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调查研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54426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的调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的调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的调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的调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的调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的调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的调查研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的调查研究篇一:关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调查报告题目:关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调查报告(一) 调查背景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时代新风。”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有利于扭转不良社会风气,发挥我们数千年来积累下来的道德智慧的效用,会对改善当前的社会风气起到积极的作用。用传统文化教育我们和下一代,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战略需要。(二) 调查目的为了加深当代

2、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了解传统文化在当地的发展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三) 调查过程1、 调查方式:一些网络社交软件2、 调查数量:90份3、 调查时间:20XX年寒假期间4、 调查步骤:通过一些网络社交软件发送问卷,并对问卷进行整理统计(四) 对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分析1、 有74%的人喜欢中国传统节日,26%的人喜欢西方节日2、 有100%的人认为京剧,诗词歌赋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40%的人认为看春晚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2%的人认为开派对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1%的人认为占卜算命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3、 有10%的人认为清真菜是我传统菜系,85%的人认为苏菜是我国传统的菜系,仅有5

3、%的人不知道我国传统菜系是什么4、 有20%的人认为纵横,重农,洛桑为我国传统学派,100%的人认为儒家为我国传统学派5、 有75%的人认为我国传统戏曲为花鼓戏,黄梅戏,20%的认为评剧为我国传统戏曲,5%的人不知道我国传统戏曲是什么6、 有100%的人知道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四大名著7、 有50%的人知道我国古代一部医学著作,有50%的人知道我国古代医学著作两部及以上8、 有40%的人知道我国古代一部数学著作,有25%的人知道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两部及以上,有35%的人一部都不知道9、 有30%的人知道我国古代一部农学著作,有35%的人知道我国古代农学部著作两部及以上,有35%的人一部都不知道(

4、五)调查总结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竞争已成为国家间软实力的较量,并将在未来构架国家综合实力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在此我总结了一下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问题外患。一、部分国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侵袭,如20XX年11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XX年韩国拟将“韩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XX年10月,韩国在得过举办“韩国是印刷术的起源过”展览,并向联合郭教科文组织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论证孔子、西施是韩国人,称汉字是由韩国人发明的.二、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侵蚀,西方洋节掀起热潮,快餐文化盛行、日本卡通动漫、美国电

5、影、韩国电视剧等外国文化产品的大量引进。在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不少人也开始在接受外国生活状态潜移默化的接受了他国的行为价值观,有识人士已经开始思考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商业性中潜藏的文化危机,传承至今,中国传统文化耐寒减弱且造人捷足先登,这不能不给国民敲响了警钟。三、外来节日冲击盛行,民族优秀传统节日反倒被漠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以上诗歌都是传承着我们中国民族特有的节日,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化内涵,然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只在民间断断续续地传承着各种习俗,没有正规的宣传,没有正规的保护传承,在民间

6、传得艰难而断续;倒是所谓的“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在国内流行不衰。我并不排斥外来文明,只是不希望看到民族的东西最后被丢在社会的角落里。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问题内忧一、重大文化事件,领导从不做准备。中国有一个非常严重的现状,那就是不管什么事件,领导永远都没有做准备。之所以不做充分准备的人,那是因为有人替他准备好了。清华大学校长没把自己赠给宋楚瑜先生的篆文看清楚,那是因为他自己没准备,是别人准备好了给他“上上台面”就罢了,尴尬当然在所难免。这只是一个缩影,但是影射了一个社会文化的怪圈。领导不是领导,而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充台面的人,如果是这样,那还不如请个明星二、社会乱用成语,误导群众

7、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应该吸取了清华大学校长前车之鉴的教训,可是刚一出言,就发生了低级文字错误,“七月流火”哪怕他后面慷慨陈词也已经无济于事。在这里用一条歇后语评论“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很多时候,社会的语言结构是由文化人、媒体来引导的,而很文化人和媒体都在乱用成语,把涂料说成是“好色之涂”,宣传治咳嗽的药就说“咳不容缓”,这是文化人带来的悲哀,误走文化路线将会让社会文化变得混乱无序。三、语文、民族历史受到国人的冷遇。我们的语文和历史是国之瑰宝。从甲骨文开始,我们的文字就传载着我们先人的思想;从北京猿人开始,我们的历史就开始辉煌演绎美国号称超级大国的繁华社会,它的历史只有三百多年,它连最起码的传

8、统文化都还得沿袭英国的。然而,不管是在教育考试上,还是在社会活动上,凡是涉及语文和历史的,都视为是副科附属物,这多么悲哀。随便抓一个在大街上的年轻人,问“开元盛世”是指哪个朝代的,鸦片战争什么时候开始,他们都支支吾吾搔头挠脑不懂回答,这难道不是悲哀吗?篇二:中国古代桥梁桥型调查报告中国古代桥梁桥型调查报告中国是一个有5000年文字记载历史的伟大国家,我国幅员辽阔,地形东南低而西北高,河道纵横交错,有著名的长江、黄河和珠江等流域,这里孕育了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曾建设了数以千万记的桥梁,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个

9、重要标志。在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衣食住行中,桥梁是为人类的“行”服务的。从古到今,桥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紧密相依,息息相关,还与战争、宗教、戏剧、民俗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默默地为公众服务着。桥梁是跨河越谷的人工构造物,是架空的路,让行人、车辆、渠道、管线等安全通过。增强桥梁的跨越能力,以克服江河湖海、深谷陡崖、断层软基、风雪雨及地震等险境始终是桥梁建设者不断追求的目标。中国古代桥梁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曾在东西方桥梁发展史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四大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而在古代桥梁方面,中国的祖先也有许多创造性成就为世界所公认。英国科技史学者李约瑟博士在他所著的中国

