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编制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47948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市编制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市编制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市编制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市编制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市编制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市编制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市编制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市编制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 “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这是一幅“城在山水中”的水墨长卷;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这是一册“山水在城中”的写意绘本。 植根“上江人文之盛首”的千年积淀,今天,宣城正铺展一部“双百城市”“文化生态之城”的精彩画卷 这幅徐徐展开的画卷,新意凸显、格局开阔、架构清晰,起笔就是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 立意 建设“双百”城市,打造“四个特色之城” 一部规划的诞生,还是从立意说起。 2016年秋天召开的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支持宣城市打造成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推动芜马宣城市组群建设。” 12月,省政府专题听取我市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汇报

2、,明确“支持宣城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提升中心城市能级,规划至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100万、建设用地规模100平方公里。” 这一年,我市列入全省“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创新试点市”和“城市设计工作试点市”,并建立改革工作会商机制,每月一调度。副省长张曙光对宣城提出要求,在规划科学引领城市发展上,迈开新步伐、探索新路径。 落实省党代会目标,不负省委、省政府期望,建设“双百”城市,打造“四个特色之城”,规划必须先行。在这一背景下,规划编制工作迅速启动。 人勤春来早。2017年1月17日,省住建厅和宣城市政府召开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改革试点工作会商会。一周后,1月24日市政府即召开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

3、016-2030年)方案讨论会,征求各县市区和各相关单位意见。第二天,市城乡规划局召集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宣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联合编制组,专题研究总体规划工作,建立周调度制度。 2月16日,规划草案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公示。为进一步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3月2日,市规划局举办了“开门做规划、网友看宣城”主题活动,与网民代表等一并踏勘现场,召开座谈会收集市民建议。 3月17日,江南已是春意盎然。省住建厅在宣城召开城市总体规划专家评审会,专家组通过评审并给予高度评价,指出,宣城市开展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改革试点,是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在安徽省具有创新性、示范性,

4、为全省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时隔三天,召开市党政联席会暨市城市规划委员会2017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专题审议规划。市委书记韩军予以充分肯定:“总规描绘了宣城未来发展的总体蓝图和城市面貌,要强化规划引领,咬定目标,坚定不移、坚志力行往前推进。”市长张冬云强调:“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是一件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好事,必须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合力办好。” 3月22日,在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规划经审议全票通过。 3月底,市政府将规划上报省政府。 5月,省城乡规划委员会征求成员单位意见。 7月21日,规划通过省政府第113次常务会议审议。 8月14日,省政府正式批复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

5、016-2030年)。 试点 改革精神贯穿始终,创新理念充分体现 作为全省试点市,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改革的精神贯穿始终,创新的理念充分体现。 创新,新在体系框架。我市构建了“以空间规划为统领,总体规划为核心,规划实施评估、近期建设规划、年度行动计划为支撑”的城市规划编制新体系。 今年上半年,市城乡规划局同步编制完成宣城市城市空间规划(2016-2030年)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宣城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宣城市中心城区2017年度行动计划。同步创新城市总体规划成果体系,形成了“1+3+3”新成果框架,“1”即对应省级事权的文本图纸,“3”即编制完成城乡空间统筹规划、专项

6、规划大纲、近期建设规划及行动指引,“3”即规划说明书、规划专题研究报告、基础资料汇编。 改革,改在机制体制,我市试行建立了规划年度报告新机制,每年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年度评估、规划实施年度行动计划,强化规划实施监督,建立“可实施、可监督”的规划管理体系。强化城市建设空间动态管控,在遵循城市空间结构、满足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边界线、城市开发边界线等控制要求的基础上,建立刚弹结合的动态维护机制。 这一机制契合市情、体现特色,住建部副部长黄艳充分肯定,认为“宣城试点”经验值得总结推广。住建部原总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唐凯这样评价,“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在规划事权划分、分

