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查缉行动的指挥、组织与实施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85620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讲-查缉行动的指挥、组织与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四讲-查缉行动的指挥、组织与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四讲-查缉行动的指挥、组织与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四讲-查缉行动的指挥、组织与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四讲-查缉行动的指挥、组织与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讲-查缉行动的指挥、组织与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讲-查缉行动的指挥、组织与实施(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讲 查缉行动的指挥、组织与实施【选用教材】本课程选用由王平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的警务技能训练教程。【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警察查缉行动指挥的特点,要求和制订战术方法。2、使学生掌握查缉行动组织的程序和内容。3、使学生掌握查缉行动中达成突然性的意义和方法。4、使学生掌握查缉接敌行动的处置要领。【教学对象】本教案主要针对本科专业学生。【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以及讲授与自学、提问法、讨论法等方法。【教学重点】查缉中接敌行动的处置要领及制订战术方法。【教学难点】查缉行动中的指挥方法、组织与实施。【进一步阅读文献】1、警察查缉战术教程,公安部政治

2、部编,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2、警察查缉战术,郝宏奎主编,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版。3、查缉技能与战术训练教程,谢林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4、警察战术谋略,王阮龙著,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教学进程设计(一)课堂考勤,组织教学(二)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三)讲授新课(四)本节小结、巩固新课(五)答疑解惑(六)作业布置1、查缉行动指挥的特点和要求有哪些?2、组织查缉行动的内容和程序是怎样的?3、怎样才能达成战斗的突然性?4、对接敌行动如何处置?(七)下课第四章 查缉行动的指挥、组织与实施第一节 查缉行动的指挥查缉行动,是为达到发现和捕获各种违法

3、犯罪分子及重大犯罪嫌疑分子的目的,采用清查、盘查和武装捕获手段,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展开的打击犯罪的活动。 查缉行动的指挥,是查缉行动的指挥员及其机关对所属警力展开清查、盘查和缉捕行动,发现和捕获犯罪分子及犯罪嫌疑人的行动进行特殊的组织领导活动。 指挥的基本方法是:不断获取情报和判断情况;定下决心;向所属警力下达任务并及时付诸行动;全面组织并检查执行任务的情况;在实施查缉行动的过程中根据新的情况作出新的判断,定下新的决心;不断地组织和协调参与行动各部的查缉行动。一、查缉行动的指挥特点 (一)指挥员定下决心时必须依据大量情报 (二)采取行动时必须进行大量的估算 (三)定下决心,组织行动的时间短暂

4、 (四)修正决心,变更战术突然和频繁 (五)施计用谋,夺取主动是指挥的关键 (六)指挥员和战斗员的双重角色 二、查缉行动的指挥要诀 查缉行动的指挥,是指指挥员通过掌握查缉现场信息,正确地组织和使用力量,能动地达到预期行动目的的过程。为了达到指挥的高效能,必须把握好指挥的基本要诀。查缉行动指挥的要诀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坚定沉着 (二)主动积极 (三)机智灵活 (四)简要直接 (五)合理冒险 (六)缜密高效 三、指挥决策 决策的含义是选择和决定策略,也就是对策略的决断。及时、果断、正确的决策,是每个指挥员在行动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最重要的工作、最大量的活动,可以说是行动指挥的核心问题。(一)决

5、策的分类 警察查缉行动指挥中需要决策的问题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类,即情报决策、组织决策、作战决策。 1情报决策 情报决策就是分析判断情报的真假,衡量其价值的决策。进行情报决策,首先要确定哪些情报是真实的,哪些是不确切或虚假的,并要设法核实和验证。然后对情报质量进行评估,即从一个情报的各个特征找出基本的、本质的特征,并与其他情报相互印证,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结论。这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 2组织决策 组织决策是为了达到预定的行动目的,对现有人员及武器装备进行科学的编组,使他们发挥最佳作用和效能的决策。我们常说的行动编组、警力部署、行动程序等等,都是组织决策的内容。

