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教案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752580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教案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用标准文案内 容备 注课 题: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 2.领会史传作品在选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 3.认识廉颇蔺相如的思想品格;学习他先国后私的爱国主义 精神以及廉颇严于律己,有错就改的精神。重点难点:1.归纳文中重点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学习辨析词义,判断文言特殊语法现象、特殊句式的方法。 2.欣赏文中个性化的对话描写。教学方法:诵读法、归纳法、“引导探究”学习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他是一位史学巨子,又是一位文学奇才。只因仗义直言,却身受酷刑。在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巨创之下,他发愤著书,写出

2、了千古不朽的史家绝唱他就是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他呕心沥血的创作结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上个学期我们学习了他史记中的一篇作品鸿门宴,这一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史记中另一篇作品廉颇蔺相如列传。二、解题 1.作家作品: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一位博学多闻的学者,任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少年时代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20岁以后,司马迁遍游祖国南北,考察风土人情、文物古迹、搜集史料、研究社会,为他以后创作

3、史记准备了丰富的材料。 元封三年(前108), 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公元前98年,李陵兵败投降了匈奴,他因为替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被迫入狱,受到了宫刑。他在狱中完成了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 记述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时期近三千年的历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 文体简介:传记,是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史记全书共130篇,包括下列五种体裁:本纪(12):按年代记叙帝王言行和政绩。世家(30):记叙诸侯国的兴衰和杰出人物的事迹。列传(70):记叙各类名人的生

4、平和事迹。表(10):按年代谱列各时期重大事件。书(8):记录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 其中,本纪、世家和列传都属于传记文。 三、了解背景:战国后期,七雄并峙,战火频繁。七国之中秦国最强大,它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各个击破,力图吞并六国。赵是北方还有点实力的国家,秦一时难以吞并,便用讹诈的手段掠夺它的土地和财物。赵依仗廉颇、蔺相如二人,军事上严密戒备,外交上不卑不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护了国家的安全。本文着重记叙了二人团结合作,与强秦抗争的故事。 四、预习检查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系统集成P52) 缪公(m ) 避匿(n ) 缪贤(mio) 汤镬(hu) 虽驽 (n)肉袒 ( tn )盆缶 (

5、fu )召有司案图(n ) 渑池(min) 诈详(zh)(yng) 列观( gun) 左右皆靡(m)舍相如广成传(zhun) 礼节甚倨(j) 秦王不怿(y) 使其从者衣褐(y)(h ) 持其璧睨柱(n) 可予不 (fu) 遗赵王书(wi ) 五、整体感知,梳理文章思路提问:课文按什么顺序写了几件事?以蔺相如为主、廉颇为宾,全文写了三个故事:第1段: 廉蔺简介第27段:完璧归赵第810段:渑池之会第1112段:将相和(负荆请罪)全文以时间为序展开叙述。六、讲析课文1-5节 (一)阅读课文第1至2段。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查阅工具书,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 2、师生共同疏通,明确重点词语和

6、文言句式。 3、提问:文章开头与一般传记写法相同,介绍了廉颇、蔺相如的身份地位。从节选的这一部分看,文章以记述蔺相如为主,为什么开篇对廉颇介绍的比较详细而对蔺相如介绍的比较简略?且将廉颇置于蔺相如之前? 明确:介绍廉颇较详,介绍蔺相如极为简略。一个是战功赫赫、地位显贵、天下闻名的良将,一个是地位卑微、不为人知的小小食客。通过对比 ,为下文廉颇自恃功高而鄙视蔺相如的出身埋下伏笔,为后面两人矛盾的产生做了铺垫。“为宦者令缪贤舍人”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舍人地位低微,况为宦者令舍人乎!为他的大智大勇的精神,他的扶危爱国的品质作了反衬: 出身低贱,但品格崇高,才能出众。又,为蔺

7、相如被荐使秦设伏。)(二)阅读课文第3段1、疏通文段,掌握重点词语和文言句式。 2、概括第3段大意。 (故事缘起) 本段写赵国君臣议而不决,“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为本段关键句,分析这一句话的作用。(烘托相如胆识,为相如出场作铺垫)(三)阅读课文第4-5段1、疏通文段,掌握重点词语和文言句式。 2、从来史笔求简。试比较下面两组话,说说哪一种写法好? a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b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勇而有谋,宜可使。” (分析:b的写法不好,用b的写法,则缪贤敢于荐舍人去充当使者、赵王同意召见相如,均

8、不可得而知,视国家大事为儿戏,不符合史家选材原则。另外,作者借缪贤之口,让读者初步了解到蔺相如“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这样,通过侧面描写突出了蔺相如的为人性格和智勇双全,为下文张本。)3、齐读第5段:5段: 写蔺相如奉璧出使 。通过对形势的分析,并主动出使秦国,从正面表现其智谋和勇气。教师将蔺相如的对策语连贯起来朗读一遍,然后带领同学分析它的特点。(见事深刻、决断明确真乃快人快语;对奉使一事,早已成竹在胸。)联系上文说说在安排主要人物出场上的特点。(设伏陪衬虚写一出场便不同凡响。)(四)整理前五段词语。通假字:斧质(鑕)可予不(否)奉(捧)璧古代惯用语:“见”用于表示被动(徒见欺)/“于

