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颈椎病的康复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0737793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5.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科颈椎病的康复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康复科颈椎病的康复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康复科颈椎病的康复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康复科颈椎病的康复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康复科颈椎病的康复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康复科颈椎病的康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科颈椎病的康复(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颈椎病的康复,中医院康复科,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也称颈椎综合征。,定义(definition),颈 椎 病,Orthopedics is anatomy 骨科就是解剖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解 剖 生 理 概 要,7个椎体 6个椎间盘 8对脊神经,椎间盘,上位椎体,椎间关节,点头寰枕关节; 转头寰枢关节; 屈伸下颈段(C4-C7) 任何一个阶段因病活动受限后,相邻阶段退变加速。,颈椎的功能特点,颈椎相关的神经结构,后支颈后丛 C2后支枕大神经,C

2、1-C4 脊神经前支,颈丛,颈膨大,颈椎相关的神经结构,C5-T1脊神经前支,颈交感神经节和链 汗腺、血管、脑、耳、心脏等,臂丛,臂丛,颈椎病,病因(Etiology),1、椎间盘退行性变(基本因素),2、损伤(诱因),3、颈椎先天性椎管狭窄,重点难点,4、其他,椎间盘退变,1、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基本因素),从30岁开始椎间盘发生退变,,vs,外伤等因素可加重退变,病因(Etiology),2 、损伤(诱因),颈椎病,病理过程,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关节囊、韧带松弛,颈椎不稳,椎体增生,关节突关节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横突孔 增生等,脊髓 血管 神经,椎间盘突出,各型临床表现,神经根型临床表现

3、,椎间盘退行性变,椎间盘突出,神经根,钩椎关节增生,关节突关节增生,神经根型,1、颈肩痛 上肢闪电样锐痛 2、感觉异常, 手指动作不灵活 3、神经系统检查 有明确定位体征。 4、头偏向患侧、耸肩; 5、Eaton试验(+) Spurling征(+),最常见,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椎间盘退行性变,椎间盘突出,神经根,钩椎关节增生,关节突关节增生,神经根型,1、颈肩痛 上肢闪电样锐痛 2、感觉异常, 手指动作不灵活 3、神经系统检查 有明确定位体征。 4、头偏向患侧、耸肩; 5、Eaton试验(+) Spurling征(+),脊髓型,脊髓,四肢乏力, 持物、行走

4、不稳, 踩棉花感;束带感、瘫痪,椎动脉,椎动脉型,横突孔增生,神经根型,1、颈肩痛并向上肢放射,放射 痛范围与相应神经根对应。 2、感觉异常,肌力下降,手指动作不灵活; 3、神经系统检查有明确定位体征; 4、头偏向患侧、耸肩;活动受限;压痛。 5、患肢牵拉试验(Eaton试验)压头试验(Spurling征),5、患肢牵拉试验(Eaton试验),压头试验(Spurling征),X线,正位: 钩椎关节增生。 侧位: 生理曲度变直或消失; 椎间隙变窄,骨刺形成等。,神经根型辅助检查:,骨 刺,正位,侧位,X线,斜位: 椎间孔 狭窄; 动力: 颈椎不稳。,神经根型辅助检查:,斜位,CT及MRI,椎间盘

5、突出,椎 管及神经根管狭窄及脊神经受压情况。,神经根型辅助检查:,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椎间盘退行性变,椎间盘突出,神经根,钩椎关节增生,关节突关节增生,神经根型,1、颈肩痛 上肢闪电样锐痛 2、感觉异常, 手指动作不灵活 3、神经系统检查 有明确定位体征。 4、头偏向患侧、耸肩; 5、Eaton试验(+) Spurling征(+),脊髓型,脊髓,脊髓受压迫或刺激,黄韧带,椎间盘突出,韧带钙化,椎间盘,CT及MRI,椎间盘突出,椎 管及神经根管狭窄及脊神经受压情况。,神经根型辅助检查:,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神经根型,1、

