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治疗及饮食方法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0695441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血压治疗及饮食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高血压治疗及饮食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高血压治疗及饮食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高血压治疗及饮食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高血压治疗及饮食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血压治疗及饮食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治疗及饮食方法(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高血压 (Hypertension),原发性高血压定义,以血压升高(收缩压 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 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 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不同地区血压的定义和分类,人 群 血 压 分 布,概 述,高血压的流行特点,现状,发病率高 死亡率高 病残率高,知晓率低 治疗率低 控制率低,高血压的诊治现状,中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1991 26.3 17.1 4.1 2002 30.2 24.7

2、6.1 美国2000 70 59 34 *SBP140mmHg 和 DBP90mmHg,病因,遗传因素:主要基因显性遗传、多基因关联遗传 环境因素:饮食、精神应激 其他因素:体重指数(BMI)、避孕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发病机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神经中枢功能改变,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儿茶酚胺浓度升高,阻力小动脉收缩增强。 肾性水钠潴留:各种病因引起的肾性水钠潴留,组织过度灌注,全身阻力小动脉收缩。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血管紧张素II为主要效应物质,作用于AT1受体,使小动脉收缩,并刺激醛固酮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血管紧张素原,A I,肾素,A

3、II,抗增殖 NO 释放 分化 血管舒张,肥厚/增殖 血管收缩 醛固酮释放 抗利尿激素释放,AT1 受体,AT2 受体,ARB 作用部位,ACEI作用部位,ACE,降解产物, 缓激肽, 一氧化氮 (NO),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发病机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神经中枢功能改变,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儿茶酚胺浓度升高,阻力小动脉收缩增强。 肾性水钠潴留:各种病因引起的肾性水钠潴留,组织过度灌注,全身阻力小动脉收缩。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血管紧张素II为主要效应物质,作用于AT1受体,使小动脉收缩,并刺激醛固酮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 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 胰岛素抵抗:继发性高胰岛素

4、血症,病 理,心脏:左心室肥厚和扩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 脑:脑血管缺血和变性,易形成微动脉瘤,发生脑出血;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脑血栓形成;脑小动脉闭塞性病变,引起腔隙性脑梗塞。 肾脏:肾小球纤维化、萎缩,以及肾动脉硬化。 视网膜:视网膜小动脉痉挛、硬化。,临床表现,症状: 大多起病缓慢、渐进,一般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疲劳、心悸等,不一定与血压水平有关; 也可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 约1/5患者在测量血压和发生并发症时才发现。,体征: 血压随季节、昼夜、情绪等因素有较大波动; 听诊时可有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少数在颈部或腹部可听到血管

5、杂音。,恶性或急进型高血压 病情急骤发展,舒张压持续130mmHg 并有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和视乳头水肿 肾脏损害突出 病情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有效降压治疗,预后很差,常死于肾功能衰竭、脑卒中或心力衰竭,并发症,高血压危象:因紧张、疲劳、寒冷、嗜铬细胞瘤阵发性高血压发作、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血压急剧上升,影响重要脏器血流供应而产生危急症状。 高血压脑病: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由于过高的血压突破了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血流灌注过多引起脑水肿。,脑血管病: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心力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主动脉夹层: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的

6、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延伸剥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也是猝死的病因之一。,诊断标准,高血压的诊断必须以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为依据。 鉴别原发性还是继发性 高血压分级 高血压危险分层,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用于分层的危险因素:男性55岁,女性65岁;吸烟;TC5.72mmol/L或LDL-C3.6mmol/L;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腹型肥胖或肥胖。,靶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ECG或超声心动图);血肌酐轻度升高;颈动脉超声证实有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或IMT 0.9mm;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 糖尿病:空腹血糖 7.0

7、mmol/L,餐后血糖 11.1mmol/L。,并发症: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血管疾病;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诊所血压,标准化水银柱血压计或电子血压计 袖带适合,覆盖上臂臂围2/3 患者至少休息5分钟 坐位,裸露右上臂,(老人,DM,应测立位血压) 听诊器置肘窝肱动脉处 柯氏第一音为SBP,第五音(消失音)为DBP 儿童,妊娠,贫血,甲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柯氏音不消失者以第四音(变音)为DBP 间隔1-2分钟重复测,取2次平均值记录,如二次读数相差5mg,则再测,取3次均值。,正确的血压测量,家族史和临床病史,了解高血压病史 了解糖尿病,血脂紊乱 了解冠心病,脑血管病及肾病史

8、了解是否可能存在继发性高血压 了解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 了解既往药物治疗情况,实验室检查,常规检查:血生化(K,GS,TC,TG,HDL-C,LDL-C,Cr,UA),血红蛋白,血细胞压积,尿比重,尿蛋白,尿糖,沉渣镜检,心电图。 其它项目:UCG,颈A、腹A超声,X胸片,C反应蛋白(高敏),微蛋白尿(DM) 可疑继发性高血压:PRA,血尿醛固酮,尿VMA,大动脉造影,肾和肾上腺超声,CT/MRI。,寻找靶器官损害及某些临床情况,心脏ECG,UCG,磁共振,同位素显像 血管超声IMT 肾脏蛋白尿,微蛋白尿,血肌酐 眼底镜检查病变分4级(1-2级占78) 脑一头CT,MRI,动态血压,符合国际标

