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47398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 引言:随着资本全球化等的增强,并购活动逐步走出国门,跨国并购成为更多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在内并购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企业在过去二十多年跨国并购的企业数量、并购金额、单笔项目并购额度等都在不断增强。然而,除少数几个我们熟悉的跨国并购项目,更多跨国并购并能与取得非常理想的并购战略目标,甚至一些跨国并购因为没有很好地应对并购风险,而中结或失败。本文研究旨在结合所学理论,结合一些案例,探讨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对跨国并购中存在的风险加以探讨,寻求应对方案。 一、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 (一)跨国并购中专注于产业链升级 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技术竞争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所在。结合我

2、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案例,在2014年我国272家大陆企业的海外并购实践中,有60%以上集中在第二产业,特别是采掘业、建筑业等领域,第一产业相对高于第三产业。2014年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产业分布如下图1: 国内的产业结构从宏观视角而言,第一产业最小、第三产业次之、第二产业最大,从这一角度而言我国产业结构在整体上存在以制造行业为主的特点。目前,制造行业发展的根本在于技术,而国外的技术能力一般高于国内,这就使得跨国并购能够为制造行业的转型升级。而从微观视角而言,行业或企业内部的转型升级也是在跨国并购下能够得以实现的。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国内的企业能够对企业当前的技术能力等进行转型升级,促进企业的结构调整

3、,并为行业的结构调整奠定基础。 (二)跨国并购参与主体增多,且投资领域相对集中 在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国企仍然占据极大份额。进入2014年,我国国有企业在对外投资活动中投资额持续增加。而在投资方式上,相对集中于独资模式(59%),而合资模式与合作模式有所增长,分别占32%和2%,这表明目前我国国企对外投资仍然以独资为主。从其投资的主要行业来看,90%以上集中在采掘、金融、运输、制造业等国有企业本来从事的主要产业。 从投资的市场角度而言,目前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市场分布中,北美洲和欧洲占据前两位,其中:美国、欧盟地区,这两大市场的份额占48%左右。在其他市场部分中,亚洲份额居于第三位,其中港澳台地区

4、的比重为13%,高于对印度、新加坡、日韩等地区的投资、。这表示我国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市场相对集中,这对国企对外投资风险会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二、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 (一)政治风险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必然涉及到资本或者其他资产对其他国际或地区的转移,而各国对于海外投资、资产投资等的保护政策、市场准入要求,管理规范等都有一定差异。例如,中石油在对中东地区进行石油开采的投资时,中东发达国家或主要产油国对石油行业的保护非常高,中石油公司最终因为不能打破中东市场行业壁垒而无法有效进行投资。 (二)市场风险 目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投资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包括其地区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

5、等。而在目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投资产业较为集中,例如2004到2015年采矿领域的并购案很多,甚至在2015年3月国家电网出资数亿元并购智利铜矿。然而,智利国内政治与经济不稳定,这个跨国并购案到目前仍处于搁置状态,未来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将会进一步加大其市场风险。 (三)管理风险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综合管理能力存在缺陷,导致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和规模,并且导致部分结构性问题。而文化差异、管理理念的不同,都会影响企业跨国并购后对新企业的管理是否顺利、管理绩效是否符合预期目标等,对企业并购成败影响很大。在中铝与力拓合作的并购案中,并购最终失败,关键就在于中国企业没有非常准确地对并购

6、标的的核心管理理念、管理思路等进行分析与适当接收,完全中式的管理思想复制导致合作无法持续。 (四)经营风险 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存在一定的不利于跨国并购经营发展的问题。其根本在于,我国企业的产权结构不合理,产权明晰程度不高,现代化企业制度建立深度不足。企业经营活动无法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在内部利益的渠道下,其经营战略可能出现为少数人利益负责,而忽视投资风险控制的问题。例如,吉利并购沃尔沃是近年来我国跨国并购案件中备受关注的典型代表,而吉利成功获得沃尔沃控制权后,在跨国经营方面却出现了较大风险。 (五)技术风险 技术创新能力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企业的技术投入较低、人才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有

7、限,最终形成其跨国并购中较低的参与技术含量较高且盈利较高的领域,对其长期发展不利。例如,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在2010年开始加大对德国市场的投资,希望借助德国的高端技术人才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能力。但是,由于该企业本身的技术人才不足、缺乏有效的自主创新环境,在对德国的投资中,并不能很好的吸引和留住人才,最终其市场目标也没有很好的实现。 三、跨国并购风险应对建议 (一)完善跨国并购政策及法律 发挥法律效果引导我国跨国并购中的相关问题的解决,就必须着力建设独立和完整的法律体系,约束跨国并购的相关要求,避免企业的盲目跨国并购。强化对国际相关法律的学习,完善我国相关法制与国际接轨,进而以更

8、完善的法律体系保护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合法权益。 (二)准确分析和适应市场 做好目标市场的需求分析、战略定位分析,强化并购标的在目标市场的影响力、优势与劣势,进而做好后续并购整合准备工作,为并购绩效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强化跨文化管理 我国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等对于企业的跨国并购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周末能够需要更多的重视管理能力的提升,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全面管理体系,进而促使企业的跨国并购能够打破传统的国内遥控,实现国际市场上得独立管理和高效管理。 (四)注重经营战略调整与改进 企业实践跨国并购必须重视独立品牌战略,促使企业跨国并购中能够更好的提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进而促使企业更好

9、的提升国际市场竞争优势,取得更好的国际竞争地位。强化对并购标的各项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尽可能发挥新资源优势,提升并购后主体的战略竞争力。 (五)留住人才并强化技术创新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要开展自主创新,注重外部吸收和内部培养相结合,既要注重外部优秀研发人才的引进,又要注重企业内部有潜力的人才的发掘和培养。 参考文献: 1姜华欣.企业跨国并购面临的国际环境与主要风险J.调研世界,2015年第5期; 2洪元丽.关于控制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的探讨J.中国内部审计,2015年第6期; 3丁莉.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及研究J.管理学家,2015年第15期; 4涂玉龙.浅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管理问题J.致富时代,2014年第6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