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钢加固施工组织设计要点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86218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9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粘钢加固施工组织设计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粘钢加固施工组织设计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粘钢加固施工组织设计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粘钢加固施工组织设计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粘钢加固施工组织设计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粘钢加固施工组织设计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粘钢加固施工组织设计要点(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邑酒店屋顶锅炉房结构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审批人: 审核人: 编制人: 四 川 省 建 筑 新 技 术 工 程 公 司二O一三年一月 五 日 目 录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主要依据2.1工程概况2.2 加固施工主要依据第三章. 施工部署3.1工程施工目标3.2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第四章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4.2现场准备4.3资源配置计划第五章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5.1拆除工程5.2 钻孔植筋施工5.3粘钢加固5.4钢梁施工工程第六章施工管理措施6.1工期保证措施6.2提前进行各项工作准备6.3制定合理的方案6.4资源保证措施6.5加强各部门协调第七章质量保证措施7.1技术、质量管理措施第

2、八章安全管理措施8.1安全管理目标8.2设立安全管理小组8.3建立安全管理制度8.4基本安全防护管理措施8.5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措施8.6机械使用安全管理措施第九章防治施工噪音污染第十章夜间施工措施第十一章.文明施工措施第十二章.成品保护措施 第一章 编制说明1. 本施工组织设计 在充分研究了加固设计图纸的基础上编制而成,我们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力求加固、土建配合默契,在项目经理部统一领导下实现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各项要求。2. 根据本工程设计特点和功能要求,本着对业主资金的合理利用,对工程质量的高度责任感,我们的编制原则是“经济、科学、合理、优质、安全、高效”,同时注重一些先进工艺的运用,提高工程

3、科技含量,使工程质量与工期得到有效控制。3. 本施工组织设计不但在施工方法的选择上力求科学合理经济,而且对结构加固、房屋维修等建筑业一些通病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相信在此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下,定能为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及加快施工进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4.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我公司制定此方案,若施工中与方案有不符合的地方再另行调整。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主要依据2.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大邑酒店屋顶锅炉房结构加固工程,根据使用需要屋面锅炉设备荷载比原设计增加,需要对原锅炉房下方结构加固, 楼板采用新增钢托梁加固,钢筋混凝土梁采用粘钢加固,加固后该区域的安全性满足原设计要求。2.2加固施工主要依据1. 设

4、计施工图纸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4.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06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6.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550-2010;7.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8.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 第三章. 施工部署 3.1工程施工目标序号项 目项 目 目 标1质量目标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及设计意图,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达到合格等级。2工期目标12日历天3安全目标实现“五无”无死亡、无重伤、无火灾、无

5、中毒、无坍塌,达到无重大伤亡事故,无重大机械事故。施工人员轻伤率控制在1以内。 4环境保护管理目标无扬尘、无污染、无扰民、低噪音、无环保投诉;使用环保建材,坚持污染预防。5工程回访及服务目标对本工程质量终身负责,采取季节性回访、定期保修回访等形式,确保工程使用安全。3.2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成立项目经理部,负责该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领导工作,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全面负责本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的管理工作,统一指挥安排生产、劳动力、及物资供应,有计划地做好各方面的人、财、物协调和管理工作。第四章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4.1.1施工图纸加固施工图等由建设单位提供。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该图纸进行详

6、细审阅及熟悉,了解并掌握相关规范及设计意图。如图纸中存在问题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共同商议解决。4.1.2规范、规程、图集项目技术人员提供本工程施工过程需使用的相关规范、规程、图集清单,项目部统一采购,在施工前发放至项目部。4.1.3技术交底施工前编制分项工程技术交底记录,由工长对各施工班组长进行交底,对施工重点部位、施工质量较难控制的部位进行详细说明。4.2现场准备4.2.1临时供电准备临时用电系统包括生产用电、生活用电等,在我施工单位进场后由建设单位指定给我方就近的电源接口,我公司提供施工用电缆及配电箱由我公司电工负责搭接。4.2.2临时用水准备4.2.3现场运输 因该房屋已竣工,施

7、工电梯等已拆除,我公司将材料运至楼下后对材料进行切割,再采用室内电梯进行运转。4.2.4施工工作面准备1.拆除原结构上及周边影响施工的砖墙及,此部分工程量现无法统计,在施工当中应会同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共同对该部分工程量予以确认。2.搭设便于施工操作、安全可靠的工作平台的安全支撑。 4.3资源配置计划4.3.1劳动力计划专业工种施工人数备注剔除工程石匠1主要负责现场梁下砖墙剔除及梁上抹灰层剔除 加固工程梁粘钢板及封闭灌胶3主要负责加固梁钢板制作安装及封闭灌胶钢结构工程焊工2主要负责钢梁的焊接等安装工2主要负责钢梁及锚板的安装4.3.2机械设备供应计划专业机械或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剔除工程手錾 1

