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教育制度的概况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21740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周教育制度的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西周教育制度的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西周教育制度的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西周教育制度的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西周教育制度的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周教育制度的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周教育制度的概况(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周教育制度的概况篇一:中国教育史西周的教育制度中国教育史西周的教育制度西周学校以“六艺”为基本教育内容。所谓“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又有“大艺”、“小艺”之分,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书、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礼”、“乐”是大学中最重要的课程。制礼作乐的主持人,是西周初年杰出的政治家周公。西周的“礼”教,主要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操作技能及个人素养的训练,是贵族子弟必须具备的。“乐”包括声乐、器乐和舞蹈。西周有乐德之教,乐语之教和乐舞之教。“乐”和“礼”紧密相联、互为表里,其教育作用也各有侧重:“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意思是说:

2、礼的作用在于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乐则重在陶冶人们内心的情感,使人们潜移默化。实际上,乐教主要是教礼仪中所要使用的乐,所以它又是礼教的组成部分。“射”指射箭,“御”指驾车,西周时文武尚未分家,贵族子弟都有从军作战的责任。除了战时必用之外,平时有些典礼活动中也要表演“射”、“御”,而且有一定的技术标准要求,所以也是贵族子弟必须掌握的。“书”指写字,“数”指算术。读写算是学习一切文化的基础。西周已有供小学文字教学的字书。汉书艺文志载:“史籀十五篇”。注曰:“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这是中国教育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今已失传)。据史书记载,西周识字教学是按字的构成方法

3、分类施教的。汉书艺文志载:“古者八岁入小学,?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这里的“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造字之法。“数”的教育,是与“术”紧密相联的,故称“数术”。“数术”在西周有很大发展,西周时6岁儿童开始学数数,从1至10的数目。9岁儿童学“数日”,指学习记日法,先学甲子纪日,然后再逐渐加深。10岁儿童开始学“计”,即计算能力的培养包括学习十进制元的文字记数方法和计算的方法。后者包括学会使用“筹算”和“九数”的方法教育学考研资料,信息分享群, 334122703勤思教育学李老师电话TEL:1520XX02633李老师QQ2457

4、880228微信 liyajun990篇二:西周的教育制度一、西周的教育制度西周统治者对教育极端重视和高度垄断,形成“学在官府”、“官守学业”的局面,政教一体,官师合一,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统治阶级的治术人才,即所谓“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1. 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官学的衰落,一是由于王室、诸侯都在忙于战争,社会动乱,无暇顾及学校。二是奴隶主贵族在政治上没落,丧失了进取精神,迷恋于腐朽奢侈的生活,失掉了学习的兴趣。官学的衰落不等于教育发展的中断,随之而来的是私学是蓬勃兴起,为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私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社会的变

5、动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同时社会上不少人为了求得在经济上的、政治上的发展,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知识;私学的创办人又以各式的“治国治民”方案相标榜,具有极大的吸引力。2. 养士之风盛行和百家争鸣养士之风进一步促进了私学的发展,士既成为一种职业,而且身价很高,不少人以此作为进身的捷径,所以争着学做士,纷纷就学读书。可以说,春秋末期的孔、墨及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都是在这种土壤上发迹、成长起来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促使思想战线空前活跃,私学的兴起和养士之风盛行,直接推动了各种学派的发展,形成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术文化空前繁荣。“九流十家”从各自的立场出发,代表着不同的阶级或阶级的利益

6、,提出各式各样的治国治民方案,进行着多方面的理论探讨,各个学派之间有激烈的争论,也有微妙的相互吸收和渗透,并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各学派的进一步发展,达到学术的繁荣。三、孔子的教育的思想孔子在教育上最大的贡献就是创办私学,并公开亮出“有教无类”的旗号,这种人人应受教育的主张,“充分表现了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因数,开创了通向文化下移和普及教育的新道路,是中国教育史上划时代的革命创举。”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突破了“学在官府”的旧框框,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教育水平,也促进了中国最早的知识阶级的崛起。作为杰出的教育家,孔子在不懈奋斗的生涯中积累了许多极有价值的教育经验,总结出一套建立

7、在教育实践基础上的原则和方法,如学思结合,启发思维,以身作则,因材施教等,这些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也直接影响到了中国古代教育原则与方法的形成与发展,可谓中华教育思想的基因成分。四、墨子的教育思想墨家学派在当时有巨大影响,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并称为“显学”。墨子针对当时的社会的弊病,提出尚贤、尚同、节用、薄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兼爱、非攻等十大主张。兼爱、非攻是墨子的中心思想。在教育上也就主张能担当治国利民,兼爱相利的“贤士”或“兼士”。墨子很重视教育,希望用“上说下教”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反对命定论,同时十分重视环境的影响与教育的作用。五、孟子的教育思想孟子从“施仁政”

8、的政治主张和“性善论”的哲学思想两个方面论述了教育的作用,一方面强调了教育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孟子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得民心”是“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教育在人的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六、荀子的教育思想荀子从其唯物主义的宇宙观、认识论和性恶论出发,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首先,人的贵贱、智愚、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其次,荀子把环境影响与教育的作用加以区别:一方面承认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他又看到人不是被动的受环境影响,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经过长期教育和经久学习,可

9、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很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认为教育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使兵劲城固,国富民强。与孟子主张“内发”不同,荀子主张“外向”。首先,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孟子比较强调“思”,荀子则特别重视“学”。荀子认为经过学习,掌握知识,才能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其次,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的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并把行看作是学习的最终目标,他把学习解释为接触外界,掌握知识,见诸行为,以美其身。七、礼记中的教育思想篇三:中国教育史1-16章习题答案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 参与社会生活 的需要和人类 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

10、巫师 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 仓颉创造了文字。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 “成均” 和 “庠” 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第二章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一、填空题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序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2、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3、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 国学 _,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 大学 和小学 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 乡学 。4、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辟雍和泮宫。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

11、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 礼、乐、射、御、书、数 六方面知识和技能。6、“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 春秋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 有教无类” 。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诗_、_书_、_礼_、_乐、_易_、_春秋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二、单项选择题( C )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A 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 B )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A千字文 B史籀篇 C三字经 D急就篇( C )3、下列哪

12、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A、射 B、御 C、诗 D、数( D )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A、孝B、礼C、忠D、仁( B )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四、名词解释题1、学在官府: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2、六艺:西周官学的基

13、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3、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五、简答题1、为什么说学校的产生是奴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1)经济上,

14、生产力的发展,体脑分工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2)政治上,国家的形成,提出了进行贵族教育的必要性。(3)文化上。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2、简述西周“六艺”教育的内容和特征。(1)“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按其学科性质分成三大方面:礼乐。礼是指周礼,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领域。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当时乐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射御。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书数。“书”是指文字,“数”是指计算。(2)“六艺”教育的特征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

15、识;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3、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哪些?(1)立志:以实现仁道为志向,走仁的道路,时刻以仁为道德行为的准则。(2)克己: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在要求自己上,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3)力行: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不要出现脱节,道德认识的真假、深浅,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而证实。(4)中庸:能明辨各种行为过与不及的是非得失,择其中道而行。(5)内省:就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思想检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规范。(6)改过:有过错不应该掩盖,而要正视错误公开改正,有过不改才是真正的错误。六、论述题1、试述私学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教育发展的贡献。答:(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