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分配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34266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完善分配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如何完善分配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如何完善分配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如何完善分配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如何完善分配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完善分配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完善分配制度(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完善分配制度篇一:浅谈如何使参与分配制度更完善浅谈如何使参与分配制度更完善摘要 我国民事执行中的参与分配制度是处理多个债权人对一个债务人申请执行情况的一种具体方式。它是我国破产法律制度不完善的产物。虽然在功能上与破产法律制度相似,然而却不能与之相媲美。笼统、简单的法律不能满足现实复杂情况的需要,参与分配制度在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程序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必须对其进行完善和发展,做好四点工作,有利于现行的参与分配制度逐渐完善。关键词 民事诉讼执行 参与分配制度 法律完善一、重视民事诉讼执行的特征民事诉讼执行是人民法院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依法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特征是行使

2、民事执行权的是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人民法院和其他机关解决的民事案件的执行权均由人民法院行使,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行使强制执行权;人民法院进行民事执行工作,根据的是已生效的具有给付内容的法律文书。人民法院和其他机关制作的生效的具有给付内容的法律文书,是当事人申请执行和人民法院据以采取执行的主要依据;民事执行以其明显的强制性为主要特征,它表现在人民法院凭借国家强制力量,采取了强制执行措施,迫使执行义务人履行义务,使法律所保护的权利得以实现;民事执行是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所进行的活动。民事执行程序是由一系列具有程序性的法律规范所组成的,参加执行程序的各个主体的行为受到法定程序的约束,只有严格

3、依法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二、加强参与分配的制度参与分配制度是指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申请执行后,其他债权人发现债务人不能清偿所有债权,从而申请参加到已启动的执行程序中,对债务人的财产公平受偿的强制执行制度。这一执行制度是我国破产法律制度不完善的产物,我国立法内容规定的较为原则,在许多问题规定上存有模糊冲突之处,给司法实践带来一定的困难,有必要加以完善。论参与分配制度在债务人是公民或其他组织,其财产又不能清偿所有债权时,有些国家采用一般的破产主义,其破产制度普遍使用于法人、公民和其他组织,债权人可利用破产制度对债务人的总财产进行一般的强制执行从而获得公平清偿;而我国采用有限破产主义,仅法人可

4、使用破产篇二:浅谈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浅谈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自从1978年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经历了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再由逐渐缩小到逐渐扩大的过程。而我国目前在收入分配上存在的问题,它产生的原因也是有一定的必然因素。首先谈谈我国目前在收入分配上的现状: 在改革开放30年来,收入差距扩大了,基尼系数也扩大了。我国目前是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更清楚的看到我国目前在收入差距上的现状和问题:1、区域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在20XX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上海28838元,居民收入最低城市新疆可支配收入却只有12120元,之间相差倍。而收入最高的上海农民人

5、均纯收入为12324元,收入最低的贵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700元左右,相差倍。2、行业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我国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1978年收入最大的是电力、煤气、供水,年平均工资为850元,收入最低的是农、林、牧、渔业,年平均工资为470元,最高行业是最低行业的倍;1985年收入最高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年平均工资为1275元,收入最低的农、林、牧、渔业,年平均工资为878元,最高行业是最低行业的倍。行业差距有所缩小,这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巨人成功,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业收入水平。但

6、1985年以后,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到20XX年,收入最高的金融业,年平均工资达到了31080元,而收入最低的农、林、牧、渔业,年平均工资仅为8295元,行业收入差距山1985年的倍扩大到倍。这里同样不包括工资以外的收入,如果考虑到工资以外的收入,最高行业的收入水平比最低行业的收入水平远不止倍,而且这种扩大的趋势正逐步合法化。3、个人收入差距扩大基尼系数是世界公认衡量个人贫富差距是合适度的基准。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之间,说明收入差距比较合理,数值达到是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数值以上说明收入差距悬殊过人,则被定为两极分化的警戒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1970年,我国农村

7、基尼系数人致在之间,城市居民的基尼系数在之间,说明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基本上显现出平均主义的状况,而1998年我国居民的基尼系数为,20XX年为,20XX年为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的调查认为,我国20XX年基尼系数为,而据世界银行测算,20XX年我国基尼系数已达到。以上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超过高收入国家90年代的平均水平,与经济水平相近的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也明显偏高。以上都表明我们现阶段处于贫富差距较大的阶段,不过收入差距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平均主义,调动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但是它的消极影响更不容忽视,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扩大内需,更不利于社

8、会的稳定与和谐。其次,我国目前会出现这样的现状和问题,当然也存在一定的必然因素。1、不平衡发展模式的效应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选择了不平衡发展模式(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就必然带来收入差距的扩大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发展战略上长期实行重工抑农、以农补工的发展战略是日前城乡差距扩大的历史原因。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了迅速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建立工业化体系,在当时财力匮乏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我们只能采取剥夺农业的方式,长期运用工农产品剪刀差,低价收购农产品,高价出售工业品来积累资金,扶持工业的发展。同时还采取了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农民迁入城市,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迅速拉开了城乡差距。3、不恰当

