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报告提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浅谈大学生理想信念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42042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调查报告提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浅谈大学生理想信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社会调查报告提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浅谈大学生理想信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社会调查报告提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浅谈大学生理想信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社会调查报告提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浅谈大学生理想信念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社会调查报告提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浅谈大学生理想信念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调查报告提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浅谈大学生理想信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调查报告提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浅谈大学生理想信念(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调查报告提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浅谈大学生理想信念篇一:大学生理想与信念实践调查报告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综合报告报告名称: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问卷调查任课教师:王劲璘组 长:闫城组 长:姚希斗组 员:杨阳组 员:邬达组 员:夏一锋组 员:曾泽笠组 员:赵英杰组 员:姚胜组 员:李文亮20XX年5月24日目录1.调查目的2.调查背景3.调查方法:4.调查内容及结果分析5.调查总结6.调查体会7.小组人员分配前言:1.实践的主题:大学生理想信念问卷调查2.时间:第十一周3.地点:网络4.时间流程:先确定小组成员,选出组长,然后小组讨论确定该组调查主

2、题,组长对调查任务进行分工,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两人,其中一小组三人,有负责问卷设计.调查和问卷统计,有ppt的制作,有撰写实践报告的,还有负责进行展讲和答辩的。设计好问卷以后通过微信或者qq发送问卷让身边的大学生填写,然后进行问卷统计,根据统计数据制ppt和撰写调查报告,最后由小组成员进行展讲和答辩。现将此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关键词:理想信仰大学生一.调查目的大学生人生理想的现状如何?对于人生理想的态度如何?又决定以何种方式实现其人生理想?有关这些问题,当代大学生会有什么答案呢?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和左右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

3、的核心。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此次通过对我校大学生有关理想信念的调查,总结出当代大学生人生理想现状以及人生理想的态度等,同时把握同学们的理想信念的总体趋势和方向。二调查背景此次调查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一次社会实践调查。该调查的主题是由闫城同学提出来的,经由小组分析讨论通过并确定为该次调查的题目。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结合身边发生的事情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我们一致认为此次调查非常有必要。我们都明白理想信念在人生旅途中是非常之重要的。等国家领导

4、人很是重视高校教育,特别关心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近年来一些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问题,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我们做此次调查,希望看出一些问题,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同时,我们还提醒那些正处在迷茫的大学生,让他们建立或是重拾理想和抱负。三调查方法此次调查我组采用网上问卷的调查方式(不记名),针对全国范围内的大学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四调查内容及结果大学生理想信念问卷调查Q1:1、您的性别是( )受访人数25Q2:2、 您认为成为一名大学生的主要目的是篇二:关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调查【摘 要】理想是关系到每一个大学生能否成材,以至于整个社会能否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社会变革的同时,也引起了当代大

5、学生理想观的变化。总的来看,大学生理想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关键词】理想;信念;当代大学生;理想教育切实加强大学生理想教育是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理想状况,笔者随机调查了山东高校近200名在校大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对大学生的理想状况做如下分析。一、大学生理想观的积极因素(一)大学生有追求理想的良好愿望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近2/3的大学生对谈理想有兴趣,认为“大学生需要理想”;需要“坚定信念,实现崇高价值”;应该“为了理想拼博奋斗”,“理想对大学生的人生选择非常重要”。此外,近1/

6、4的大学生对探究人生哲理高层次的问题有兴趣或兴趣强烈。(二)信仰马克思主义,追求政治进步多数学生认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是改造世界观的有力武器。可以帮助自己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大学生关心国家大事,高度关注涉及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国内外大事件,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对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三)能够以高尚的理想人格为典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各种消极影响存在,但自觉确立崇高理想典范的大学生仍占绝大多数。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合理回答公与私、人与己的关系,对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

7、行为持否定态度。(四)职业理想能够以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为指导在确立职业理想时,近2/3的大学生认为首要根据是社会需要,而且愿意到西部、到基层去工作。二、大学生理想观的消极因素(一)重物质利益,轻理想信念社会对物质利益重视的现象,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消费观念的形成和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一部分大学生淡化了对远大理想的追求,贪图享受、不思进取、崇尚金钱,出现了信仰危机。笔者在调查中问到“你信仰什么”时,有的回答“什么都不信”,有的回答“西方实用主义”,有的回答“宗教”。(二)重视个人理想、忽视社会责任在调查中,尽管大部分的大学生在价值判断上认同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国家和集体利益,但在具体行为时,

