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学院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750634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丽水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丽水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丽水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丽水学院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丽水学院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丽水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丽水学院(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丽水学院“十一五”专业建设规划(20062010年)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省、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趋势,为加快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切实加强专业建设,形成更加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提高专业建设质量,促进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特制订本规划。 一、专业建设现状 学校现有9个二级学院和1个直属系,17个本科专业(其中10个师范类专业),47个高职高专专业(其中11个师范类专业)。有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0855人,其中本科生2357人。省重点专业1个,省重点建设专业2个,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精品课程5门,校

2、精品课程10门。 二、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2003年版)、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等文件和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工作的意见,以及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丽水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为依据,主动适应浙江省、丽水市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教育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围绕把我校建成合格本科院校的目标,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宗旨,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社会有效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与发展为依托,调整优化专业

3、结构和资源配置,完善师范专业,保持师范专业优势,积极发展非师范专业,做大做强非师范专业。积极凝炼专业优势与特色,培育优势、特色专业,使专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1)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 设置专业要以社会实际需求为依据,考虑地域支柱产业结构和新兴产业的建立,发展适应区域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专业。对相关的社会背景、产业背景、行业背景、职业岗位背景进行广泛深入的、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人才需求预测和可行性的充分论证,努力减少粗放性和盲目性,增强集约性和科学性。遵循学科专业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相结合,正确处理适应需求变化多样性和保持专业相对稳定性的关系。根据学校改革和发展

4、的总体规划制定专业发展和建设规划,设置的专业应符合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应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层次、特色和规模及办学条件相适应。 (2)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专业建设以学科支撑为基础。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重点学科的作用,借助学校专业的多学科综合性优势,坚持学科交叉、理工并举、文理渗透的原则。 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需做到四点结合,即:和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和学科建设相结合;和课程建设(含教材建设)相结合;和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相结合。 加强传统专业的改造。面向就业市场变化,加大传统专业、基础学科的改造和调整力度。在发挥传统专业师资力量强、办学经验丰富、教学资源充裕等优势的同时,要不断更新其教学内容,改

5、革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必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加强新办专业的基本建设,保证新建专业的基本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鼓励打破学科壁垒,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 加强应用型专业建设。在我校办学过程中已经有部分专业形成较好的基础。因此,在此基础上应更注重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专业的建设力度。 大力实施重点专业(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工程,突出代表性、示范性和导向性。 四、专业建设的目标 到2010年本科专业争取达到25个左右(附表),形成以文理为基础,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协调发展,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并举,本专科并存,以本科为主,有一定地方特色和办学优势、结构比较合理

6、的学科专业格局;逐步扩大本科招生规模、压缩专科招生规模,本专科生比例为1:1,在校生规模为10000人,实现专科向本科的逐步过渡;同时以教育部教高2005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厅200421号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和浙教办高教200222号浙江省高等学校新专业建设基本要求(试行)为指导,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争取以较好成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五、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进一步完善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力度,着力培育学科专业特色 1在进一步明确主干专业、支撑主干专业的优

7、势学科、特色学科以及专业群的基础上,科学制订学科专业设置方案。坚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按照 “巩固发展传统优势专业,加快发展市场急需专业,着力培育特色专业”的思路,以现有文理基础学科及师范教育优势专业为基础,通过“改造、调整、增设、提升”,设置本科专业。继续以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建设专业的建设为龙头,影响和带动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形成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近期重点建设和发展教育类、工科类相关专业。在已有本科专业的基础上,20062010年,逐步增设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与计算科学、体育教育、美术学、小学教育、音乐学、会计学、自动化等本科专业。 2加强重点专业建设。以重点专业建

8、设带动专业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重点专业的幅射和影响作用。到2010年建成10个左右校级重点专业,在此基础上,争取有2-3个省重点建设专业或重点扶持专业。 3锁定比较优势,培育强化特色,增强学科专业实力。充分体现积极为地方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办学理念,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利用地方社会历史和文化教育资源,发展和建设相关专业,提炼和培育专业特色。工科类专业,要为丽水五金机电、日用化工、特种材料制造、现代中医药、精细化工等特色制造业的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市委、市政府的“三市并举”发展战略和“九大特色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生态类专业,要积极将学科专业建

