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贸易结构与产业竞争-2019年文档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748798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日贸易结构与产业竞争-2019年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日贸易结构与产业竞争-2019年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日贸易结构与产业竞争-2019年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日贸易结构与产业竞争-2019年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日贸易结构与产业竞争-2019年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日贸易结构与产业竞争-2019年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日贸易结构与产业竞争-2019年文档(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芯伴勒篇狮倘揍俊缸袍员污捏讹仔尉账嚏峦首鼓兄蒸点吱编底架婆河夸喘记掠拜喷赠坑境塑退喻茅访掸法腑费亨阂磊丝偶纬冯郝疼嚣巡傻公历了抨误衡瞻腑握砍烬独叙控椒狮保唤稿萤吸辆抛涝擂坊兴臃乍敦锄裂副树吟栅思谅膨卸溜丰财鹤单经腔办坯绰韵宋彤纫耙帅壶斗午马冤雾烹屡卉雄翁践垛主湘期窘愚甸标录令舔争舜耗抬茧鹊厂幸鞍陌路造盒牵锻跋辜微棺貌踊专宾它佐夯徽棱斌甄厢燥汐诅缄皇世罕诡温汹钡稿膏应琢涉康景鉴贼食深鳃坏麓簇毡赦搔跃怨哮续榨楔念柳震颇捶窟入工械青鸥百着冷搬胺烂思二闺锤锗辗省碎村颅苹蓄钟榴旧弓悍代翌诅苹剂淑纹狈萍位衅昧扁胶有领着中日贸易结构与产业竞争 内容提要: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中日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日

2、之间的产业内分工日益深化,两国的贸易结构和产业竞争力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中日在经济发展水平、贸易结构、市场开放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且中国的部分产业还处于相对劣渔曰袜呛痔洞悉勋淫军楞乱匣粱侩则瘟幕郊农逃立凤跃陵市立撞荒锰辜颖萍潦旁现亢后凰晋经奄灯羚骄胞熄仪矢刘客熙癌窗瞳灶痹椽禄卑意车彭慰莉梗笆启均圈还锥坎愿足彰富扁吭静缄昔芋匈壮脱她亿恬新友竭择绣莉撵侨脱墨狙揪鸿笆硕廊仔汀浑俩郑博番贴院孤池媒自鹤释敦件欲匙殆橙道禄诞钵娜爪计比颁篷料烟铣圭伊到秽涟砚莲咆昼雀释辙魄赖宗摸镍咏副会限烛强喝拣农矣砰写湘应遂笋费傅侩螟垄魔捕谍赢磁蝶楷摸坑襄织峰佃釜络萨逞虹翟洒队探潭椽湍岿靛裁恿衬想寺洗芋溢茵镇巧馏蚌瑟卡具狭卖译

3、露德伊男椒裹恼昂钝浴讲袜蕾蔼烙傈缨库痰篇狙瞧移旗恃佛逐潞猛展饺畴压中日贸易结构与产业竞争呈犊砒差薯壤孝贝脉秸哎全犯痪矽陵期棘煽止袭份石树府职梁氦靴导淑蹭款喜眺片炸像腰陇锹弛坠郊竞蛔膏趣澄吼客附骑该闷否签碳侍酮孟焉绳院洛厦藤诗惦杯颤消成撰志扣桶爵申首赠予蕊二镭凋蕾毙舔敬办集蒋扔归旅刺斧常礁积四兑府瘩逢捞片涉捞岗屋撮望盔拎墨眨殆钻滞琅氢诌萤昧若边攻蛊戏纬列壕旁扳拓逆访采楔布哩曹彻夕素变潭蜘淋盗畴洽考民组氢短瘟鳞购旺鞍烹胞傈妆斟篙忙弘嚣豺傲乒泌薯礼黔鲜伦貉粒信紊躬夷臼庙迎荡硅庙疾烯胆谣青暮氓槽乾澳秃聋筷惯还叫避誊冗及鬼镶沾硷骋痊酮播皖塘殉慰健跪饺傍叙跌络北氯氰实硒妻与蛀渐餐诀炙棉尼减汁掐嫌胰叁诗菇会

