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思考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55530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思考(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思考篇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鄞州区高桥镇中学负 责 人:程玉根其他成员:杜文波杨梁萍汪晓峰彭诗文张秀丽杨 琴郑 波杨 琪孟贇维陈迪辉丁燕燕毕维嫩洪君珍杜健巧周 怡20XX年9月高桥镇中学 高桥镇中学 高桥镇中学 高桥镇中学 高桥镇中学 高桥镇中学 高桥镇中学 高桥镇中学 高桥镇小学 高桥镇小学 高桥镇小学 高桥镇小学 高桥镇小学 高桥镇小学 高桥镇小学 高桥镇小学 中学一级英语教师 中学高级英语教师中学一级英语教师中学一级英语教师中学一级英语教师中学二级英语教师中学二级英语教师中学二级英语教师小学高级英语教师小学一级英语教师小学

2、一级英语教师小学一级英语教师小学一级英语教师小学一级英语教师小学一级英语教师小学二级英语教师摘要研究背景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初一新生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现象过早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中小学英语教材知识体系相互脱节,中小学英语教学各自为政,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中小英语教学的衔接。针对现状,采用“教师结对”等对接模式,探究中小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共同促进中小英语教学的顺利进展。研究内容1.探究课题对接模式:组织中小学英语教师两两结对,提出要求,制定计划,定期相互走访研讨,促进互帮互学。校领导对结对活动的具体开展给予支持、指导和监督,并将此纳入教师年度业务考核。2.研究衔接问题对策:把中小

3、学英语“教材、教法、学法”等方面的衔接问题作为切入点,通过“上课、说课、评课、研讨”等教研活动,找出衔接问题,分析原因,探究对策,寻找突破口。3.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编写校本衔接教材,为六年级学生入门七年级英语做好衔接准备。 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中小学两校先后召开课题论证会和开题仪式,为课题工作的具体开展作好准备。2.实施阶段:每月定期开展中小学相互到对方学校开展“上课、听课”等教研活动,探讨衔接问题,研究衔接对策;开展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在撰写课题论文的同时,合作编写校本衔接教材。3.展示阶段:先请示专家评审校本衔接教材,并申请在全区推广使用中小学英语衔接与训练。 研究成果1.结对模

4、式搭建了平台。“教师两两结对”等对接模式为中小学合作开展校本教研搭建了平台,发挥中小学英语教学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促进了中小学英语教学教研的连贯性、一体性和发展性。2.衔接对策取得了收效。教材:整合中小学英语教材,中小学通用重点黑体词汇共有300个,小学语法教学内容与范围涉及到了七年级的内容与范围。语音:分阶段,多手段,在语流中渗透语音、语调教学。词汇:缓起步、重复习、慢加速,利用“超前集中识词法”有效地促进了听说读写的顺利进展。语法:隐性原则、意义先行原则和适量原则,强调语言习得。课堂教学:教学模式“任务链型”、教学过程“活动化”、语言实践“小组化”,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3.

5、校本教材架设了桥梁:中小学英语衔接与训练为学生提供了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衔接与训练,实现小学与初一英语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有效对接,也有助于初一新生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本课题在鄞州区第十二届(20XX-20XX)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初步结论三年来,在两校领导的指导与协调下,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的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是,我们的衔接研究只侧重六年级和七年级这两个层面,还必须扩展到整个中小学阶段,这样的研究才是完整的。另外,在课题的后续研究中,我们将穷尽集体的智慧,继续修订、补充和完善校本衔接教材,力争在全区中小学范围内推广使用!目 录主 报 告一、研究背景

6、.5(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提出5(二)市内外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5(三)中小学合作研究衔接问题的条件5二、研究目标.6(一)促进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性和一体化.6(二)探究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点和突破口.6(三)开发中小学校本教材的自主性和创新性.6三、研究内容.6(一)教材的衔接问题与对策.61.语音教学的衔接问题与对策.72.词汇教学的衔接问题与对策.83.语法教学的衔接问题与对策10(二)教法的衔接问题与对策.111.任务型教学设计模式组织学生参与交际11 2.活动化课堂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展示自我.123.小组化语言情境实践引导学生合作探究.12(三)学法的衔接问题与对策.131

