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志愿者服务信息发布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42606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志愿者服务信息发布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社区志愿者服务信息发布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社区志愿者服务信息发布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社区志愿者服务信息发布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社区志愿者服务信息发布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志愿者服务信息发布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志愿者服务信息发布制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区志愿者服务信息发布制度篇一:志愿者服务工作制度第一章 志愿者的注册 第一条 注册志愿者的基本条件:热心于公益事业,不怕困难,具有奉献精神;具备与所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及活动相适应的基本素质;年龄16周岁以上(16周岁以下的可以跟随监护人或在有组织情况下参加志愿服务)均可到社区志愿站申请。 第二条 注册志愿者的申请程序:1、凭本人有效证件到所在社区志愿者组织提出注册申请。2、填写注册登记表。3、所在社区志愿者组织对申请人情况进行审核,对审核合格的志愿者建立志愿者档案并登陆浉河区志愿服务进行网上注册。4、领取“志愿者服装和帽子”。5、进行宣誓。6、申请人参加社区服务站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第二

2、章 工作流程第一条 采集需求、设计项目。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党员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众家中,了解他们的志愿服务需求,并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设计志愿服务活动项目,为社区居民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搭建平台。第二条 发布信息、招募注册。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确定后,社区及时发布招募信息,明确志愿服务所需的条件和要求,吸纳社区居民报名参加。依托全国志愿者队伍建设信息系统等志愿服务信息平台,为有意愿、能胜任的居民进行登记注册。登记注册时,由居民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服务技能、服务时间和联系方式。第三章 志愿者服务人员培训制度第一条 新志愿者培训

3、(一)新志愿者在完成登记后,必须经过最基础的培训。(二)培训时间按新志愿者登记累计数确定,就近安排时间进行培训。(三)培训内容:志愿者组织性质、任务、组织架构。进行有关规章制度、纪律等方面的教育。重点介绍志愿者组织目前开展的项目活动。介绍优秀志愿者的先进事迹。第二条 项目专业培训(一)志愿者开展项目活动前,原则上都要经过项目培训,即使是没有专业技能要求的,也要通过培训把项目意义、活动内容、时间、地点、要求、注意事项等讲解明白,保证让每名参与该项目的志愿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二)对专业性较强的项目,须聘请有关方面的专业人员或有培训资格的志愿者,使项目开展过程中能够保证按要求做细做好。(三)在项目

4、进行中,如有需要强化培训的,须及时组织好。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参加培训的人员进一步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培训进一步深化,使之跟得上项目的深入发展。第三条 志愿者全员培训(一)全体志愿者每年都要参加一次全员培训。(二)培训以党办授权各志愿者服务团队为单位。(三)每年培训后要重新确认所参加的项目,确保项目的时效性。(四)对因故不能参加培训的志愿者要安排补训。第四章 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国学传播 政策宣讲 清洁家园 爱心助残邻里守望 法律援助 校外辅导 书法培训扶贫济困 爱心家长 文化娱乐 公益环保治安巡防 技能培训 爱心助学 便民服务篇二: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管理制度*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管理制度第一条:

5、公开招募制度1、招募。服务站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招募志愿者,凡年龄在18周岁以上,有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均可报名成为志愿者。2、招募方式。组织招募:通过组织系统动员、发动群众,以个人或集体的名义报名应招。社会招募:通过电视、广播、海报、报刊以及公布热线电话等方式动员、发动群众报名应招。第二条:登记制度服务站负责对求助的群众和报名参加志愿者服务志愿者实行书面登记制度。第三条:档案管理制度1、建立志愿者档案,掌握志愿者的基本情况、服务特长及志愿服务意向。2、建立服务对象档案,主要是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困难家庭等基本情况,掌握服务要求。3、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及志愿者的服务意向,

6、建立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联系网络,使每一项活动做到服务对象明确,服务人员稳定,服务项目具体,任务量化,责任到人。4、建立志愿者服务档案,对志愿者开展服务的具体情况进行记录。第四条:培训制度1、服务站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各项理论和技能培训,包括志愿者的基本概念、志愿者活动的发展情况、志愿服务的宗旨、信念、志愿服务的有关规定等,不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水平。2、服务站定期邀请党政领导、志愿者、服务对象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第五条:监察检查制度1、组织领导和协调各志愿者服务队及志愿者完成组织和上级志愿者协会统一部署的任务。2、通过跟踪服务、信息反馈等形式,监察检查青年志愿者服务情况并记入服务档案

7、。第六条:评比奖励制度1、服务站领导小组为评比奖惩活动的具体组织和决定者。2、建立以“小时”为依据的普通表彰与以“小时”加“突出事迹”为依据的重点表彰相结合的表彰激励机制。3、采取走访服务对象、自评和领导小组总评相结合的考核方式.4、志愿者服务站把志愿者参加活动的时间和业绩记录情况作为评价与表彰的依据。评比奖惩要有志愿者的书面小结。5、志愿者有违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6、志愿者认为评比奖惩决定依据不足的,可向领导小组提出申诉,领导小组对申诉要求进行复议,复议结果需记录在案。7、评比奖惩活动每年举行一次。第七条:例会制度1、志愿者服务站每2月召开1次例会,各成员单位每第二月第一周周五上

8、午9:00点到服务站开会。例会期间实行电话(或书面)汇报制度。2、服务站例会内容为总结交流上阶段工作,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3、各建站单位在每次例会前,要对各自下一步的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和思考,把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提到会上讨论。4、例会不得缺席,有事须提前请假。5、服务站例会视情况可到各建站单位召开,由所在单位重点介绍情况,其它单位吸取经验,提出建议。第八条:服务证制度1、志愿者上岗服务必须佩带“志愿者服务证”,携带“便民服务记录本”;2、在提供服务时,须如实填写服务记录,并由服务对象确认;3、“便民服务记录本”记满后,交由服务站留存,重新领取新的记录本;4、志愿者退出服务站,应缴回服务证和记录本,不得私自留存;5、“志愿者服务证”系证明志愿者身份之用,不得涂改或转借他人;6、“志愿者服务证”和“便民服务记录本”应妥善保管,如有遗失,应立即向服务站报告。篇三: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流程XXX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流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