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视频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43603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举制度,视频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科举制度,视频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科举制度,视频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科举制度,视频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科举制度,视频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举制度,视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举制度,视频(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举制度,视频篇一:20XX最新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超星尔雅课视频一、单选题1根据尧典记载,古人用()测定时节。()A、鸟的迁徙 B、花开花落 C、天体运行 D、河水流向我的答案:C2汉成帝时期将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分别是()。A、司徒、司空、司马 B、大司寇、大司空、大司马 C、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 D、司寇、司空、司马我的答案:C3封建制度指的是()。 A、 小农的共和制政体 B、 市民的民主制政体 C、贵族的分权制政体 D、知识分子的君主制政体我的答案:C4封建制本身就是针对()的社会现实,它本身具有同化异族的潜在功能。 A、 等级分化 B、 贫富不均 C、 异族林立 D、分崩离析我的答

2、案:C5中国王朝的两股势力是()。A、王权和市民 B、贵族和市民 C、王权和小农 D、地主和小农我的答案:C6中国古代小农阶层的特点不包括()。贫穷 A、勇敢 B、 C、思想简单?好战 D、我的答案:D7从思想学派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上看,儒家学说和老子思想截然不同的原因在于()。 A、 儒家诞生的背景是礼乐文明,老子思想的背景是史官文化 B、 儒家诞生的背景是礼崩乐坏,老子思想的背景是道法自然 C、 儒家诞生的理论基础是中庸之道,老子思想的背后是阴阳论 D、儒家主张中庸之道,老子思想主张天人合一我的答案:A8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荀子的落脚点在于()。篇二:第4课科举制度教案教学设

3、计一【课标精解】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大发展的时期,此时开创并完善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影响至为深远;有的学者从“文化”的广义角度看待科举制度,认为科举制度是中华文化中“最显著的创发”。科举制度按序介绍了五位隋唐帝王在科举制度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第一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隋朝产生的背景和创立的过程及作用,第二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唐朝逐渐完善的过程,第三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教材分析】本课重点讲述了科举制度的诞生、完善和影响。科举制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它从隋朝创立到清朝末年结束经历

4、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材介绍隋唐时期政治经济繁荣情况的基础上,推出了这一专题课,为后面课程中理解辉煌的隋唐文化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情分析】对初一学生来说对科举制的影响的理解有相当难度,如果单凭教师讲述,难以使学生真正理解。因此就要充分多媒体手段向学生演示科举制度的诞生、完善、影响等资料,以符合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鼓励他们层层深入去探究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及影响。【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2)通过讨论隋

5、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指导预习,问题设置指导课前预习工作: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采用分组合作的方法做好预习工作。第一组:了解隋唐以前我国采取什么选官方法。第二组: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科举考试究竟怎样考。一个普通xx怎样才会成为进士。第三组:找出课文中提到哪几位人物是通过科举考试当上官的,并尽可能多地了解哪些历史人物是通过科举考试当上官的,如岳飞、司马光等。第四组:排练一个短剧小品(1分钟以内)“看榜文”。学法:阅读、讨论、探究、合作

6、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教学重、难点解读】教学重点:科举制度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重点解读:隋朝的历史任务是破旧立新,确立科举制度废止过时的选官旧制(九品中正制),但是隋朝不经常举行考试,录取的人不多,各科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尚未形成固定制度。唐朝的历史任务是继承发展。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完成这些任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处理方法:通过层层设疑、讨论、归纳,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思路:即隋朝的历史任务主要是破旧立新,确立科举制。将选

7、官、用人权力从地方收归中央,突破了门第限制,按考试成绩择优选才。唐朝历史任务是继承发展,健全科举制度:扩大国学规模,扩大生源,增加科目,丰富考试内容,严格考试制度。教学难点:科举制度与以往选官制度的本质区别难点解读:本套教科书前面的内容中没有介绍士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因此学生难以理解隋唐时期选官方式变化的进步意义。隋唐以前的选官制度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不能做高官,选拔官吏的实权也没有控制在朝廷手中。科举制度使普通xx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这样就扩大了选官的范围。选拔官吏的实权,也就转移到朝廷手中。处理方法:通过学生查阅资料、讨论及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对科举制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隋唐扩展到

8、后世,从中国扩展到世界,从而能够全面辨证的分析和评价科举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策略】、开放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每个历史问题不一定只有一个答案,有的问题会有几种结论,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大胆探索,对不同的结论,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学生各执一词时,教师既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自由争论,也可以参与辩论,但绝对不能压制学生的思维。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又留下课后问题,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情景教学法:模拟古代科举考试(明、清科举形式),采用背诵唐诗的形式,创设历史情景,引导学生回答考试对唐诗发展的作用。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演示科举制度的

