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错时延时服务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43051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错时延时服务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社区错时延时服务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社区错时延时服务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社区错时延时服务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社区错时延时服务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错时延时服务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错时延时服务制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区错时延时服务制度篇一:社区工作错时制度文明社区“错时工作”制度为切实转变社区干部工作作风,扭转社区组织的工作机关化、行政化倾向,进一步深化为民服务工作,深入落实四清楚四掌握工作机制,提高干部掌控社会面的本领和服务群众的本领,特制定本制度。1、社区干部“错时服务”时间安排(1)为进一步方便服务群众和提高工作效率,把社区干部的工作时间与居民作息时间进行有机衔接,以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满足居民需求,深入居民之中开展“错时服务”。(2)休息时错时,定期组织社区干部利用晚上21点30分至23:30分时段分组入户开展走访慰问群众、清查登记流动人口等工作。(3)周末措施,每个月按照措施值班表安排,采

2、取周四周五休息,周六周日上班,上班时间为上午9:00至11:30,下午为2:30分至5:30,在上班期间正常开展所有业务。(4)流动人口、重点人口管理干部和社区劳动保障员入户工作时间根据工作安排调整为下午2:00到5:00、晚上8:00到11:00。(5)除周末错时上班,其他干部根据工作安排周末组织干部,带领居民进行文艺排练、打扫卫生、环保宣传、在职党员进社区等公益服务活动。2、实行“错时工作”的业务能力培训。为了适应“错时工作”干部轮班的需要,改变原来社区干部只熟悉各自分管工作的情况,要着力提高社区干部管理社区和服务居民的“两个能力”。(2)加快社区综合服务站硬软件建设,面向居民积极开展“一

3、站式”服务和“一门式”服务(对老弱病残等人员实行“上门服务制”)。逐步完善“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等方便群众的制度。(3)社区加大对社区干部业务培训的力度,加强对社区干部进行综合业务知识培训,全面提高社区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使每名社区干部都能够全面掌握涉及群众办事的政策、程序和要求,变成“多面手”,保证每一个干部都能轮班为群众办事,替居民解难,努力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3、落实“三项措施”,确保“错时工作”实效。(1)认真落实“四清楚、四掌握”工作。社区干部要依照“错时工作”制度规定,深入居民、深入实际全面了解掌握社区基本情况、辖区居民家庭情况、流动人口、出租房、宗教管理,以及

4、敌情、社情、民情等情况。(2)落实好社区干部工作日志日志制度。社区干部在记录每天各自工作情况的同时,要认真作好“错时工作”记录,详细记录社区在“错时工作”中为群众做的点点滴滴,记录和处理当时无法解决的事情,并在遇到重大事件时,能够根据记录条理清晰、内容完整地向上级汇报,同时为建立错时工作档案、干部工作成绩考核提供依据。凤庆县文明社区总支委员会凤庆县文明社区居民委员会篇二:错时工作制度南营坊街道党工委错时工作制度为提升社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更好地满足辖区居民需求,解决辖区居民特别是“上班族”由于时间关系到社区办事难的问题,街道党工委在各社区实行“错时工作制”,打好服务“时间差”,以提高社区的服务

5、效率,方便社区居民办事。1、在社区正常工作时间外,每天安排1-2名社区干部实行错时上班。错时上班的具体时间为:工作日每天上午、下午上班前一个小时,下午下班后一个小时,双休日、节假日按正常上班时间。2、社区应提前一周编制好次月的错时上班安排表,明确错时上班的人员和具体时间,并进行公告。3、社区干部因特殊情况需临时调班的,应向社区主要负责人报告,经同意后,做好调班安排。4、对错时工作时间内前来咨询或办事的居民,社区干部应热情接待,耐心解答居民咨询的有关问题,及时办理相关事项。对一时无法办理的事项,应讲明原因,做好解释工作。5、社区干部在错时上班期间应遵守工作纪律,确保人员在岗在位,电话畅通。严禁中

6、途离岗,擅离职守。6、社区干部应认真填写由社区统一制发的社区错时上班情况记录簿,记录错时上班期间的工作和社区内发生的有关事情。7、社区干部因错时上班产生的超时工作时间,原则上由社区统一在当月内安排相应的时间补休。1、为了更好的方便居民、服务居民,小西沟社区实行“错时工作制”,全天候24小时为居民服务。2、 实行社区24小时值班制度,即周一至周五全体社区干部按时上下班。每天中午的休息时间都有两名以上社区干部坐班。18:30至21:00有两名干部在岗及时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3、在正常上班时间以外,双休日和所有的节假日居委会都有人在岗,工作人员轮流错时上班,实行串班休息,这样既方便群众,也不会使居委

