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格曼在上世纪末提出解读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06522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克鲁格曼在上世纪末提出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克鲁格曼在上世纪末提出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克鲁格曼在上世纪末提出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克鲁格曼在上世纪末提出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克鲁格曼在上世纪末提出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克鲁格曼在上世纪末提出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鲁格曼在上世纪末提出解读(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克鲁格曼在上世纪末提出“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以垄断竞争模型来分析规模经济及产业内部的贸易行为,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克鲁格曼认为,在导致国际分工的各种力量中,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技术革新可能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外溢效应,因此它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需要重新估价。国际贸易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生产过程,在此过程中,一国相对便宜的商品被转化为较昂贵的商品。因此,对外贸易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完全可以由分散化的市场机制去最有效地完成。 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为美国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

2、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危机与汇率变化理论。他创建的新国际贸易理论,解释了收入增长和不完全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他的理论思想富于原创性,常常先于他人注意到重要的经济问题,然后建立起令人赞叹的模型,为其他后来者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他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贸易理论家之一。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以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为支撑的,但是当代国际贸易的实践并不能充分地支持这一论断。克鲁格曼在上世纪末提出“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以垄断竞争模型来分析规模经济及产业内部的贸易行为,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 另外,克鲁格曼将最初的产业集聚归于一种随机性的“初

3、始资源分配”,初始的优势因历史演化的“路径依赖”而被放大,从而产生“锁定”效应,所以产业的地理聚合具有“历史惯性或依赖性”。克鲁格曼将贸易理论和区位理论整合,通过简略的数理模型论证了产业集聚的根源。 经济地理学与国际贸易 在经济地理学领域,关键性的问题涉及到个人和企业在不同地理景观中的迁移流动,城市集聚如何兴起,以及这些城市本身如何在空间层面得到组织(城市经济学)。人们很久以来就认识到,规模经济对于经济活动的区位而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末,研究者们已经开始把规模经济融入区位和贸易的一般均衡模型之中,由此对早期研究者的言语分析赋予了精确性,并且开阔了新视野。在随后的研究中(如今

4、被称为“新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者们利用这些新工具,与那些对此领域有兴趣的经济学家共同付出努力。有若干位研究者参与了这些开发工作,但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贡献是由保罗克鲁格曼作出的。 克鲁格曼在国际贸易和地理学领域发表了大量重要文章和专题论文,从而作出许多初始性贡献。克鲁格曼的第一篇论文是有关贸易理论的(递增收益、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1979),随后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上的另外一篇富有影响的论文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与贸易模式(1980)扩展了他的初始性分析。克鲁格曼1991年发表在政治经济学期刊(JPE)上的递增收益与经济地理学一文被看作是新经

5、济地理学研究的起点。 事实上,新经济地理学所播撒的种子,可以在他1979年的那篇论文中得到发现,该文的最后一部分指出,迁移的模式可以在新贸易理论的同一框架内予以分析。虽然该文对贸易文献产生了直接影响,但是有关迁移与集聚的论述花费了十几年时间,才对地理学文献产生了一点影响。 运输成本与贸易:本国市场的效应 贸易增长背后的重要力量一直是运输成本的减少。然而在很长一段时期里,这样的成本在大多数贸易模型中都是明显缺失的。在另一项基础性贡献中(即1980年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的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与贸易模式一文),通过引入运输成本,克鲁格曼扩展了他1979年开发的模型。 为了分析上的简便,这些成本被假定

6、为与运输到另外一个国家的商品数量呈特定的比例关系(有时这些成本被称为“冰山成本”,意思是一部分商品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就被融化掉了)。这使得他能够把分析的精确性与本国市场效应协同一致。 本国市场效应的直觉是简单的,伴随着递增收益和运输成本,存在着把某一商品的生产集中靠近其最大市场的激励。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对于贸易模式来说,偏好是起作用的,这是由林德尔早先所提出的一个观点(贸易与转型,1961年)。那些倾向于出口商品的国家,通常拥有一个庞大的国内市场。 新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克鲁格曼1979年和1980年的那两篇论文,展示了建立在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之假定基础之上的模型,这些模型可以解释在数据中可

7、观察到的重要贸易模式。这些新要素与传统的要素比例机制相互作用的方式,仍然是可以进行分析的。产业之间贸易和差异化产品(建立在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基础之上)中的产业内贸易的整合模型(建立在技术差距和赫克歇尔-俄林要素比例差异的基础之上),是由兰卡斯特(完全垄断竞争下的产业内贸易,1980)、迪克西特和诺曼(国际贸易理论:一种双重一般均衡方法,剑桥大学出版社1980)和克鲁格曼(产业内的专业化分工与来自贸易的收益,JPE1981年)所提供的。 新贸易理论与旧贸易理论的融合尤其重要,因为它导向有关贸易模式的跨国差异的可检验预测。它形成了有关双边贸易流动的广泛经验性研究的基础,由此使得研究者们得以评估

8、新贸易理论的相关性。 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 克鲁格曼认为,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最重要变化是贸易重要性的稳步上升,尤其是在处理市场控制能力、超额回报率以及创新和技术变革等问题时,我们都不能不慎重地考虑贸易政策。克鲁格曼尤其强调的是,必须关注贸易特征的变化。在导致国际分工的各种力量中,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许多产业中,竞争优势好像既不是由一国潜在的贸易特征决定的,也不是由大规模生产的静态优势决定的,而是由企业研发活动所产生的知识和经验决定的。技术革新可能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外溢效应,因此它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需要重新估价。 国际贸易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生产过程,在此过程中,一国相对便