9、诞生、完善,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发创造性思维。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设置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问题,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从而进一步巩固知识点。【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5分钟)设计一:同学们,本单元的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唐朝杰出的皇帝,请说出他们分别是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很好,他们统治期间,中国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持续发展的盛世局面。他们的统治措施中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是什么?(善于用人)正确。那么,你们是否知道,隋唐时期的封建统治者通过什么方式来选拔人才呢?(科举

10、制度)不错。也许你们听说过科举制度,但它具体是怎么回事,xx怎样才能适应它的要求,达到升官入仕的目的。哪一科最重要等等。知道这些的人可能不多,今天我们就专题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是常用方法,既起到了温故知新的作用又能将前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认识。 设计二:今天的人们习惯把考上大学称作“登龙门”,也常常把当年本地高考文理科的第一名分别称为“文科状元”、“理科状元”。你知道“登龙门”一词的由来吗?“状元”又是怎么回事呢?有个成语叫做“金榜题名”,还有个与之对应的成语叫做“名落孙山”。你知道它们的含义与由来吗?学习了这一课,以上这些问题就可

11、以迎刃而解了【设计意图】从学生较为熟悉的现象入手来探讨历史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设计三:阅读课本导入框内的故事李昂拒绝说情后思考:李昂的出身是“状元”,“状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故事中提到的考试是什么考试?学习了本课内容后,我们就会明白了。【设计意图】阅读课本导入框内的故事,既有利于养成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历史问题。2、讲授新课(30-35分钟)大家都预习过课文,请一起回答:科举制度是什么时候出现的?(隋朝)现在,请第一小组的同学展示你们的预习成果,派一位代表介绍隋唐以前我国采用什么方法来选拔官吏。(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介

12、绍:在奴隶社会,主要官职都是世袭的。封建社会逐渐采取选拔官吏的办法。魏、晋、南北朝时,选拔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由地方政府进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全凭门第出身,于是名门望族子弟被选为上品作高官,庶族寒门出身的人只能被选为下品小官,以至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好,同学出色地完成了预习任务,关于九品中正制大家只需要明白一点就够了。那就是到了后来,必须有地方官吏、高门权贵的推荐,才可以做高官。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由于出身寒微,难以担任中央和地方高官,正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现在我们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这种选官方式有什么不好?(让学生踊跃举手,自由发言)现在,请同学们阅

13、读课文第17页的内容,找出在科举制度的产生过程中有哪几件重要事情。(学生阅读课文后,举手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1)科举制的诞生隋文帝:分科取士。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诞生。现在,我们一起来讨论以下两个问题(学生看视频)科举制度与过去的选官制度相比,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改变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带来的家族门阀对政府职位的垄断,扩大了官吏选拔的,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国家的统治,提高官员素质。)他给各种身份的人(如地方官、贵族子弟、贫贱xx等)带来了什么变化?(每个人,甚至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只要能通过科举考试都能当官,有利于社会的稳定)通过科举制度,获利最大的是谁?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8页

14、图片,并阅读左边小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请一位同学解释这句诗的意思。学生回答:太宗皇帝真是长远的计策,诳骗得英雄豪杰都变成白头发(耗尽年华),这是最直白的翻译,还有一个翻译就是:唐太宗李世民采用了开科取士(科举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这是个长远的策略。教师补充说明:我想,现在大家应该明白科举制度对谁最有利了吧。学生回答:对统治者最为有利。教师继续总结:科举制度把读书、应考、做官三件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至使天下xx怀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幻想,整日埋头苦读。许多xx在“功名”二字的利诱下,不再关心国家的盛衰、人民的疾苦了,他们俯首贴耳地服从封建统治者的一切安排。特别是朝廷规定的考试内容、录取标准等,都是以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为准则的,它引导人们朝这个方向去努力,这更便于统治者加强其封建思想统治。从唐太宗开始,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请同学们阅读第18页的内容,找出哪几位人物是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学生阅读并举手回答,教师板书)(2)科举制的完善唐太宗:扩大科举规模。篇三:MOOC视频简介的评价一、 新竹交通大学微电影创作视频主要是通过新竹交通大学传播学教授张宏宇老师的讲述为主,向我们介绍电影制作的流程。短片以学生创作电影的过程进行呈现,以老师的讲述为辅。技术手段较为普通,以电影集锦和老师所在虚拟背景下展现。该微视频比较普通,表现手法也较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