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读后感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709040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建筑史读后感(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正的建筑文化 读中国建筑史有感知道梁思成,是因为他跟林徽因令人动容的爱情;可真正认识梁思成,是因为中国建筑史这本书。且不说他在专业方面的造诣有多高,只为了他不畏艰难困苦,在抗战期间仍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建筑而奔波操劳的精神,他就称得上是一位建筑大家。梁思成早年受父亲梁启超的影响,接受过正统的中国古典文化教育,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回国后,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完成了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建筑史,他还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是一位真正具有文化视野的建筑大师。我们常挂在嘴边说这个社会是一个人心都浮躁起来的社会,每个人都加紧着脚步往前赶而忽略了周遭的风景。每天面对着城市里

2、的高楼大厦,霓虹闪烁,麻木或许已成必然。梁思成用清丽的文艺笔调,别具一格的叙述方式,将每个时代的建筑与政治经济上的变迁分析得十分清楚,引人入胜,能让人静下心来好好感受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源远流长,体会建筑自身的魅力。“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木构架建筑是我国使用面积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这种建筑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搬迁,电视里也时有出现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深宅大院的场景,给人古典庄严的感觉。只是可惜现在木材越来越少,而且木架建筑易遭火灾,很多建筑都没有能保留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中华文明上

3、下五千年,中国建筑也随着历朝历代的更迭在不断向前发展着。在原始社会时期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从艰难地建造穴居和巢居开始,慢慢地掌握了营建房屋的技术;奴隶社会时期,因为有大量劳动力和青铜工具的使用,很多宏伟的都城、宫殿、宗庙得以建成;经过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建筑逐步走向和谐统一,让我们不得不为它的恢弘大气而感慨。这本书虽然关于建筑的术语颇多,但胜在图文并茂,我领略到了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的巍峨;感受到了“汉宫殿繁复之部署,嵯峨之外观”的规模庞大;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佛塔上纹饰雕刻的生动、迥异;感叹于唐代佛塔的样式独特,取材不一也为清末“因与欧美接触频繁,西洋建筑之式样渗入都市,旧建筑之势力日弱”而唏嘘不已,想想以前总是为国外建筑的优雅从容而赞叹不已,何尝不是忽略了眼前的风景?中国的建筑文化真的应该好好发扬,它的美是需要慢慢挖掘,慢慢品味出来的。建筑是文化的记录,是历史的见证者,梁思成先生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趁着我们年轻,思想还跟得上步伐,更应该好好领略我们自己的建筑文化,撇开走马观花,真正的用心去看建筑! 土建学院11建一 11040426 杨帆 联系方式:15051989169 电子邮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