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仙湖北理工学院基于协同创新的地方高校领军人才群建设研究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45108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林仙湖北理工学院基于协同创新的地方高校领军人才群建设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张林仙湖北理工学院基于协同创新的地方高校领军人才群建设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张林仙湖北理工学院基于协同创新的地方高校领军人才群建设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张林仙湖北理工学院基于协同创新的地方高校领军人才群建设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张林仙湖北理工学院基于协同创新的地方高校领军人才群建设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林仙湖北理工学院基于协同创新的地方高校领军人才群建设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林仙湖北理工学院基于协同创新的地方高校领军人才群建设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协同创新的地方高校领军人才群建设浅析 -以湖北理工学院为例湖北理工学院人事处 张林仙 张前 万灵 郑实湖北 黄石 4350003摘要:以学科带头人为主体的高层次人才是地方高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资源,面对地方高校领军人才缺乏的问题,提出基于协同创新中心集聚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优势,联合国内外高校与地方的创新力量与资源,通过国家“”、湖北省“百人计划”、“楚天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实施,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形成学校以“学科领军人才工程”为核心的领军人才群,提地方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功能。关键词:协同创新 地方高校 领军人才群 建设一、地方高校实施领军人才群

2、建设的重要性以学科带头人为主体的高层次人才是学校教学科研的主力军,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最为关键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刻不容缓。随着国家“”、湖北省“百人计划”的实施,面对学校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和国内外高校间激烈的人才竞争,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缺乏问题日益突出,队伍整体结构有待优化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意义重大。湖北理工学院地处黄石市,属于长江中部沿岸城市带、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区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一定区位优势。在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的指导下,

3、我校应抓住服务黄石地方产业经济的机遇,发挥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高校与地方的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发挥其对业内领军人才的集聚力,以点带面,引进一批有影响力的领军人才,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在新的一轮高校发展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打下坚实基础。可以预见,领军人才群的建设,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持久、深远的预期效果。一是加速学校教学科研团队的建设,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二是改善教师的科研条件和环境,搭建科研平台,提高科研成果层次,营造浓厚科研氛围;三是强化教学效果,丰富教学内容,在促进学校科研水平的提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

4、强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的服务功能。二、影响地方高校领军人才群建设因素(一)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缺乏知名的学科带头人。知名学科带头人的缺乏使学校的重点学科和专业建设面临重重困难,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形成合力,制约了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2、青年教师中缺乏学科领军人才。青年教师中缺少学科领军人才的传帮带作用,难以快速成长,造成学校专业发展滞后、人才培养难上水平、教学科研团队难以形成等一系列问题。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快速发展的教学科研形势的不相适应。阻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二)地方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基础条件1、师资队伍建设基础。地方高校大力实施“人才

5、强校“战略,教师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梯队层次结构得到了改善,骨干人才队伍得到充实,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得到了提升,师资队伍整体规模和素质得到了提高。以湖北理工学院为例,截止2012年底,学校师资总数97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8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536人;35岁以下教师425人。教师中有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为楚天学者,6人为东楚学者,5人获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8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5人,黄石市突出贡献专家5人,24人为兼职硕士生导师,外聘知名学者10人。2、创新团队建设基础。地方高校注重团队的协同创新能力,创新团队建设工作也取得重

6、大突破。以湖北理工学院为例,近三年来,学校成功申报了磁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研究、分布式虚拟实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多节点能量管理的光伏系统研究、矿业废物资源化与绿色化学材料开发与应用研究等4个湖北省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同时,学校还建设有9个校级创新团队。2012年成功获批湖北省矿区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协同创新中心。3、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基础。地方高校依托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组织实施的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和湖北理工学院“东楚学者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提升了学校科研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如我校以获批为“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的机械电子工程、环境工程重点学科为平台,已从香港、美国、加拿

7、大、澳大利亚等国外知名大学以及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湖北三环锻压设备有限公司等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聘请了“楚天学者”和“东楚学者”等10余人组成的科研团队,其中一个团队近两年成功申报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重大科技项目和1项湖北省重点项目,提升了我校的科研实力。目前学校拟以湖北省矿区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重点实验室为平台建立院士工作站。4.教学、科研、实验平台建设基础。地方高校教学、科研、实验平台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比如,经过长期的建设与发展,我校已建设了包括矿区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省级重点实验室及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石重点实验

8、室等在内的省级教学、科研及实验等基础研究平台10余个,具备开展研究的仪器设备条件,这些科研实验以及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为高层次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硬件支持。三、地方高校领军人才群建设的思路和措施(一)主要思路1、制定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客观分析和准确把握地方高校人才队伍结构、规模、质量与效益的整体情况,科学制定学校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与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全面提高人才引进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依托国家和省级高层次人才计划重点引进领军人才。坚持以学科建设需要统筹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导向和布局,努力提高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平台的引才层次与聚才能力;坚持以院士、等国

9、家级高层次人才以及湖北省百人计划、楚天学者、省级学科带头人等学科领军人才的引进为重点,兼顾其他急需人才;坚持以高层次团队引进为主,高水平教学科研人才引进并举,不断优化地方高校师资队伍结构。 3、建立和完善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激励体制和机制。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胆破除制约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深层次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不断完善学校人才管理制度,形成持续协调有效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激励体系。(二)主要措施1、完善制度建设,提供政策保障为了吸引更多领军人才的加盟,学校要制定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人才经费的使用等相关规定,为稳定高层次人才队伍,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 加强领导,提

10、供组织保障领军人才引进和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在上级的统一组织领导下,狠抓组织落实工作,成立由主管校长为组长、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工作协调组,负责引进事务的协调落实。3、 成立专家组,提供智力支撑专家顾问组由学校学术委员会成员为主的校内外知名专家组成,负责重大人才引进项目的论证咨询。要充分发挥专家组专家的咨询、指导作用,把握好引进的领军人才的质量,结合学校实际,请专家对学校准备引进的领军人才的学科专业结构提出建议,并对他们的工作成绩进行考核和评估。4、 改善服务,提高效果在领军人才引进工作中,建立过程跟踪和自查制度,力求实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力求通过过程跟踪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服务质量,提高引进效率。作者介绍:张林仙(1969-),女,汉族,云南省呈贡人,副教授,硕士,现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