7、会干部超时工作。4、接听、接待居民来访认真填写错时服务登记表、全程服务登记表做好事务交接工作,保证工作联续性。5、社区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开放时间不少于14小时。6、公开“错时工作制”的内容、值班联系电话等,真正实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方便居民办事。7、社区在做好错时工作的同时,做好交接工作并有交接记录,保证工作的连续性。8、因工作疏漏造成后果的取消年终评优、评先。三、错时工作制度各社区:为提升社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更好地满足辖区居民需求,解决辖区居民特别是“上班族”由于时间关系到社区办事难的问题,结合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从4月1日开始,各社区实

8、行“错时工作制”,打好服务“时间差”,以提高社区的服务效率,方便社区居民办事,具体办法如下:一、社区工作时间调整为8:0018:00,每天安排社区工作人员实行错时工作(8:009:00、12:00-13:30、17:0018:00为错时工作时间,每个窗口至少1名工作人员在岗)。社区工作人员因错时工作产生的超时工作时间,原则上由社区自行调整,在当日内安排相应的时间补休。二、各社区应提前一周编制好下周的错时工作安排表,明确错时工作的人员和具体时间,并进行公告。三、对错时工作时间内前来咨询或办事的居民,社区工作人员应热情接待,耐心解答居民咨询的有关问题,及时办理相关事项。对一时无法办理的事项,应讲明

9、原因,做好解释工作。四、社区工作人员在错时工作期间应遵守工作纪律,确保人员在岗在位,电话畅通,如遇突发应急事件,及时报告。严禁中途离岗,擅离职守。五、街道办事处组织专人,对错时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社区工作考核挂钩。1、在社区正常工作时间外,每天安排1-2名社区干部实行错时上班。错时上班的具体时间为:工作日每天上午、下午上班前一个小时,下午下班后一个小时,双休日、节假日按正常上班时间。2、社区应提前一周编制好次月的错时上班安排表,明确错时上班的人员和具体时间,并进行公告。3、社区干部因特殊情况需临时调班的,应向社区主要负责人报告,经同意后,做好调班安排。4、对错时工作时间内前来咨

10、询或办事的居民,社区干部应热情接待,耐心解答居民咨询的有关问题,及时办理相关事项。对一时无法办理的事项,应讲明原因,做好解释工作。5、社区干部在错时上班期间应遵守工作纪律,确保人员在岗在位,电话畅通。严禁中途离岗,擅离职守。6、社区干部应认真填写由社区统一制发的社区错时上班情况记录簿,记录错时上班期间的工作和社区内发生的有关事情。7、社区干部因错时上班产生的超时工作时间,原则上由社区统一在当月内安排相应的时间补休。篇三:社区工作错时制度工作队员及社区“错时工作”制度为切实转变社区干部工作作风,扭转社区组织的工作机关化、行政化倾向,进一步深化为民服务工作,深入落实四清楚四掌握工作机制,提高干部掌

11、控社会面的本领和服务群众的本领,特制定本制度。1、社区干部“错时服务”形式。(1)为进一步方便服务群众和提高工作效率,把社区干部的工作时间与居民作息时间进行有机衔接,以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满足居民需求,深入居民之中开展“错时服务”。(2)社区干部避开白天和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日,积极开展“错时服务”,定期组织社区干部利用晚上21点30分至23:30分时段分组入户开展走访慰问群众、清查登记流动人口等工作。(3)流动人口、重点人口管理干部和社区劳动保障员入户工作时间调整为下午2点到5点、晚上8点到11点。(4)社区干部周末时间组织干部,带领居民进行文艺排练、打扫卫生、环保宣传、在职党员进社区等公益

12、服务活动。2、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干部“错时工作”能力。为了适应“错时工作”干部轮班的需要,改变原来社区干部只熟悉各自分管工作的情况,要着力提高社区干部管理社区和服务居民的“两个能力”。(2)加快社区综合服务站硬软件建设,面向居民积极开展“一站式”服务和“一门式”服务(对老弱病残等人员实行“上门服务制”)。逐步完善“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等方便群众的制度。(3)镇党校加大对社区干部业务培训的力度。各部室加强对社区干部进行综合业务知识培训,全面提高社区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使每名社区干部都能够全面掌握涉及群众办事的政策、程序和要求,变成“多面手”,保证每一个干部都能轮班为群众办事,替居民解难,努力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3、落实“三项措施”,确保“错时工作”实效。(1)认真落实“四清楚、四掌握”工作。社区干部要依照“错时工作”制度规定,深入居民、深入实际全面了解掌握社区基本情况、辖区居民家庭情况、流动人口、出租房、宗教管理,以及敌情、社情、民情等情况。(2)落实好社区干部工作日志日志制度。社区干部在记录每天各自工作情况的同时,要认真作好“错时工作”记录,详细记录社区在“错时工作”中为群众做的点点滴滴,记录和处理当时无法解决的事情,并在遇到重大事件时,能够根据记录条理清晰、内容完整地向上级汇报,同时为建立错时工作档案、干部工作成绩考核提供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