6、组织决策可以是预先决定的,也可以是临时作出的,还可以在预先决定基础上作临时调整或临时变更,从而适应行动的需要。组织决策以情报决策为前提,既可在执行查缉任务之前预先进行,也可同时进行,个别时候则可能在执行任务之后才能全部完成。组织决策的根本目的在于将人力、物力、软件、硬件等各种要素,合理地加以组合,形成集中、灵活、反应快捷的力量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战斗能力。3作战决策 作战决策是为达到战斗目的,确定所属力量各部所要采取的具体战术和保障活动的决策。它包括与作战行动有关的各种措施,特别是确定缉捕目标、明确主攻方向,确定接敌路线和攻击点,确定有关谋略的使用要点,确定所属力量各部的战斗任务,警力及武器

7、部署和使用,组织战斗协同动作的配合,组织各种保障等等,都属作战决策范畴。作战决策是指挥员指挥活动中最紧张、最复杂、最重要的决策。这种决策还担负着执行既定决策时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修正或改变决策的任务。所以,各级指挥员都对作战决策给予极大的重视。(二)决策的一般程序 进行哪种决策都要有个科学的程序。指挥决策通常概括为八个步骤: l发现问题 2确定目标 3.价值准则 4拟制方案 5分析评估 6方案选择 7试验证实 8、决策实施 (三)决策技术的类型 1确定型决策 2风险型决策 3非确定型决策 4. 经验型决策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指挥方式 (一)逐次指挥法 (二)平行指挥法 (三) 跳跃指挥法 (四

8、) 紧促指挥法 (五)简化指挥法 (六)指令指挥法 (七) 指导指挥法 第二节 警察战术方案的制定警察战术方案,是指警察开展战术活动的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它是直接指导参战人员作战的依据。警察战术行动是行动主体和行动目标之间的较量,是一场错综复杂的斗争。警察战术行动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多,涉及的范围广,情况复杂,各方面的工作关联性强,必须从整体出发,系统规划,科学统筹,充分发挥整体功能,才能是战术行动有条不紊的进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尖锐激烈的战术对抗中,如果没有科学筹划和周密安排是难以取胜的。因此,在警察战术行动中都应当制定战术方案。一、制定警察战术方案的要素:一般制定警察战术方案应

9、遵循以下几个要素;(一)情报要素。(二)周密要素。(三)实用要素。(四)效益要素。二、制定警察战术方案的依据制定警察战术方案应在分析案情和领会作战意图的基础上进行,不但应考虑案件的性质、犯罪的动机、犯罪的目的,还应考虑以下情况:(一)考虑犯罪案件和犯罪分子及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主要考虑以下情况:何时、何地、何位置发生何种案件;犯罪分子或犯罪嫌疑人人数多少,是些什么人;犯罪分子及犯罪嫌疑人的性别、年龄、身份、面貌体态和衣着特征如何;他们现处于什么地点和位置,是相对静止状态,还是运动状态,他们企图干什么;如果犯罪分子或犯罪嫌疑人正在逃跑,逃跑时间多长;犯罪分子或犯罪嫌疑人所处位置范围内有哪些人与他们

10、在一起,有无被扣作人质或被他们武力控制的重要人员,他们还打算干些什么;他们是否已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有些什么防卫武器,可能使用哪些防卫手段;在危险区内无关群众有多少、位置如何、有无伤亡人员、周围环境和居民活动情况怎样等等。(二)要考虑地形地物的情况。首先,要分析判断地形地物的概括特征。如案件发生在何种类型的地形区域,是高山、塬地、森林,还是平原田野或繁华都市;对道路、水系、桥梁、居民地布局、建筑状况等等,要有概略掌握。其次,要分析判断这种地形地物对目标行动和我方行动的影响,行动后对环境和居民可能产生的影响。然后,对敌我双方所处的位置的地形利弊,由敌及我,进行分析判断。对敌方地形,要判断行动对象占

