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开创的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22824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隋朝开创的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隋朝开创的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隋朝开创的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隋朝开创的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隋朝开创的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隋朝开创的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隋朝开创的制度(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隋朝开创的制度篇一: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教案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课标要求: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创建及主要内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科举制度创立和完善的过程;理解科举制的创立产生的巨大影响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归纳,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重要制度,影响极为深远,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探究,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2)通过角色扮演,借助图片、图表、历史文献等辅助产生历史认同感,体验学习的快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科举制的创立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 对封建

2、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2、难点:科举制度的影响三、学情分析科举制作为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列为一个专题学习,对初一学生来说有些困难,如果单凭教师讲述,不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就要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调动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鼓励他们层层深入去探究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及影响。三、教学方法1.角色扮演,分组讨论。2.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合作的意识。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一)、科举制的诞生(老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讨论:魏晋时期是采取怎样的方式选拔官员的?两分钟讨论。请魏晋时期小组的

3、xx回答一下,其他同学补充。(学生回答)这样的选官方式合理吗?为什么?(学生回答)(老师)1诞生的背景:魏晋时期按门第出身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创立前,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要做高官必须同时具备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还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推荐。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是不能做高官的。这样选拔官吏的实权并没有控制在朝廷手中,而是掌握在地方官员手中,不利于皇权的统治。这就是科举制诞生的背景,就是为了改变这种弊端,隋朝皇帝采取了新的措施。 2那么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相关?分角色表演隋文帝、隋炀帝时期的xx,介绍自己所处时期的选官制度和形式,概括总结文帝和炀帝分别为科

4、举制诞生做了哪些贡献?3.科举制的诞生的作用。课文第二段很容易总结。教师总结普通xx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这样就扩大了选官范围,选官权力也就牢牢控制在中央手中。 (过渡):隋朝科举制虽然规模不大,还不完善,那么,科举制在唐朝是怎样完善的?(二)、科举制的完善 1.唐时科举考试的科目?多媒体出示:唐时科举考试的科目,如:进士科:以策论为主,唐玄宗增加诗赋。明经科:以儒家五经为主。明法科:以律令为主。明书科:以书法为主。武举科:箭射、马枪、负重、言语、材貌等(学生)归纳出“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过渡):我们现在已经学习了科举制在隋唐的创立和完善,请大家阅

5、读p19的内容讨论一下科举制对当时的隋唐社会、后世及对整个世界文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三)科举制的影响1、对当时的隋唐社会以及后世的影响(引导学生联系前两目所学的内容,便能很快得出结论) 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有利于社会公平 ,有利于皇权的集中;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2、对外国的影响:(1)引导学生阅读p20页的有关小字内容和阅读p21页英国大百科全书中的相关内容和孙中山说的话。并让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日本和新罗在历史上曾引入中国的科举制度。”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一定影响。总结补充:科举制

6、度不仅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范进中举里的范进就是一个例子。尤其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走上极端,其僵化严重束缚了思想,摧残了人才。(四) 小作业请同学们根据今天的学习写一篇小论文,既可以是对科举制内容的介绍,也可以对当今的考试制度提出你的建议和看法。篇二: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教案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和标志,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理解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进步作用。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学习科举制,认识这一制度既有利于隋唐统治者控制人才,又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古今考试制度,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

7、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科举考试制度是促进唐朝繁荣的原因之一,认识符合社会发展的考试制度的进步性,从而理解我国当今改革考试制度的正确性;通过了解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及在唐朝的发展二、难点:唐朝科举制的作用教学方法:小组学习法讲解、讨论、归纳教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唐诗一首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此诗反映了古代xx登科之后的巨大变化,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隋唐朝的科举制的历史话题。二、讲授新课:(一)、科举制的创立1、科举制产生的背景:九品中正制已经不适应

