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场试验保密管理办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743940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场试验保密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外场试验保密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场试验保密管理办法(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场试验管理办法 1.目的 为加强重大涉密活动和涉外活动的保密管理工作,防止泄密事件发生,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标准 ,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定。 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我公司重大涉密活动和涉外活动的保密管理 3.引用文件 3.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1990 年 5 月 25 日国家保密局令第 1 号发 布); 3.2中共中央委员会办公室、国家保密局关于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规定(厅字 200058 号); 3.3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八号(2010 年 4 月 29 日) 。 4.术语和定义 无 5.职

2、责 5.1 指定一名部门负责人专门负责外场试验的保密管理工作; 5.2 制定专项外场保密工作方案; 5.3 负责组织、落实外场试验参加人员的保密教育和管理工作; 5.4 主动要求保密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和监督。 6.具体内容 6.1 涉密试验现场保密管理 6.1.1 试验承办单位必须把安全保密工作纳入现场工作的议事日程,对参试人员的资格进行 审查,要认真组织参试人员学习有关保密规章制度和保密纪律。 大型外场涉密试验,应与市级保密处联系,填写重大科研项目外场试验保密审批表 ,接受 保密管理具体防范技术上的监督和指导。 6.1.2 外场试验现场,要指定专人分管保密工作,每个系统、每个参试单位,都要设专

3、(兼) 职保密员,负责本系统、本单位在试验现场的文件资料管理工作。 6.1.3 大型或密级较高的试验现场,必须实行出入证制度,出入证的发放、保管要有完备的 登记手续审批流程。 6.1.4 试验记录、设备器材应妥善保管,特殊情况需旅途随身携带时执行中共中央委员会 办公室、国家保密局关于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规定。 6.1.5 严格现场涉密载体发放、保管、邮寄手续,现场试验或调试领导小组应为涉密载体发 放、保管提供可靠场所和保密通信渠道。 6.1.6 试验现场印发的试验工作涉密资料,要严格控制印刷地点和印刷份数,分发时应办理 登记手续,用后及时收回销毁。6.2 涉密人员管理 6.2.1 加强现场参试

4、人员的住宿管理,平时在住处应有人留守值班,留守值班人员要时刻提 高警惕,确保住处存放的国家秘密载体安全。 6.2.2 加强现场通讯管理,参试人员联系工作、汇报情况时,禁止用普通电话、电报、传真 等传递涉密信息,大型或密级较高的试验现场禁止参试人员携带手机。 6.3 试验现场 6.3.1 试验现场必须加强录像、摄像的管理,必须由学校职能部门人员拍摄,拍摄过的录像 带(包括原始素材) 、照片(包括底片)由主办部门妥善保管,不得随意复制和向外提供,禁 止在试验现场使用可拍照手机进行拍照。 6.4 其他 6.4.1 未经领导机关或现场领导小组批准,任何个人或参试单位无权组织现场参观活动,经 批准的参观

5、必须按指定路线进行,介绍情况要适度,未经批准禁止在参观中录像、拍照。 6.4.2 对参观的基本情况做出文字记载,试验工作总结存档备案。 6.4.3 涉密试验主办单位可根据试验内容、试验场所周围环境、参加试验人员情况,制定或 提出具体的保密防范措施与工作要求。 7.保障措施 7.1 保密办公室监督外场试验的进行情况,对外场试验负责人随时进行监督检查。 7.2 外场试验中对,各保密人员相互监督涉密人员的工作情况,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人员,进 行保密教育,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8.支持性表单 8.1外场试验保密方案审查表 8.2拟定参加外场试验人员记录表 9.附则 9.1 本制度由保密委员会成员起草,仅限保密委员会成员查阅。 9.2 制度的修订由保密委员会负责人提出,报董事长裁决,保密委员会专人修订。 9.3 制度自签发日起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