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对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44614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举制对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科举制对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科举制对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科举制对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科举制对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举制对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举制对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举制对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篇一:浅谈中国的考试制度浅谈中国的考试制度中国从古代就开始了考试制度,当时称之为科举制。很多人通过科举考试,展现自己的才能,获得了进朝做官的机会,从而光大了自家门楣。但是也有很多人终身都投入到参加科举考试这一活动中,终日学习,但是总是屡试不爽,不能达到最终出人头地的目的,一生穷困潦倒。并且在当时,总是会有一些当朝官员凭借自己的权势使自己的亲戚或朋友高中,埋没了很多本来比较有才干的人。所以说,科举制一方面,给了一些人出人头地的机会,并且选出了一些比较有才干的人更好的为皇帝以及百姓们做事。但是另一方面,科举制也使一些人陷入了一个“漩涡”,无论如何也出不来。与此同时因为一些

2、不公平的现象,使得一些官员在朝中的势力越来越壮大,从而导致了皇权的不稳。所以说,科举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在现如今的中国,出现了考试制度,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大学,甚至更高一级的学府,我们的学习生涯中无不充满了考试,考试成绩几乎成为了评价我们的唯一标准,区分好学生和坏学生的唯一标准就是考试成绩。考试成绩等同于了学习成绩,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可以获得老师的喜欢,甚至还在无形中拥有了很多特权。而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是另一种状况,虽然不会遭到什么不好的对待,但是在老师或者同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把他们看的和成绩好的学生不一样了。首先,不可否认,考试制度确实有积极的一面。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了考试制度,老师通过什么方法

3、来知道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通过什么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学生又能通过什么方式来展示自己,或者说是让老师以及其他同学来认可自己的学习成果。我们又能通过什么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实践吗,这有未免有点太不现实了,因为生活在我们这么大人口的一个国家,不可能给每个人都有机会。另外用人单位又如何更加客观的评价一个应聘者是否可以胜任某项工作,确实可以通过面试以及试用期之类的方法来判断,但是应聘者往往都有很多,不可能给每个人都有面试机会,更不可能给每个人都有试用期,在这样的情况下,学历以及成绩就可以作为最初的一个衡量标准。所以,考试确实是评价一个人的一个非常好的手段。所以这样来说,考试使很多事情都变

4、得简单又可操作了许多。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量化性的东西,使很多东西都变质了,考试成绩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并不完全,有的学生考试总是很好,都是因为他比较会考试,但是学习情况不一定有多么乐观。相反的,有的学生考试成绩总是一般般的,但是同学和老师们都很明显的可以看到,他学的真的很好。所以说,考试成绩不一定就可以很准确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说,仅仅用成绩来反映学生对只是的掌握情况似乎有些过于片面了。教学控制管理是深入到教学过程内部以管理有效性为目标的一种管理。它是全面质量管理在教学工作中的体现,它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师生的双边活动的掌握和调控。考试是最一

5、般的教学控制的方法。考试的考核目标是学生预期的学习成果,而预期的学习成果是教育工作要达到的教育目标。考试有助于教学管理者做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决策。考试是教师了解、分析学生学习状况的手段,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手段。考试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了解学习状况的有效手段,通过考试,学生可以客观地评价自己,总结经验,改进学习方法,对学习起促进作用。这是我从网上查到的关于考试的目的和作用,但是在现实中,不可否认的,在一定程度上,考试确实也达到了一些这样的效果,但是也不可否认的是,考试同样带来了一些我们最初丙并没有预期到的不好的效果。因为考试的量化形式,学生的学习也越来越量化,考试考的

6、就学,考试不考的就不学,但是,事实上,对于我们的发展以及各方面的要求来说,我们不应该就是越多学越好吗?不仅这样,老师也会因为考试不考而不讲。就这样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老师为了考试而讲课,而违反了最初我们要学知识以及传授知识的初衷。就这样,一些的学习活动以及教学活动都变成了以考试为中心,而并没有达到我们最初的让考试来服务于我们的学习教学活动、更好的指导老师的教学的目的,这未免有点可悲了最后就是,虽然现在我们的考试比古代的科举考试要公平的多,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完全排除不公平的现象,就像贪官永远会有一样,在考试中也总会有一些人钻空子。最近考试泄题的事件频繁发生,我不想指责那些泄题的人,我倒觉得这样的事

7、情我还是可以理解,因为这样一个泱泱大国,谁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做的那么好呢。但是不得不承认,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说明我们在制度方面还存在着漏洞,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对这一现象做出反思,并且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避免这一现象的屡次发生,因为不得不说,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还是需要通过考试来证明自己,从而考入更高一级的学府或者找到一份比较不错的工作。如果连这样简单的一个目的都不能达到了的话,那考试制度的继续实施似乎有待考虑了。所以总的来说,中国当代的考试制度同样是一般双刃剑,在带给我们许多方便以及好处的同时,也对我们造成了一些困扰,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就像我们现行的许多制度一样,总是在带给

8、人们好处的同时,又伴随着带来了一些我们最初不能预见的不好的影响,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理解归理解,制度的晚上还是需要相关部门做出努力的,让好的一方面无限放大,尽量规避不好的方面,这才是上上策。篇二:浅谈科举制度对当代教育的影响浅谈科举制度对当代教育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起源于汉代,发展于隋唐时期,兴盛于明清。中国的科举制度自唐以后,历来是文武两科,殊途并进。但是,古代中国历来重视文科,因此文科一直占据科举的统治地位。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一大进步,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特别是对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