10、科学技术史和中华科学文明史中对中国古代的梁桥、浮桥、拱桥和索桥等桥型的发展都作了详细的评述和考证。(一) 梁桥我国历史上最早记载的梁桥为钜桥。该桥建于商代。“周武王伐纣,克商都朝歌(今河北省曲周县东北),发钜桥头积粟,以账济贫民。”自周代以迄秦汉,中国多造石柱、木梁桥。古代的石梁桥一般跨度都在10米以下,最大的石梁长达 米。迄今仍保留的中国古代石梁桥当推始建于宋绍兴八年的福建泉州安平桥, 该桥共362孔,全长5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1275年所著游记中对此都有记述。两宋时,无论是城市或乡村,在建造大批石梁石墩桥的同时,又把大量的木梁木板桥的木梁、木板改造为石梁、石板,木柱、木墩改造为石柱、石墩

11、。200多年间,仅泉州一地,见于古籍的桥梁就有110座,其中名桥10座。安平桥,有362孔,桥长5里(2223m),故又名五里桥(现桥长2100m),保持了700余年的桥长记录,被誉为“天下无桥长此桥”。桥始建于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成于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历时13年,坐落在晋江县安海镇和海安县的水头之间,是跨越海湾的大石桥。据安平志记载,因桥太长,建桥时在桥上造了5座亭子,以便行人休息。这座世界上少见的古长桥,被人们认为是1905年郑州黄河大桥建成以前的七八百年中我国最长的桥梁。又如泉州万安桥,俗称洛阳桥,共有47孔,建于洛阳江入海口,桥总长约890m,桥宽。桥始建于宋皇

12、佑五年(公元1053年),完成于宋嘉裕四年(公元1059年)。两桥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平桥)(万安桥)虎渡桥又名江东桥,位于龙海县北溪下游,南宋淳祐二年(公元1242年)由木梁桥改建为石梁桥。20XX年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宋代黄朴在虎渡桥记中说,每一桥孔有3根石梁,最大桥孔的石梁每根“长八十尺,广博皆六尺有奇”。新中国成立后,文物保管部门曾进行过实测,该桥最大的石梁长,宽,厚,与史书记载基本相符。按花岗石的容重为吨/立方米计,最大的石梁重达207吨。根据强度理论验算,当石梁长为23m时,在自重的作用下,跨中界面的弯拉应力达到花岗石抗拉极限应力的90%。在材料力学诞生前500多年,

13、是如何找到这个依据的,很值得探讨。(虎渡桥)木兰陂回澜桥位于福建莆田市西南木兰村木兰山下,坐落在汹涌的木兰溪水和兴化湾海潮汇流处,是一座具有引水排水、蓄水灌溉、挡潮防洪、航运交通的综合工程,是宋代大型水利设施。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名为“木兰陂”。木兰陂由枢纽工程、渠系工程、堤防工程和人行桥组成。枢纽工程由溢洪堰、南北渠道进水闸、冲沙闸、导流堤等组成。溢洪堰高,长219m,分32孔。闸堰式坝身由闸室、上游护堤和下游阶梯式消能坦水组成,长,分29孔,总净宽。在溢洪堰的两端建有进水闸道。石桥是整个工程的配角,为行人所需,石桥墩是为搁置石梁供人过水和墩土上凿槽,供上下水闸门之

14、用。南闸回澜桥,两孔石梁石墩,宽,建于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整个工程采用筏形基础。工程建成后的900多年以来,一直保护与灌溉这良田20多万公顷。(木兰陂回澜桥)绍兴八字桥建于南宋保祐四年(公元1256年),是城市桥梁布局的佳作,在处理桥与周围街道、河流的关系方面有独到之处。桥为单孔石梁,长条石并列。微微上拱,净宽,净跨,高5m;石柱壁式桥台,利于水上交通,西面桥台设有纤道。桥下西面第5根石柱上刻有“时保佑丙辰仲冬日建”字样。(绍兴八字桥)福建漳州江东桥的石梁最为巨大。该桥于宋嘉熙元年(公元1237年)由木梁桥改为石梁桥,计有15孔,每空三片石梁。石桥现存5孔,其中最大的石梁长,宽,高

15、,重量达20XXkN。这样巨大的石梁,在没有重型起重设备的古时,其采、运、安装等工作都是十分艰巨的。(江东桥)不论木梁或石梁,为了加长桥跨,采用了多层并列梁,由下向上逐层外挑的方法,以支撑中部的简支梁。在当时石梁称为叠涩;木梁称飞桥或称握桥,即为伸臂梁桥。木伸臂梁在公元4世纪时已有记载。石桥叠涩,出檐不远;木桥伸臂达到20m。现存清代重修的甘肃文县阴平桥为单孔木伸臂桥,桥跨达60余米,桥上建有桥屋。宋代将起源于公元4世纪初的青海、甘肃的单伸臂桥从单跨变为多跨,由单伸臂改进为双伸臂和斜撑伸臂;建造地由山区走向平原,从西部地区到东南沿海地区,并且桥上普遍建有桥屋或桥廊、桥亭、桥塔。木伸臂梁利用木料,横直相间,层层挑出成伸臂,两边伸臂之间搁简支梁,是木梁桥的跨越能力增加约4倍。据古籍记载及1949年尚存的、始建于宋代的伸臂木梁桥,在浙江、福建、湖南、广西等东南省份较有名的至少有12座。伸臂木梁桥上均建有桥屋或桥廊,桥台上建桥阁,桥墩上建楼或亭。这是出于运用重力平衡的原理增加桥跨的考虑,挑梁的根部必须由一定的重量压紧压牢。并形成整体,否则就难以建造,即便建成也容易倒塌。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永济桥,是一座4孔5墩的木伸臂桥屋,全长644m,建于1916年,5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