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科举制度的确立与隋唐封建经济的关系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48259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分析科举制度的确立与隋唐封建经济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试分析科举制度的确立与隋唐封建经济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试分析科举制度的确立与隋唐封建经济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试分析科举制度的确立与隋唐封建经济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试分析科举制度的确立与隋唐封建经济的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分析科举制度的确立与隋唐封建经济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分析科举制度的确立与隋唐封建经济的关系(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分析科举制度的确立与隋唐封建经济的关系篇一:科举制度及其历史影响评析科举制度及其历史影响评析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王朝设立科目进行考试 、用以选拔官吏的一种政治制度。它确立于隋唐时期,废止于清朝光绪年间,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科举制有公平竞争,择优录用,公开和客观等特点,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传播了儒家思想,促进了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但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官本位主义,扼杀了知识分子的创新思想。一、科举制度的渊源及发展过程在经历了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两汉的征辟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等选人制度后,科举学制顺应历史的发展,登上了

2、历史舞台。(一)科举制度得以形成的历史条件1. 科举制度形成的经济基础隋唐的统一使遭到破坏的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农业趋于稳定,手工业技术日益精巧,科学技术的应用趋于广泛,这些为科举制的产生提供经济基础和物质技术条件。2. 科举制度形成的政治基础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经历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隋唐时期,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皇权,将选举官吏的权力从地方收回中央,从而加强皇帝的权力,这是科举制产生的政治要求。3.科举制度形成的阶级基础魏晋南北朝后期,士族的生活与统治日益腐朽,士族制度逐渐走向崩溃,大量的农民起义和军阀的斗争,进一步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势力,土地兼并产生了大量的庶族地主。庶

3、族阶层的强大,随着庶族地主经济实力的增强,他们要求政权的再分配,提高其政治地位。这些为科举制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4. 科举制度形成的社会基础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大发展时期,社会管理需要大批官吏。随着士族地位的下降和寒门地主地位的上升,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日益暴露,不能有效地选拨官吏。这是科举制产生的社会要求。(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变化历程科举制的发端可以追溯到两汉时期察举制中关于“策试”的规制,后来考试愈加重要,并超过了推荐的地位。但东汉以后,政治逐渐腐败,及至魏晋,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

4、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诞生。1.隋朝科举制度的确立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大业年间,隋炀帝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2.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备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经、进士两科是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高宗以

5、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常科的考生有两个,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

6、内容。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3.宋朝科举制度的改革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相比唐朝,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录取名额也成倍增加。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忠诚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

7、科举考试制度。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建立了防止徇私的新制度。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宋代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建立糊名制度。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后来又实行了将试卷另行誊录的制度。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产生了很大的效力,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4元朝科举制度的中落元朝开始,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蒙古人不着重开科取仕,灭宋后一度不举办科举,至1315年才再次开办。科举时办时废,元科举所选人才通常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元政府中产生的影响也不大。5明朝科举制度的鼎盛元朝

8、灭亡后,明王朝建立,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科举制进入了鼎盛时期。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乡试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会试也分三场。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二、三甲通称进士。6清朝科举制度的消亡科举制发展到

9、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族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在1905年消亡。三、科举制度的历史影响科举制度凭其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可以称为我国古代文明的一大优秀政治遗产。相对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而言,科举制赋予了被选举者极大的主动性,考生不再只是被动地被察举或品第,而能自信主动地自由投考,而且这一权利不受任何阻拦。但是,关于对科举制度的评价,学界向来存在较大的争议,原因在于科举制度本身也的确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科举制度在历史上的

10、积极影响科举制度以其合理的原则给封建王朝平民百姓进入仕途和提高政治地位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相对于以前历朝历代的选官制度要公正合理得多。经多一千多年的运行,它为庞大的封建帝国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传播了儒家思想,对保证社会安定,促进社会人才流动,巩固国家统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科举制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对世界文明进程也有重要的影响。1.科举制在政治上的影响首先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科举制规定全国统一考试,将选士权力从地方官吏手中收归中央,由中央政府专门负责。因此科举制避免了地方官吏垄断选拔权,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治权力的局面,避免了皇权的被威胁和被分散,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

