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业精神之自信执着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84839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45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篇创业精神之自信执着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一篇创业精神之自信执着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一篇创业精神之自信执着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一篇创业精神之自信执着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一篇创业精神之自信执着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篇创业精神之自信执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篇创业精神之自信执着(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9ttt 第一篇 创业精神之自信执着第一篇 创业精神之自信执着学习目标通过本篇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懂得自信和执着对于创业成功的重要性,领悟自信可以产生奇迹,明白执着是任何一位创业者成为企业家的必然因素,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找到今后做事的方向,对未来充满勇气和信心。语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第1盏心灯:创业是一种生活,成功是一种境界。成功可以体现在创业的成果中,也可以体现在创业奋斗的历程中。如果因为创业的过程,让你发现了真我,今天超越了昨天,你就会从心底油然而生出快乐、幸福和希望,因此,我们说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成功是一种精神境界。人生过程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人时常需要面对进与退、得与失、强

2、与弱、胜与败、兴与衰、取与舍之间的人生抉择,在这些矛盾的交织中,你是选择直面而上,还是选择退而逃避?如果有一件事,之前无人做过,而你是否敢做?一种生活,之前无人选择过,你是否会选择?面对人生所做出的不同选择,决定了我们每个人未来的不同结果,请看以下这几位同学的选择。2002年,刘建刚从同济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由于不喜欢那种朝九晚五的生活,他毅然在一年后辞职,离开了这家待遇不错的公司。刘建刚一直在寻觅一种他想要的生活:每天虽然有挑战,但是却让人很有激情和活力。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刘建刚听到了一个新鲜的名词:创业培训,于是他便来到了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了一个免费的创业培训班。就

3、在这个班上,他萌发了创业的念头。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调研,刘建刚发现了“涉外家政”这块市场空白,他明白大学四年的外贸专业使他拥有外语优势。他很快写出了创业计划书,并且得到了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的资助,终于如愿以偿开办了自己的公司。接下来的创业并没有他现象中的那么容易,他的员工虽然也是经过公司培训后上岗的,但是,在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不同风俗的客户面前,他的员工还是不断地出错:有个伊斯兰国家的客户说他妈妈留给他的戒指丢了;有个澳大利亚的客户说在国外买的真丝地毯被家政服务员洗坏了;有个新西兰的客户说他家古董外边的保护层,竟然被家政服务员当成污垢给擦掉了面对种种突发事件,刘建刚最初也感到头大,

4、有时甚至想退缩不干了。但是,当他清醒以后,他知道这时候如果后退,他就再也没有重新创业的勇气了,于是,他从员工培训入手,加强公司管理制度,建立了家政服务“管理师”制度,完善了制度,提高了管理水平。7年多来,刘建刚的公司已经发展到300多人,他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创业成功的企业家。还有另一个真实的故事。上海某大学一个宿舍的四名女生,在毕业时突然决定,她们也要创业。创什么业呢?她们四位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吃火锅。于是她们决定要开一家火锅店。说干就干!她们四位分别向家长借款5万元,凑齐了20万元的启动资金。开始选门面、装修,在办理各种手续时,由于不懂如何办理,还托了亲戚和家长的朋友帮忙,办好了所有工商

5、、税务、环保、卫生等各种证件和手续,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辛苦,总算可以风风光光地开张了。可是就在火锅店开张的第20天,四位小姑娘一个都不见了!家长忙问她们为什么不去店里了?她们几个的回答出奇的一致:开火锅店原来这么脏哦!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年代,等待别人的帮助或是祈求上天神灵的恩赐都是不现实的想法,就像国际歌里歌词写的那样:“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靠我们自己。”上面实例中的刘建刚和四位女生,面前摆着的是同样的人生机会,为什么刘建刚创业成功了,而四位女孩创业失败了呢?直面人生是每一位渴望成功的人必须接受的挑战,也是抓住机遇的首要前提,没有这个前提