9、的强调效率优先,忽略社会公平也是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之一。实际上,我们在强调效率优先的同时,连公平也没有兼顾。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甚至变成了效率优先,不顾公平。4、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过程中,新旧两种体制并存以及市场体制的不完善和法规的不健全也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5、社会结构不合理,社会问题突出建国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尽管我们经济比较落后,但是,社会平等、社会公正比做得比较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步。6、按劳分配的公平原则没有得到充分贯彻7、少数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得非法收入一部分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得财富。我国每年通过洗钱的方式流向海外

10、的资金约3000亿元,以上因素均造成总需求不足,就业率下降,贫困人口增加,进一步扩大了收入差距,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然而我认为:共同贫穷早已成为历史,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应当成为历史,通过相关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让全体国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时代已经来临。1、坚持改革和发展生产力不放松,把提高效率和注重公平结合起来。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我们国家才会有更多的物力、更多的财力来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的问题。在高速的经济增长中化解矛盾,落实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者权益2、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管 。提高一些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引入竞争机制,缩小国家垄断性行业的范围,减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3、调节收

11、入。对于过高的收入要进行调节,如果是合法的过高收入,应通过税收制度进行调节,应放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加大高收入的累进税。调节收、入分配,既包括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也包括取缔非法收入,还包括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在处理个人收入分配关系上,应着眼于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实现。为此既要重视效率,又要重视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又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要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4、发

12、挥政府财政的调节作用5、制订扶贫性质的区域经济政策,实行城乡平衡发展战略,缩小城乡差距。采取资源平衡发展的战略,以建立新型平等交换的工农业关系,建立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保持城乡收入差距的合理界限。一方面加快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的改革,解除劳动力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化障碍,另一方面改变当前收入分配有利于城市的不平等格局,逐步缩小工资收入以外的各项福利补贴在城乡之间的差距,为城乡居民提供追求自身发展的同等机会和条件。6、完善税收制度。完善税收制度,需要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个人税收系统,增加直接税税种,有效地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税是可供政府选择的调节个人

13、收入分配的税收手段:对居民收个人所得税,直接使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得以缩小,而且能为政府采取其他调节政策提供物质条件。对居民财产征税。促进社会财富公平分配。在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必须改革和规范我国财产税体系:在原有房产税、车辆使用税、契税的基础上,增加不动产税、土地税。房产税不宜与土地税合并征收,尽早开征遗产税和赠予税,两者一般同时开征,防止纳税人用生前大量转移财富的办法逃税。征收商品税。这就提供了政府通过征收商品税而消减居民收入差距的可能性。1、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分配行为依法规范分配行为是指用法律制度和规则去规范、约束个人收入分配行为,而不直接介入分配过程,从而起到调节收人分配的作用

14、。针对个人收入分配立法不健全不完善问题,今后应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加快立法步伐。首先,应抓紧制定。制定这一法律时,需考虑国民经济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全国就业水平、工资水平、生活费用指数、保障水平等因素,最低工资标准要与现阶段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畸高畸低。其次,应把制定公务员工资法放在议事日程上,加快推进收入工资化、工资货币化进程,逐步扩大货币性收入,减少实物发放,增加收入的透明度,扩大国家对工资的宏观调控范围。再次,鉴于我国社会保障内容单一,保险业务还未全面实施的情况,可考虑先出台养老保险法、医疗保险法等单项法津,以后随着保障内容的不断扩大,再制定较为完整系统的社会保障法,以统一的

15、法规,强制性的约束和规范社会及其成员的社会保障行为。司法是法律实施的保障。收人分配司法主要是监督检查收入分配方面已制定法律和法规的执行情况,解决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中发生的争议,调解,裁决有关案件。针对个人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前分配司法的重点应是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8、运用社会保障兼顾公平分配在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的国家里,市场对劳动者的工资收入起基础性作用。但由于市场的自发倾向和劳动者个人天赋与能力的差别,难免造成收入的悬殊,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实现公平目标,社会保障将对个人收入差距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国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然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在我国面临人口结构日益老化和企业结构性改革使下岗失业人员日益增多的压力下,以国家包揽为特征的单一型社会保障制度。因其覆盖面小、资金渠道狭窄、管理服务社会化程度低等问题的存在,而无法适应不断发展的新体制需要。为此,应按照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效率与公平相兼顾、改革和过渡相衔接的原则,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新经济体制要求的多屡次社会保障体系。9、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建立平等竞争自由流动的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特别是消除城乡间的就业歧视和择业差别,使劳动者能够根据自身的利益追求和特长自主择业,形成劳动要素合理配置的局面,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