9、宜的商品被转化为较昂贵的商品。因此,对外贸易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完全可以由分散化的市场机制去最有效地完成。人们对市场效率的信念部分地反映了国际经济的现实状况,然而极端的自由贸易观点同样是有缺陷的。 对于贸易政策基础的重新思考,提出了两种认为积极的贸易政策可以比自由贸易更能使一国受益的方法,其一是通过政府政策使国家获得较大份额的“租”;其二是通过这些政策使得国家获得更多的外部正效应。在经济学中,“租”是指“某种要素所得到的高于该要素用于其他用途所获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某个产业所获得的高于其他部门相同熟练程度的工人所能获得的工资。 新的贸易分析还认为,一国各产业之间为争夺有限的资本、劳动等资源而竞

10、争,同时也与外国企业争夺市场,这意味着对国内某一部门的扶持或保护,将以牺牲其他部门的利益为代价。同时新的观点提出了战略性部门存在的可能。这是由于当今规模经济、经验优势以及创新在解释贸易模式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租”越来越不可能因为竞争而消失。在有些产业,资本或劳动有时会获得比在其他产业部门高得多的收益。克鲁格曼特别提到,确认战略部门的标准之一,是看这一部门是否有大量的“租”存在,即该部门的资本或劳动的回报率是否特别高。 如果在某些部门中有重要的“租”存在,则贸易政策可以通过让该国在产生“租”的产业部门获得更大份额来增加国民收入。主要的贸易部门就是那些“租”不会轻易因竞争而消失的部门。比如说,如果

11、存在大规模生产的优势、比较陡峭的学习曲线,即使该产业中现有企业能获得高额利润,支付高工资,或二者兼而有之,新进入的企业也难保证有利可图。 克鲁格曼的其他理论贡献 克鲁格曼在其他研究领域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贸易理论中,他还分析了所谓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通过引入某些贸易障碍来影响其贸易条件的激励方式。 克鲁格曼还在国际货币经济学的分析方面作出了贡献,他在1979年发表的论文国际收支危机的一个模型中提出了一个分析框架,设立了货币危机研究的新标准。在此他假定,某一政府试图维持固定汇率,而不论某些基础性的不平衡(比如说,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该国长期存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使得这样一种“盯住的汇率”在长

12、时期中无法保持。通过大量买入和卖出货币,该国政府在短期内可以维持固定的汇率。克鲁格曼分析认为,该国政府的货币储备未来将耗竭,这种预期会引发理性投资者对于该国货币的投机性攻击。克鲁格曼的简略模型捕获了货币危机的根本性机制,这种研究方式激发了该领域后来的大量研究工作。 保罗克鲁格曼是当今国际经济学领域特别是国际贸易政策方面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系列著述不仅在经济学界,而且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外交领域,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2000年12月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梁晶工作室共同策划出版了由海闻教授主编的国际经济学译丛一套5册。该丛书主要涉及了有关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汇率波动

13、与汇率政策、地理与国际贸易、经济发展和经济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克鲁格曼对“流行国际主义”的批判等内容。 克鲁格曼指出,许多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往往怀疑经济理论的实际作用,然而近年来,我们不难发现,经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源于学术界的理论文献和思想的影响。理论在日常的政策制定中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虽然政府的决策经常受到各种利益集团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但是经济理论对政策形成的实际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这也部分地解释了多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备受关注的原因所在。参考资料:http:/ 保罗克鲁格曼目录 保罗克鲁格曼简介 找回自信后的克鲁格曼初见成就 取得成功后的克鲁格曼 拥有理想的克鲁格曼 克鲁格曼再次创作

14、及影响力 克鲁格曼与奥巴马 保罗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 1953 年-) 1991年获克拉克经济学奖 ,2008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编辑本段保罗克鲁格曼简介 现为普林斯顿大学经济与国际事务教授(professor of 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at Princeton University)。克鲁格曼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危机与汇率变化理论。他创建的新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解释了收入增长和不完善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他的理论思想富于原始性,常常先于他人注意到重要的经济问题,然后建立起令人赞叹的深刻而简洁优雅的

15、模型,等待其他后来者的进一步研究。他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贸易理论家之一,而他在1994年对亚洲金融危机的预言,更使他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如日中天。他目前担任着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咨询顾问。1991年,他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获得克拉克经济学奖的第五人。人们普遍认为,克鲁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克鲁格曼是主流经济学派的衣钵传人和捍卫者,是萨缪尔森和索罗的爱将(他们三人同处一个办公套间)。但同时,克鲁格曼又是一位急先锋,敢于向任何传统理论开战。在过去十余年间,他出版了近二十本著作,发表文章几百篇。他的文笔清晰流畅,深入浅出,不仅是专业研究人员的必读之物,更是普通大众的良师益友。在公众的眼中,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众经济学家 1953 年,克鲁格曼出生于一个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他在纽约的郊区长大,从约翰F肯尼迪高中毕业后,他来到了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经济学。大学时代的克鲁格曼似乎更偏好历史,经济学的专业课修的不多,倒是天天去上历史课。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大学二年级的时候,著名经济学家诺德豪斯在偶然看到克鲁格曼的一篇关于汽油的价格和消费的文章后,为他对经济问题的深刻理解所打动,立即邀请他做自己的助手。大学毕业后,在诺德豪斯的推荐下,克鲁格曼顺理成章地进入了研究生院攻读博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