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导师与学生沟通策略研究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685017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班导师与学生沟通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校班导师与学生沟通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校班导师与学生沟通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校班导师与学生沟通策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校班导师与学生沟通策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班导师与学生沟通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班导师与学生沟通策略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校班导师与学生沟通策略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我们的教育要努力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储备相适应的人才。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要求老师与学生之间可以顺畅的沟通,老师可以及时准确的指出学生的不足及努力方向,而学生更可以向老师作出反馈,这样才有利于任务的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 沟通是指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们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以及手势,彼此交流各自的额观点、思想、兴趣、情感、知识等各种信息的过程。并通过沟通影响别人和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而对于大部分时间在学校的学生,尤其是高校学生来说,师生沟

2、通更显得尤为重要。沟通出现的“流于形式多、单向灌输多、一味要求多”等一系列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和师生之间“理解与沟通”出现障碍密不可分的。不少班导师意识到与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性,但缺乏正确方法,缺乏沟通策略和技巧。 1.当前师生沟通的主要途径 1.1个体沟通 个体沟通主要针对个体进行,每个班级不可避免地都会有比较特殊的学生,日常生活中也极其容易发生一些棘手的事件,因此,针对个别情况,进行个体沟通是十分必要的一种沟通方式。个体沟通的方式主要有面对面(face?to?face)的沟通、电话沟通以及书面沟通。 面对面的沟通 面对面的沟通,简而言之就是两个人在一个简单的环境下,师生进行比较私隐的沟通

3、。采用这种沟通方式的形式是:由班导师或是由学生选择一个令学生能感到安全的地点,在较少人的情况之下,为寻求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把那自己心里本不想让人碰触的东西,倾诉出来。采取这种方法固然是最直接的,可以从信息源直接出发,来了解整个事情发生的经过,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出反应,让彼此都获得心灵上的放松。 电话沟通 电话沟通要求班导师当针对不同对象从不同角度来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必须做到几个要点:要尊重学生隐私。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要给学生定下要求。要征求孩子意见。要针对不同学生个性特点进行不同电话话别方式。繁杂的事物中,“电话沟通”有助于免去登门家访,省下一些时间。而且有时一些不方便当面讲

4、的东西,电话沟通相对会更好些。 1.2群体沟通 在班级人数庞大的情况下,“个体沟通”变得寸步难行。班导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其它方式来与学生进行沟通。群体沟通能基本地解决这个问题。群体沟通一般分为“话语沟通”与“书面沟通”。群体沟通的对象是全班同学。班导师拥有主动权,也可由学生掌握主动权,但引导者最好是班导师。 班会 群体教育是指针对群体大部分学生出现的状况、或者一些必须针对全班同学开展的爱国、集体主义等教育,面对全班学生开展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升华内心的想法。群体教育有助于节省时间,同时能够面向大部分学生去开展,但是也只能够面向大部分学生,而不能解决每个学生的问题。 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是促

5、进班级团结、学生进步的重要活动之一。班级活动一般分为校内外举办的活动。班导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活动,让学生在学好课内知识的基础上,踊跃参与课外活动,从而提高自己,帮助自己多方位发展。班导师要做好引导、指导工作,注重启发,把握好班级整体发展方向。 2.师生沟通策略研究 2.1师生沟通中的口头语言 做好有效的师生沟通,除了要懂得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来说话以外,提高自己说话的艺术水准也许是更进一步的要求。这是区别一个老师能否成为优秀教师的重要指标。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位优秀教师其实都是不同风格的语言大师。要掌握好教师口语的表达艺术,并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确实是很不容易的。这需要幽默的语言、委

6、婉的语言、含蓄的语言以及适当使用反语、模糊语言和沉默等形式。 2.2师生沟通中的非口头语言 对教师沟通的口语艺术和师生沟通的体态语艺术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做好有效的师生沟通,除了要懂得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来说话以外,提高自己说话的艺术水准也是更进一步的要求。这是衡量一个教师能否成为优秀教师的重要指标。 科学研究发现,人们接受到的外界信息70%-80%来自于视觉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讲,师生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也许比语言交流更为重要。人们可以一时停止有声说话,但却不能停止通过各种身体的姿态有意无意的不断发出信息。教师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和学生沟通,姿态有意无意的不断发出信息,教师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和学生沟通。 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沟通中建立的,而教师良好的沟通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要经过一系列的学习和训练。一位教师只有将理论转化为具体工作中的工作技巧,才算真正的消化了理论,才算真正具有教育能力,也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优秀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