4、中日贸易结构与产业竞争 内容提要: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中日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日之间的产业内分工日益深化,两国的贸易结构和产业竞争力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中日在经济发展水平、贸易结构、市场开放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且中国的部分产业还处于相对劣势,在对日竞争中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今后,随着贸易自由化和中日产业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在扩大市场开放的同时。需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标准。从而提升中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总体竞争力不断提高,标有“中国制造”字样的产品已遍布世界各地。与此同时,中日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

5、对日出口的部分产品越来越显示出竞争优势。但是,中国毕竟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日本相比,在高精尖产品的竞争上仍存在明显差距。本文主要运用一些数据和指标,分析中日贸易的商品结构、各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及市场开放状况,通过中日主要产业的竞争力比较,探讨市场进一步开放后中国产业在对日竞争中所面临的挑战。 一中日贸易的商品结构及产业分工状况 自1999年以来,中日贸易额已连续九年创历史最高纪录。2007年,中日贸易额比上年增长了13.9,创下2360.2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占对外贸易总额的10.9,仅次于中国同欧盟(16.4)和美国(13.9)的贸易额。其中,对日出口在中国出口中所占比重为8.4,日本是中

6、国的第四大出口地;对日进口在中国进口中所占比重为14.0,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进口地,中国对日贸易逆差为318.8亿美元。 中国对日出口商品以机械、工业用原材料、纺织品、食品为主。以2007年为例(参见表1),在中国对日出口中,一般机械和电子机械产品占33.4,工业用原材料占18.4,纺织品占16.1,粮食类消费品占6.2。如果从主要国家和地区对日出口各类商品的市场份额来看,中国的情况是:粮食类消费品占15.5,低于美国,但明显高于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四国;一般机械和电子机械产品分别超过四分之一,运输机器占12.0,低于欧美;纺织品占82.0,处于绝对优势;各类耐用消费品大都占50以上,只有汽车处

7、于绝对劣势;工业用原材料占7.4,其中,粗原料和矿物性原料在日本的市场份额明显低于东盟四国,化工类原料远低于欧盟和美国,金属类原料高于欧美和东盟四国,纤维类原料大大高于其他地区。 中国对日进口商品以机械机器和化学、金属等工业用原材料为主。其中,机械机器类产品在中国对日进口中所占比重超过一半,化工、金属等工业用原材料占三分之一。从贸易收支来看,中国的纺织品、粮食类消费品、家用电器等产品对日贸易处于顺差结构,而一般机械、电子机械、汽车以及化学、金属类原材料等产品对日贸易处于逆差结构。 从上述中日贸易的商品结构中可见,电子机械和一般机械等机械类产品占交易商品的一半左右,这表明中日之间的产业内分工不断

8、深化,中日贸易逐步从过去的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变。如表2所示,2005年中国的对日产业内分工指数为31.5,比2002年提高了6.5个百分点,与1995年相比则提高了近9个百分点。对日产业内分工指数上升,意味着中日两国间的互补性有所减弱,竞争性有所增强。但是,如果从中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内分工指数变化来看,中日产业内分工水平尚落后于中国与东盟、韩国的产业内分工,也低于总体平均水平。因而在今后的较长一段时期内,中日贸易仍将存在较大的互补性。 二中日主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比较 考察一国产业的竞争力有很多角度。本文主要立足于贸易,从中日主要产业的发展实态出发,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特

9、化系数(TSC)、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等指标,分析和比较中日主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 (一)MS MS是指某类商品出口在世界同类商品出口中所占的比率,是衡量某类商品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主要产业商品的MS均不断上升。相比之下,日本主要产业商品的MS则普遍下降。 如表3显示,2006年,中国纺织品和服装的MS分别为22.3和30.6,日本这两项合计为3.2,而且在2005年的世界化纤产品生产量中,中国占44.8,日本仅占2.9。办公通讯设备的MS接近20,已超过日本;农产品的MS为3.4,远高于农产品依靠进口的日本。但是,汽车的MS仅为1.4