8、套小型电镐 1台钢结构工程加固工程 焊机 1台 切割机 1台 冲击电钻2台配电箱1套第五章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5.1剔除工程5.11剔除工程概况本工程中结构拆除主要施工内容为梁下砖墙及梁上抹灰5.1.2结构拆除方法本工程所有需拆除的部位均应由现场工长放线并交底后方可进行,剔除采用小型电镐结合人工剔打的方式, 剔除前应确保楼层下无其他工作人员作业,并在楼下设置安全警示带安排专人进行看守待拆除工作完成后方可离开,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5.1.3剔除施工准备1. 现场防护工作已完成;2.施工人员、设备已就位,已对施工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及安全技术交底;3.现场已搭设好可靠的操作平台;4.仔细核对图纸无误

9、,经现场工长确认后。5.现场防护工作已完成,看守人员已到位. 5.1.4安全防护措施1.拆除时安排专人看护现场,施工区加以围挡,严禁任何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区域。管理人员跟踪到位,发现异常情况或险情,必须立即停止拆除,人员迅速撤离,拍照记录,重新确定方案。2.拆下的物品及垃圾必须随拆随运,每日清除干净,防止严重堆载、超载或引发其他事故。要保留利用的物品,统一堆放到指定地点。3.在可能拆除的砖块掉落的楼板上铺投一层竹胶板,竹胶板下放置木方,使砖块不直接掉落在混凝土楼板上。4.对楼板上洞口进行防护,小洞采用竹胶板防护,大洞四周用架子管做防护。5. 建渣安排专人及时清理。5.2 钻孔植筋施工 5.2.

10、1放线:开始钻孔施工前,必须要将结构面清理干净,由技术人员放线标明钢筋锚固点的钻孔位置,钻孔位置查标明后由现场负责人验线。5.2.2钻孔: 钻孔时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钻孔时要尽量避开原结构钢筋。钻孔周围灰尘清理干净,用气泵、毛刷清孔,清刷完毕后,要使孔洞内最终达到清洁干燥。 5.2.3清孔:用干净棉丝将清洁过的孔洞严密封堵,以防有灰尘和异物落入。5.2.4钢筋清理:1、锚固用钢筋必须做好除锈清理,除锈长度大于锚固长度5左右,锚固用钢筋的型号、规格要严格按图纸设计要求选用。2、用钢丝刷将除锈清理长度范围内的钢筋表面打打磨出光泽。 3、将所有处理完的钢筋码放整齐,现场负责人检查清理工作,请监理验收

11、。5.2.5锚固: 将注胶枪嘴插入孔内,缓慢将胶注入孔内,注胶量以钢筋插入后锚固胶将孔内填满,锚固胶从孔内溢出为准。根据植入深度(12d15d,d为钢筋的直径)在处理好的钢筋除锈端做明显标记,然后插向孔洞,一边插一边向同一方向缓慢旋转,直至到过孔洞底部为止,此时应有锚固胶从孔洞内溢出。 5.2.6成品保护:对埋植好的钢筋应做好保护工作,以防在锚固用胶固化时间内,钢筋被摇摆或碰撞。5.2.7验收: 埋植工作完成后,现场负责人按部位请甲方、监理、设计及政府质检相关部门对植筋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按照1的抽检率随机对植筋进行拉拔试验,并做好拉拔试验记录,填写分项工程报验单。5.3粘钢施工5.3.1工艺流

12、程:被粘混凝土和钢板表面处理 粘结剂配制 涂敷结构胶 粘贴 固定、加压 固化 5.3.2被粘混凝土和钢板表面处理:钢板及螺栓粘结面除锈和粗糙处理:如钢板和螺栓未生锈或轻微锈蚀,可用砂布或平砂轮打磨,直至出现金属光泽。钢板打磨纹路应与受力方向垂直,其后用脱脂棉擦拭干净。混凝土表面处理用角磨机对粘合面进行打磨,除去2-3mm厚表层,直至完全露出新面,并用无油压缩空气吹除粉粒。如砼表面不是很脏很旧,则直接对粘合面进行打磨,去掉1-2mm厚表层,用压缩空气除去粉尘或用清水冲洗干净。待完全干燥后用脱脂棉蘸丙酮擦拭表面即可。5.3.3粘结剂配制结构胶的配制:使用前先进行现场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配制。按同一方向进行搅拌,容器内不得有油污,拌制好后的胶应稠而不流。一次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