11、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科举制度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它的存在既依赖于专制王朝,又促进国家的统一与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共同发展的历史。2.科举制在文化教育上的影响科举制传播了儒家思想,巩固了儒家文化在各朝代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虽说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但仍受其它思想的挑战。科举制在考试内容上以儒学为主,指定教材也以儒家经典为主,这些都有利于儒家思想

12、的传播,也为封建王朝统治强化了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以科举为“正途”而又以儒家学说为科举考试内容的做法,把政权的世俗性与意识形态的灌输自然地融合为一体,客观上使中华文化统一到儒家文化上,这有利于传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3.科举制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为社会下层的人跻身社会上层提供了途径。科举制不仅促进社会阶层上下流动,也会促进各地的人才流动。科举选拔通过全国范围内的统一考试,每次考试都是各地才子的会聚,考后被选上的人都在异地做官,这就促进了各地人员的区域流动和人才的交流。科举制不仅有利于士阶层的不断扩大,还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稳定。(二)科举制度在历史上的消

13、极影响科举制经促进了中国的强盛统一,也一度使得中国社会腐败落后;既有利于吏治的清明,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腐败;既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也阻碍了学术的进步;既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又使学校沦为其附属;既选拔了大量才智之士,也虚耗了无数学子的人生光阴。1.科举制造成了根深蒂固的官本位主义科举制使春秋时期儒家学派所提出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规范化、制度化,导致人们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学知识,而是为了做官。社会上皆以科举及第为中心,只要当官,地位就比别人高,官本位思想日益占据人们思想的主导地位。官本位主义的存在不仅影响社会风气的畸形发展,还会造成官场腐败。2.科举制对学校教育产生不良的影响科举制将读书、考试和

14、做官连在一起,使学校教育完全屈从于科举制的要求,教育的唯一目的变成了应试,学校沦为科举制度的附庸。统治者为了保持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想尽一切办法统一思想来钳制知识分子。儒家的“君臣”等道德伦常教育正适应了统治者的要求,因此科举制把儒家的经典作为应试教育的基本教材,科举考试的内容就局限于儒家几部经典,士人为了科举及第,就把四书五经作为当官的敲门砖,将儒家经典背得滚瓜烂熟。可他们的“之乎者也”与“治国之道”只是纸上谈兵,严重脱离社会现实,另外考试试题死板,考试方法注重死记硬背,使学校教育充满了教条主义色彩。3.科举制扼杀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创新科举制把内容限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士子们为了中举入仕,只

15、专心攻读考试内容。篇二:隋唐经济制度考点1.如何理解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解题思路:隋末,地主阶级在残酷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经济。唐朝建立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如何使流亡无地的农民再回到土地上进行生产和通过什么办法对他们征收赋税。不解决这个问题,国家统治就不会稳定,国家财政就缺乏保障。为此,唐朝统治者沿用并改进了北魏以来实行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均田制:唐田令承认,农民在隋末农民战争中占有的田地合法,并将国家控制的荒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因此,均田制的实行对于唐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均田制决不是平均分配土地,也不保证每个农民都能占有法令上规定的土地数目。均田制的真正目的,是保证地主阶级占有土地的前提下,以均田为根据向农民征收赋税,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徭役。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地主阶级对土地的贪欲越来越凶,同时,封建政府加在人民身上的繁重的赋税和徭役,使大量农民弃家卖产,流亡他乡,地主则乘机大肆兼并土地,均田制逐渐被破坏。租庸调制:与均田制相适应的赋税制度是租庸调制。它以均田制为基础,以人丁为征收对象。它规定:受田的农民必须交纳定量的租、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徭役的也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