8、很多大学生却更加注重个人专业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更加关注个人健康、幸福、名誉、地位、前途、发展、知识、才能、爱情、家庭,对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却关心不够。(三)人格理想扭曲一些大学生受当前社会上享乐主义的影响,信奉“及时行乐”的思想。他们热衷于追求各种新潮的生活方式,津津乐道地去编织现实生活的美梦,过早地践行成人化的社会生活。(四)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不坚定在调查中,有少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途持完全否定态度,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悲观失望,信心不足。(五)缺少奉献精神关于人身的价值,部分大学生认为是索取;关于实现个人利益的最佳途径,有少数大学生认为是有个当

9、官的父母、亲朋的资助、投机取巧、不劳而获。三、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的具体措施(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和宣传先进典型1.坚持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重要理论教育大学生科学理论是理想信念的基础和先导。作为“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场深刻而伟大的历史变革,全党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2在当代大学生中“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牢固树立

10、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理念。”3帮助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心,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2.加强党团建设,以党团组织的优势引导大学生,以党团员模范作用带动大学生4。 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使其树立正确的理想目标,当前我们必须要抓好党风廉正建设,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党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威信;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作用,大力宣传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为祖国人民无私奉献的光辉事迹,让广大青年大学生以先进模范人物为榜样,通过学习先进来克服在理想信念上的错误观念。此外,要加强高校基层党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

11、高校党团组织和各级学生组织的积极作用,以身作则,带动其他同学进步,提高其明辨是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二)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理想教育的良好氛围“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共创校园精神 ,促使智能发展,培养健全人格,丰富文化生活。其中核心内容就是校园精神创立,而校园精神主体又是校园人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观的建树。” 5从文化形态上看,校园文化表现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载体,校园布局、建筑雕塑风格、校园绿化美化、环境卫生、活动设施等都是物质文化的体现;精神文化则是学校长期创造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既包括观念型文化,如思想观念、

12、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等,也包括智能型文化如课程文化和课外文化,还包括素质型文化,如心理素质、学术风气、治学风格、学校的传统和作风等,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建设校园文化,坚持正确的导向是前提。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各项活动时必须注意自觉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提倡高品位、高格调的文化内容和形式,提升校园文化的层次,坚决抵制消极、庸俗、低下、颓废、腐朽的文化侵入校园。校园文化如果离开了正确引导,势必造成一些青年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和行为上的错位,甚至导致理想动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文化、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有计划地开展高层次文化建设,

13、用高雅的、精华的文化去滋润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品质,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精神,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拼博奉献等高尚情操。参考文献:1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XX年11月17日,第一版。2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版,第554页。3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XX年11月17日,第一版。4陈玉君:“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及其培养研究”,前沿20XX年第12期,第96页。5胡建:“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中国教育报,20XX年8月3日。篇三:当代大学生

14、理想信念调查报告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调查 20XX年6月理想信念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摸清本院在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现状,对开展学生引导工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调查目的与方法此次调查采取发放不记名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对本院大一、大二的学生进行分层抽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148份,其中大一占总数的%,其中大一男生占27%,大一女生占%。大二占总数的%。其中男生为%,女生为%。调查基本上反应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的理想信念现状。调查内容包括有:理想信念现状、理想信念影响因素、理想信念动力、对人生价值的理解等。调查结果采取统计与分析相结和的方法进行论证。 调查

15、结果与原因分析 大一年级根据调查数据统计显示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一)大一年级学生大部分人未建立起自己的理想与奋斗目标。 (1)从第三与第六题数 据分析可得出。当问及“您认为成为一名大学生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时女生有63%选了“学习,了解更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男生45%选了“为自己的人生奋斗打下基础”而选择“实现理想报负”的男生仅为15%,女生的仅为5%、第六题问及“你对自己的认识度”时女生63%选了“清楚自己要什么,并努力追求着自己所要的”男生则有50%选了“还在摸索中”从两题的关联性分析,可从一侧面反映出女生63%的人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努力追求着。指的是了解更多知识,而不是真正的建立自己的理想与奋斗目标,而只能说是一个短期的想法、而男生也不难看出也均未建立明确的理想与奋斗目标.在第三问中45%选了“为人生奋斗打下基础”初看很好但第六题的数据从一侧面反映出,理想信念现状也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