8、需要,许多地主知识分子要求参与政权,隋朝统一全国后需要大量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2、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标志及其产生的作用?科举制的创立从地主知识分子中选拔了大量的人才,缓和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扩大了统治基础。隋文帝下令“分科举人”。3、科举制创立的意义:改革了封建选官制度,使科举制在后世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隋朝在选官制度的改革方面功不可没。(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给学生提供阅读提纲:1、唐朝的科举制度主要分为哪两大类?其下设的科目有哪些?2、你怎样理解唐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3、唐代的科举考场有哪些规定?师生共同归纳基础知识:唐朝科举制度:常科(明经

9、、进士等)和制举明经:重在考查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省试合格后录用。进士:重在考核诗赋、时务策写作,考中很不容易。制举:为皇帝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科目繁多,生源比常科更广。不再经“省试”直接录用。活动讨论:古今考试制度比较相同点: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按开始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考试纪律严格。不同点:同学们对我们现在的考试及考试制度有何建议呢?(三)、科举制度的影响先由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教师概括讲解。1、让学生感悟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正确认识科举制,科举制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但隋唐统治者实行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控制人才巩固其统治

10、。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的弊端和危害也越来越突出。三、巩固小结: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四、学习与探究:p17了解 曲江盛会与雁塔题名五、课堂作业:学习辅导该节作业 教学后记:篇三: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教学设计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和标志,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理解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进步作用。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学习科举制,认识这一制度既有利于隋唐统治者控制人才,又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古今考试制度,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科举考试制度是促进唐朝繁荣的原因之一,认识符合社

11、会发展的考试制度的进步性,从而理解我国当今改革考试制度的正确性;通过了解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及在唐朝的发展二、难点:唐朝科举制的作用教学方法讲解、讨论、归纳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欣赏古代的几副对联:“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要好儿孙须积德,欲高门第快读书”提问:这些对联说明了什么问题?激励人们要用功读书。通过读书以做官。引导:古人“读书做官”中间还要有一个环节,就是 “应考”,也就是要参加科举考试。今天我们就来一块探索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情况。二、讲授新课:(一)、科举制

12、的创立1、科举制产生的背景:九品中正制已经不适应需要,许多地主知识分子要求参与政权,隋朝统一全国后需要大量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2、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标志及其产生的作用?科举制的创立从地主知识分子中选拔了大量的人才,缓和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扩大了统治基础。于是隋文帝下令“分科举人”。3、科举制创立的意义:改革了封建选官制度,使科举制在后世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隋朝在选官制度的改革方面功不可没。(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给学生提供阅读提纲:1、唐朝的科举制度主要分为哪两大类?其下设的科目有哪些?2、你怎样理解唐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3、唐代的科举考场有哪些

13、规定?师生共同归纳基础知识:唐朝科举制度:常科(明经、进士等)和制举明经:重在考查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省试合格后录用。进士:重在考核诗赋、时务策写作,考中很不容易。制举:为皇帝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科目繁多,生源比常科更广。不再经“省试”直接录用。 活动讨论:古今考试制度比较相同点: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按开始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考试纪律严格。 不同点:(板书)同学们对我们现在的考试及考试制度有何建议呢?(三)、科举制度的影响先由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教师概括讲解。1、让学生感悟我国科举制度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正确认识科举制,科举制在当时具有很大的

14、进步性,但隋唐统治者实行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控制人才巩固其统治。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的弊端和危害也越来越突出。三、巩固小结: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篇二: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的创立 教学目标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及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2、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重点:科举制度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难点:隋唐时期选官方式变化的进步意义。导学过程一、复习反馈,导入新课,展示目标:(10分钟)二、自主学习:(15分钟) 1、阅读教材17页。第一标题“科举制的诞生”完成练习:(1)、科举制度在隋朝产生的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 。许多出身低微但有 的人,却不能到 和担任高官。 (2)、科举制度在隋朝创立的过程:帝开始用的方法来 选拔官员。他令各州 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 帝时正式设置 ,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 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科举制度的作用:门第不高的xx,可以凭做官;选拔 官吏的权利也从到 。 2、阅读教材18页,第二标题“科举制的完善”,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