7、级管控、规划成果体系上先行先试,在安徽省具有创新性、示范性。” 在大力推进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改革创新试点工作的同时,我市成功获批全国城市设计试点市。 今年,市规划部门重点开展了城市南部文教创意园区、火车站站前新区、西部新城等城市设计,勾勒了“总体层面-片区层面-重点地段-出让地块”的设计新蓝图。通过保护“一山(敬亭山)一湖(南漪湖)一江(水阳江)”等生态基底,形成“一城(中心城市)一区(南漪湖生态旅游区)一廊(水阳江历史文化生态廊道)”的总体空间布局,充分体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市设计理念。 铺展 布局“三区两廊”,区域协同发展 铺展开的这幅画卷,主基调鲜明,那就是“做大市

8、本级,做强县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形成“三区两廊”的市域空间结构,“三区”,中心城区及宣州区综合功能提升区、北部宁郎广产业发展优先区、南部泾旌绩生态保护重点区;“两廊”,宣郎广宁智创走廊、泾旌绩文化旅游生态健康产业走廊。 中心城区规划形成“双城双片、双源双廊”的空间布局,“双城”,综合功能的中部主城和西部新城;“双片”,产业功能主导的东部片区和北部片区;“双源”,以敬亭山风景名胜区、夏渡森林公园作为生态绿源;“双廊”,以水阳江和西侧开放空间作为生态绿廊。 高规格的专家组在评审时,一致评价:这一规划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契合宣城“生态立市、创新活市、工业强市、文化名

9、市”发展战略,是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的现实路径,对于打造“现代产业之城、综合枢纽之城、文化生态之城、平安幸福之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突出区域协同发展,是画卷上最醒目的一笔。这是我市规划编制的大手笔。结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等重大战略,立足长三角、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等区域,宣城眼界宽、视野广,科学谋划地区联动发展。 去年以来,市规划部门先后完成芜马宣城市组群宣城部分城镇体系规划宁宣黄成长带发展战略皖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三项跨区域规划研究,“向沪苏浙看齐、在全省争先!”东向对接浙江板块、南向对接黄山板块、西向对接皖江板块、北向对接江苏板块,在区域

10、一体化进程中寻求发展的外部机遇。在“学习对接沪苏浙”中,市规划局与余杭规划局签订合作协议,切实落实市委市政府“城市规划学杭州”的要求。 润色 一条绿廊贯穿南北,一个景观轴连接古今 宣城自古诗人地,一城山水满城诗。诗山宛水,是这幅画卷“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色调。 规划中,“敬亭山-宛陵湖-夏渡森林公园”绿廊贯穿南北,青山、碧水、绿林入城,这浓浓的绿,让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 规划中,“景德寺塔-谢朓楼”景观轴连接古今,“十里诗山绿入城,半山宛水六弦琴”,这厚重的一笔,彰显出历史文化和山水生态名城的丰富内涵。 目前,这道景观轴上的特色街区改造已经完成,许浙安局长认为,“这一项目,是老街区的城市记忆

11、重现,老宣城的城市基因留存。” 记忆延续在历史建筑里。 我市领全省之先编制了以市域为规划范围的宣城市古建筑、古遗址保护与利用规划,统筹推进市域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同时,积极开展保护性建筑普查建档和名录公布工作,今年1月和6月,市政府公布了第二批、第三批市域范围保护建筑名录共1453处。 有山有水,有文脉有记忆,有传承有创新,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为我市打造有品有味的文化生态之城,标明了路径、设定了坐标。正如市委书记韩军强调的,“规划要加强城市内质、品位的深化研究及引领提炼,注重特质化发展,打造山、水、城、人文相融的宜居城市。” “山水生态宜居”,从规划到实施,从蓝图到现实,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全市规划建设等部门全力以赴推进下,当这一幅画卷完全铺展开来,宣城必将建成“双百”城市、“四个特色之城”!(本网记者 李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