9、准(BHS,AAMI)的监测仪。 正常值参考标准: 24h平均130/80mmHg 白昼平均135/85mmHg 夜间平均125/75mmHg 正常情况下,夜间血压值比白昼平均值低10%15%。,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定义: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 主要病因 肾实质性高血压 肾血管性高血压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嗜铬细胞瘤 皮质醇增多症 主动脉缩窄,鉴别诊断,治疗目的,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收缩压,卒中和冠心病,1,2,4,8,16,120,125,135,148,168,卒中死亡率,n=1233 冠心病死亡率,n=11

10、,149,卒中死亡率的相对危险性,冠心病死亡率的相对危险性,近似平均收缩压(mmHg),多种危险因素干预试验(MRIFT)N347,978男性,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JNC7指南中指出,收缩压/舒张压每升高20/10 mm Hg,心血管危险增加一倍* 良好的血压控制将会带来* 中风发生率下降 30-35% 心梗发生率下降 20-25% 心衰发生率下降 50% 更好控制血压,能够降低更多心血管危险,*Chobanian et al. JAMA 2003; 289: 2560-2572,血压控制是降低CVD危险重要因素,Reduction in incidence vs placebo (%)

11、,*Systolic Hypertension in the Elderly Program.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SHEP Cooperative Research Group, JAMA, 1991.,SHEP*: 收缩血压的控制可降低心血管事件,0%,-20%,-30%,-10%,-40%,Subjects are elderly persons with ISH.,Stroke,Nonfatal MI and coronary death,All-cause mortality,All CV events,P=0.0003,P0.05,P0.0

12、5,-36%,-27%,-13%,-32%,血压控制目标值 原则上将血压降到患者能最大耐受的水平,目前一般主张血压控制目标值至少140/90mmHg。 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者血压控制目标值130/80mmHg。 老年收缩期性高血压的降压目标水平,收缩压140150mmHg,舒张压90mmHg但不低于6570mmHg。,降压治疗原则,根据危险分层决定治疗措施。 降压治疗要达标: 一般140/90mmHg; 糖尿病,肾病130/80mmHg; 老年SBP 150mmHg 提倡长期平稳有效规范化治疗;联合治疗是血压达标的关键,降 压 治 疗,改善生活方式 减轻体重 减少钠盐摄入 补充钙和钾盐 减少

13、脂肪摄入 限制饮酒 增加运动,降 压 治 疗,药物治疗 利尿剂 钙通道阻滞剂(CCB) 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降压药治疗对象: 高血压2级及以上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已经有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 血压持续升高6月以上,改善生活行为后血压仍未获得有效控制 高危和极高危患者。,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袢利尿剂、抗醛固酮利尿剂; 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能增强其他降压药物的疗效; 噻嗪类利尿剂的主要不利作用:低钾血症;影响血脂、血糖和血尿酸代谢。痛风患者禁用。袢利尿剂主要用于肾功能不全时。,利尿剂,双氢克尿噻 吲哒帕胺缓释片 速尿 安

14、体舒通,钙通道阻滞剂(CCB),分为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 起效快,作用强,剂量与疗效呈正相关,疗效个体差异较小,与其他类型降压药物联合治疗能明显增强降压作用; 开始治疗阶段可反射性交感活性增强,尤其是短效制剂,可引起心率增快、面色潮红、头痛、下肢水肿; 非二氢吡啶类抑制心肌收缩及自律性和传导性,不宜在心力衰竭、窦房结功能低下或心脏传导阻滞患者中应用。,钙通道阻滞剂(CCB),氨氯地平(络活喜) 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 硝苯地平控释片(拜心同) 尼群地平 硝苯地平 维拉帕米 地尔硫卓,受体阻滞剂,包括选择性(1)、非选择性(1与2)和兼有受体阻滞三类; 适用于各种不同严重程度高血压,尤其

15、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患者; 不良反应主要有心动过缓、乏力和四肢发冷; 禁忌: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倍他乐克) 阿替洛尔 比索洛尔 卡维地洛(达利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起效缓慢,34周达最大作用,限制钠盐摄入或联合使用利尿剂可使起效迅速和作用增强。 特别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 不良反应:刺激性干咳和血管性水肿。 高血钾、妊娠妇女和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血肌酐超过3mg/dl患者慎用。,血管紧张素原,A I,肾素,A II,抗增殖 NO 释放 分化 血管舒张,肥

16、厚/增殖 血管收缩 醛固酮释放 抗利尿激素释放,AT1 受体,AT2 受体,ARB 作用部位,ACEI作用部位,ACE,降解产物, 缓激肽, 一氧化氮 (NO),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开搏通 依那普利 贝那普利(洛汀新) 赖诺普利 雷米普利 培哚普利(雅施达) 福辛普利(蒙诺),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起效缓慢,持久而平稳,68周达最大作用,作用持续时间能达到24小时以上,低盐饮食或与利尿剂联合使用能明显增强疗效。 治疗对象和禁忌与ACEI相同,不引起刺激性干咳,血管紧张素原,A I,肾素,A II,抗增殖 NO 释放 分化 血管舒张,肥厚/增殖 血管收缩 醛固酮释放 抗利尿激素释放,AT1 受体,AT2 受体,A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