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钱币铸造史的“时代”与划分方式(上)以工艺为维度的讨论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747534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钱币铸造史的“时代”与划分方式(上)以工艺为维度的讨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世界钱币铸造史的“时代”与划分方式(上)以工艺为维度的讨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世界钱币铸造史的“时代”与划分方式(上)以工艺为维度的讨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世界钱币铸造史的“时代”与划分方式(上)以工艺为维度的讨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世界钱币铸造史的“时代”与划分方式(上)以工艺为维度的讨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钱币铸造史的“时代”与划分方式(上)以工艺为维度的讨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钱币铸造史的“时代”与划分方式(上)以工艺为维度的讨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钱币铸造史的“时代”与划分方式(上)以工艺为维度的讨论 名为“历史”的东西,实则只是人们为了表达自己对于过去发生的事情的一些假设而依据一些资料(有时还是臆测出来的资料)所书写的一种文学作品(笑)。至于它的作用有时候大概就是供人娱乐吧?我们之前曾经讨论过什么叫做“古币”的问题。那个问题与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内容相比要容易一些。因为在西方,“古币”多少算是“古典时代”的一个衍生概念,也因此可以从其他学科借鉴一点划分依据。然而古代以外的钱币在时代方面划分起来就比较困难了,因为我们必须先找到一个合理的维度。从结果来看,这必然是一个开放式的课题,然而即便如此也依然有讨论的必要,因为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2、钱币和历史的发展。在寻找时代划分的维度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两个方向入手,即以钱币自身特性的变化为维度,或像古代钱币那样寻找一个其他学科的维度作为参考。前者猫眼能够想到的标准就是钱币的铸造工艺的变化,而后者猫眼能想到的则是钱币艺术风格的转变与历史王朝的更迭。就让我们根据上面列出来的这几个可行的维度分情况讨论一下吧。为防止篇幅过长给读者带来困扰,猫眼决定将这篇文章拆分成两部分,今天所发的上篇先来讨论在“铸造工艺”这个维度下钱币历史时代的划分方式。以铸造工艺划分钱币的时代铸造工艺作为钱币时代划分的维度是最常见的情况,因为这个维度是最显而易见的,尤其对于国内藏家来说。我国的古代钱币与现代钱币有着明确的分

3、界线,古币主要是使用浇铸工艺的,而现代钱币则是西化的机制币。潜移默化地,以工艺为分界点就成为了我们心目中理所当然的时代划分标准。然而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以工艺作为维度讨论钱币时代的划分又是最没有意义的。钱币的收藏与研究本身是一种文化行为,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偏好和专长,因此在这个以文化为重心的行业里,铸造工艺恰恰是最不重要的。说的详细一点吧。对于一个收藏和研究18世纪以后欧洲钱币的人来说,工艺什么的对他的研究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这个时期欧洲基本就找不到非机制币;对于一个研究西方古代钱币的人来说,估计一辈子也没什么机会跟机制币打交道;而对于一个收藏和研究17世纪及更早的钱币的人,或者一个

4、专注收藏印度土邦钱币的人来说,历史与文化的主题才是他关注的地方,至于具体钱币是如何铸造的,在他眼里恐怕也并不十分有所谓吧?那么,我们干嘛还要在乎钱币的铸造工艺?这显然是一个悖论。所以说,钱币究竟是什么工艺对于具体做收藏和研究的人来说,真的是毫无意义啊。用工艺来进行时代划分,可以说是一种“为了分类而分类”的结果。其实看看身边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这类伪命题,而这些伪命题之所以会存在,正是因为人们需要给自己不那么在乎的事情找一个简单易懂的解释,一个伪命题式的结论正好可以满足这个心理需求。那么,如果一定要用铸造工艺来划分时代以作为对钱币历史粗略的解释的话,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比较通识性的观点

5、认为,西方钱币从工艺上可以分为“打制”、“半机制”和“机制”三种情况。如果对照西方类似的概念,那么“打制币”就是“Hammered Coins”,“机制币”就是“Milled Coins”,而“半机制币”这种概念似乎就是我们原创的了。说到机制币,原理上来讲,我们如今所使用的铸币手段实际上只是手工捶打在机器上的模仿而已。欧洲人在16世纪的时候深感传统锤制工艺效率低,而且成品质量良莠不齐。于是,一种全新的螺旋压制机诞生,用来替代传统的锤制工艺。这种机器其实也就是人力扭动机器上方的螺杆,让一个模具降下来撞击安放了币坯的另一面模具,原理上来说还是冲压。螺旋压制机16世纪初的几乎同一时期,奥地利的哈布斯