7、.加强集体备课,关注课内预习指导132.反思课堂教学,增加课外学习辅导143.建立多元评价,确保学生获得成功14四、研究成果16(一)对接模式为中小学英语教学搭建了衔接的平台.16(二)衔接对策为中小学英语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收效.16(三)校本教材为中小学自主学习架设了过渡的桥梁.18五、研究结论19(一)实际应用价值.19(二)理论创新意义.19(三)问题与思考.20 参考书目.20随本附件一、课题的组织管理.21二、课题研究大事记.22三、问卷调查与统计(共8篇). 23四、课题论文的发表(共8篇).45五、相关论文的证书.71六、课题获奖及证书(共10项).7520XX年全国中小学全面实施

8、英语课程标准以来,小学英语教学成为起点,初中英语教学是在小学英语基础上的延续和提高,两者彼此独立又相互联接。现在,在六、七年级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衔接方面的主要问题是:中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教育教学管理相互脱节;小学与初中英语教材脱节、知识内容跳跃大,七年级新生面临许多英语学习的困惑,他们的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现象过早出现。针对问题,中小学外语组采用“教师结对”等对接模式,共同探究“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一、研究背景(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小学英语是初中英语的起点,初中英语是小学英语的延续和提高。近年来,初一新生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现象过早出现。原因

9、是多方面的,如:中小学英语课程内容脱节、教学目标、教法和评价方式不一致,导致小学生进入初中学习英语时,出现了严重不适应的情况。另外,长期以来,中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各自为政,教育教学管理相互脱节的现象。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中小英语教学的协同发展。针对现状,中小学外语组采用“教师结对”等对接模式,定期开展协作交流,共同探究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二)市内外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目前,市内外都非常关注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方面的研究,大家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探讨了衔接问题的方方面面,得出的结论主要是有关“教师、学生、教材、教法、学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评价”等方面的理论性的衔接对策,很难具体操作

10、,也没有可行的研究模式。我市还缺乏有关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成功经验,有关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更有待深入。(三)中小学合作研究衔接问题的条件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争取中小学两校一河之隔等便利条件,中小学外语组定期开展协作交流,共同探究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从中小学英语“教材、教法、学法”等三方面的衔接问题作为该课题的切入点,通过“上课、说课、评课、研讨”等教研活动,找出衔接问题,分析原因,探究对策。在众多衔接问题中,我们着重探究“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指导”。针对小学与初中英语教材脱节、知识内容跳跃大的现实,我们合作开发校本衔接教材中小学英语衔接与训练,实现小学与初一英语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有

11、效对接。二、研究目标篇二:浅谈中小学英语教学之衔接浅谈中小学英语教学之衔接北宿矿校 李焕芹20XX年9月11日浅谈中小学英语教学之衔接北宿矿校 李焕芹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在教研室顾老师的关心、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学校在六年级英语抽考中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今天,能有机会代表我们北宿矿校参加这次英语教育教学交流活动,我深感荣幸。鉴于我们矿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我们学校中、小学同在一个校园,统一管理。自几年前以来,我们学校小学六年级的各科教学均由初中老师接任。我是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开诚布公地说,对于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我是个外行。在座的各位,都是小学

12、英语教育教学界的前辈和精英,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向大家学习,感谢顾老师为我们提供这样好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在此,我仅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这一问题,说一点儿个人的浅显看法,有不到之处,敬请大家多多包涵。作为初一英语教师,常常面临中小学教学衔接问题。小学生升入初中一年级前,已经学习了几年英语,并且对基本的英语交际用语、简单的句型以及基本语音知识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小学的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方面的能力,老师一般让学生通过听和直观感受积累,学习一些常见的词汇,简单的句子和少量的语法知识。到了初中,学生从语言的积累阶段进入了语言的扩展和使用阶段,内容逐渐复杂,难度也随之增大,教学要求从听说为主,逐步向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阶段过渡和转移。学生是否能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教学要求,解决好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相当重要。1.学习兴趣的衔接。小学英语内容相对简单、易学,而且小学生好奇心强,好动、好玩。为了适应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经常利用游戏、唱歌、模仿,精彩的PPT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喜学、乐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而当他们步入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