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辅政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55592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枢辅政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枢辅政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枢辅政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枢辅政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枢辅政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枢辅政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枢辅政制度(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枢辅政制度篇一:中国制度史复习资料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绪论: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定义: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国家政权性质、政体构成形式,以及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具有综合性质的专门史和政治学的基础学科。2.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历史上的政体、国体和国家结构等一系列政治制度。3.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内容:1.)政治制度的内容是国体2).中国政治制度史所研究的政体3).国家结构4).中国历史上产生过的政治思想和有关政治的各种学说。5.)政治制度的运用6).中国政治制度是世界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4.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一、权力一元 国家本位二、政治世俗化三

2、、政治伦理化四、国家机器人格化五、权责分离六、公开承认不平等的原则。第一章 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原始社会出现的政治制度萌芽1.三皇五帝:三皇(原始社会初中期)天皇、地皇、人皇(泰皇)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五帝时期(原始社会末期):五帝(存在三种说法)伏羲、神农、尧、舜。 黄帝、颛顼、帝喾、帝舜。少皞、颛顼、尧、舜。2.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原始人群-血缘家庭-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 前氏族公社的原始人群:群体中设有首领,以身强力壮又凶勇慓悍的人来充当。 实行血亲婚配。血缘家庭:集团的首领是按辈份排定的。它是一个生产和生活单位,又是一个内部互婚的集团,但排除了上下之间的通婚。氏 族:

3、氏族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是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也称为氏族公社。 它经过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发展阶段。胞族和姻族:原始胞族是由两个以上的氏族自然结合起来的联合体,是从一个氏族分裂而又重新组合起来的,同一胞族的氏族互为兄弟或姊妹氏族。原始姻族是通过联姻结合起来的联合体。部 落:是氏族组织的联合体,由若干个氏族、胞族联合而成。部落设有首长,由本部落各氏族推选有威望的氏族首领担任。部落联盟:部落联盟是由两个以上的部落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结成的联合组织,产生于原始社会。部落联盟军事首领或酋长由选举产生,后来逐步地演变为在氏族贵族内部产生。部落联盟设有议事会。出现了专门从事管理的部门和人员。

4、3.部落、部落联盟和酋邦组织(概念、管理机构、特征)重点部 落:是氏族组织的联合体,由若干个氏族、胞族联合而成。原始氏族部落的管理机关:部落军事酋长(或首领):初期由部落议事会临时推选有威望的氏族首领担任,后因战争频繁,逐渐成为固定的职位,以执行部落的军事职能。部落议事会:由各氏族的首领和胞族、姻族长组成。负责调节各氏族、胞族之间的关系,确认氏族、胞族首领的选举或推选,决定部落的重大事情。部落民众大会:部落全体成年男女均可参加;到父权制时期,只有全体成年男子有权参加。部落联盟和酋邦组织:部落联盟是由两个以上的部落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结成的联合组织,产生于原始社会。酋邦制是一种尖锥体的分层社会系统,

5、是以酋长为中心。两者的区别在于酋邦首领议事的作用加强,尧舜禹时代是部落联盟或酋邦发展的成熟阶段,以公职为特征的管理机构的雏形出现了联盟或酋邦选举制改变为世袭君主制。部落联盟的管理机构:部落联盟设有联盟首领、联盟军事首领、联盟议事会、联盟民众大会。部落联盟和酋邦组织的特征:1)民众大会的观念淡薄2)首领选举标准的变化“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联盟或酋邦选举制)“家以传子”(世袭君主制)。从此,中国从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3)公共权力的出现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1.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1)早期国家存在着严重的宗法性2)早期国家的君主专制制度并不完善夏代君主虽集大