6、堡王族开始赞助另外一种全新铸币方式的研究。他们将模具雕刻在两个平行的圆柱形滚轴上,然后利用滚轴将条形币坯碾压成型,再将碾压完成的图形从条形币坯上切割下来。这种工艺的好处就是大大加快了铸币的速度,而且碾压的图案更清晰,压力更均匀,铸造出来的钱币更加精美。滚轴碾压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族认为这种碾压技术非常有前景,立即在哈尔和蒂罗尔两个帝国银币主产区使用这种技术。这种技术在随后的16世纪后半叶还被转让给了与奥地利皇族关系最紧密的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17到18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些其他帝国自由市和邦国也开始使用这种碾压机技术铸造钱币。那个年代许多造型精美的大型泰勒银币都是使用这个技术铸造的。17世纪那

7、些精美的神圣罗马帝国泰勒都是使用滚轴碾压机铸造的在另一边,1586年,西班牙利用哈布斯堡家族提供的技术在塞戈维亚全新的造币厂正式开始铸造钱币。塞戈维亚这家以水轮机驱动碾压滚轴的造币厂是当时欧洲产能最高,技术最先进的造币厂。在17世纪西班牙帝国最辉煌的年代,塞戈维亚造币厂曾经铸造过著名的大型50里亚尔银币和100里亚尔金币。如今这些象征着碾压机黄金年代的精品钱币价格也是相当惊人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时期铸造的50里亚尔大型银币然而凡事都有优缺点。碾压机虽然铸造的钱币比较精美,效率也比较高,但是有两个严重的不足,随着时间推移愈发引起人们的不满。首先,因为是两个滚筒碾压,因此几乎无法避免地,铸造出

8、来的钱币会有一些弯曲;其次,两个滚筒只要同步率稍有偏差,压印就会错位。猫眼自藏的一枚17世纪利奥波德泰勒,滚轴碾压铸造的钱币很难保持平整猫眼自藏的一枚1618年西班牙塞戈维亚造币厂铸造的8里亚尔银币,因为碾压滚轴没有对齐造成图案的错位在那个年代,商人们交易过程中清点钱币的时候需要将它们垒起来,而弯曲的钱币垒起来不稳;而总是压印错位的钱币图案也让造币厂和政府显得很丢脸。最终,这种造币技术遭到了全社会上下一致抵制后在18世纪中叶退出了历史舞台。另一面,螺旋压制机和冲压原理铸币倒是发展得很不错。18世纪末,英国实业家博尔顿买下了瓦特蒸汽机技术的一大部分专利权,并迅速将其应用在自己建造的索和造币厂(S

9、oho Mint)。这种以蒸汽机为动力铸造出来的钱币异常精美规整,即便今天看来依然让人感到眼前一亮。奥地利-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族和英国实业贵族分别引领了两次铸币史上的“工业革命”,历史上也正是这两个帝国引领欧洲跨越了“发现时代”和“工业革命”这两个最重要的历史进程。可以说,钱币史就是大历史最直接的映射和缩影。“由币观史”或许是研究铸币工艺演化和钱币历史断代的真正意义所在了吧。章太炎评清代学术系统,开篇就有“由天才而得者少,由学力而成者多”的论断,其中凭借“学力”而成的学科中就有史学在列。史学这件事确实是十分仰仗学力的,苦读似乎是胜于意淫,然而有时没有意淫为基础则连苦读的必要都没有了。在写这篇文章

10、的同时,猫眼也有自己的假设。比如,钱币是否真的可以依据某种维度来断代,以及选取欧洲的钱币作为标准来评定西方世界的钱币是否合理。我们如今已经熟悉的一些钱币和历史方面的通识性概念,实际上也只是因为满足了特定的假设而成立的,但如果大家换一个立场就会发现,也许这些常识毫无意义。总之,今天我们讨论了铸币工艺的问题,下一期我们将换上艺术和王朝更迭为维度进行讨论,希望大家继续关注。题外:猫眼明天要去参加巴尔的摩币展啦!从明天开始更新可能会受到影响,还请见谅!这是猫眼第一次以独立的自媒体身份参加币展,非常开心,还做了宣传册神马的。虽然猫眼的受众是中文阅读者,仍然很自嗨地做了英文宣传册。对了,这次猫眼还小范围地在国内藏家群体中进行了“免费寄卖换藏”的征集活动,会把一部分国内泉友的钱币在展会现场销售。猫眼的目的是为了帮大家挣老外的钱,毕竟世界币的市场还在世界嘛!希望这次猫眼能够一切顺利,以后能在更大范围内做征集,也在更多方面帮助到国内泉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