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一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15058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一)作者:陈素红胡小红张西平摘要: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和谐校园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而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心里和谐的前提,是独立学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关键词:独立学院;心理健康;和谐校园一、心理和谐与和谐校园的内涵及联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首次提出了“心理和谐”的概念,指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视野下

2、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指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良好心理品质的总和,它包括:(1)身心和谐,即智力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客观并悦纳自己;(2)自我意识和谐,即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3)情绪健康和谐,即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是一种稳定的情绪和愉快的心理;(4)人格完整和谐,即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日趋完善,没有明显缺陷,生活情趣高尚,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善于认识自我,正视现实,言行一致;(5)人际关系和谐,即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双方心理距离接近,心理相容性强,彼此感情认同,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的交往态度,交往动机端正;(6)心理

3、与环境适应和谐,即有较强的自制力,既能客观分析正确认识环境状况,又能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变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改造自我适应环境。所谓和谐校园,指一种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运转的教育模式,以校园为纽带,建立全面、自由、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校园内人与人、人与校园环境、人与社会等诸多要素处于协调稳定、相互依存、健康发展的多赢状态,校园中形成了能充分发挥全体师生员工和所属各子系统能动性、创造性的条件及环境,使师生员工和学校所属子系统活动总体协调发展。和谐校园是师生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成才的摇篮。和谐校园有利于充分发挥学校各部门的职能,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

4、的自身发展和身心健康。心理和谐与校园和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谐校园培育和谐心理,和谐心理造就和谐校园。心理和谐是和谐校园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支撑的平台。和谐校园是培养建设和谐社会人才的前提。构建和谐校园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多系统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从社会心理角度看,大学校园中人的心理和谐对大学和谐校园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保持和促进师生员工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同时,和谐校园的构建的目的也是为了达到更高层次的心理和谐。二、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现状剖析1、学习障碍从录取分数看,与普通高校相比,独立学院学生的分数明显存在差距;差距背后暴露的是学习

5、习惯和能力上存在的问题。独立学院中的大部分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的自觉性低,学习意识淡漠,部分学生甚至存在“学习为了拿文凭,找工作”的学习动机;导致这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坚强意志和进取精神,缺少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意识淡漠,直接导致学生遇到困难常常采用逃避和抱怨的态度,缺乏学习的恒心和毅力,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此外,高考分数偏低的原因致使独立学院的学生自信心较差,自卑感较强。高考的失落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加之就读学校不如意,使他们产生了“低人一等”的感觉。2、人际交往障碍现在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受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

6、的个性,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及与人交往的经验与技巧。许多学生第一次远离父母,面对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经济条件以及个性各异的新同学,既不善于让别人了解自己,也不善于接近他人,渴望与人交往,又怕被人拒绝,对自己的神态举止特别敏感,生怕在别人面前出丑、失态,在交往中异常紧张,不知如何与宿舍同学相处,感到不安、孤独,产生戒备、多疑心理;从而产生人际关系敏感、社交恐怖症等人际交往障碍。3、生活情感障碍独立学院部分学生自理能力较差,生活不讲规律,对学校的日常管理和行为规范存在抵触心理,特别是面对吃喝玩乐、学校周围的网吧等诱惑缺乏自控能力。同时,贫富差距的存在,使得少数贫困生的自尊变得异常敏感和脆弱,虚荣心太强,不敢正面看待贫困,不愿与人交往,自我封闭,甚至产生防卫、敌对心理。此外:在情感问题上,大学生正处于性生理基本成熟和性心理趋向成熟的阶段。美好的爱情是每个大学生所憧憬的,不少谈恋爱的大学生没能处理好爱情与学业、友情的关系。部分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情感体验、精神享受,纯粹是为了消遣寂寞、寻求刺激,传统道德观念淡化,发生婚前性行为。这种错误观念,易使他们在理想与现实中难以找到平衡点,陷入痛苦、迷惘,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