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哪些人才选拔的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17910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有哪些人才选拔的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我国有哪些人才选拔的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我国有哪些人才选拔的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我国有哪些人才选拔的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我国有哪些人才选拔的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有哪些人才选拔的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有哪些人才选拔的制度(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有哪些人才选拔的制度篇一:我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历史探析我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历史探析摘要我国人才选拔制度历史悠久、体系完备、类型多样,在世界人才选拔制度史上具有积极影响。文章遵循历史脉络,从人才选拔制度与教育的关系入手,从考查、考试的类型、举措、方式等方面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以期对现行人才选拔制度有所借鉴。关键词人才选拔 制度考查考试 高考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人才选拔制度的国家。早在西周时期,就有“考其德行,察其道艺”的历史文献记载。自此以后,我国的人才选拔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同历史时期曾实行过不同选拔类型、层次分明的选才制度,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奴隶制

2、时代的贵族世袭制、汉代的察举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及以后科举制度和民国以后的高考制度。从我国的人才选拔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实施步骤看,经历了荐举选才、科举选才和高考选才三大阶段。本文从人才选拔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入手,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一、荐举选才阶段所谓荐举选才,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所实行的以推荐、察举为主要特征的人才选拔制度。西周时期的人才选拔、春秋战国时期的养士制度、汉代的察举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均以学校教育为基础,把察良举士作为主要选拔形式,在此基础上,经过层层推荐,选拔官吏人才。1.西周时期的教育与人才选拔。西周的学校教育、人才选

3、拔、官吏任用三个环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西周时期的学校按教育对象的身份等级划分为国学和乡学。国学分为大学和小学阶段。人才选拔的前提条件是要取得大学入学资格。有资格进入国学中的大学学习的人有两类:一类是具有“世卿世禄”特权的贵族子弟,一类是乡学中经过乡试荐举的俊秀之士。乡学实行定期考查和推荐俊秀人才的制度,由乡大夫根据其德行道艺的标准进行考查和推荐,被乡荐举的人升入国学中的大学学习。上述两类人进入大学后,期限达九年,分为小成和大成阶段。每隔一年进行考查,小成阶段(七年)学生能够达到“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然后进入大成阶段(二年),能够达到“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才算学

4、业有成。在此基础上,再由主管大学教学的大乐正主持新一轮的选士,入选的名单再向上报,经审核德行才能后,方确定提拔任用。可以看出。篇二:中国人才选拔制度变迁中国人才选拔制度变迁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古代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人才选举制度(即选官制度)的建设,先后实行了一系列的选官制度,其中影响较大的选官制度主要包括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中国近现代大学的发展,为中国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从古至今,中国人才选拔,方法越来越科学,形式越来越民主,渠道越来越多元,成果越来越显著。一、中国古代人才选举机制的发展历程1. 世官制又称世卿世禄制,主要存在于夏、商、周时期。它通过家族血

5、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产生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2. 察举制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即察举制,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两汉的察举,主要是以“德、才”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以孝廉为重要考察科目,所以人们也常说“举孝廉”。东汉时期继续实行察举制,但随着豪强地主势力开始恶性膨胀,门第望族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

6、成并发展起来。出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局面。3. 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三国时开始实行,隋朝时被废除。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区别高下列为九等。“中正”所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依据。曹魏后期,尤其到了晋朝,九品中正制发生了变化,由于中正官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等级森严的局面。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度虽然在当时看起来比较完善,但是无论从考选的对象和内容,还是从考试的方式和程序来看,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

7、,民意无从体现。4. 科举制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选拔官吏制度。始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1)隋朝:科举制的创立产生的原因:经济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的经济势力也得以增强,要求在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地位。政治条件:士族地主势力渐趋衰落。阶级关系:隋唐时期随着士族和庶族力量对比的变化,原先以门第高低为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状况。隋唐统治者为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采用科举制给庶族参与政权提供途径。 产生的过程: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2)唐朝:科举制的完善唐朝继承和完善

8、了隋朝的科举制度。表现在:一是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二是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三是唐玄宗时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把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有利于唐诗的发展。(3)北宋:科举制的发展与改革北宋初年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严格了考试程序,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并成为定制。第二,简化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第三,在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法”,防止考官舞弊。第四,扩大录取名额。例如宋太宗在位的二十多年间科举取士近万人。北宋中期,王安石在进行变法时,对科举考试的

9、内容进行了改革。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后来随着王安石变法的失败,这些对科举制改革的措施也被废除。(4)明清:科举制的僵化明清科举三年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明朝的科举制与前代不同主要表现是实行八股取士制度。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明朝科举制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科举考试只从儒家的四书五经里出题。考生不能发挥自己的思想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文章机械的分为八个部分,被称做“八股文”。明朝的科举制,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僵化了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是造成我国社

