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规定,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22412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退休,规定,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退休,规定,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退休,规定,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退休,规定,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退休,规定,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退休,规定,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退休,规定,制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退休,规定,制度篇一:员工退休管理制度员工退休管理制度一、 员工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不需经本人提出申请,各部门应在其达到退休年龄的前一个月通知本人,并在达到退休年龄后的一个月内办完有关手续,不再列入在编人员。二、 退休人员必须按国家规定的年龄退休,未达到年龄提前退休者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三、 员工虽已达到退休年龄,但因工作需要,报经人力资源部审核,总经理批准,办理延期退休手续。四、 不具有退休条件,但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办理退休手续。五、 各部门每年年初应填写本年度员工退休人员名册,做到按时退休。六、 办理人员退休,应按各部门管理权限报经批准,查对本人工资台

2、账,计算并填写测算统计表,连同审批表一并交人事部。七、 退休人员劳保福利规定:1、 已经办理离退休手续的员工,按政府劳保规定,由财务部按退休标准计发退休费,不再列为在编人员。2、 领取退休费的职工,享受本单位在职员工洗理费标准。3、 退休员工,享受国家的副食品补贴。4、 员工退休后,其医疗待遇,直系供养亲属医疗待遇不变,外购药品凭医院外购单予以报销。5、 退休员工因病或非因公死亡,其丧葬费、直系供养亲属救济费标准同正式员工。八、退休人员的档案:1 人力资源部建立退休人员档案,对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有系统地记载,定期统计、归档。2 建立部门退休人员档案,包括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家庭住址、技术专长等

3、。 3 对退休人员实行动态管理,随时登记并统计退休人员情况。篇二:我国的退休制度我国的退休制度一,退休制度从什么时候开始据有关资料记载,中国的退休制度始于汉朝(公元前206年),随后唐太宗进一步完善。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53年1月2日政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修正案。也可以说这是我国第一部含退休制度在内的福利型综合性法规。 二,退休需要满足的条件休退条件:老干部离休是以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作为主要条件的,而干部和工人的退休制度是以年龄和工作年限为主要条件。干部和工人的退休条件大致相同,但因所从事的职业不同,对退休条

4、件的规定也略有差异,主要条件如下: 年龄条件:一般情况下,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干部和工人的退休年龄,男的均为60周岁,女的干部比工人延长了5年。工龄条件:干部和工人无论是按规定正常退休,还是因为工作性质,劳动强度和身体状况提前退休,都必须是工作时间满10年才符合退休条件,对干部和工人的工作时间要求有所不同的是,干部是参加工作年限,工人是连续工龄。身体条件:干部经过医院证明,工人除由医院证明外,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凡男

5、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参加工作年限满10年或连续工龄满10年的,均可提前退休。公残条件:因公致残,干部经过医院证明,工人除由医院证明外,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不受年龄,参加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的限制,都可以提前办理退休。公务条件:工人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可以提前退休。这个条件主要是对工人做出的规定,但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这些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职称条件:根据国务院关于高级专家离休退休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对于确因工作需要,身体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少数高级专家,征得本人同意,并按

6、照干部管理权限,经任免机关的批准后,其退休年龄可以适当延长,副教授、副研究员以及相当这一级职称的高级专家,最长不超过65周岁;教授、研究员以及相当这一级职称的高级专家,最长不超过70周岁;学术上造诣高深、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力的杰出高级专家,经国务院批准,可以暂缓退休,继续从事研究或著述工作。为了充分发挥现有专业技术骨干的作用,促进教育、卫生、科学事业的发展,在1990年前,对讲师、主治医师、工程师、农艺师、助理研究员以及具有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高中毕业学历或中等学历的中小学教师,确因工作需要,身体能坚持正常工作,有较强的事业能力,本人又愿意继续工作的,经所在单位报请县级以上主管机关的批准,

7、可将其退休年龄延长15岁,延长后的退休年龄,男最多不超过65周岁,女最多不超过60周岁。三,国家的一些政策和养老待遇政治待遇:依照规定阅读文件,听报告。有关部门授予退休证。生活待遇:(1)每月按规定的标准发给退休费。1949年9月30日前参加工作,不符合离休条件的,发给本人标准工资的80。1949年9月30日后参加工作的,工作年限货连续工龄满15年不满20年的,发给本人标准工资的70。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15年的,发给本人标准工资的60。退休费低于50元的,按50元发给。因公致残的退休人员,饮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退休费按本人标准工资的90发给,还可斟酌按当地职工平均工作的50、40、

8、30发给护理费。因公致残、饮食起居不需要人扶助的,按本人标准的80发给。退休费低于50元得,按50元发给。因公致残的退休人员,饮食起居需要人辅助的,退休费按本人标准工资的90%发给,还可酌情按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50%、40%、30%、发给护理费;因公致残、饮食起居不需要人辅助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80%发给,退休费低于60元的,按60元发给。(2)有特殊贡献者可按规定提高退休费,获得全国劳动英雄、劳动模范、部队军以上单位授予的战斗英雄称号,以及其他对国家有特殊贡献、在退休时仍然保持其荣誉的,退休费可酌情提高5%15%,但提高后的退休费,不得高于本人的基本工资。对长期在西藏工作的,退休后给予特殊的