6、,成功就没有基础。只有知难而进,在战胜困难中学会成长,才有机会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英国剑桥大学著名创业学者艾伦白睿教授曾经说过:“再高的苍天大树也是从一粒种子长起来的。”他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事情都是从小处萌芽,都是从头开始的,只有知难而进,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5年提出了一个“人类需求层次理论”,就在这个理论中,他把人的需求分成了五个从低到高的层次(见图1-1)。在这个理论中,马斯洛把“自我实现的需要”看作是区别于其他四种需要的最高级别。自我实现,也可以叫做“实现自身价值”,是人类充分利用外在和内在条件,发挥自身潜力的心理需要,是一种要把人的潜力发挥到

7、极致的根本欲望。而人们追求成功的动机,正是来源于“自我实现”的需求。图1-1 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理论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创业仅仅是为了赚钱,奋斗仅仅是为了当官,这都不算是真正的成功,因为这样的追求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最基本的需要而已,就算你经过奋斗满足了生理需求(有吃有穿)、满足了安全需求(有房子有固定收入)、满足了爱的需要(有家有爱人有天伦之乐)、满足了尊重的需求(有钱有权有势)的时候,你依然还不能算是一个成功者,因为你目前拥有的这一切仅仅是为成功所做的一种准备和铺垫,一种积累和储备。恰恰是追求出类拔萃,追求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才变成一种内生的动力,不断激励自己战胜困难、超越自我、冲破逆境,进而

8、体现自身的价值。成功是一种心灵的力量。但为什么有人成功有人失败呢?这是因为这些人没有“目标忠诚”。就是说没有把自己的精力专注于某个目标。有些人不乏目标,但却常常不能专注于自己确定的目标,三心二意,这山望着那山高,心猿意马,这样下去,目标何时才能实现呢?就算有再多的聪明才智,也会与成功无缘。专注,心无旁骛,才可以把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一个目标上。就像马云说过的:“我面前有十只羊,而我只能追其中的一只,如果我想十只都追,那最后的结果就是一只也追不到。”成功的标准因人而异,自我实现的途径也因人而异。正如马斯洛所说:“有的人可以表现出在体育、艺术或发明创造上的伟大成就,有人却希望成为一个理想的母亲。”然而

9、,不管是成为了冠军还是发明家,还是理想的母亲,他们都是成功的人。成功者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可大可小,可难可易。我们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并非这个人一定完成了某项伟大的事业,也不一定说成功者一定都是完成了常人难以企及的目标才是成功的。成功可以体现为梦想成真的结果中,也可以体现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假如你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真我,超越了旧我,或者你在创业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人生奋斗的乐趣和战胜困难的喜悦,这也是一种成功的人生。就说我们社区里、校园中那些为社区带来就业岗位、为国家带来税收的小老板们,虽然没有像马云和阿里巴巴一样引人注目,但是他们同样感觉的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生活过得开心快乐,也可以说

10、是一种成功的人生。成功是一种精神境界,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只要你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为自己和他人的未来带来了希望、快乐和幸福,就可以说你是一个成功的人。语导只要一个人能想出来并坚信能做到,就一定能做到。拿破仑希尔第2盏心灯:自信是一种力量,优秀是一种习惯。当理想还像梦境一样遥远,我们离实现梦想还有相当的距离的时候,实现梦想并不是第一位的,关键是我们要有一种势在必得的信心和志在必得的决心。成功源于我们对自己充分的自信,悲观而缺乏自信的人,不适合成为创业者。在日本的富士山上,有一所专门培养领导人的学校。这所学校有一项很特别的课程,就是每天出操,上课时学生都要大声地连续呼喊:“我能行!我能行!”呼喊声

11、响彻操场,响彻教室。呼喊声在富士山上回响,也在学生们的心头久久地回荡。这所学校的创办人认为:一个成功的人,一定要有“我能行”这样一种强烈的成功意识和自信。自信会产生一种心理暗示,这种暗示会给自信者一股无形的力量,使人可以克服平时克服不了的困难。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每个人的意识里都存在一个理想的积极的自我形象,但是这个理想的自我形象,并不是总能够主宰和指导自己的行为。因为,同时存在于意识中还有一个消极的瞬息万变的自我形象,它会干扰积极的自我做出决定。自信的暗示可以帮助你打败那个怯懦、颓废的自己,可以提升你对自己肯定的认识,如果你认为自己是最棒的,你才可能是最棒的!如果你自己认为你不是最棒的,那你就