11、据的地形是否便于其观察、射击、防卫;是否便于伪装、隐蔽和逃离;有哪些地形可资行动对象利用;有哪些障碍物会对我们的行动造成不利影响;哪些道路和出入口可能会成为行动对象逃窜的路线或必经之地;哪些地形便于我方利用,使我方隐蔽接敌或展开警力实施包围和突袭;还有哪些环境条件及周围环境可能造成我方无法出手或难以出手的不利局面。特别是对行动对象所处具体位置的确定及地形情况更应判断清楚。对于我方地形,主要应判明哪些地形地物可作为我方接敌和攻击的出发阵地;哪些地形便于我方进行全面观察和监视;哪些地段便于我方隐蔽地展出警力实施机动,进行迂回和包围;哪些地形地物可作为我方调动行动目标进行伏击或特种射击的隐蔽阵地;还

12、有那些通路可作为疏散无关群众的路线;有哪些地方可作为我方支援力量和救护保障力量的待命地点等等。特别应查明我方行动的接敌路线和攻击点的通路情况。必要时还应查明直升机的运动路线和机降地点,或者研究确定地面机动车辆的停放位置及设置障碍地点。(三)要考虑警方作战力量的情况。制定警察战术方案不仅要考虑敌情、地形,对自己的情况也需考虑,这主要包括:(1)本分队或小组的士气、警力数量、战斗技能、个人经验、各自特长;(2)分队或小组指挥员及个人的战术意识、战术素质、战斗灵活性及相互间配合的熟练程度;(3)临战状态下的体力和精神因素状况;(4)本分队或个人及小组的武器装备类型、性能、保障程度、特种作战能力及技术

13、技巧;(5)武器、警械、通讯及其他作战物资器材的保障程度;(6)行动时的机动方式、行动速度、车辆和救护保障程度等等。特别应掌握尖刀突击人员的战斗素质和应变能力,加强他们的攻击防护保障,加强对突击人员的指挥。(四)要考虑参与行动的友邻单位的情况。如果行动规模较大,友邻单位的配合,就要了解是哪些部门或单位参与行动,有多少人,指挥员是谁,处于什么位置;他们的任务、地位、作用是什么;他们如何与本分队或小组配合行动;行动分界限如何划分,结合部如何保障;怎样进行联络、识别和协同,具体信号、记号是什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他们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我们如何配合他们等等。判断清友邻的这些情况,在行动中就可以相互协同,

14、互相支援,发挥整体作战的威力,也可有效地避免误会和打乱仗的现象。(五)要考虑天候对行动的影响情况。三、制定警察战术方案的原则警察战术方案是完成战术行动的关键,在制定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性原则(二)合法性原则(三)合理性原则(四)谋略性原则(五)整体性原则(六)多样性原则四、警察战术方案的内容警察战术方案是开展战术活动的依据和行动指南。有了全面周密的战术方案,可以使战术行动有步骤、有秩序的进行,有利于减少无序性、克服忙乱性,合理的使用人力、物力,使战术行动紧张而有序的进行。警察战术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制定本方案的意图、目的及要解决的问题,本方案的适用条件。(二)完成战术行动的战术

15、手段和战术样式,以及战术样式的转变,战术方法、战术手段的变更和行动节奏的变更。(三)参与行动各警种的力量类型、警力数量和他们的指挥员姓名;友邻单位的任务及行动分界线和结合部的保障责任;各小组或分队内部的协同程序以及与上级及友邻之间的协同程序。(四)参战力量的警力部署、实施行动的攻击路线和攻击点;各分队、小组及个人的专项分工和具体任务、携带武器的种类及所需装备;下令使用武器或特种装备的指挥员姓名及规定的各种信号、暗号;依法随机使用武器的情形;各分队、小组和个人在行动中应处的位置、地位和作用。(五)各分队、小组或个人占领指定到达位置的顺序、路线、时间;攻击捕获队员,接敌时向前推进的时机、路线、节奏、换位和顺序;火力掩护队员的位置、机动方式、开火时机,火力的战术处理方法及击伤、击毙、行动目标的特殊情况;占领攻击位置,实施攻击时的行动动作配合与协同方式。(六)整个战术行动的控制,通信联络的保障,行动样式转换条件下的部署调整、保障调整及预备队使用的综合协同。(七)行动中的注意事项,意外情况、干扰情况或发生紧急情况的应变措施和处置方法。(八)行动任务完成后对行动对象的押解,对现场的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