6、权于一身,但受到多方面制约,继承制度还处于混乱状态当中,商代君主比夏代君主的权力要集中。商代“内外服”的官制:商代官制的架构“内外服”商代内服官的三大类别:国家政务官员、宗教事务官员、王家服务官员“内服”的含义:在朝廷和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里担任的官吏。“外服”的含义:在商王直接统治区域以外的地方诸侯、伯、甸等以及地方官吏。西周的官制:1)政务官:两寮六大。它是指卿事寮和太史寮,及其以下的“三左三右”。 两寮:“卿事寮”之下有司土(徒)、司马、司工(空),号称“三右”分管国家民政、军政和手工业等事务。“太史寮”之下有太史、太祝、太卜,号称“三左”,分管宗教祭祀及文字册命等事务。2)王家事务官:地

7、位提高和大量侵夺国家各项政务,反映出王权的增长。 “三左”、“三右”合称“六大”,也称“六卿”。2.争霸时期的政治制度:霸主政治“礼崩乐坏”君主专制分封制-郡县制:废除以分封制为代表的世袭制,由君主直接掌管官吏的任免权,推行郡县制,以消除贵族在地方的世袭统治权,以中央集权为特征的官僚政治体制初步形成。 士人与国家的关系:“士”是有知识、有才能和善谋断的人,他们的主要知识是掌握“礼乐”,是传统文化的承担者;他们最关心国家大事,希望国家采用并让他们付之行动。国家也需要这些人为国家出主意和效力,因此出现各样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因为国家的重视。士人有了出路,他们的知识得以运用和传承,进而成为一种群体。儒

8、家控制模式:即国家对社会的管理主要在维持社会治安、对外进行军事防御这种“控制模式”的政府,允许民间、民族按照自己的方式约束自己,常会出现“因俗而治”的管理形式。3.中西政治制度的碰撞(最早留意西方社会和政治制度的人:林则徐):葡萄牙进入澳门 、鸦片战争、师之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改良主义的戊戌变法。结论:“钦定儒家模式”已出现严重的危机;晚清政治制度变革的启示:1) 官方的政治制度变革是在世界形势的推动下进行的,原本就带有被动的性质2.)自上而下的政治体制改革需要中央政府集中权力,以便有效统筹,解决改革中的问题3).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而且改革必然需要新的社会力量支持第二章 王权和皇权

9、制度一、王权制度1.王权的经济基础:以财产私有出现为特点的父权制王权与神权的关系:“王”与神中国没有那种无所不包的神权系统,所以“王”很快被推到与神并列的位置,甚至本身就是神高度发展的王权,是在国家进入成熟阶段出现的。从“王”字形成看,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是指一个贯通于天地人之间的人,即最高主宰者。 王也称为“天子”,表示自己是上帝的元子,代表天意(元子只有一人,故王经常自称“余(予)一人”,后成为国王专用的称号)“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这说明王是因为被认为具有了上帝元子和民之父母(“人主”)的双重身份,理所当然是最高权力的执掌者。2.王权的体现形式:1)王自称是作为上天和祖宗授予统

10、治权的人间代表2)王以宗族长兼国家元首的身份实行统治,并且在强化宗法制的基础上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3)王通过使用誓、诰、命、令等文书或口谕以行使王权4)通过“会盟”、“巡狩”、“朝聘”等方式以控制各诸侯国3.对王权的制约:1)受到原有和相继发展起来的地方势力的制约2)受到贵族元老的制约3)受到天地、鬼神、祖先等宗教信仰的限制4)王权逐渐在摆脱各种束缚中加强,向君主专制迈进。二、霸主和集权制度1,霸主的出现和体现权力的形式。霸主的出现:各诸侯国实力已远超西周,标榜“尊王”,实际取代王权的霸主已相继出现。霸主的权力体现形式:1)“挟天子以令诸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2)地位极不稳定,随经济、军事

