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迎面接力跑教学设计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34606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体育迎面接力跑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体育迎面接力跑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体育迎面接力跑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体育迎面接力跑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体育迎面接力跑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体育迎面接力跑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体育迎面接力跑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 四年级体育 论文题目: 小学体育迎面接力跑教学设计作者姓名:瞿清华工作单位:楼观镇焦镇小学区 县:周至县联系电话:15902943161邮政编码:小学体育迎面接力跑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说明:本着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为目标,增强学生对胜利的努力争取精神,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既学会了迎面接力的接棒方法,又培养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整节课从学生的发展出发,通过合作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二、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根据学生的特点选取了跑跳的部分的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接力的方法和途中跑的能力,为

2、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2教学对象分析:四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心强,采用比赛教学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集中注意力。3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团结协作的创新精神。三、教学目标: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行为。2引导学生初步体验接棒的动作要领,发展跑步能力,提高灵敏素质和速度能力。3通过游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4. 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胜利的体验。四、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主动参与团结合作。2接棒的技术动作和途中跑的速度。五、课的设计与思考

3、:1、课的构思和设计:(1)本课以割麦子、迎面接力跑为教学内容,以情景“我们去参加劳动实践帮助农民伯伯割麦子”为载体,让学生在模拟的劳动情景中,去体验劳动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本课教学注重学生思想教学,使学生在快快乐乐的学习体验过程中,交流合作、师生互动,玩中学、学中乐,轻轻松松地完成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智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 。(2)课的设计安排。导入:常规教学;激发(创设情景):模仿活动、学习:开展劳动竞赛(游戏:割麦子);发展: 传递劳动工具接力(迎面接力赛);调整放松:小结及保健教学。2、本课的教学特色:(1)教学的思想性。体育课

4、教学的思想性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渗透,通过知识的内化,培养学生的各种思想感情。本课教学以情景-“割麦子”为载体,以学生的自我探索、情感体验,小团体间的相互合作、创新为手段,注重学生的思想教学。(2)教学的新颖性。教学过程打破了课的旧有模式,根据学生的运动生理特点,把学生学习过程分为导入、激发、学习、发展和放松等过程;教案形式又设计为课序、课的内容、指导与练习法、组织队形、教育渗透等内容,突出了教案的可操作性和新颖性;教学方法由原有的讲解示范、练习比赛法等形式基础上又增加了群体合作、自主探索、成功体验、创造解决法等形式。(3)教学的积极主动和延展性。由于课的创造性设计,运用了情境教学法,使

5、学生沉浸于情节角色中,在课中尽情地玩、尽情地学,充分地体验了体育的乐趣、成功的乐趣、运动的乐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4)教学的创造性。本课教学注重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在教法和学法上,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创新,自创合理、可行的方法来增进知识,增长技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实践能力。六、教学顺序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老师检查出勤率。2、准备活动:割麦子。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路纵队,分别站在相距10米左右的两条平行线后侧。令后,一侧排头手持“镰刀”朝前跑,至“麦子”处依次用手提起,用“镰刀”从下面挥过再放下,割完“麦子”继续朝前跑,至对面则把“镰刀”传递给对面同学。依

6、次类推,先跑完的队为胜。3、引入课,把学生分为四列横队,前两横队向后转跟后两横队面对面,老师在中间进行讲解今天课的内容,通过讲解和做示范,让学生了解接力的技术动作和方法。4、课的开始:学生在刚才游戏的基础上进行练习,注意交接接力棒时的动作和手型,还要注意交接棒时两名同学的错肩动作。5、课的结束:通过接力赛分出了胜负,进行了有趣的处罚,蛙跳10步,使学生既锻炼了身体增进了彼此的团结。七、教案教学内容1、割麦子2、迎面接力跑教学目标1、在简单快乐的游戏后,学会迎面接力跑的基本方法。2、在游戏中提高快速奔跑能力和协调能力。3、体验快乐、感受进步或挫折。4、在活动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关心和团结合作。课

