立十周年暨核算工厂成立四十一周年画册(上接第55页结束语用每周2个版,短短4期的篇幅,来描述我国银行业计算机应用50年来走过的辉煌岁月,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好在此次报道并不一味追求宏大而完整的叙事,而是力图通过一个个精彩的历史瞬间来折射出我国银行信息化的“流金岁月”。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的最后一年。金融信息化的每一个坚实脚步,必将为增强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发挥重要的

8、作用。也正是基于此,回顾银行业信息化的历史就显得颇具现实意义。本刊今后将密切关注我国银行、保险、证券业信息化的发展动向,与金融信息化同行,与金融业发展同行!银行业计算机应用50年专栏本期起暂告一段落,从下期开始,气象领1、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项目建设人员正在研究,基于地面网的会议电视系统工程实施技术方案。2、为保证全国电子联行和支付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中国人民银行于1993年开始建设无锡灾难备份主站。到2002年,无锡灾备主站已达到全国电子联行系统灾难备份的预期目标。图为无锡灾难备份主站机房大楼及卫星天线。3、中国人民银行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成绩显著,建立了总行机关及部分分支行的办公自动

9、化系统和行长查询系统,建设了从总行、分行和省会中心支行、到所有地市中心支行的电视会议系统、公文传输系统和电子邮件系统。公文处理、公文流转基本实现了计算机化,提高了办公效率。图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机关工作人员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处理公文。4、1993年,在国际金融、银行技术及设备展览会上,时任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的李晔(中发表讲话。5、1997年,在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暨设备展览会上,时任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的陈静(右正在向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中汇报工作。推进金融标准化建设、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办公自动化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为“十一五”中国人民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我国银行业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