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家及其简介模板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15602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家及其简介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化学家及其简介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化学家及其简介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化学家及其简介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化学家及其简介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家及其简介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家及其简介模板(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1834.2.81907.2.2),生在西伯利亚。他从小热爱劳动,喜爱大自然,学习勤奋。在1869年至1871年间,写成化学原理一书。同时深入探索了元素性质间的关系,对所有已知元素按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排列成表。这个周期表逐渐成为大部分化学理论的骨架。1887年他提出溶液水化理论,是近代溶液学说的先驱,门捷列夫还研究了气体和液体的体积同温度和压力的关系,发现了气体的临界温度。他对化学的最重要贡献是:建立了元素周期分类法。在1869年发表了元素周期律。他把化学元素从杂乱无章的迷宫中分门别类地理出了一个头绪。此外,因为他具有很大的勇气和信心,不怕名家指责,

2、不怕嘲讽,勇于实践,敢于宣传自己的观点,终于得到了广泛的承认。为了纪念他的成就,人们将美国化学家希伯格在1955年发现的第101号新元素命名为Mendelevium,即“钔”。 莱纳斯卡尔鲍林鲍林(Linus pauling,19011994),是美国著名的量子化学家,是第一个将量子力学引进化学键的人。他在化学的多个领域都有过重大贡献。曾两次荣获诺贝尔奖金(1954年化学奖, 1962年和平奖),有很高的国际声誉。鲍林在研究量子化学和其他化学理论时,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例如,共价半径、金属半径、电负性标度等,这些概念的应用,对现代化学、凝聚态物理的发展都有巨大意义。 1932年,鲍林预

3、言,惰性气体可以与其他元素化合生成化合物。惰性气体原子最外层都被8个电子所填满,形成稳定的电子层按传统理论不能再与其他原子化合。但鲍林的量子化学观点认为,较重的惰性气体原子,可能会与那些特别易接受电子的元素形成化合物,这一预言,在1962年被证实。鲍林还把化学研究推向生物学,他实际上是分子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他花了很多时间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别是蛋自质的分子结构,本世纪40年代初,他开始研究氨基酸和多肽链,发现多肽链分子内可能形成两种螺旋体,一种是a -螺旋体,一种是g -螺旋体。经过研究他进而指出:一个螺旋是依靠氢键连接而保持其形状的,也就是长的肽键螺旋缠绕,是因为在氨基酸长链中,某些氢原子形

4、成氢键的结果。作为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一种重要形式,a -螺旋体,已在晶体衍射图上得到证实,这一发现为蛋白质空间构像打下了理论基础。这些研究成果,是鲍林1954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项目。约翰道尔顿道尔顿(John Dalton,1766-1844)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近代化学之父。1766年9月6日生于坎伯雷,1844年在曼彻斯特过世。父亲是一位农民兼手工业者。幼年时家贫,无钱上学,加上又是一个色盲者,但他以惊人的毅力,自学成才。1778年在乡村小学任教;1781年应表兄之邀到肯德尔镇任中学教师,在哲学家高夫的帮助下自修拉丁文、法文、数学和自然哲学等并开始对自然观察,记录气象数据,从此学问大有长

5、进;1793年任曼彻斯特新学院数学和自然哲学教授;1796年任曼彻斯特文学和哲学会会员;1800年担任该会的秘书;1817年升为该会会长;1816年选为法国科学院通讯院士;1822年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826年,英国政府将英国皇家学会的第一枚金质奖章授予了道尔顿。凯库勒是德国化学家。1829年9月7日生于达姆施塔特,1896年7月13日卒于波恩。曾入吉森大学学习建筑,后在J.von李比希的影响下,改学化学,1852年获博士学位。后去巴黎深造,结识了C.-F.热拉尔。1856年在汉德堡大学任讲师。1858年任比利时根特大学化学教授。 在18501858年期间,有机化学处在比较混乱的状态。虽然某些

6、化学家已提出一些概念,列出了一些结构式,但多属不真实的假设。多数化学家不能理解为什么有机化合物中竟能集合那么多碳原子。1857年凯库勒提出碳是4价的;1858年进一步提出,碳原子间可以相连成链状的学说。这就开辟了理解脂肪族化合物的途径。1865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环状结构学说:苯的结构可想像为6个链形碳原子闭合而成,于是打开了芳香族化学的大门。由于凯库勒的价键理论被应用到许多其他有机化合物的研究中,19世纪中叶,不仅有机化学在理论上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并且还在德国建立起了庞大的有机化学工业,特别是染料及制药工业。凯库勒写了不少有机化学教科书(18611887),主要有苯衍生物化学、有机化学教科书、

7、有机化合物结构研究等。 侯德榜侯德榜(1890-1974),字致本,名启荣,著名我国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在中国化学工业史上,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为祖国的化学工业事业奋斗终生,并以独创的制碱工艺闻名于世界,他就像一块坚硬的基石,托起了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大厦,这位先驱者就是被称为“国宝”的侯德榜曾以10科1000分的好成绩被北平清华留美预备学堂录取!侯德榜一生在化工技术上有三大贡献:第一:揭开了索尔维制碱法的秘密,并公布于世.第二: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侯氏制碱法.第三:就是他为发展小化肥工业所做的贡献。WN李普斯科姆(William N. Lipscomb 1919)李普斯科姆