6、颈肩痛 上肢闪电样锐痛; 2、感觉异常,手指动作不灵活; 3、神经系统检查有明确定位体征。 4、头偏向患侧、耸肩; 5、Eaton试验(+) Spurling征(+),脊髓型,四肢乏力,行走、持物不稳;束带感、瘫痪,椎动脉型,眩晕、头痛、视觉障碍、猝倒,交感神经型,交感神经兴奋、抑制症状,最麻烦,最突然,最常见,最恐怖,颈椎病的最新诊断标准为:,(1)临床表现与影象学所见相符合者,可以确诊。 (2)具有典型颈椎病临床表现,而影象学所见正常者,应注意除外其他病患后方可诊断颈椎病。 (3)仅有影象学表现异常,而无颈椎病临床症状者,不应诊断颈椎病。,诊断依据分别为:,(1)颈型: 主诉头、颈、肩疼痛

7、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X线片上颈椎显示曲度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等表现。应除外颈部其他疾患(落枕、肩周炎、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神经衰弱及其他非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的肩颈部疼痛)。 (2)神经根型: 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影象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痛点封闭无显效(诊断明确者可不作此试验)。除外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3)脊髓型: 临床上出现颈脊强损害的表现。X线片上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影象学证实存在脊髓压迫。除

8、外肌萎缩性脊膀例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4)椎动脉型: 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问题是有待于研究的问题。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旋颈试验阳性。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枢椎关节骨质增生。多伴有交感症状。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除外椎动脉I段(进入颈6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和椎动脉III段(出颈椎进入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手术前需行椎动脉造影或数字减影椎动脉造影(DSA)。 (5)交感神经型: 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x线片有失稳或退变椎动脉造影阴性。 (6)其他

9、型: 颈椎椎体前乌嘴样增生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经食管钡剂检查证实)等,二、各型的手术适应证,1、颈型:原则上不需手术,只有极个别病例经长期非手术疗法无效、而且严重地影响正常生活或工作者,可考虑手术。 2、神经根型:原则上采取非手术治疗。(1)正规而系统的非手术治疗3-6个月以上无效,或非手术治疗虽然有效但反复发作,而且症状比较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或工作者。(2)由于神经根病损导致所支配的肌肉进行性萎缩者。(3)有明显的神经根刺激症状、急性剧烈疼痛、影响睡眠与正常生活着。 3、脊髓型:原则上脊髓型颈椎病一经确诊、又无手术禁忌症,应手术治疗。对于椎管较宽而症状较轻者,可以采取适宜的非手术治疗,并定

10、期随诊,无效或加重则手术治疗。 4、椎动脉型:具有下列情况者可考虑手术。 (1)颈性眩晕有猝倒史,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2)颈选择性椎动脉造影或DSA证实者。 5、交感神经型: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生活,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且证实为节段性不稳或椎间盘膨出者可考虑手术。 6、其它型(目前主要指食道受压者):如因骨赘压迫与刺激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经非手术疗法无效者,应将骨赘切除。,治疗原则,维持及 重建颈椎的稳定性 延缓颈椎退变 减少慢性积累性损伤,五部法 正确的休息,正确的运动,正规的非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牵引、推拿、理疗、运动疗法、神经阻滞疗法、日常训练等

11、几种,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程病情不同进行选择。,推拿,推拿适用于除了严重颈脊髓受压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颈椎病。 1.作用与适应证 中医学认为颈椎病系因颈项长期劳累,气血失和,加上外感风寒、阻滞经络所致,推拿治疗可以调和气血,桂风散寒,疏筋通络,从而达到解痉止痛的作用。 推拿适用于除了严重颈脊髓受压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颈椎病。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传统不主张进行推拿治疗,认为有可能加重脊髓损害,但国内已有安全有效的牵引和推拿治疗的报道,因此,轻型脊髓型颈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疗,只是手法宜温和,免除旋扳手法。 2. 方法 颈椎病的推拿手法应刚柔结合,切忌粗暴,常用手法程序如: (1)在颈背部反复作掌

