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2003-2013年考研真题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746761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2003-2013年考研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2003-2013年考研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2003-2013年考研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2003-2013年考研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2003-2013年考研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2003-2013年考研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2003-2013年考研真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考研真题回忆 709 新闻学基础新闻理论一、名词解释(5分/个):1.民生新闻2.新闻出版自由二、简答(10分/道):1.简述新闻批评的原则;2.简述新闻媒介开展受众调查工作的意义。三、论述题(20分)结合现实,如“窃听门”事件、英国凯特王妃事件等,谈谈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新闻史一、名词解释(5分/个):1.进奏院状2.大清报律3.“红色中华通讯社”二、简答(10分/道):1.谈谈黄远生的记者“四能说”的意义;2.说说美国政党报业的特点。三、论述(15分/道):材料内容:主要是关于“范长江新闻奖”,“邹韬奋新闻奖”与两奖合并成的“长江韬奋奖”的简介。问题:结合范长江

2、和邹韬奋的新闻实践,谈谈评定“长江韬奋奖”的意义。新闻业务一、简答(10分/道):1.间接式导语的定义与分类;2.新闻特写的分类。二、微博反腐是2012年的一大热点,结合这一现象,写一篇评论,字数1000字左右。(30分)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学基础709真题新闻理论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媒介融合2、舆论监督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客观报道原则的内涵和优势2、媒介批评的内容和方法三、论述题(20分)结合实际,谈谈我国新闻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意义。新闻史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报章文体2、西行漫记3、朝日新闻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

3、0分)1、近代中文商业性日报的兴起与发展。2、工业革命对报业的重大推动和影响。三、论述题(15分)中国党报历史上三次改革新闻业务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专访的特点和要求2、广播评论的类型及特点二、评论写作(30分)2011年6月21日,有网友爆料说一个新浪微博名字为”郭美美Baby“的炫富,随后使郭美美从网络走入现实,在社会中掀起了轩然大波。请根据这一事件,自选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新闻评论。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初试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真题一、简答媒介素养传播媒介的类型把关人二、论述针对“抢盐风波”,谈谈对于谣言的控制策略针对农民工报道

4、,谈谈你的看法三、案例分析一段材料是关于发布“限娱令”的,讲了一下“限娱令”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一、简答(每题15分)1、简述网络媒介的传播特征2、简述媒介制度的类型3、简述媒介产业的特点二、论述(每题30分)(1)试述媒介伦理失范的表现和原因(2)试述你对广播电视频道化发展前景的看法(可以选广播或电视)三、案例分析(45分)结合犀利哥走红,利用所学新闻传播知识分析为什么犀利哥能够迅速走红(大概,给了一个简答的介绍)2011年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440试题新闻史一.名词解释王韬葵丑报灾纽约太阳报二.简答1.古登堡印刷术的发

5、展及其影响2.延安解放日报的改版三论述谈谈新青年的历史地位及影响新闻理论一、名词解释新闻 党性原则 媒介批评二、简答1.简述新闻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2.为什么要坚持新闻舆论的正确引导(必要性)。三 论述举例说明新闻媒体反“三俗”的必要性。新闻业务一、名词解释消息 录音新闻 新闻五要素二、简答1.新闻标题特点及作用2.电视评论的特点和作用三、论述结合实例谈谈,以网络传播为代表的新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采写编评带来的挑战及应对之策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真题-新闻学基础真题新闻史(5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苏报案2、范长江3、中央通讯社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

6、述托马斯杰斐逊对美国新闻事业有何贡献。2、简述西方发达国家报业发展的历程。三、论述题(15分)简述新华日报在各个时期的地位和作用。新闻理论(50分)一、名词解释(10分)1、报刊的“四种理论”2、舆论监督二、简答题(20分)1、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2、简述失实报道产生原因以及对策。三、论述题(20分)新媒体出现对现有的新闻传播格局形成冲击,试论述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创新新闻宣传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新闻业务(50分)一、简答题(20分)1、简述电视新闻采访的特点与要求。2、简述新闻“跳笔”的特点和要求。二、论述题(15分)论述网络编辑的特点和要求三、应用题请根据下面材料,写一篇时评,字

7、数不超过800字。 世界媒体峰会共同宣言 北京2009 2009年10月8日至10日,世界媒体峰会在中国北京举行。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世界传媒盛会,来自世界各地的通讯社、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形态的170多家传媒机构参加了峰会。 我们以“合作、应对、共赢、发展”为主题,围绕八项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分析了世界传媒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着重探讨了国际金融危机、迅速变化的受众需求和不断涌现的高新科技背景下,传媒机构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相信本次峰会深化了认识,扩大了共识,加强了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我们关注,当今世界正经历着复杂而深刻的变革,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传播技术新型化以

8、及世界文化多样性与共通共融,为世界传媒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也为媒体报道世界事件和全球问题构建了重要舞台。我们希望,世界各地媒体向全世界传播真实、客观、公正、公平的新闻信息,促进政府和公共机构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促进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我们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特别是给世界传媒业造成的严重冲击。我们还就媒体应对危机、创新发展的策略和经验交换了意见。 我们认为,数字化、网络化时代,世界传媒业的环境与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挑战与机遇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积极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应用高新技术成果,加强与用户的互动,鼓励受众的参与,将有助于推动世界传媒业变革和进步。