9、优待政策,凡在海拔3500米以上地区工作累积10年不满15年的,退休费标准提高5%;累计满15年以上的,退休费标准提高10%,获得全国性劳动英雄、模范等光荣称号的,退休费标准提高10%15%;获得自治区劳动英雄、模范和部队军级以上单位授予的战斗英雄、模范等光荣称号的、以及自治区人民政府认为对西藏革命和建设特殊贡献的,退休费标准可提高5%10%。提高后的退休费总额不得超过本人的原标准工资。(3)异地安置的可按规定发给一次性安家补助费,一般由原工作单位发给150元,由大中城市到农村安家的,发给300元。本人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前往居住地途中所需要的车船费、旅馆费、行李搬运费和伙食补助费,都按照现行的

10、行政经费开支规定给予报销(4)住房困难的分别不同情况由有关部门加以解决。就地安置的,由原单位负责解决。回中小城镇安置的,其住房由接受安置地区负责解决。回农村安置的,住房的确有困难的,可以由原单位给予适当补助。(5)退休人员可按规定继续享受公费医疗待遇。(6)退休人员与在职职工一样,按居住地的标准发给冬季宿舍取暖费。(7)退休人员去世的,其丧事处理、丧葬补助费和供养 直系亲属抚恤费,均有本单位去世在职干部和职工相同。四,我国现行退休政策存在的问题一、法定退休年龄偏低我国现行退休政策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职工60周岁,女性职工55周岁,对特殊工种职工退休又提前放宽五年期限。这一法定退休年龄的制定

11、依据主要是根据我国建国初社会发展状况和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四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格局 已发生很大变化,人均寿命已提高到1990年的70岁,在世界各国中属于 中等偏上水平,比一般发达 国家低6一8岁,比许多发展中国家高8一10岁。我们知道,人均 寿命的长短 是影响退休年龄高低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考虑到 我国未来面临的十分严峻的老龄化挑战,其表现形式也较其它许多国家不同,并具有不可忽略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基于这一基本国情 的认识,我们有充分理 由认为我 国现行的退休年龄偏低,较低的退休年龄与继续 延长的人均 寿命必然会 加剧国家对养老保险费用的负担程度。如果适 当延长退休年龄,通过缩短领取养老保

12、险金的期限而相应减轻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负担。二、日趋普遍化的提前退休及其经济影响我国现行退休政策除对特殊工种特殊原因规定有提前退休条款,如对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它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人,累计工龄在8一10年的可以允许提前五年退休,不降低其应有退休待遇。对一般劳动者并未明文规定允许提前退休或许以降低养老保险金为条件的提前退休。尽管如此,因各种理 由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提前退休是我国经济生活中不可忽略的问题,并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产生重大影响。有关资料显示,1989年离退休职工总数万816人,占当年职工总数的%,退休金开支亿元,全国1992年离退休职工总人数2597万,占当年职工总

13、数的%,退休费开支695亿元。近年来退休人员和退休费用的迅猛增长,尽管主要是由于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而退休,但不能否认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提前退休,是退休人员剧增的重要因素。我国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提前退休问题,就其退休行为和提前退休的动机方面 同其它国家的提前退休有类似之处。收入状况、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健康因素亦不可忽略,但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则在许多方面有别于其它国家。其一,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给付结构诱使老年劳动者提前退休。养老保险金与职工纳费。尚未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个人行为之间缺乏内在的利益制衡机制,常常形成政府承担最后责任,企业热衷于提高 职工退休前 的工资收入待遇,

14、职工个人享受退休待遇的互不关联的利益机制,这是促成和诱发提前退休的一个重要 的体制方面的原因。其二,收入及经济方面的原因。我国现行养老金待遇尚未形成正常的调节机制,使按标准工资一定比例如75%计发的养老金待遇显得偏低,加上通货膨胀 的压力,这就迫使即将退休的劳动者谋求提前退休,以各种形 式到 社会兼职,通过 额外的收入来抵补现行偏低的退休待遇。我们认为,以增加收入诱发的提前退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只要老年人的退休收入保障偏低,必将成为今后诱发退休的潜在动因,并将长期存在。其三,劳动力市场供求方面 的原因。由于来 自显性和隐性劳动就业方面的压力,加之现行人口结构 的严重不合理,我国的劳动就业供

15、求问题十分尖锐。这一客观现实不能不对现在和今后相 当长时期内的退休 问题形成严重压力。我国就业政策中曾经出现过的职工子女顶替制,即为安置子女就业而促使职工提前退休 现行体制下普遍存在的厂内退休,都是诱发普遍提前退休的重要成因。鉴于我国的特殊发展背景,应当对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及退休政策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对策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以便尽早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符合长期发展战略的退休政策。其四,与其它方面的协调配套问题。我国目前正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改革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是完善市场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份。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富裕人员。且不说我国现行失业保险计划能否容纳下为数可观的失业劳动大军,对于相当数量的即将退休的老年劳动者也不可能完全通过失业保险的途径解决。根据有关政策,对接近退休年龄的老年劳动者来说,允许在优化组合过程中早于退休年龄3一5年退休。这里暂不讨论这一政策措施是否必要或其重要意义如何。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90年代中期由于这一政策措施,将对退休人数 的增加和养老保险费用的增长产生重大影响,因职工提前退休而形成的对企业和国家财政的压力不应低估。三、退休政策机制尚未健全我国现行退休政策仍然延续几十年一贯制的苏联模式,在严格意义上说,其运行机制缺乏调节的科学性。首先,退休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