7、序课的内容指导与练习法教育渗透 一、导入1、体育委员整队、汇报人数师生问好。2、宣告本课学习任务。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4、队列练习:(1)立正、稍息;四面转法。(2)反向趣味练习。1、课前向学生预告课的内容。2、教师带领引导学生进行队列练习、游戏。3、学生了解课的内容,对学习产生兴趣。4、预期目标:学生的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学习兴趣较浓。1、注重仪表和文明礼貌,好学上进,积极参与。2、学做解放军有组织、有纪律。二、激发模仿活动: 我们爱劳动1、教师创设情景,引导、讲解动作注意点。2、鼓励学生自行创造趣味性小游戏,并注意指导。3、预期目标:遵守规则,教师在激发的基础上,使学生情绪活跃

8、、形象生动地进入学习角色。1、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任务。2、热爱劳动、劳动最光荣。3、机智勇敢,反应敏捷,积极思维敢于创新。三、学习游戏:开展劳动竞赛(割麦子)方法: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路纵队,分别站在相距10米左右的两条平行线后侧。令后,一侧排头手持“镰刀”朝前跑,至“麦子”处依次用手提起,用“镰刀”从下面挥过再放下,割完“麦子”继续朝前跑,至对面则把“镰刀”传递给对面同学。依次类推,先跑完的队为胜。教与学的方法:1、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共同游戏。2、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并教学生儿歌:手拿小镰刀,要想得第一,割麦劲头高,动作快又好。3、教师引导示范动作做法。4、学生个体评议,相互评议、教师评

9、议,共同商讨制订游戏规则。5、教师适时参与游戏,及时提醒、纠正个别学生的动作,鼓励学生积极进取,争创第一。6、请优胜组进行表演。7、预期目标:学生能学会这个游戏的做法,并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表现力,课堂气氛活跃,心情愉快。1、团结友爱,进行责任性的培养。2、对学生进行劳动最光荣的教育。3、培养学生在尊纪守规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四、发展 练习:传递劳动工具接力赛(迎面接力跑)方法: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再分成甲乙两组,成纵队相对站立于两边的起跑线。令后,各队甲组排头迅速向乙组跑去,将“镰刀”(接力棒)交给乙组排头,自己站至乙组排尾,乙组排头用同样的方法传给甲组。依次类推,以不犯规

10、或少犯规又先跑完的队为胜。教与学的方法:1、强调情景教学,在劳动结束后进行一项体育游戏。2、教师边示范边引导学生学习学习动作并强调传递棒的方法和比赛规则。3、教育学生在规定的路线中进行,避免互相冲撞。4、请两位同学进行演示。5、小组试做后动脑创新,探讨获胜的方法。6、小组之间开展比赛。每次活动结束后进行小结、鼓励。7、预期目标:遵守规则,互相配合,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有一定的探究表现。1、在练习比赛中将方便让给别人。2、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团结合作才能取得好成绩。3、公平竞争,公正评价,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五、调正放松1、放松2、小结及保健教学3、收还器材教与学的方法:1、教师与学生

11、一起调正放松,教师引导,学生模仿,师生共舞。2、小结:师生评议,共同例举本课的收获。3、保健教学:今天,我们帮农民伯伯收割“麦子”,又进行一项体育游戏,大家有什么收获呢?参加劳动出了汗应怎么办?3、指导学生收还器材。4、预期目标:队伍集合静齐快,放松动作优美合拍,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积极发言,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1、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2、体验我很快乐,又学到很多东西,并为小组争得荣誉,有成就感。3、再次体验劳动的光荣和创造的乐趣。教学媒体接力棒4根、 矿泉水瓶、收录机预计练习密度40%42%八、教学反思由于课的创造性设计,运用了情境教学法,使学生沉浸于情节角色中,在课中尽情地玩、尽情地学,充分地体验了体育的乐趣、成功的乐趣、运动的乐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但最头疼的是他们一投入到活动中就会忘了自己是在上课,没轮到自己活动时就什么事情都会做,讲评的时候也是乱哄哄的,需要“哄骗+严厉”才能使之静下来。现在最需要加强的就是怎样调控课堂纪律的水平,这关系到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