9、的九品中正制,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替代和否定,给广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的阶梯而入仕以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机会和条件。因此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中国历史上有过两种教育模式,一种是全民教育,一种是应试教育。 其中,应试教育从过去一直延续现在,而且在当今的教育模式中尤其突出,几乎成了所有学校的定式教育模式。而无可厚非的,这种定式的教育模式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与古代的科举制度相比,不管是当代的高考制度抑或是公务员考试制度与科举考试都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 考试形式都是国家举办的选拔性竞争考

10、试,以成绩取人。2、 严密的考试程序,考试题的命题、印刷、发送等过程都严格依据国家保密法进行。3、 考试试题题是对在校学生的指挥棒,评分标准也体现了教育的标准。古代科举制度和现行的公务员、高考等录用考试制度所遵循的原则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即通过考试,实行公平竞争,按“竞争择优”原则,力图从社会各部分的广泛中获取人才。同为大规模社会性考试,现代的人才选拔考试,或在考试性质、考试功能,或在考试产生的社会影响上,都与科举有着某种程度的直接承继或间接渊源关系。不仅如此,与科举考试的性质、功能差异甚大的现代社会各类专业资格证书考试,也都是从考试题型、考试组织、防止作弊等方面吸取科举考试方法与技术之精髓。其

11、奉行的公平竞考、择优录用原则均取法于科举制。当然,我们不能指望仅靠考试取官就能解决政治体制现代化的出路问题,但作为一种精巧的政治录用方式,考试选才可以减少用人方面的腐败,其平等择优的精神具有恒久的价值,这便是科举的现实意义之所在。考试本身要求的选拔性和它的规格化,是其内在的、不可避免的矛盾。二者不但在选拔功能上延续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在其命中注定的规格化弊端上也一脉相承。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要求,客观上需要确立多元化的招生考试与人才培养标准,考试既要为精英教育选才,也要为大众教育服务。因此对于统一考试的利弊我们应有全面、理性的认识:其利在于能够高效、客观、公平地选拔人才,其弊端主要是考试选拔的标准

12、较为单一。从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大都仅局限于四书、五经,而忽视了自然科学的实际运用。它把恒定人才的一切标准仅局限于一篇文章中,这也就意味着考生不需要具备任何实际操作的能力,同样的道理,便造成了中国当代的考生“书呆子”的存在越来越多。在当代教育模式中,对人才选拔方式依然实施类似于古代科举制度的“学历制”。既以考试为评定教育的主要方式,把成绩看作是评价的标准,这使得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负面作用,改变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意义。尤其是现在的教育在考试的题目中,大都以记忆性的知识较多,而且几乎是仅以一次期末考试就评定了学生所有的能力,而大都忽视了学生平时的表现。这使得学生天天死记

13、硬背书上的知识点,为了一张能够证明学历的文凭而在苦读。这显然是没有真正地考察到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并且从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学生在学习中采用死记硬背而不求理解的做法。针对当今教育的这种怪状,冯雪梅先生曾一连串发问:“有高学历是否就意味着好工作?上了研究生是否一定能“物有所值”?对学生而言,付出几年的时间和精力,是否有所收获与回报?对社会而言,是否真正培养了所需之才?”面对现实生活中残酷的现实和矛盾,我们经常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中国的学者到底是“学”生还是“考”生?但在疑问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回顾历史,更深入全面地认识科举制度这一文化。我以为,中国这些腐朽的文化遗留一天不改变,我们的考生还得在这

14、个痛苦的“考海”中挣扎,所以,要改变腐朽的文化,首先得改变我们的考试制度和评定人才的标准。无可非议,在发展文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继承古代的文化,但我们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过程强调的是发展与继承相结合,而不是脱离实际地进行生搬硬套。在目前中国正在大力深化改革高考制度的背景下,我们理应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科学态度,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古代科举制度进行剖析,然后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寻找出对我们今天的人才选拔较为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是保证整个社会体系正常运转的先决条件,要想拥有充足的优秀人才资源,形成人才济济、群贤毕至的局面,我们还需对建立“独具慧

15、眼”的人才选拔选拔体制进行更深、更具体的研究 。篇三:尔雅视频期末考试中国的社会与文化试题及答案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分)1中国科举制度开始于什么时期?()A、三国B、汉朝C、隋朝D、唐朝正确答案: C2以下哪项不属于上层建筑?()A、政府部门B、生产关系C、法律制度D、意识形态和思维正确答案: B3最早创办私学普及教育,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的是()。A、老子B、孟子C、墨子D、孔子正确答案: D4在1949年,中国的文盲数量占总人口的比例是()。A、90%B、80%C、70%D、60%正确答案: B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以下哪次会议上通过的?()A、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B、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第六次全体会议C、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正确答案: B6“人有多大胆,地有大产”是以下哪个时期的政治口号?()A、文化大革命时期B、大跃进时期C、改革开放时期D、国内战争时期正确答案: B7髡刑指的是()。A、剪头发B、脸上刺字C、割膝盖骨D、剜眼正确答案: A8以下不属于四书的是()。A、论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