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44295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篇一:20XX-20XX年高一月考试题杜蒙一中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命题人:李新军第卷(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史书上载“益(当时一部落首领)干启位,启杀之”。启这一做法,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A实行了禅让制 B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C开创了王位世袭制 D确立了皇帝制2、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敌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3、下列有关西周宗法制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是一种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地位的制度它用来确定贵

2、族的等级,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宗法制度是分封制的基础 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是周礼A. B.C. D.4、下列对西周王朝周王和诸侯关系的评述,正确的是 根据分封制,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 根据宗法制,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周王对各诸侯国有绝对的控制权A、 B、 C、 D、 5、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 6、是A、权力的高度集中 B、皇权至上 C、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D、废分封,置郡县 7、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其中御史大夫负责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监察百官C、管理军务

3、 D、负责司法8、“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西汉郡国并行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元朝行省制度D秦朝三公九卿制度9、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10、唐初统治者重视水利建设,根据唐朝制度,一道治理黄河的诏令从草拟到执行必须经过A中书省门

4、下省尚书省户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D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户部11、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A史记 B姜子牙助周灭商神话 C商朝卜辞 D孟姜女哭长城传说12、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公元1069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通判负责监督知州B知州管理地方行政C通判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 13、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

5、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14、“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15、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

6、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16、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17、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 18、元朝为加强中央对西藏和台湾的管理,分别设置了A中书省、伊犁将军B宣政院、中书省 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19、经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而指定,允许拥有奴隶、维护私有财产的成文法典是A罗马法B英国权利法案C美国联邦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20、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有利于全体雅典人

7、参与国家管理 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A B C D21、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利斯提尼“领着人民参与政治”。克利斯提尼改革中符合这一评述的是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4个血缘部落 设立五百人会议 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A B C D22、“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23、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A

8、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D 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24、“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25、在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绝大多数公职任期一年,只能连任一次,且均为抽签选举产生,只有军事领导职务通过举手表决产生,一年一任,但可无限期连选连任。这是因为A.军人实际上控制着国家 B.雅典军人享有崇高威望 C.军事事务需要专人执掌

9、 D.军职比行政公职更重要26、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27、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28、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10、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体现三省分权制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D分做相权加强皇权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宰相是非。这说明29、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A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B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C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D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30、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第卷(40分)二、非选择题:(40分) 31、 皇权与相权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

11、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 问题:(20分)(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10分)(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10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异邦人不能享受此法的保护,被称为公民法或者市民法,内容主要是有关罗马共和国的行政管理、国家机关及一部分诉讼程序的问题。公民法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法律的主体范围狭小、内容保守、形式主义色彩浓厚、保留大量氏族残余等。随着罗马对外征服地区的扩大,罗马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12、公民法不足以解决帝国疆域内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在罗马逐渐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这就是有名的万民法。材料二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和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欧关各国在不同程度上无不受到罗马法的影响。20世纪初罗马法的影响经过日本,延伸到了中国。 请回答:(20分)据材料一说出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来罗马法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指出发生变化的背景。(6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出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主

13、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并分析其影响深远的原因。(8分)你认为罗马法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是什么? (6分)篇二: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三历史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原因? 历史的进步。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发展的结果,社会进步的产物。 一 分封制1.目的:进行有效统治2.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3.受封者的义务: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 朝觐述职。 4.受封者的好处(权利):得到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在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可以实行再分封。 5.影响:积极:A加强了周天

14、子对地方的统治。B.开发了边远地区,扩了统治区域。C.周天子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走向严密。消极: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候有很大的独立性,易出现割据和分裂。从长远看不利于统治6.结果:西周后期,破坏;春秋时期,瓦解;战国时期- 秦朝,废除。(被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遭破坏的原因:直接原因诸侯在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的大量开垦,井田制瓦解,分封制也随之遭到破坏。 二 宗法制1.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3.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大宗)和庶子(小宗)有双重关系, 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4.意义:解决了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5.与分封制的关系:分是权力的分配,宗是分配的原则 宗在政治方面的表现是分封制, 分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