12、揉、探法和一指禅推法,然后在颈肩部的督脉、手三阳经的部分俞穴如风池、风府、肩内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点、压或拿法,再在斜方肌与提肩胛肌处行弹拨法。若为神经根型,手法治疗应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为椎动脉型,应包括头、脸部的百会、太阳等穴位。接着用旋扳手法。最后以抹法、叩击、拍法作结束。 (2)施行旋扳手法时,先嘱患者向一侧旋转颈部,施术者两手分别置于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后部顺势同时稍用力旋转头颈。 此时必须注意:1)旋转角度不可过大。2)不可片面追求旋颈时可能发出的“咔嗒“声。3)脊髓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不作旋扳手法。,牵引,1. 适应证 颈椎牵引常作为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的首选疗法

13、。但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较明显者和有明显颈椎节段性不稳者不宜采用。 2. 方法 患者外舒适的位置(坐位或卧位),头部前屈30,每次30min,每天2-3次。 牵引重量:患者自身体重的1/10至1/5,多数用6-7kg,开始时用较小重量以利患者适应。 每次牵引近结束时患者应有明显的颈部受牵伸感觉,但无特殊不适,如这种感觉不明显,重量应酌情增加。 恰当的应用颈椎牵引对颈椎病有很大的治疗价值!,物理因子治疗,理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理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痉挛肌肉,缓解症状。方法可选用高频(微波、超短波)、低中频电疗(如TENS,间动电疗,电脑中频)、超声波、磁疗等。,运动疗法,颈椎病的运动疗法

14、主要是做医疗体操练习(麦肯基疗法) 1. 运动疗法的作用 颈椎病的运动疗法主要是做医疗体操练习,颈椎病医疗体操的目的与作用主要有两方面: (1)通过颈部各方向的放松性运动,活跃颈椎区域血液循环,消除淤血水肿,同时牵伸颈部韧带,放松痉挛肌肉,从而减轻症状; (2)增强颈部肌肉,增强其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改善颈椎的稳定性,从而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反复发作。 2. 适应证和禁忌证 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医疗体操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 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时颈部旋转运动

15、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神经阻滞,神经阻滞疗法 须反复施术以巩固效果 1. 椎间孔阻滞(硬膜外腔阻滞)和椎旁交感神经阻滞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反复单次阻滞或置管连续注药,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单次阻滞每周两次,5次为一疗程。硬膜外腔置管者可每日注药一次,每5次为一疗程。 2.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有特效(一般配合椎间孔、颈部痛点阻滞)。常于第一次阻滞治疗后即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多不能维持长久的疗效,故须反复施术以巩固效果,至少须连续治疗24个疗程。,日常训练,日常训练是预防及治疗颈椎病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1. 枕头与睡眠:枕头中央应略凹进,高度为1012cm,颈部应枕在枕

16、头上,不能悬空,使头部保持略后仰。习惯侧卧位者,应将使枕头与肩同高。睡觉时,不要躺着看书,也不要长时间将双手放在头上方。 2. 避免做颈部过伸过屈活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洗脸、刷牙、饮水、写字时,要避免颈部过伸过屈活动。 3. 某些日常活动应该停止:在患病期间,应停止做某些过度活动颈椎的活动,如擦高处的玻璃。 4. 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西药内服 解热镇痛剂:疼痛严重者可口服阿斯匹林、消炎痛、炎痛静、强筋松、抗炎灵等。 扩张血管药物:如菸草酸、血管舒缓素、地巴唑等,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脊髓的血液供给。 解痉类药物:如安坦片、苯妥英钠等药,可解除肌肉痉挛,适用于肌张力增高,并有严重阵挛者。 营养和调节神经系统的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