9、设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去,为我市区域生态经济特别是高山花卉、高山蔬菜、山野菜、食用菌、中药材等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在为丽水绿色产业和生态经济发展服务中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艺术类专业要充分利用丽水特有的山水资源和青田石雕、龙泉青瓷、摄影等的人才优势,强化现有特色,为打造“古堰画乡”,建设行画生产基地,提升木制玩具和民间传统工艺产品的文化品位,进一步扩大摄影的影响力,发展丽水文化产业,丰富“丽水文化”内涵作出积极贡献;师范类专业要在“师范性”上做好文章,在专业知识、课堂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形成师范教育“不可替代性”的优势,不断满足丽水市基础教育对高质量师资的需求。 (二

10、)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继续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以学生为本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有效途径,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立交桥。根据素质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标准。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单位的合作,推广“订单式”、“模块式”培养模式,探索针对岗位群需要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把加强基础与强调适应性有机结合起来。压缩专业课增加选修课、压缩理论课增加实践课,改变课堂讲授所占学时过多的状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适应

11、能力。积极推进弹性学习制度建设,2006年全校各专业全面推行学分制。完善优秀本科生个性化培养方案,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建立辅修专业、辅修课程制度,重视技能考证,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通过教学改革立项等机制,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培育教学成果,争取2010年有省级教改立项课题2-3项、校级教改立项课题80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0项。 2加强教材建设,整合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注意选用优秀教材或有关部门推荐教材,注意选用近3年出版的新教材,提高教材选用的整体水平。对发展迅速和

12、应用性强的课程要不断更新、整合教材内容。根据条件和需要努力编写校本特色、优势教材,到2010年出版特色、优势教材15本左右,争取有2-3门课程教材入选省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教材。积极推进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合作式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或自主确定选题开展研究等多种形式,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根据需要和可能,努力增加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改革大学英语和公共计算机教学,全面推广和使用大学英语、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成果,切实提高大学生英语、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按照高等教育规律和课程特点,推动多媒体辅助教学,到2009年各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使用多媒

13、体授课的课时比例应达到15%以上,并有一定数量自行研制开发的多媒体课件。积极开展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建设,到2010年争取有8-10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左右校级精品课程,全部专业必修课程达到学校合格课程建设要求,其中优秀课程达到四分之一左右。鼓励教师共享精品课程等优质教学资源,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强化实践育人意识,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科学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改进实践教学方法,保障实践教学时间和效果,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要加强高职高专专业实践教学项目的改造与提升,积极开设符合生产一线需要的各种技

14、能培训项目,开展各种技能考证工作。加强各种形式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实习、实训基地签约率,确保实习实训基地能满足学生实践教学需要。每年投入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实验室建设,到2010年,使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5000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000元。改造现有实验项目,减少验证性、重复性、演示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90%以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达到60%以上。建设仪器设备共享系统,延长实验室开放时间,扩大开放范围及对学生的覆盖面。确保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10台、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7个。适当延长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15、)的周数,进一步加强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强化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确保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质量。通过政策引导,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践环节教学工作,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4强化教学管理,维护教学工作正常秩序。健全和完善各项教学工作规章制度,规范教学行为。通过制度建设,促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加强教学各环节管理,把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完善教师教学效果考核机制,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要把教师承担教学工作业绩和成果作为聘任(晋升)教师职务、确定津贴的必要条件。进一步探索教育教学管理的新模式,建立健全两级教学管

16、理制度,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实现教学重心下移,加强二级学院(直属系)教学管理职能。全面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2006年9月底前,教学、教务等全部实现计算机辅助管理。建立一支结构合理、队伍稳定、素质较高、服务意识较强的教学管理队伍,为人才培养提供队伍保障。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合格的师资队伍结构,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专业建设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要认真落实各专业尤其是新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要围绕学校和各二级学院(直属系)的主干专业以及支撑主干专业的优势、特色学科和专业群的建设,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到2010年,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均占专任教师的45以上,其中博士50人左右、教授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