11、势力的兴衰而更迭3)以道德的力量来维持与盟国的关系4)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弱小国家,不断集中权力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构成要件):君主独揽大权,君权至高无上;中央政权能有效管辖地方;君权强力统率的。君权的体现形式:1)“官分文武,王之二木”,君主通过设官分职以控制官僚机构2)制定符节玺印制度,以便于控制军队和官僚3)完善考核赏罚制度以约束和控制官僚和军队4)在统治手段上形成一整套“君临之术”理论三、皇帝制度1.皇帝制度:皇帝的名位制度(尊号和庙号):皇帝的名号皇帝”,被认为是最崇高的名号。起源: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包五帝”,为彰其功显其位,采纳臣下“天皇

12、、地皇、泰皇”之义,“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至此,后来最高统治者都称皇帝。尊号是高踞于皇位的统治者希望取得更尊贵的推崇,由群臣上书奉上,对在位皇帝有评价的意义。尊号(徽号)是在唐高宗时期出现的,是群臣遵奉的。庙号是皇帝死后受到后世祭祀、在太庙中位置的称号。能够享有庙号,就意味着进入帝统系列。庙号一般按嫡传世系编排的,按照“祖有功宗有德”标准进入帝统系列的,并非每位皇帝都能享有建宗立庙的庙号制度:西汉12帝,有庙号5帝;东汉13帝,有庙号才7帝;两晋15帝。有庙号者6帝。2.皇权的行使方式:1)审阅和批答奏章、“朝议”、“常朝”等;2)皇帝的意图,有一定的承传机构下达发布,交各职

13、能部门执行,另设层层监控的监察网络;3)使用“君临之术”。3.皇帝制度的特点:1)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借用神的威灵,突出皇帝至高无上的至尊地位(“真龙天子”,“奉天承运”。)2)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绝对”的权力;3)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庞大的官僚机构都是执行皇帝意旨的机构。四、王位、皇位继承和宗室制度1.嫡子继承制:夏代基本以传子为主。商代汤制定兄终弟及再传兄子的制度,其本身存在严重的缺憾和危机, “九世之乱 ”。帝康丁以后,传子制度才基本确立,后来又发展为嫡子继承制。周代:文王时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度周公时期嫡长子继承和预先册立太子制度。择立太子标准是:“立嫡以长不

14、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嫡长子继承制度的消亡:首先,取消宗法制在皇位继承上的决定作用;其次,皇帝对继承人的选择范围扩大,强调品德才能,对所有的皇子都有激励上进的作用; 再次,基本上消除了因皇位继承所发生的政治纷争。2.选定皇位继承人的标准和条件:1)按照“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传统原则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来择立皇位继承人;2)根据本王朝的政治需要,从王朝本身的存在和发展考虑,择立堪任政事和胜任统治的继承人;3)迫于形势,不得不以所谓“有功于社稷”,已经拥有重大军政实力的皇子为继承人;4)“内援外助”是保证皇位继承的重要条件,也是择立继承人的主要标准。3.皇位继承的保护和防范措施:重视

15、对太子的教育和培养,为太子选定师、傅,设立东宫宫属,并给予一定从政实践的机会;托孤、建藩,以期匡正和藩卫新主;消除妨碍皇位继承的政治势力,以期继承者能在安定的环境下实行统治。五、皇权的变态形式外戚和宦官专权1.皇权的变态形式外戚和宦官专权:帝王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外戚。帝王要保证妻妾对他们的忠贞,但同时又需要大批男女奴隶的服务,防止男性奴隶与妻妾发生不正当性关系宦官。后妃参政或专权一般在三种情况下出现:一是以色得宠,如武则天;二是太后利用君主幼小、昏庸、懦弱或君嗣中断,监督或选立后嗣,甚至临朝称制,垂帘听政,合法地代行君权,如吕后、慈禧。后妃参政或专权,往往与外戚政治联系在一起。在共同利益驱使下,互相勾结。 宦官:是在宫禁内苑中服侍帝王及后妃生活男人的总称最初的宦者不完全指被阉割的男人,一些未成年的男子和有族姓的士人内侍也称宦者。至东汉“宦官悉用阉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