9、”也用于表示被动(幸于赵王) 七、布置作业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讲析课文6-13节 1、疏通文段,掌握重点词语和文言句式。 2、梳理“完璧归赵”故事情节开端(3-5):强秦索璧赵王 求使 缪贤举蔺 奉璧出使经过(6-10) :献璧取璧 归璧于赵廷斥秦王结果(11-13):毕礼而归 拜上大夫3、提问:(1)在“完璧归赵”这一故事中,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描叙了蔺相如与秦王斗争的过程。在“完璧归赵”的欺诈与反欺诈斗争中,表现了蔺相如怎样的思想性格?(足智多谋、勇敢和不畏强暴)(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注意其细节描写:相如因持譬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怒发上冲冠”运用了夸张手法,十分生动地形容出了蔺

10、相如的愤怒。)相如持其譬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一个“睨“字就把那种与璧同存亡的坚决神态勾勒出来,也有着不把秦王放在眼里的慑人气势。)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相视而嘻”,形容秦王和群臣懊丧而又无可奈何的样子,秦王和群臣在蔺相如的智勇面前理屈词穷、无计可施、不知所措的尴尬情态跃然纸上。)二、讲析课文14-16节(“渑池会”)1、疏通文段,掌握重点词语和文言句式。 2、思考探究: 渑池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举行的?(“其后,秦伐赵杀二万人”。补充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在战后有举行双方国君会晤的惯例。)这样的背景说明了什么?(赵

11、是以战败国身份与会。)秦王为什么主动提出举行这次会晤?赵王为什么“畏秦,欲毋行”?(秦王不怀好意,借会晤取得战场上没有取得的东西,所以赵王畏秦诈骗。)补充史实:秦一向以诈和力制服诸侯。前340年商鞅伐魏,以“为好会”为名骗魏主将公子卬来会,然后扣留他;魏失主将,大败。前313年,张仪以献地六百里诱使楚怀王与齐断交。齐楚断交后,张仪改为献地六里。渑池相会一方面突出了蔺相如临危不惧、从容应对的机智和勇敢,另一方面也写到了廉颇。说一说表现了廉颇怎样的思想性格?(足智多谋、有胆有识。a 正是廉颇“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以军事力量作后盾,挫败了秦方以武力相胁的阴谋。表现了他的勇敢和不畏强暴。b廉颇

12、考虑到渑池会的最坏结果:秦方扣留赵王。以“请立太子为王”击破秦的阴谋。说明他足智多谋谨慎持重,有长远眼光)三、讲解第17至21段(“廉蔺交欢”)指出这部分要求背诵,然后齐读。划分本部分层次,为诵读作准备。(廉颇“宣言”相如“避匿”相如答舍人谏廉颇“负荆”)在你看来,这部分的核心是哪一句话?(“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国家之急”是指什么说的?(强秦加兵。)“私仇”又是指什么说的?(“两虎共斗”)诵读蔺相如“夫以秦王之威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明人李贽评相如“引车避匿”一事说:“节节见相如智勇俱妙。”试结合这段话说说“妙”在什么地方。(相如深知廉颇公忠体国

13、之心,故以“秦王之威”相比,又以“国家之急”相许,足见其胸襟阔大,如此方能使廉颇顿悟已非。)廉颇始而“宣恶言”,闻蔺相如语即“肉袒负荆”,“至蔺相如门谢罪”,这前后对比说明了什么?(说明他的居功自傲是他思想中次要的一面,所以听了蔺相如的那一番话后,十分感愧,立即从计较个人得失的立场转到维护国家利益的正确立场上来,表现了廉颇公忠体国、勇于改过的精神。四、讨论归纳人物思想性格。 本文通过对比体现人物性格:蔺相如:大智大勇、不畏强暴、胸怀坦荡、忠君爱国;(苏轼:“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廉 颇:目光长远、有勇有谋、以国为重、勇于改过五、分析文章选材特点。 1、文章写的是合传。两个人物一生事迹很多,在纷

14、繁庞杂的素材中,作者是如何选择材料的? 明确:作者紧紧围绕主旨,从廉蔺二人一生纷繁的材料中,从不同的侧面选取了既分别突出两人功绩又与两人相互关联的三件事。这三件事既有独立性,又有连贯性,情节相当完整,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最具代表性。前两件反映秦赵两国之间的矛盾,后一件反映国内矛盾,人物性格就在矛盾的发展中得以体现。选材是相当典型的。 (2)作者对于已选材料又是怎样精当剪裁,使得文章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 明确:作者根据主旨的需要,对于已选材料,分别采取了明写、暗写、详写、略写的方法。明写者详,暗写者略。 表现在人物描写上,作者以蔺相如为主,详写、明写;以廉颇为辅,略写、暗写。但文中都能做到各尽其妙,使廉、蔺二人的性格同样鲜明、突出。“完璧归赵”完全写蔺相如,主要表现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和智勇双全的品质。“渑池相会”详写蔺相如,主要表现他的机智果敢;略写廉颇,表现他参与决策,勇而有谋,以军事力量支持蔺相如外交斗争的爱国行动。“将相交欢”合写两人,还是以蔺相如为主,通过蔺相如的先国后私,廉颇的勇于改过,把两人的思想统一到爱国这一基本点和共同点上。 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