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观课报告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48458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找规律观课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找规律观课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找规律观课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找规律观课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找规律观课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找规律观课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计精巧凸显本质找规律观课报告在今年的远程研修中,我有幸观摩了6节精彩的数学课。6位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真实、扎实、朴实,设计精巧,精彩纷呈,亮点频现。在观课中,我收获颇多。其中,刘月月老师执教的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是一年级活泼好动的孩子,但在刘老师精巧设计的课堂上,他们被课堂的精彩深深吸引,专心思考,积极投入。刘老师的课教学目标落实非常到位,教学环节紧凑,衔接自然,过程流畅,可谓环环相扣。结构清晰,教学活动设计精彩、多样,十分适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课堂容量适当,时间布局合理。语言富有激情和启迪性,教态亲切和蔼。可以说刘老师的课设计精巧,凸显了数学的本质。下面谈谈几

2、点特别值得学习的地方:一、数学与生活的完美对接。数学对于儿童来说是抽象的、陌生的,但生活对于儿童而言则是形象的、熟悉的。刘老师的课就是尽可能地寻找数学与生活的对接点,并把它们粘合得天衣无缝。本节课中,刘月月老师从选择装饰学校的花入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组。选择的过程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生活中规律排列的存在和规律排列的美,又通过观察明明的家,发现生活中规律排列的事物无处不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找规律一课学习的必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刘老师不仅课前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引入,而且课尾又回归生活,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他们的身边环境,找教室中规律排列的物品。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3、的理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又创造着我们的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这点非常值得我学习。在刘老师的课堂里,学生会有一种鲜明的感受:数学离我们并不远,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生活在数学之中。二、引导学生充分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刘老师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整节课中,刘老师通过“课前感知规律情境中发现规律操

4、作中理解规律体会中创新规律生活中应用规律”这五个环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了知识的探究过程。在刘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收获的数学知识是学生自己通过努力探究而来的,学生充分体验了探究的艰辛和成功的乐趣。刘老师引导学生经历像数学家一样探究知识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是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三、在精彩多样的活动中引导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本质。教学中,刘老师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多种学生喜爱的精彩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问题的探究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游戏中把握数学的问题的本质。如:看图找规律、变一变找规律、摆一摆、小小裁判、用手掌

5、击打节奏、生活魔术师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把握了数学问题的本质。多样的活动设计,使数学教学真正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规律,发现规律,探究规律、创造规律,学生乐学、爱学。在观摩中,对于这节课我也有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提出来与大家共勉。1、一年级的小学生因表达能力还不强,不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或者是回答不够完整,需要老师的指导与帮助。在教学中如果刘老师能及时帮助发言的同学,引导他们完整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会听得更明白,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自尊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会得到保护。2、课堂提问的问题不够明确。如:在新知探究环节,出示规律排列的小旗后,刘老师提出问题:仔细观察,你

6、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讲,问题太大,学生不着边际的回答始终没有老师所希望的答案。如果将问题改成:“这些小旗是怎样排列的?”问题明确,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另外,对于学生的探索学习,教师要多给一点时间,要多一点耐心。数学知识抽象、概括、严谨,而小学生年龄小,思维相对简单,他们发现问题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教师应以足够的耐心,真诚地等待孩子们的发现。等待是尊重,等待是艺术,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潜力可以挖掘,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学好数学。以上意见和建议,相对于执教者精彩的课堂教学来讲,瑕不掩瑜,何况我们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不断提升的艺术。本次研修观摩的课例都是由我们身边的优秀教师执教的,他们的精彩课堂让我们收获满满,又激励着我们一线教师不断努力,力争把小学数学教育工作做得更好。学习中,我认识到他们的精彩源于孜孜不倦的学习,持之以恒的研究,以及对学生、对小学数学教育发自内心的热爱。相形之下,自觉自己与他们相去甚远。今后,我将在数学教学中更加努力学习、勤于反思,不断挑战自我、丰富自我,争做研究型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努力创设愉悦、高效的数学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