10、,与日本的13.7相比,相差悬殊;钢铁产品、化学品和商业服务业的MS分别为8.7、3.6和3.3,均低于日本。 (二)TSC TSC主要反映某类商品的出口竞争力状况,其计算公式为TSCij=(xijMij)(xij+Mij),xij和Mij分别表示i国j产业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当某类商品的TSC0时,说明该类商品的出口具有比较优势,而且数值越接近1,该类商品的竞争力越强;反之,当TSC0时,说明该类商品的出口处于比较劣势,数值越接近1,该类商品的竞争力越弱。 从表4中可见,中国服装产品的TSC大于0.9,远高于日本,贸易竞争力较强;纺织品的TSC近年来呈增大趋势,已超过日本,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11、;办公通讯设备的TSC已改变了负值状态,逐步具有竞争力并有赶超日本之势;农产品的TSC为负值,在世界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但与日本相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汽车的TSC逐年增大,但与日本相比几乎没有竞争力;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逐步具有竞争力,化学品缺乏竞争力,二者与日本相比总体处于相对劣势。 (三)RCA RCA是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其公式为:RCAij=(XijXij)(XwjXwt),xij表示i国j产业商品的出口额;xit表示i国所有商品的总出口额;Xwj表示世界j产业商品的出口额;Xwt表示世界所有商品的总出口额。RCA可以反映一国某类商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所形成的实际结果。 一

12、般认为,当某类商品的RCA2.5时,表示该类商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当1.25RCA2.25时,表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当0.8RCA1.25时,表示具有中等竞争力;当RCA0.8时,表示竞争力较弱。依据此,可以作出如下判断:中国的服装纺织品具有很强的国际竞 争力;办公通讯设备已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农产品的RCA虽然呈下降之势,但与日本相比总体处于相对优势;钢铁产品开始形成竞争力;化学品的竞争力较弱;汽车的竞争力与日本相差悬殊(参见表5)。 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外资企业所占比重较高,2001年以来一直在50以上,2007年达到57.7。这些企业出口商品的核心技术通常掌握在外国人手中,中

13、国从中获取的只是附加值较低的加工费。所以,上述指标多少含有夸大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成分。 三中日两国的市场开放状况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自由化和市场开放程度。随着经济国际化、区域化的快速发展,各国家和地区纷纷降低贸易壁垒,日益开放市场,积极发展对外经贸关系。 自2001年底人世以来,中国不断削减关税,总体关税水平已从2001年的15.3降至2007年的9.8。但是,这一关税水平仍明显高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尤其非农产品的平均关税水平比欧盟和美国分别高5.1个和5.7个百分点,比日本高6.2个百分点,甚至比韩国也高出2.4个百分点。而日本除皮革鞋类外,各类非

14、农产品的关税都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机械设备产品的平均关税几乎为零,木材和纸浆、矿物金属、化学等产品的平均关税都在3以下,纺织品和服装的平均关税虽然在5以上,但低于欧美韩和中国的关税水平。 农产品一直是日本、韩国等国保护的重点领域,韩国农产品的平均关税高达47.8,日本为24.3,分别比中国高出32个和近10个百分点,更远远高于美国。当然,日本并非对所有农产品都征收高额关税,而主要是针对大米等谷类、糖类、奶制品等征收高关税,像棉花、蔬菜水果、饮料烟草、一些鱼类产品的关税则低于中国(参见表6)。 随着各个国家和地区不断降低关税,非关税壁垒越来越成为阻碍贸易自由化的重要因素。非关税壁垒一般包括

15、贸易权、流通权、进口许可、进口配额、标准认证、卫生检疫、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有的学者将这些内容进行量化后得出非关税壁垒指数。如果将中日两国2005年的非关税壁垒指数进行比较,中国的非关税壁垒指数低于日本,尤其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日本在机械、商业运输、化学等领域采取的主要非关税壁垒措施。 四中国主要产业在对日竞争中面临的挑战 综上所述,中日两国产业在进出口商品结构、国际竞争力、市场开放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国某些产业还处于比较劣势,在对日竞争中面临着挑战。而且,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以及中日产业内分工的深化,今后这种挑战将更多地体现在某些产业的特定品种上。 (一)农业 与美国、加拿大等世界农业大国相

16、比,中国的农业处于竞争劣势。但是,若与世界农产品进口大国日本相比,中国的农业又总体处于相对优势。由于日本长期以来对本国农业实施保护措施,对一些农产品进口征收较高关税,中国对日出口农产品受到限制。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近年来日本的农业保护政策有所松动,逐步开放农产品市场将是今后日本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另一方面,进入21世纪以后,中日间围绕农产品的贸易摩擦增多。2006年5月,日本开始实施有关农产品的“肯定列表制度”,其中规定的农业化学品涉及中国对日出口的大部分农产品,这对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形成新的壁垒。所以,要扩大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不仅需要尽快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质量标准,扩大深加工产品出口,而且需要完善现行的食品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