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创立于何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43605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举制度创立于何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科举制度创立于何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科举制度创立于何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科举制度创立于何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科举制度创立于何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举制度创立于何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举制度创立于何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举制度创立于何时篇一:20XX年中考历史试卷分类汇编:科举制度的创立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内容标准】(1)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内容标准】(2)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一、选择题1(20XX江苏泰州31)右为雁塔题名拓片图(部分),雁塔题名是科考及第后新科进士的最高荣耀。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是()创立并完善于隋唐时期 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 为xx创造了绝对公平的竞争机会 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A BC D【答案】C2(20XX江苏徐州15)有学者认为“在唐朝虽然每年平均只有二三十人通过考试,但?这一制度为天资聪颖却非士族豪门出身的人提供了机会”材料所说

2、的制度是()A世袭制B郡县制 D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答案】D3(20XX山东菏泽4)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 “这一制度”是指( )A监察制度 B三省六部制C行省制度 D科举制【答案】D4(20XX广东佛山3)有学者评论说:“如果从中外文化对比的角度看,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同时代任何国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此观点评价下列哪个朝代的“政治文化”最恰当()A秦朝B西汉C东汉D唐朝【答案】D5(20XX贵州黔西南5)科举制度的起止朝代是()隋朝 唐朝 明朝 清朝ABCD【答案】B6(20XX黑龙江龙东3)近年来穿

3、越剧受到青少年的青睐。穿越时空,回到隋朝,你可能看到和听到( )家住余杭的张兄坐船游大运河来到涿郡 寒门书生王某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成婚 东京商业区内,人们用交子购买生活用品AC【答案】B7(20XX黑龙江大庆3)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为士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制,选官标准为()A品德B才能C军功D血缘【答案】B8(20XX云南省3)唐朝的“开放”是全面的开放,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下列能说明唐朝选官制度开放的是()A接待遣唐使C实行科举制【答案】C9(20XX山东聊城5)孟德斯鸠在评价中国某一制度时指出:“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员,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

4、身如何,都有通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该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不包括()A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B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C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 D使专制集权统治极度膨胀【答案】D10(20XX广东揭阳15)下列对不同朝代科举制度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B统治者都善于纳谏 D长安是座国际大都市 BDA汉朝时最早设置科举考试的朝代B隋朝发展了科举制度,设置了武举C唐朝科举重视诗赋考核,并开设了进士科D明朝八股取士发挥了学者的真才实学【答案】C11(20XX甘肃兰州3)我国历史上实行的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公平的原则。科举制度创立于()A西汉C唐朝【答案】B12(20XX广东省

5、4)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 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ABCD【答案】B13(20XX山东济南3)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这种“最早的考试制度”是()A禅让制 B世袭制C科举制 D民主制【答案】C14(20XX湖南永州5)下列说法中,能准确反映唐朝科举制度特点的是()A分科考试,重时事评论 B科目繁多,重诗赋考查C轻视

6、诗词,重实际能力 D八股取士,重文章格式【答案】A15(20XX辽宁沈阳2)唐朝中央设国子监主管学校工作,统管京师六学。律、书、算学为明法、明字、明算输送考生,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为进士、明经两科输送考生。对该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B隋朝D明朝A学校教育服务于科举制 B学校教育内容为儒家经典C科举制促进了文学的发展D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答案】A二、非选择题16(20XX浙江嘉兴26)(10分)自古以来,“考试”是选拔人才的有效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正是汉代的太学,考试毕业分甲科、乙科两等。按当时定制,考试甲等的就得为朗(郎:皇宫里的官职),考乙等的,回到其本乡地方政府充当吏。摘编

7、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最早设立太学的皇帝是谁?联系材料一,说出太学生毕业后的去向。(2分) 材料二 在唐代,考中进士即具备做官资格,由于宰相多是进士出身,时以应考进士科最为人崇慕,报考人数最多。科举考试允许普遍人报考,为庶族中小地主,乃至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升官的路。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2)联系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唐朝科举制的作用。(4分)材料三 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词”受到普遍重视,文学发展焕然一新。科举考试录取士者大幅增加,读书风气日盛。三字经百家姓等小百科全书成为宋朝幼儿启蒙读物,文明高度发展。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3)联系材料三,谈谈宋代科举考试对文明高度发展

8、的影响。(4分)【答案】26(1)汉武帝;(1分) 在皇宫为官或回地方为官。(1分)(2)唐朝实行科举制度,向各地方的庶族地主、平民打开了门路,刺激、网罗了一批中下层知识分子,使他们有了参与政权的机会,这就调和了阶级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4分)(3)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宋代科举考试还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4分)17(20XX山东威海21)“盛世”是指我国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特定阶段。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盛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

9、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最终凿通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或经济方面具有“首创精神”的一项措施。率领“使团”出使西域的是谁?“陆上要道”是指什么?(3分) 材料二 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昌盛局面,在她统治时期继续向前发展,国力强盛,为以后的“开元之治”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她”对我国科举制

10、度的发展和完善所做的贡献是什么?说出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或者虚心纳谏的一个事例。“开元”是哪个皇帝的年号?(3分)材料三 15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数百年来,东南亚各国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2分)(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主要原因。(至少说出两条)(2分)【答案】21(1)思想方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

11、百家,独尊儒术”;经济方面: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2分)张骞 丝绸之路(1分)(2)开创殿试和武举(1分)任用房玄龄和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等。(1分)唐玄宗(1分)(3)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1分)郑和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东南亚各国人民对郑和怀念、敬仰;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言之有理,答对一条即可)(1分)(4)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有贤能的皇帝统治;实行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等。(言之有理,答对两条即可)(2分)18(2

12、0XX广东梅州16)(6分)翻开中国古代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创新是贯穿古代史的一条明显主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史记商君列传记述战国时的一次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材料二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 上册)篇二:科举制度创立于。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隋朝 D.宋朝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

13、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

14、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篇三:科举制度创立于。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