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总结报告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699614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心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心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心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心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心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心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总结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中心学校2014年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总结报告一、彰显特色,提炼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围绕“快乐学习 健康成长”办学育人理念,坚持“让每一位教师身心愉悦地工作,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让学校成为师生学习的乐园、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的教育理念,强化“崇德爱才至真至善”的校训教育,形成“博览精思 修德力行”的良好校风。要求教师树立“敬业善导 严谨求实”的教风,形成“敦品励志 勤学进取”学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校之路,把柳山湖镇中心学校办成富有特色的学

2、校。二、创设氛围,用校园文化润泽师生心灵(一)加强校园文化静态建设,发挥熏陶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有静态和动态之分,而环境建设则是校园文化的静态展现,她发挥着“此地无声胜有声”之作用,在这方面我们做得非常用心。校园环境布置突出“三化”目标:绿化、美化和人文化。让走进校园的每一个人,在感官上达到“感受浓郁文化气息,体味书香自然散发”。(二)激活校园文化动态活力,发挥引领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环境建设是“硬件”,精神文明建设则是“软件”。唯有“软件”的建设创新,才能激活动态活力,保持长久的引领作用。我们着重在两方面下功夫:1、队伍锻造炼内功教师队伍建设是校园文化软件建设的重点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坚力

3、量,其思想意识和教育理念直接决定着学校工作的成败。我们的目标是:推进教师敬岗爱业的优良习惯养成,促使铸成教师个人的职业动力加油站,保障学校办学目标的细化落实。我们的做法是:坚持抓好抓实教师师德教育常项工作,认真开展师德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制定教师培养规划、教师制定自我成长计划。让老师们人人都能上出好课,个个都能品尝快乐,帮助教师认真度过自我认可、同事认可、领导赏识的成长阶段,克服职业倦怠,自觉追求做一个好教师的职业目标,追求着“把每天走进课堂变成每天走进快乐”这样一种理想境界。2、榜样引领强行为学生德育是校园文化软件建设的中心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们学有榜样引领、行有规矩约束,个个都能走上“远有目

4、标可定,近有条件可循”的进步之路。荣誉之于学生是可以看得见学得到够得着,只要争取就有可能受到表彰。我校始终把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训练列入学校工作计划。要求各班利用班队会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诵读比赛,不仅能背得朗朗上口,还能内化成行动,做到: “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谦让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微笑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三)优化校内外教育资源,发挥合力作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家庭和社区的配合,需要社会的关注与参与,优化学校内外的文化教育资源,使其发挥合力作用,

5、追求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我们举办了“家长学校”,所有进入我校学习的学生,他们的家长必须参加到我们举办的家长学校进行培训。我校长期坚持举办的家长学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固定教学内容和模式,深受家长的欢迎。三、展望前景,校园文化建设尚需扬鞭奋进校园文化建设为孩子们实现人生理想奠定了扎实的人文基础,为教师们实现个人价值取向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为家庭收获快乐和希望提供了交流的平台。然而,在社会的大范围里毕竟过去的重视程度相当不足。成绩只说明过去,未来还需努力。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柳山湖镇中心学校这个团队将坚实走好每一步,继续用不懈的努力全方位营造“用文化育人”的校园文化建设理想境界。-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