12、永远也成不了最棒的那一位!自信可以产生奇迹。心理学者曾经在一所著名的大学挑选了一些运动员做实验,他们要这些运动员做一些别人无法做到的运动,还告诉他们,因为他们是国内最好的运动员,因此他们可以做到。随后这些运动员被分成两组。第一组到达体育馆后,虽然尽力去做,但还是做不到。第二组到达体育馆后,研究人员告诉他们,第一组已经失败了,并对他们说:“你们这一组跟前边那一组不同,我们研制了一种药,会让你们可以达到超人的水准。”结果,第二组运动员吃了药丸以后,果然完成了那些困难的练习。事后,研究人员才告诉他们,他们吃的药丸,其实是由没有任何药物成分的面粉制作的。第二组的运动员之所以能够完成那些困难的练习,是因

13、为他们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这就是积极的心理暗示所产生的效果。如果你经常可以达到自己的小目标,天长日久,你就会积累起足够的自信,而自信又可以成就你新的成功,由此循环往复,你就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优秀是一种习惯。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叫做:“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是由习惯决定的,因此,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首先应该改变自己的习惯。也就是说,你如果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那你首先是应该养成一种成功者具有的习惯。久而久之,这种习惯就成就了你的优秀,反过来,优秀也成了你无时无处不闪光的习惯。我们在大学和社区的创业培训实践中发现,真正去创建一个公司毫无疑问是学习创业无可替代的、

14、最好的学习方法,但是,在学校期间如果让学生真的去开公司,则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因此,我们不妨把创业者身上最重要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等品质提炼出来,用案例教学法、模拟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去给学生创造学习的环境,同时,还要创造机会叫他们去实践。在上海海洋大学和上海科技学院的创业指导课中,都有一个市场实训的环节。就是在指定的时间,在校园内搞一个“校园市场”,市场内的卖方是创业班的学生,而买方就是学校的同学。每次校园市场都非常热闹,为了烘托气氛,学生们都策划成“许愿节”、“风筝节”等主题内容,然后自己制作广告,在学生宿舍挨门挨户地去宣传,到了开张那天,平时文绉绉的大学生,此时都变成了大声吆喝叫卖

15、的小老板了。事后他们都要按照创业导师的要求写一份总结,内容如下。1在校园市场中我推销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推销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在失败之后是如何恢复活力继续推销的?3你的第一位顾客是谁?你是如何说服他(她)的?4你如何决定的进货品种?剩余多少?5本次校园市场实训你是挣了还是赔了?分析原因。在这样的思考和实践中,他们就会发现创业者是怎样做的,都经历了什么样的心路历程。也在思考中明白了如何捕捉商机,如何取悦客户,如何与人沟通,以及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下沟通容易实现,什么情况下沟通容易失败这些在总结中我都看到了,可见,良好的品质和习惯是可以通过实践体验来发现和培养的。人生何处不营销。如果你在营销训练中学会了取悦客户,那今后不论是对父母、对老师、对同学,都应该明白怎样才能叫别人喜欢你,这既是营销中“取悦客户”的锻炼,也是“如何做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的训练。一个人,如果可以在家取悦父母(孝顺、多做家务,体贴父母)、在校取悦老师(好好学习,积极发言,懂事,会体谅别人)、取悦同学(同学有事要相助,互相关心、友爱,对人和善),大家都说你好,你说你怎能不成功?一旦你在生活中养成了优良的习惯,形成了优秀的性格和品质,你就会是一个无论到哪里都会发光的金子,一个优秀的人会习惯于优秀。语导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第3盏心灯:事业是大厦,道德是支撑。创业的本质是实践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