8、是美国化学家,1919年12月9日生于俄亥俄州,在肯塔基大学获硕士学位,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他是里纳斯鲍林的得意门生。1959年后在哈佛任化学系主任。他是一位杰出的结构化学专家,是现代硼烷化学的开拓者。他发明了一种冷气吹入法用X光分析硼烷的结构获得成功,测定出硼烷分子是一种鸟笼状的三维结构,提出了电子对同时为三个原子所共有而形成BHB和BBB轨道的见解,圆满地解释了硼烷分子的复杂结构,并用数学方法推算硼烷可能存在的数目和预示其结构,为推动现代有机硼化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因而荣获197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格伦西奥多西博格西博格是美国著名的核化学家。1940年他与麦克米伦等人共同发现了94

9、号元素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领导的芝加哥大学冶金实验室,创立了生产原子弹材料钚的化学流程,这是核武器研制成功的一个关键步骤。1944年,他提出了锕系元素概念与它们的电子结构,这不仅使近代元素周期表趋于完整,而且为后来逐一合成人工超铀元素指明了方向。战后,他长期从事合成超铀元素的研究工作,与其同事一起发现了9个超铀元素。他还参与了许多有重要实际应用价值的放射性核素的发现工作,如钚239、铀233、铁59、碘131、钴57和钴60等。20世纪90年代,他致力于超重核的探索和锕系元素的重离子核反应的研究。他和麦克米伦因发现并研究超铀元素而共同获得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他对中学教育也很热心,担

10、任过美国的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化学教材研究会和高中教材改进研究会主任委员。舍勒(Scheele,CarlWilhelm)(1742-1786),出生于瑞典南部,是18世纪中期到18世纪后期一位相当出名的科学家。舍勒很早就对化学发生了兴趣,对于当时一些有名的化学书里的实验,他都重复做过。他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了许多新物质。1775年2月4日,舍勒当选为瑞典科学院院士。从1770年到1775年,短短5年内舍勒发现了氧、氮、氯、锰等4种元素,特别是氧气的发现和对空气成分的测定,是化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为今后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773年,他分别用两种方法制得氧气:一种是将硝酸钾、硝酸镁、硝

11、酸汞等硝酸盐加热;另一种是用黑锰矿和浓硫酸共热。他还把氧气取名为“火空气”,并用实验证明它占空气体积的1/5,舍勒还用燃烧硫黄粉除去空气中的氧气而得到氮气,并称之为“浊气”,占空气体积的4/5。另外,舍勒还制备了磷酸、钼酸、锡酸、氟化氢、磷化氢、亚砷酸铜、氰化氢等数十种无机化合物。他还发现和提纯了酒石酸、乙醛、乙醚、甘油、乳酸、苹果酸、没食子酸、焦性没食子酸等100多种有机化合物。限于当时的条件,舍勒无法知晓一些化合物的毒性,他制备和研究毒物氯气、氟化氢、氰化氢等,加上经常熬夜,不仅使他的哮喘病常常发作,而其他疾病如心脏病、痛风病等也一起来折磨他,使这位天天和药打交道的药剂师,对自己的病竟束手

12、无策。他一生发现的新物质有30多种,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在舍勒一生的发现中,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发现氧气和氯气。J.M.JohnMonteathRobertson(1900)英国化学家。1900年7月24日生于苏格兰珀斯郡。先在珀斯学院学习,后到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化学和进行研究。1926年获格拉斯哥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19281930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和安阿伯大学学习化学和理论物理。19301939年,任职于伦敦皇家学院戴维法拉第实验室。19391940年,在设菲尔德大学讲授物理化学。1942年起,任格拉斯哥大学化学教授,1970年起,为荣誉教授。1965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罗伯森主要从

13、事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他在用X射线晶体学分析有机分子的结构时,发明了“重原子和同晶取代测定相角法”。用这种方法可以测定许多重要天然产物如萜类、生物碱、抗生素和维生素等的详细结构,那是用经典有机化学方法难以测定的。19351936年他用此法测定了酞菁分子的相角。1939年他提出,在分子中安置一个如汞那样的重原子,甚至可以测定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他因发明了重原子和同晶取代测定相角法而获得戴维奖章(1960)。著有有机晶体和分子(1953)。普鲁斯特J.-L.Joseph-Louis Proust (17541826)法国分析化学家。1754年9月26日生于昂热,1826年7月5日卒于昂热。17

14、74年在巴黎学习化学。后迁居西班牙,先后在塞哥维亚、萨拉曼卡等地的一些学校中任教;1789年在马德里任教授。在马德里期间,西班牙国王查理四世为他装备了非常豪华的皇家实验室,任命他为实验室主任。因此,他的实验室极适合于做定量分析工作。1806年普鲁斯特离开西班牙访问巴黎。1808年法军攻占马德里时,皇家实验室被毁。1816年被选入巴黎科学院。普鲁斯特的主要贡献是确立了定比定律。从A.L.拉瓦锡和18世纪后期的著名化学家出版的著作中可以明显看出,化合物有固定组成的概念已被普遍接受。然而,当时法国的化学权威C.L.贝托莱关于化合物的组成可变的观点仍很流行。普鲁斯特的更广泛、更系统和更精密的研究,使定

15、比定律得以在严谨的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确立。1799年他明确地阐述了这一定律。从1802年至1808年间,普鲁斯特分析了上千种样品,在物理杂志上发表许多文章,以确凿的实验数据击败了贝托莱的论点,确立了定比定律,并指出贝托莱所用的化合物样品是不纯的,因而普鲁斯特也是第一位正确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化学家。他还分离出葡萄糖,发现某些植物中有糖存在,区分出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之间的差别,用硫化氢从金属盐溶液中沉淀出重金属。安托万-洛朗拉瓦锡(17431794)是法国著名化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1763年获法学学士学位,并取得律师开业证书,后转向研究自然科学。他最早的化学论文是对石膏的研究,发表在1768年巴黎科学院院报上。他指出,石膏是硫酸和石灰形成的化合物,加热时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