9、我们希望,在世界传媒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各种形态媒体,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功能互补,不断创新,共同发展。我们相信,通过世界媒体峰会搭建的有效平台,各媒体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开展信息交流、人员交流、技术交流和经验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分享机遇与成果。我们确信,本次峰会的举行将对世界传媒业产生广泛、积极和深远的影响,推动世界各地媒体共同应对挑战、增进彼此合作、实现共赢发展。本次峰会由新华通讯社、新闻集团、美联社、路透社、俄塔社、共同社、英国广播公司、时代华纳特纳广播集团和谷歌共同倡议发起,新华通讯社承办。中国传媒大学09年考研新闻真题新闻理论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社会责任论 2

10、媒介公信力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新闻与宣传的联系与区别。2简述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对传播者的制约作用。三、论述题(20分)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西方职业道德规范及其实践的认识与评价。新闻史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约翰威克斯 2、反“客里空”运动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普利策对美国现代新闻事业的贡献。2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传媒经营的主要观点。三、论述题(20分) 论述刘少奇的新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新闻业务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平面媒体编辑在版面中使用新闻照片时应注意的专业要则。2、简述新闻评论的基本类型。二、论述题(15分)谈

11、谈人物通讯报道对象的基本类型(试结合实例)三、应用题(15分)分析下列时评观点并提出你的看法。篇幅不超过800字。标题:时评需要更多样作者:北京大学教授 张颐武最近,“时评”这一现象引发了争议。有论者尖刻地批评这是一种“脑残”文体。当然也有不少人肯定这一文体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些讨论凸显了这一文体对于社会的独特意义,显示了其影响力已经不可忽视。时评目前已经成为报刊等传统媒体的重要部分,也是社会舆论的重要部分。不论是传统的主流报刊,还是近些年流行的都市报刊,现在都高度重视言论的社会影响,几乎都有专门的时评版面,也有一些时评人开始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公众的欢迎。这说明无论是报刊本身的选择,还是读者的需求

12、,时评的流行都已经成为媒体发展的新趋势。时评是对于社会现象的快速反应,也往往是从一个具体的事实例出发对于社会趋势的分析。不少时评能够切中时弊,表达公众的意见,反映民意的走向和民生的现实要求,对于社会有相当积极和正面的影响。同时,时评也是传统纸质媒体和互联网“打通”的成果。一些互联网上的“网评”,由于其特色而成为了报刊争相转载的对象。而报纸上的“时评”,如果有影响力,也会在网络中形成转载和跟帖的风潮。而一些网络评论的写作者也由于其文字清新或辛辣而被传统纸媒所借重,成为专栏作者。这样在网上网下形成了相互支撑的互为掎角之势,极大地拓展了言论的空间,对于社会充分了解公众的意见有极为正面的价值。中国社会

13、的剧烈变化造成了价值观和生活形态的快速变化,经济情况和社会趋势的变化也相当迅速,所以公众对于快速反应的时评有着强烈的需求。时评往往价值观明确简单,对于问题的看法直截了当,是一种充满了“确定性”的文体。这对于公众在复杂生活中寻求某种确定性是有相当的帮助的,也对于公众确立自己的价值判断,参与公共事务有相当的意义。因此,简单地否定时评显然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且一些否定时评的言论其实也是被当作时评发表的,这其实也说明了时评的价值和时评作者们对于社会的贡献。但时评当然也有明显的局限。我想时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由于时评多数是由一些时评人写成,他们对于时评文体有很好的掌握,但对于社会问题的看

14、法往往过于简单化,往往倾向于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方式,以及只求痛快淋漓、不求客观理性的策略。时评具有网评般的尖锐犀利,也有网评的一清二白。时评往往从一种情绪化的角度来观察问题,以网络博客和跟帖的风格来理解事物,常常结论来得过快过大。期望见微知著,却难免无限夸大;期望深入浅出,却难免过甚其辞。这样的文体风格对于一望而知的丑恶现象进行抨击和鞭笞是有所贡献的,但对于今天所面临的复杂多样的社会经济问题,对于各种矛盾纠结的多重现象的复杂性的认识,却难免缺少客观理性的态度和具体入微的分析。其次,时评往往缺少第一手的资料和对于社会问题的切实观察。往往仅仅依靠一些网络中或媒体中的报道来发表意见,于是容易捕风捉影,过度引申,往往和实际情况有相当的距离。这可以说是时评当下所表现的明显弊端。时评往往可以帮助宣泄公众的情绪,却无助于公众对于事物复杂性的深入体察和理解。有这样的弊端,其实是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并不应该简单否定时评的贡献。现在所需要的是时评空间的进一步扩大。如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中有弗里德曼这样的名记者,也有克鲁格曼这样的大学者。像记者这样接触第一手现实材料的人写出的时评往往有强烈的现实感,而学者是术有专攻的专家,对于问题的复杂性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可以让更多的记者和学者加入到时评人的行列之中,这样,时评就有了更多的不同意见的相互参照和相互对话,显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