10、会发展缓慢、近代科技文化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5)清末:科举制的废除1898年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下诏“废八股改试策论”,戊戌变法失败后,1905 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自此,在我国实行达 1300 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终结了。二、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1895年,盛宣怀在天津创办了“天津西学学堂”,是我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校。1898年设立的京师大学堂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西学学堂和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标志着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正式开端。1916年,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开启了我国近代大学向现代大学转变的历程。清华、南开等大学也相继进行改革,我国渐次产生了一批质量较

11、高的大学和著名的高等学府。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期。国家对接管的旧高等学校进行了改革,又在解放区办起的高等学校的基础上,陆续新建了一批高等学校。1977年恢复全国高校统一招生制度,我国的高校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1999年,我国大学开始扩大招生,越来越多的普通学生可以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进入21世纪,高校专业的多元,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学生的发展。篇三: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第九讲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明朝徐灵胎散曲xx,最不济;滥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可知道,

12、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那朝皇帝,案上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唏嘘,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日昏迷,就教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蒲松龄宋真宗劝学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常向窗前读。”“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宋朝有人说,中了状元,即使“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献俘太庙,其荣亦不可及”。谢觉哉科举与选举“奴隶主统治大群奴隶,必须训练一批奴隶总管,奴隶总管的资格,便是对奴隶主恭顺无所不至,对奴隶们却又能大摆其

13、臭架子。这便是科举主义的真髓!”科举制度下,教育的目的就是考试,考试的目的就是做官,做官的目的就是特权!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科举制度确实十分客观、十分公正,学子们若失意考场,也极少埋怨考试制度不公?它是一个公正的制度,即使是最贫贱家庭的男儿也能够通过正常的竞争程序而爬升到帝国最荣耀、最有权力的职位上。经过这种制度的长期训练,中国人心中已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政府应掌握在最能胜任管治工作的人的手中;政府官员并非天生就属于某一特殊阶级,而应通过某种向所有志愿参加考试的人敞开的竞争性的考试制度来选任。古代的“最现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在科举制度产生以前,选拔人才的制度曾经有过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

14、正制等。虽然这几种方法也能产生杰出的人才,但是,世卿世禄制难免会使纨绔子弟凭借祖宗功劳登上高位,察举制选拔人才全看个人好恶,九品中正制依托世家大族,不用说庶人,就是普通地主也不见得能走进政权中心。人为的成分太多,并没有一个确定的选拔标准,即使有杰出的人才,也只能看作偶然。科举制产生以后,在理论上,这是一个向全社会都开放的选举制度。考试的内容是明确的,考试的形式是固定的,所有的人在同一个标准下进行智力和文化水平的博弈,由此而考中的人,自然也应该是最杰出的人才。从1300年科举考试的效果看,这个目的基本上算是达到了。有人统计过,从唐朝到清朝,科举共行725科,产生进士98749人,举人的数字无法统

15、计,但按比例计算应该有上百万人,这构成了千年中国封建社会文官队伍的基石。而且这里面,既有如王安石、张居正这样的政治家;也有王维、欧阳修、苏轼这样的文学家;朱熹、王阳明这样的哲学家;袁崇焕、左宗棠这样的军事家;甚至还有宋应星、徐光启这样的科学家?著名进士还有禁烟大臣林则徐、介绍西方思想的学者魏源,军机大臣光绪帝的老师翁同和、洋务派领袖曾国藩、李鸿章等?王维王安石张居正孙中山先生说:“(科举考试)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他这番话也正是因为科举考试有公平竞争、广泛参与、惟才是举这一现代性的特点而言的。维护国家、社会稳定封建统治者从科举考试一开始,就没有把它仅仅作为选拔人才的制度,而是有

16、更深远的目的。在古代“士农工商”的四民社会,“士”被称为“秀民”,居四民之首,他们对一家一姓王朝的认同,很大程度上决定该王朝的兴衰存亡。所以,封建王朝举行科举考试,并通过科举给予士人功名利禄,是其标榜正统、笼络士人的重要手段。唐太宗看着举人赶考,曾得意洋洋地说:“天下英雄尽入我毂中矣。”宋朝章如愚说:“豪杰特起,而一天下之难也,故以科举销天下英雄气。”满清入关初,反清复明的斗争全国各地都有,有人就建议说,开科举,使xx有了进身之路,造反的人就少了。果然,一开科举,立即出现了“一队夷齐下首阳”的景象,局面开始稳定。康熙皇帝的科举考试,因舞弊案全国沸腾,有人说,人们如此关注科举,正体现国家根基已稳。延续文化根脉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