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考点整合-文-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685149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考点整合-文-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考点整合-文-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考点整合-文-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考点整合-文-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考点整合-文-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考点整合-文-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考点整合-文-新人教版必修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考点展示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常考点)。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常考点)。核心考点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影响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1)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2)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点拨生产全球化是基础,决定着贸易全球化与资本全球化发展;反过来,贸易全球化与资本全球化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全球化程度的提高。2跨国公司(1)含义: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或

2、本地区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2)作用:它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积极影响: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国际分工水平提高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消极影响: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3)正确态度:经济全球化是

3、一把“双刃剑”,发展中国家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同时,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4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1)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全球化。(2)原因: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表现在:现代信息技术基本由发达国家掌握;世界市场由发达国家主导;国际经济交往中的“游戏规则”由发达国家制定。(3)结果: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但其造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动态发布命题特点2014安徽高考,12013广东高考,242012海南高考,242011江苏高考,34经济全球化是我国发展经济的一个很重要的背景,而跨国公司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背景。两者经常

4、在一起考查。从考查内容上看,突出集中在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上,常与前面企业经营相联系,从命题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有时也有主观题。命题点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解题指导:区分经济全球化的三点表现含义意义生产全球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有利于各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贸易全球化随着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国与国之间的贸易额不断扩大各国用自己的优势产品去交换自己的劣势产品。实现优势互补资本全球化随着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的速度不断加快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

5、展典例1(2014安徽高考)读下图,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甲乙两国充分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进行分工与贸易,据此可以推断()甲国出口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乙国出口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甲国出口肉类比出口粮食优势大乙国出口肉类比出口粮食优势大A B C D答案B解析对比甲乙两国的劳动生产率可知,甲国在生产粮食与肉类上与乙国相比,生产粮食与乙国效率接近,占有优势,而生产肉类远远不及乙国,故甲国出口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正确,错误;乙国生产肉类是甲国的两倍,而生产粮食与甲国差不多,故乙国在出口肉类上占优势,错误,正确。该题选B。命题点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解题指导: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

6、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2)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及竞争机会并不是均等的,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3)我们要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基本态度: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基本国策:坚持对外开放。基本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基本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典例2(2012海南高考)阅读材料,完成问题。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一2008年以来,包括美、日等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二十国集团(G20)日益成为继八国集团(G8,由美

7、、日等发达国家组成)之后全球重要的经济合作平台,在国际经济治理机制中,发展中国家更加平等地与发达国家对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2010年发展中国家的GDP占全球的45%。材料二根据2008年的改革方案,发展中国家在IMF(187个成员国)中的投票权比例从40.5%上升为42.1%,发达国家则相应地由59.5%下降为57.9%。其中,投票权居前10位的国家中有4个发展中国家,他们的投票权合计占14.18%,中国的投票权为3.65%,居第六位,美国的投票权为16.74%,居第一位且拥有对重大决策的否决权。根据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概括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并指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8、答案(1)特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发展中国家相对崛起,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2)影响:把世界各国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了经济合作与发展,加剧了全球经济不稳定,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解析本题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与教材知识,概括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对教材知识的再现,容易回答,即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注意不能只答经济全球化。第二小问谈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也属教材知识。1维佳到丹麦留学,可那里的物价水平比许多国家都要高,网购对于她来说是一项很好的选择。不出国门丹麦人就可以享受到中国的低物价,这是()A投资全球化带来的好处B生产全球化带来的好处C资本全球化带来的好处D贸易全球化带来的好

9、处答案D22008年金融危机后,为了重振本土工业,美欧等发达国家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推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科技创新等政策和措施,这对我国制造业发展造成巨大挑战。中国要成为未来的工业强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关键。这说明()经济全球化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A BC D答案C解析题中材料2008年金融危机后,为了重振本土工业,美欧等发达国家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推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科技创新等政策和措施,这对我国制造业发展造成

10、巨大挑战,既表明了经济全球化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也说明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由此可见,符合题意,可以入选;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核心考点二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国际经济组织(1)世界三大经济组织:世贸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提示世贸组织最重要的原则是非歧视原则,这一点在试题中是常考考点。(3)加入世贸组织的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11、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与生活水平。2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3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4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12、5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1)“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2)必须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6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要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动态发布命题特点2014江苏高考,102014海南高考,7、82014重庆高考,132013新课标全国,142013江苏高考,122013海南高考,8本考点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近几年的高考情况看,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维护经济安全成为高考的重点,选择题和

13、主观题都有,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灵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命题点1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解题模板:新时期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此考点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高频考点。复习时要密切关注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调整,我国企业海外经营的典型事例。常见设问角度:常立足于两个角度考查:一是立足企业角度,通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认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二是立足国家角度,结合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认识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措施。常用答题术语:(1)正确态度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同时,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2)基本战略“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3)基本

14、目标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4)基本原则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要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5)注意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思考从国家角度: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宽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利用国际贸易规则和惯

15、例维护我国企业的正当权益,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协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防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从企业角度:企业要注重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管理和自主创新,诚信经营,提升国际竞争力。(6)从科学发展观方面:注意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典例3(2014江苏高考)跨境电子商务作为外贸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模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诸多领域,它重构了国际贸易流程。如下图所示,与传统外贸相比,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有利于企业把握消费需求促进了企业的兼并与联合提升了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A B C 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外贸经营方式转变的意义。由图可知,跨境电子商务与传统外贸相比,省去很多经营环节,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所以有利于企业全面把握消费需求,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符合题意,选D项。跨境电子商务仅仅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